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部履職情況述職報告(精選3篇)
市場部履職情況述職報告 篇1
x年已經過去了大半,回首半年來的工作,在市場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以及公司各部門的支持與幫助下,我所分管的市場部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且在日常繁瑣的事務中得到了個人素質的提升與磨練。現在就上半年我所作的工作,向上級領導和公司全體同仁做一個匯報,如有不足之處,還望多多批評指正。
我所分管的市場部主要負責公司在企業文化,企業形象上的維護與宣傳;公司新產品的市場調研與產品廣告投放;還有就是組織參加每年全國全省春秋兩季的糖酒會等。
一、維護與宣傳公司企業文化
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與維護是公司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市場部主要負責公司對外的企業文化的宣傳與維護。其中發現公司企業文化的不足之處,反饋給公司內部,及時的制定出相應的對策,解決企業文化在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在企業文化的宣傳上,根據新產品的推出與老產品的口碑,自主的形成企業文化宣傳的良性循環。
二、多樣性投放廣告,提高產品知名度
市場部在制定廣告銷售政策和銷售計劃的時候,利用新的傳媒方式對宣傳新產品的方式上有了更多的策劃與嘗試,并且獲得不錯的回饋。戶外廣告的投放已經延用多年,它的優點是制作成本小,廣告內容清晰直觀,存放時間長,缺點是宣傳范圍有限。為了開拓市場,提高產品知名度,提升公司效益,我們有計劃的進行媒體廣告的投放。在廣告策劃上,我們進行了嚴密的市場調查,取得第一手資料,精心策劃廣告內容,把制作成本降到低,廣告效益做到好。一邊投放戶外廣告,把產品知名度在地區內打響,一邊借用媒體廣告的優勢拓寬市場。雙管齊下,多樣性投放廣告,這是市場部在廣告投放上新的嘗試。
三、參與活動,認識不足
在今年上旬全國春季糖酒會上,市場部精心組織策劃,積極的參與其中,打響公司產品知名度,提升了外界對公司企業形象的認識,有力的推進了公司經濟效益。另外在參與糖酒會中,與同行業的公司進行經驗和技術的交流,堅定了自己理念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
作為市場部經理我帶領好自己的隊伍,領導開展市場調查與市場預測等工作,開拓新市場,吸引新客戶,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反思。
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現在我已經完全融入到公司這個大集體中,各個部門相處之間的信任與支持都在為公司的收益而努力,而我資質尚淺,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還要像公司那些有著豐富經驗的前輩們學習,掌握做好市場管理工作必備的知識和技能,以創新發展的工作理念,努力奮斗,把市場部工作做好,更好的為公司謀福利。
市場部履職情況述職報告 篇2
如今,關注大學生通訊消費情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異向,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財商”,控制大學生的支出,已成為我們大學生共同關注的問題。對此,20xx年12月8日我們小組圍繞大學生在校期間的通訊資費情況展開調查。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每月的通訊狀況。從總體來說,大部分同學都使用中移動。65%的同學都是用移動,30%的同學使用電信,5%的同學使用聯通。
二、專門調查部分
(一)發短信情況
據調查,70%的同學在發短信的數量上,平均每月要發200條以上,20%的同學在發短信的數量上,平均每月要發200到100條之間,而,只有10%的同學平均每個月的發短息數量低于100條。
(二)通話情況
據調查,75%的同學每月通話時間高于250小時,20%的同學每月通話時間在200—100小時內,僅有5%的同學每月通話時間低于100小時。
(三)寬帶、無線的`使用情況
據調查,移動所提供的25元套餐中,有50小時的免費無線上網,在科院中,90%的同學都使用這個套餐,為移動帶來了很大的利潤。而,電信所提供的寬帶上網,有85%的同學使用。其中,有45%的同學是既用移動的無線又用電信的寬帶。
(四)信函的使用率
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據調查,只有3%的同學以信函的方式與外界溝通。
(五)原因分析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在通訊消費上支出的很多。大部分同學未理性消費。并且,中國移動公司針對不同消費者的需要在各地推出各種不同的業務,并及時調整資費,這些新的業務方便了消費者的生活,而且,資費價格在消費者認為的合理范圍內,他們就會接受。
三、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財商與你掙的錢的多少沒關系,它是測試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很多同學對“財商”這一詞表示陌生,大部分同學也坦誠自己每月在通訊上的消費超出自己原本的計劃費用。所以,當前大學生的財商意識需要培養和加強。
2、通訊消費上存在亂花現象
關于每個月的通訊費用情況,有多數人在消費時,花在了不該花的地方。
四、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良好的消費觀念和行為的建議
當代大學生是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大學生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調查研究我們希望老師在思想理論教學中,使用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擺脫理論教學之空洞,我們認為老師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我們的消費心理和行為,從中發現并從中解決問題,幫助我們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2、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也就是一個人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
3、大學生的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為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的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門。
高校在培養人才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為人處事的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
市場部履職情況述職報告 篇3
當前,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20xx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02億,占總人口的.9%。據預測,到2053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4.87億的峰值,占總人口的34.9%,屆時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超過90%。20xx年,貴州老年人口501萬,空巢老人150.3萬、比上一年凈增36.36萬,并保持高增長勢頭,同時凸顯的矛盾問題多,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也大。為此,我們對貴州空巢老人生活狀況開展了一次專題調研,現將報告整理如下:
一、空巢老人的概念及成因
1.空巢老人的概念。所謂“空巢”,指無子女或不與子女共居一舍獨自生活的老年人家庭。空巢期與鰥寡期對老年人來說是生活中容易發生困難的兩個重要階段。在統計上,通常將只有老年夫婦的家庭及老年人獨居的一人家庭戶合計作為空巢家庭戶的數量。本文所指的空巢老人既指無子女或不與子女共居一舍獨自生活的`老年人家庭,也指有子女其子女已經超過60歲且共居一舍生活的兩代老年人家庭。
2.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近年來,貴州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國家持續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在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前集中出生的人較多,現在那部分人開始變老,由于變老人群的增多,計劃內出生人口(低齡人)在減少,即老齡化不斷加劇,空巢老人相應增多。二是經濟快速發展的結果。我國現階段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和多元化經濟結構共同發展的市場經濟,由于經濟結構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以及快節奏的發展,催生了家庭結構趨于小型化,只有“小型化”家庭更適應社會快節奏的生活節拍。由于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精神生活,不只是年輕一代人要求有獨立的活動空間和越來越多的自由,也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本身不喜歡和子女合住,導致老年人從大家庭中分離出來,致使空巢老人增多。如在貴陽市調研發現有47.43%的空巢明確表示不愿意或不很愿意與子女住在一起。三是現代生活競爭加劇的結果。隨著現代生活競爭的加劇,很多年輕人在外經商或在別的城市工作或打工,由于長期工作、居住在外,一年難得回幾次家,甚至有的子女為節約車費和減少誤工損失,一年或幾年都不回家。老人們因子女工作忙無暇照顧自己,又不愿給子女增添負擔,最終選擇單獨居住,結果推進老人空巢化程度。四是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結果。隨著城市居住條件的顯著改善,越來越多子女另有新房,子女搬入新家,離開原先一起居住的父母,遷入新住宅往往成為代際之間分離的契機。如都勻市類似獨居的老年人占該地空巢老人總數的38.3%。五是社會轉型變遷引發的結果。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年輕父母為照顧子女求學,部分曾經居住在鄉鎮或工礦企業的,都到縣城或省城買房落戶解決子女入學,讓老人獨立居住在原地。如福泉市類似的空巢老人有2763人,占該市空巢老人的45%。六是部分子女不孝造成的結果。有些老年人沒有子女,或有子女但因不孝而使老人不得不獨自生活。這類老年人一般經濟狀況不好,由于子女之間互相推諉、嫌棄,不得不獨居空巢,初步統計類似老人約占2.3%。
二、空巢老人基本生活情況
20xx年,我省60周歲以上空巢老人150.3萬,占老年人口數的30%,比上一年空巢老人總數凈增36.36萬人。本次調研除從面上了解全省的基本情況外,還為進一步深入調研空巢老人生活情況,選取九個市(州)各具代表性的城鎮社區和農村社區進行實地走訪和問卷調查。
(一)生活保障狀況。一是經濟收入情況。 全省空巢老人生活靠退休金的占.1%,享受低保的占25.9%,通過其他救助的占10.7%,還有3%的空巢老人無生活保障。走訪的空巢老人年平均收入為2701元,每月225元,年收入在2300元貧困線下的占53%,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約占30 %(不含政府及社會的各種補助);依靠本人/配偶的勞動所得的占調查總人數的12.02%;依靠子女支助的占調查總人數的11.02%。被調查的空巢老人收入用于吃穿599人,醫療465人,生產或經營33人,代養孫子/孫女22人。被調查的空巢老人中認為經濟寬裕55人,較寬裕50人,夠用300人,較困難153人,很困難41人。調查結果表明,農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負擔仍然比較大,空巢老人的經濟收入十分有限,可供支配收入很少,生活比較艱苦,以“低保”為生的空巢老人比重較大,不能享受“低保”的大部分空巢老人,遇到天災人禍,最基本生活都很難保證。二是老年人住房情況。據調查全省還有9%的空巢老人無住房。在黔東南通過問卷和訪談,發現空巢老人有自有住房的占75.96%,屬子女房產的占17.2%,無房的占調查總人數的6.84%;同時發現,空巢老人個人獨住占調查總人數的22.2%,與父母(兩代空巢老人家庭同住)占調查總人數的2.34%,與孫子或孫女同住占調查總人數的3.84%,與其他親戚同住的占調查總人數的0.67%。三是主要負擔情況。在黔西南晴隆縣調研發現,有61.83%空巢老人要照顧外出子女的孫輩,且孫輩大多有3至5人;在照顧孫輩的老年人中,感到負擔很重和比較重的占87.97%,有近四成的老人不僅要照看孫輩,還要承擔孫輩部分或全部教育及生活費用;感到經濟寬裕的空巢老人只有2.6 % ,感到比較困難的占48.03 % ,感到很困難的高達33.49 %,可見空巢老人的負擔比較大。四是老年人參加社保情況。走訪的空巢老人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占調查總人數的58.1%,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占.02%,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占17.86%,參加商業保險的占0.33%,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有10.68%。
(二)醫療保障情況。一是就醫情況。人老了,病痛自然多。除城市空巢老人就醫條件好一些外,農村空巢老人雖然大多數參加了新農合,由于自費部分難以承擔,門診費用又不能報銷,空巢老人 “小病拖、大病熬”的現象普遍存在。空巢老人生病在家,由老伴照顧,老伴年紀大,為患者熬藥、喂藥等都很費力,如幫患者翻身、擦洗等困難會更大。獨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幾乎無人照料。有的農戶家距村衛生室超過5公里,到鄉衛生院、縣醫院看病很不方便,老人們得了急性病常常會耽誤治療。據調查,只有49.31%的空巢老人認為看病方便或比較方便,有21.55%的空巢老人認為到醫院看病便利或程度一般,另有近三分之一(29.%)空巢老人認為到醫院看病不方便或不很方便。二是醫保情況。受訪對象有87.16%的空巢老人享有社會醫療保險、公費醫療或合作醫療。參加企業職工醫療保險的占48.91%,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占17.0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占30.38%,無醫療保障的占6%。醫療報銷仍然是空巢老年患者的主要問題,報銷比例高的醫院,治不好病,治得好病的醫院報銷比例很低,在省外看病難以報銷。除大病外,只有不足一半(47.94%)的空巢老人能夠或基本承擔得起日常的醫療費用。
(三)身體健康狀況。一是身體健康狀況。調查顯示,身體非常好的空巢老人占6.18%,身體較好的占18.36%,一般的占57.93%,較差的占11.52%,非常差的占6.01%。生活基本能自理的空巢老人只有60%,有相當多的空巢老人生活要靠別人的照顧才得以生存,還有4%的空巢老人已完全失能。可見空巢老人的身體狀況較差、生活不便是必須值得關注的問題。如七星關區市西辦事處翠西社區雷缽組68歲的董孝英女老人,下肢殘疾,行動不變,這類老人的生活,雖有社區不定時的照顧和服務,但生活中確實困難重重。二是養生保健狀況。據調查,去年只有35.7%的空巢老人參加過體檢,而54.1%的空巢老人去年沒有參加體檢,還有將近10%的老年人從未參加過體檢,有10.7%的空巢老人長期處于生病。這些數據表明,老人們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我保健、自我服務、獨立生活的意識。當前,老年人護理和生活照料問題開始凸現,漸成嚴峻態勢。全省60歲數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的只有16890人,還有近70%的老年人未建立健全健康檔案。同時,老人檔案不全,信息不詳等情況不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