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長述職報告
在實施校園環境之“優化工程”方面,我們以所有環境都是學生學習場景;所有器物都能陶冶學生心靈;所有規劃都要激發學習需求為指導原則,為師生營造溫馨快樂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1)建設優質的物質環境。加強學校的硬件建設,根據迎園中學的實際情況,繼續謀求環境的人文化、特色化色彩,在教學器具的配備方面再適當投入。
(2)創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加強校園文明建設,充分發揮活動場所的利用率,繼續辦好學校的廣播站,出版學校校刊,進一步發揮宣傳輿論功能,強化校園環境的隱性德育功能。
(3)建立人人參與的德育環境。以家庭教育的行為習慣教育教育為主題,以學習行為規范養成為突破口,加強德育工作,施行德育滲透。
(4)營造家長放心的校園安全環境。針對學校場地小,學生多的特點,強化校園安全意識,我們必須以平安校園建設為目標,進一步健全學校安全工作網絡和安全工作制度建設。
(5)建設健康活潑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 我校已建成校園網,并使校園網與地區網絡、國際互聯網相聯,校內電話網,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每個教師辦公室都配有辦公電腦,使信息高速公路進入教育領域,我們要進一步完善網絡文化的管理機制,使它走上健康、活潑的道路,從而更好地為學校教育服務,全面促進學校的素質教育。
2.實施質量立校之“威信工程”
學校將切實以全面質量管理為核心,以iso9000為技術手段,以追求效能為目標,以“enjoyment(快樂)、enhancement(進步)、efficiency(高效)”的“三e”一體為突破口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以質量來贏得家長、社會對學校的信賴。
在實施質量立校之“威信工程”方面,要以探索“有效課堂”的教育模式為抓手,具體要做的是:學習“有效”的教學思想,完善“有效課堂”基本操作程序,并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進行細化、完善。強調學法的傳授、能力的培養、習慣的形成、心理素質的提高以及興趣的激發,全方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實施教師發展之“名師工程”
今后五年,學校將加大名師的培養力度,把教師發展品牌工程的實施作為一項極其重要的頭等大事來抓,形成樂于奉獻、富有特色、積極反思、合作研究的教師群體。確保全體員工都應持續發展專業技能,用己所長;全體員工都應持續發揮創意教學,導引興趣;全體員工都應依靠行政支援教學,教學優先。實現以下教師管理的目標:
(1)積極精進:堅定終生學習信念,主動充實專業技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2)敏捷有效:敏捷地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并根據學生、家長和社區的反饋,持續改進教學過程,有效地實現學校的教育目標。
(3)創新教學:求新求變,突破教學上的固著,向學生提供支持性的學習環境。
(4)持續改進:持續地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永葆敏捷教育的青春活力。
(5)誠信包容:真誠相待、互相鼓勵,營造溫馨和諧的氣氛。
4.實施德育為首之“育人工程”
德育工作是學校的首位工作,我們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并精心策劃并力爭使學校活動均應具備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策略;學校活動均應根據學生身心潛能發展做基點;學校活動均應保證學生適當性與趣味化發展,探求適合時代需求的德育模式,實現下列德育目標:
(1)德行高尚:##人能夠自重自律,悅納自己也關懷別人。
(2)學力扎實:##人能夠滿足學校嚴格的學業要求。
(3)體能充沛:##人能夠樂觀、健康,并擁有多種運動與休閑技能。
(4)負責自信:##人能夠自信的、負責任的、21問題思考者和解決者
(5)放眼世界:##人能夠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良好的信息素養與信息能力。
5.實施科研強校之“品牌工程”
目前學校有著素質優良的科研人員,教師的科研素養和科研意識也有較大提高,學校的科研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五年內教科研工作要走在全區最前列,謀求科研地動學校的發展,學校聘請專兼職教科員,統一領導規劃全校的科研工作。學校注重以提高學校質量為核心科研工作,努力創設學術氣氛,充分發揮科研在實現從“規范”辦學到特色發展的跨越中的引領作用。
確立學校發展方向——科研型學校,充分發揮學校科研室的組織領導作用,完善教學科研的操作程序和考核獎勵辦法,激勵教師人人自覺地主動地進行科研活動,五年內科研工作要走在全區最前列,使學校科研室成為我校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陣地。
6.實施課程建設之“保障工程”
課程是表征為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的一種活生生的經驗與體驗,從本質上說,它是開放的、民主的、科學的,因此課程不僅是一種過程,一種結果,更是一種意識。圍繞繼續提高育人質量與教學成績這一中心任務,學校將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為滿足教師與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學校在課程建設過程中立足學生實際,繼續開發具有校本特色的課程,實現課程成就學生,課程成就教師,從而有效地保障學校五年發展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