政府班子工作述職報告
按照組織的要求,下面,我代表本屆政府就任期以來的工作報告如下: 本屆政府的任期是不同尋常的時期,這5年,既承擔著如期完成“十五”目標、啟動實施計劃的任務,又肩負著跨世紀、開啟各項事業新篇章的重擔;诖耍覀冋话嗳松罡胸熑沃卮,深知擔子份量。就職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常委會和縣政協的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下,我們積極吸納上屆政府的好思路、好經驗,認真履行職責,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擴大開放,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戰勝了前進中的各種困難,為實現任期目標、積蓄發展后勁進行了不懈努力,不僅有效鞏固了上屆政府打下的好基礎,而且在此基礎上把各項工作又向前推進了一步。通過5年來的努力,使本屆政府的任期成為我縣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開創新局面、實現新跨越的重要時期。XX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05億元,比XX年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7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69億元,分別較XX年增長7.*、183.*和110.*。產業結構也得到了進一步優化,一、二、三產業比由XX年的56:14.4:29.6調整到XX年的36.9:25:38.1。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16*,比XX年增加125*,年均增長9.*。 --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特色農業初具規模。按照“壯大畜牧業,發展特色種養業,鼓勵農村發展二、三產業,穩步推進農村經濟產業化”的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在大農業內部著力發展灌草業,以此帶動畜牧業。在種植業上,變雜為主,發展特色、綠色產業。同時,積極組織輸出農村剩余勞動力,鼓勵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的鄉鎮企業,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通過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結構日趨合理,生產經營方式逐漸向市場化、集約化方向轉變,雜糧雜豆、滑子菇、柳編等特色產業鏈條已經形成,農村經濟產業化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以蕎麥為主的雜糧雜豆面積穩定在了8*畝,在連續五年旱災的情況下,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效益;庸桨l展到5*盤,柳編業發展到*村、51*,逐漸成為新興的富民產業。通過引草入田,大力實施“種子工程”,堅定不移推行禁牧舍飼,加強草籽基地、“天!、退牧還草等國家畜牧業基礎項目建設,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有了根本轉變,發展勢頭強勁。今年牧業年度,全縣家畜總頭數達到4*頭(只、口),全縣以養殖牛、羊、鵝為主的養殖專業村發展到了5*,黃?倲递^XX年牧業年度凈增2.*頭,人工種草保存面積達到了5*畝,較XX年凈增1*畝。通過積極組織輸出農村剩余勞動力,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村二、三產業,使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目前,全縣年輸出勞務*多人,農村人口中每1*就有*在外打工,外出務工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實施項目牽動戰略,工業經濟運行勢頭良好。按照“壯大骨干企業,開發優勢系列產品,搞活和新建眾多小企業”的工業經濟發展新思路,通過深化企業改革、加強企業管理、招商引資上項目等措施,培育壯大了蒙藥、水泥、鐵礦、北大荒實業有限公司等骨干企業,促動了工業經濟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長,初步形成了以蒙藥、建材、礦產資源開發、農畜產品加工為主的具有特色的工業發展新格局。到XX年底,全縣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由XX年的*增加到*,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01*元,年均遞增18.*;產品銷售收入1936*元,年均遞增16.*;實現利稅293*元,年均遞增16.*;累計完成技改投資769*元;工業經濟占gdp的比重由11.*提高到了16.*,對財政的貢獻度由15.*提高到了38.*。
。e極鼓勵個體私營,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步伐加快。5年來,我們從優化環境、強化服務、規范市場入手,積極引導,放手發展,全力扶持,推動了個體私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目前,全縣個體工商戶累計達到228*,個體私營從業人員發展到269*,注冊資金224*元;私營企業發展到4*,從業人員86*,注冊資金166*元。XX年個體私營經濟上繳稅金85*元,在全縣財政收入中的比重較XX年提高了1*百分點。
。哟蠊潭ㄙY產投資,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5年來,我們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難得機遇,堅持國家投資與社會融資并重,通過政策驅動、利益調節,積極引資金、跑項目,努力增加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這5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7億元,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1*,有力地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其中,XX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億元,是XX年的4.1倍;今年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億元,較XX年凈增3.1億元。在農牧業基礎建設方面,累計完成投資2.2億元,重點建設了人畜飲水、低水高調、草籽基地、農業綜合開發、養殖專業村、畜牧業棚舍等重點工程,新建水庫、塘壩2*,新增水面400*,新增水澆地1*畝,新建棚舍8.*間、窖池1.*處。在生態建設方面,累計完成投資1.1億元,重點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三北”四期防護林、“5820”工程、天然草牧場保護、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新增林地面積73.*畝,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公里,綜合治沙8*畝,森林覆被率較XX年凈增了*百分點,XX年被評為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范縣。在公路建設方面,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新建、改擴建縣鄉公路197公里,建成了庫甘公路,開通了通庫線,修建了大扣線xx段和庫大線哈爾稿至六家子段,翻修了稿茫油路,貫通了茫三穿沙公路,新建和改建黑色路面134公里,目前設計投資310*元的省道305線至阜新縣平安地段正在建設中。
在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累計完成投資0.9億元,完成了一期農網改造工程,解決了2*自然村不通電問題,投資563*元的二期農網改造工程正在緊張施工;新建了9*電話村,城鄉程控電話機交換總量達到2.*門,移動電話網絡實現了全覆蓋,通訊更為快捷。在城鎮建設上,累計完成投資3.9億元,重點改擴建和配套建設了xx鎮“六街四路”,建成了中心街帶狀公園,全縣新建辦公、住宅、商務用樓15*24.*平方米,新建集中供熱小區7處1*平方米,日供水能力為800噸的風水山水廠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廣場、xx鎮中心河改造排污工程正在施工。此外,各建制鎮的小城鎮建設也邁出了較大步伐。
--加大扶貧解困力度,貧困狀況明顯改變。5年來,始終將扶貧攻堅同推進農業產業化、生態建設等項工作有機結合,組織廣大干部群眾,以夯實貧困人口脫貧基礎、改善貧困人口生活環境為重點,積極探索開發式扶貧路子,努力爭得并實施了自治區扶貧開發移民擴鎮、生態移民、千村扶貧和世行貸款扶貧等項目,做到了領導包聯,項目到村,措施到戶,集中扶持,個個擊破。5年來,共投入以工代賑、財政支農專項、扶貧貸款、社會扶貧資金956*元,建設旱澇保收田24.*畝,打井配套1610眼,為重點貧困戶投放了70*頭牛、2.7*只羊和3*只鵝雛,種草1*畝。為解決生活在無基本生存條件地區的830*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積極探索并實施了移民開發、異地扶貧,1999年-XX年,結合實施扶貧開發移民擴鎮工程、生態移民和異地扶貧移民試點工程,共搬遷94*、370*口人。今年又實施了生態移民三期工程,還將搬遷53*、241*口。通過采取以上措施,1999年以來,全縣累計扶持貧困人口5.*人,解決溫飽2.*人。在扎實推進扶貧工作的同時,本著城鄉并進的原則,通過普查登記、制定扶困政策、建立扶困基金、開辟再就業基地、職工捐助、實施xx鎮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共扶持困難職工185*人,安置下崗職工474*,再就業率達9*,城市低保人數已達332*。實行了“兩金”稅務征繳,扎實推行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足額發放了城市低保和“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