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長述職報告
以研促教活動的扎實有序開展,使課改逐漸深入課堂,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始重視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校張秀麗老師榮獲市級模范教師獎,我榮獲縣級模范教師獎,李x榮獲縣小考優(yōu)秀教師獎,王x榮獲“縣教學新秀”
獎。我校教師閆吉平、王小艷、任花花、馮建林等老師的10篇教學論文在《教育研究
學刊》、《中國育才雜志》上發(fā)表,并獲一、二等獎。有韓笑、閆宇茹、李億、高原、張啟龍等15名學生的作品發(fā)表在《精神文明報》、《青少年日記》、《快樂作文》、《作文周刊》、《新方山》、《北武當文藝》報刊上,有力地展示了我校師生的素質水平。
( 三)對各科作業(yè)進行科學管理
我校要求各代課教師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次布置作業(yè),學生各取所需,不搞有償補課,不向學生推薦、提供市場上的參考書及其他輔助材料,不擅自增加學生的作業(yè)負擔,家長的經濟負擔。這些措施,不僅減輕了學生的作業(yè)負擔,使學生在樂中學,學中做,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ㄋ模┰鷮嵶ド钭ゼ毥虒W常規(guī)工作
在教學常規(guī)管理方面,我們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把教學常規(guī)工作進一步引向規(guī)范化、制度化發(fā)展軌道。特別是對教師的備課、課堂教學、作業(yè)批改等環(huán)節(jié),除定期進行檢查外,還采取隨機抽查的方法,隨時跟蹤給予指導、查缺補漏,使全校教師能撲下身子,踏踏實實、認認真真抓好教學。
。ㄎ澹╆P愛學生,精心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
我鼓勵各代課教師,不僅注重優(yōu)等生,而且對差生也不放棄,班內開展互幫互學,一幫一活動,教師因材施教,對差生不歧視、不諷刺、不挖苦,為他們鼓信心,揚優(yōu)點,在轉化差生上下功夫。經過我們的努力,在今年小考中,我校52名參考學生中,345分以上的學生有15名同學,優(yōu)生率居全鎮(zhèn)之首,每次鎮(zhèn)統考,我校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四、以人為本,關愛師生,促進師生素養(yǎng)發(fā)展。 我校以開展少先隊活動為載體,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一年來,學校少先隊工作有序開展,卓有成效。學校按年級輪流每周一舉行一次升旗儀式,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愛國旗、愛學校、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我校利用中午課間操后五分鐘由教師領讀背誦《弟子規(guī)》,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傲弧眱和(jié),我們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教師節(jié)各班舉行了隆重的慶;顒,豐富了師生的校園生活。
我校一貫開展各種日常行為常規(guī)性活動,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宣傳教育,利用黑板報陣地宣傳,舉辦了“迎六一”、“迎國慶”、“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小學生安全教育知識”等內容的活動,使學生開闊了眼見,增長了知識。我校還建起了紅領巾廣播站,將學校中的好人好事在廣播上進行宣傳,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爭做好事的積極性,使學生們見到紙屑主動拾起,撿到東西交給老師,尋找失主。助人為樂的事在南村小學層出不窮,學生的思想品德明
顯地提高了。
我校以激發(fā)教師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自己的學校,激發(fā)教學熱情為出發(fā)點,不但要關愛自己的學生,而且關愛每一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把教師的困難當作學校的事、自己的事。如:我非常關心張旭花、王小燕住校教師的生活,給她們免費用電,有時沒電時,還讓她們在附近的食堂吃便飯。在教師婚喪大事時,我都要參加,做力所能及的事,讓大家感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只有這樣才有凝聚力。在新年之際,各年級教師在出迎新年板報專欄時,大家積極響應,內容豐富多彩,別具一格,尤其四年級的書法繪畫展覽獨具特色,少先隊的活動圖片專欄給人醒目的感覺。這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幼兒班墻壁上的彩畫也是由趙海蘭、王曉燕、李月琴、馮建林等老師用心血匯聚成的。書法家楊老師更是舞文弄墨地在防震柱上美化上《弟子規(guī)》、名人名句、唐詩宋詞,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
五、強化校園環(huán)境治理,努力創(chuàng)建平安和諧校園
一年來,我們把學校安全工作作為重中之中來抓,在安全方面,我們首先建立健全了校園安全領導組織機構,以吳校長、李景山老師為主,重抓安全,制定了校園安全防范制度和應急預案,并跟學校各位老師簽訂了安全責任狀,針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出臺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嚴格執(zhí)行安全日志上報制度,給學生發(fā)放了安全小黃帽,讓學生放學排隊,低年級學生要求家長接送,每天利用午操時間進行安全教育,班內每月要求開一次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讓全校師生把安全記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為了讓學生增強安全意識,校長、班主任、家長、學生共同簽了一份安全責任狀。要求學生在放學期間,家長要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