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的述職報告(通用3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的述職報告 篇1
20xx—20xx學年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課,本班學生絕大部分上課能夠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下課能夠按要求完成作業,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有的上課精力不集中,紀律性不強。老師布置的作業完不成,以致學習成績較差,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針對本班的實際情況,對本學期的教學情況做如下總結,以利今后更好的上好這門課。
一、備好課
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要學習的新知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主要體現在:
1、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把難點分到各個層次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針對學生的差異和年齡特點,分別對學生設置了各個層次的練習和問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較大提高。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多提問學生,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在課堂上我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對每次作業與測驗都認真批改,針對錯誤單獨講解。
三、重視和家長及時有效的溝通
重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配合,通過校訊通、家訪、等不同方式,與家長密切聯系,對個別學生的教育著重放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上,注重培養了學生的學生習慣,針對這一方面,本學期重點抓了學生,每做一件事情,每做一道題,要求學生要有耐心,培養了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好習慣。同時在飯后課余讓他們多看課外書、培養了孩子們愛閱讀的好習慣。
四、存在的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的目的不夠明確,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認真,家庭作業經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主要表現在:學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學習差。
3、還有一部分是,年齡小,反映問題慢,基礎太差,是造成了不及格現象。
五、努力方向和設想
針對本學期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著重抓好以下幾點:
1、結合教材的內容,精心備課,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抓牢基礎知識,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沒一節課,虛心向老教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2、及時輔導落后生,抓住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注重學生各種能力和習慣的培養。
3、充分利用數學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
4、數學課的開展應面向全體的情況下,實施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及時與家長聯系,要求家長配合抓好學生的學習。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的述職報告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謝校領導對我工作的指導與認可,感謝諸位老師對我的熱忱幫助、關心,感謝孩子們對我的喜歡、愛戴與尊敬,感謝家長對我工作的理解、傾心與支持。
我始終堅信一個人只要真誠的付出,踏踏實實的走自己的路,回眸一望,總會留下一道道值得回憶與思索的足跡。匆匆忙忙中一個學年又已度過,回首這一學年的班主任工作,充滿了機遇與挑戰。在這一年中,我成長了許多。思想積極要求上進,工作上認真負責,業務上刻苦鉆研。始終銘記“做為一位老師一定要有責任心。”我踏實地作好每一件事情,有辛勤的耕耘,有收獲的喜悅,也有不足與遺憾,伴隨著孩子成長的足跡,咀嚼著埋藏在心底的記憶,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作為一年級的老師有多少苦,多少累我不清楚,但無論風和雨,淚與汗,我都會下定決心將普通而又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做好。一年以來,孩子在我眼中明顯的長大了,尤其是良好習慣的養成,一年級孩子年齡小,紀律渙散,自控力差,我主要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課堂上進行趣味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得,盡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課堂、生活紀律,從點滴做起,通過學習讓孩子養成正確的學習方式。有句話說:“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細致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
一年里班級開展了有意義的體驗活動如“我為媽媽洗腳”、“老師為我剪指甲” “吹泡泡活動”“查字典”“我是勤務員”、“做媽媽的小幫手”和“父母的生日我知道”等目的是要促進親子關系的建立,讓孩子充分體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增進孩子對親人的尊敬、愛戴與關心。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我能行”活動,在班內開展了”我愛讀書比賽、課本劇表演、小小作文交流會、圖書借閱活動、猜謎語、講故事、朗讀比賽等。通過活動,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學生對這類活動樂此不彼,興趣盎然,積極地投入到班級活動中去。
二、教學工作。
努力做到認真備課,上課,鉆研教材,注重視聽、課外資源的利用、開發。盡最大能力的提高教育質量,努力學習課件制作。教學中我很注重面向全體學生,挖掘每名學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充分發揮評價、賞識作用,利用評價優勢促進學生學習意識,增請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讓學生成為真正會思考、會學習的小主人。每一個孩子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
日子過得真快,雖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的高興,忙的開心,我將更加無悔。努力工作,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的述職報告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小學一年級20xx學年很快就要過去了,回顧這一學年,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服從上級領導安排,熱愛、關心學生,嚴格要求,做到因材施教。我同時不斷提高業務知識水平,鉆研教材,努力提高教學水平,且多聽取意見,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務求精益求精。 我是因為喜歡才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的,所以我的工作態度是積極的、主動的。 從執教的第一天起,就要求自己的舉止行為要更加規范,因為從今以后我將為人師表,一言一行都影響著一批人,即我所教育對象的未來,我要對他們負責。
本學年任教一(2)班數學,我根據學校、科組的工作安排,認真制定學科計劃,并落實完成。
一、 自覺提高業務素質。
一年級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新教材,和以往的教材有很大不同。對此,我認真鉆研教材,學習新課標,仔細體會新課標理念,理解教材的意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案。積極參加科組教研活動,參與課改研討,到泰安小學拜師學藝,出外聽課、學習。
2、合理使用教法,想方設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年級學生剛進學校,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新奇,他們往往不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不習慣小學紀律的約束,再加上他們調皮好動的特點,往往會違反一些紀律,做錯一些事情。我先從抓好學生的課堂常規入手,培養學生形成初步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靈活采用不同的教法,以正面教育為主鼓勵學生積極學習。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教材活動性強,我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緊密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在教學中,我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 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
3、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因為這樣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 掌握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系。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留給學生足 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在思維中動讓學 生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新。例如,在教學觀察與測量一章時,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互 相量身高、量黑板、量課本等,讓學生走出課堂,觀察周圍的事物,用正確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和高 度,用正確的語言表述物體的位置。教學統計時,設計一些調查活動,如調查班里同學喜歡吃的水果,男女 同學的人數等,使學生在活動中探索調查的方法,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4、發揮合作優勢,開發學生創新潛能
合作研討,即在課堂中學生以小組形式為學習群體,突出學生的協作與討論,充分利用集體的力量,共 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素質的提高,小組由不同性別、不同成績、 不同能力的學生組成,使優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鍛煉,差等生得到幫助,互相學習,取長補 短,同時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例如,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一課時,我安排了6人一小組,討論怎 樣計算一9+一8=。分組討論時,學生都很積極地把自己的算法告訴同組同學。到匯報結果時,竟發現有兩組學 生找到了6種算法,比書本介紹的還多出了兩種。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既發揮了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又培養 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的思路得以開拓,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鍛煉。
5、開展競賽、游戲活動,提高課堂學習氣氛 。
基于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引進競賽、游戲活動,學生積極性高,效果好。寓教于樂。
6、運用表揚鼓勵學生,加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課堂上以表揚為主,分個人、小組進行表揚,經常運用贊揚的語言鼓勵學生,如你真棒! 你的眼睛真雪 亮! 你們小組合作得很好!……大大加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集體的凝聚力。
本學年,我積極參與課改研討,上學期參加容桂區小學數學一年級優質課評比中,我的加減法(2) (6、7)獲3等獎;教案設計獲一等獎;這學期承擔容桂區XX學年度小學數學課程改革教學研討課,獲得 好評。
我從事教師工作只有一年多,教學經驗不足,在工作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高, 在教法上還有待提高。今后,我會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虛心學習,在工作中積累經驗,不斷探索切實可 行的教學方法,更好地 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