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師個人工作述職報告(通用3篇)
幼兒園中班教師個人工作述職報告 篇1
23年轉眼間就過去了,在這里我用辛勤的汗水,真摯的愛心澆灌著一株株幼苗,陪伴著一屆又一屆孩子們的成長。回顧這23年,有收獲也有失落,有精彩也有黯淡。但我的內心卻是充實的、愉悅的。為了自己所熱愛的幼教事業而付出是心甘情愿的。
一、思想方面
這些年來我能積極地參加園里組織的各項學習,認真、詳細地做筆記,積極參加組里的各項活動,熱愛集體、團結同事,對待幼兒有愛心,嚴格遵守園里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早退,積極響應園里面的各項活動。
二、工作表現,教育教學方面
“努力成為孩子們喜歡的老師”,是我的工作目標。當孩子有困難時,我會隨時關注給予幫助。尤其對有特殊情況的孩子,我更是給予格外的愛護,幫肋每一位孩子樹立起自信心,教會他們尊重別人,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教會他們自己動手尋找答案。這些對于他們來說,一輩子都是受益的。
對于班級各項工作,我積極認真地承擔,雖然沒有輝煌的業績,但在教學中我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認真備課,充分準備教具,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工作這些年,我帶過大、中、小、班的孩子,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其表現出的特點也是不同的,在設計活動目標時,以孩子為主體,以孩子的終身發展為前提,讓孩子能跳一跳摘到屬于自己的那顆果實。
人們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作品”,作為老師,幼兒又何嘗不是我的作品呢?讓孩子進步、成長,是我的心愿。也因此,我深刻的體會到家長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中,我通過家訪、家園聯系、校訊通、網站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家長們也認真地進行了反饋,讓我們知道孩子在家的表現,通過家園共育,促使孩子不斷進步。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和信任。
為了適應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先后參加函授考試,已達到大專水平。我還參加了各種專業技能的培訓,通過看一些專業書籍,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付出的同時,也收獲希望。在園領導和同行的幫助和指導下,我先后有多篇論文在省、市級獲獎。如:《運用多媒體教育資源,優化幼兒數學教育》在鎮江市現代教育技術論文評比中獲壹等獎,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論文及教育敘事評比中獲貳等獎,《喚起幼小心靈培養幼兒環保意識》在江蘇省第七屆“藍天杯”中小學教師優秀論文評選中獲得二等獎,《淺談用情感教學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江蘇省第七屆“藍天杯”中小學教師優秀論文評選中獲得三等獎,在今年的素質教育活動中,還有多篇教育隨筆、教學設計、課件在市教育課程改革上發表。
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還有很多不足的需要學習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會更加踏實和努力,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在業務上更加努力進取,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獲得專業知識,積極思考,不斷充實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老師!
謝謝大家!
幼兒園中班教師個人工作述職報告 篇2
在過去的一個學年里,我一直擔任中三班配班老師一職,在工作中,我能夠和班主任老師密切配合,和睦相處,共同營造班級穩定向上的良好氣氛,為幼兒身心發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做配班工作的過程中,我認識到,不管是班主任還是配班,都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角色,兩者工作都很重要,它們之間不應有高低之分;無論身處哪個崗位,都應該認真努力地工作,力爭讓家長滿意,讓幼兒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所以,在即將到來的新學期里,出于班級保持穩定教師隊伍的考慮,我希望能繼續擔任配班工作,和班主任老師繼續合作,在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績。
作為一名教齡已經超過10年的幼兒老師,我在工作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都只能代表過去,人的眼光應該向前看,不斷給自己制定新的目標,盡力做好本職工作,生活才會充實到有意義。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21世紀呼喚著高素質的幼兒園老師。在今年,我將利用業余時間攻讀本科學歷,力爭做一名具有先進教育觀念和現代知識結構,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教師。新學期,在進入新的崗位后,我將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一、積極主動地與班主任老師協調配合,共同管理好班級。認真做好班級衛生清潔工作、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工作,在工作中堅持面向全體幼兒,并注意個體差異。
二、開展好家園共育工作,主動、熱情地為家長服務,利用早送晚接的時間與每位家長充分交流,并定期總結與家長交流的情況,力爭做到不冷落任何一位家長,讓每一位家長都能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關愛之心。在工作中,當家長遇到教養方面的難題時,能及時為其解答疑問;當家長提出合理化建議時,則應該虛心接受;當家長反映問題時,能及時認真地解決。
三、繼續美術園本課程的研究工作。21世紀,我國市場經濟將逐步完善,社會將進一步表現出競爭性、開放性、創造性的特征,為了更好地讓孩子們適應未來的社會,從現在起,就要在幼兒教育目標中,體現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培養孩子們的競爭意識、開放的思維習慣,重視幼兒創造力的開發,我們的美術科研課題《關于幼兒繪畫活動中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將努力讓幼兒在這三方面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在教學中應該適當增加如下教育內容:
1、全球教育:讓幼兒了解世界,關心中國在世界的地位;
2、環保教育:讓幼兒從小形成強烈的環保意識,養成自覺維護環境衛生的習慣;
3、合作教育:培養兒童從小樂于合作的態度,善于合作的能力,增強交往技能,在社會性方面得到健康的發展。
總結過去,計劃將來,都是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讓我們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為幼兒園的美好前景奉獻自己的力量。
幼兒園中班教師個人工作述職報告 篇3
20xx年我有幸成為X區第四批骨干教師培養對象。做為骨干,就要在教學工作中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為了提升骨干教師的專業素養,充實骨干教師的教學經驗,區教研室按照培訓計劃決定對X區級180名骨干教師培養對象分四期進行培訓研修,我很榮幸成為第一批學員中的一員。20xx年4月6日,我們一行38人在教研室徐慧珍老師的帶領下滿懷激情與期待地踏上了開往福州的列車。一下火車,放眼望去,綠意盎然,讓我感受到了春的生機與活力。進入福建師大,就像進了公園,鳥語花香,悠閑自樂,讓人驟然心情舒暢,一點也沒有了旅途的勞累。
做為師大的短期學生,我帶著一顆熱切的求教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聆聽專家的精彩講座、觀摩課堂教學和交流心得體會。10天的學習雖短暫,卻非常充實,頗多感受,涌上心頭。
一、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為了加強X區教師隊伍建設,發揮骨干教師帶頭、示范作用,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研室給了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大家信心滿滿,抱著虛心求教的態度學習他們靈活的課堂教學;感受他們的校園文化;聆聽知名專家對教育的詮釋。福建師大對這次的培訓也做了精心的安排,培訓內容可謂精彩紛呈,有關于教學活動設計的,又有新課程改革的;有關于語文和數學研究的,又有聽課評課方面的;有關于心理學方面的,又有教科研方面的。培訓形式可謂靈活多樣,既有專題講座,又有課堂教學觀摩;既有研討交流又有名校參觀;動靜交互,相得益彰。
二、專家解惑,名師引領
這次共有十多位專家為我們呈現了精彩的講座,他們其中有福建師大的教授、知名專家,還有來自教學一線的名師、名校長。其中不乏印象深刻的,帶我走出困惑的和讓我深深反思的課堂,如張榮偉教授的講座——《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這么多年,我只知道按照父母的意愿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卻從來沒有問過自己受教育的意義是什么?是張教授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答案:教育的意義就是消除外在及內在破壞人類思想關系及愛的那份恐懼。
又如翁乾明教授關于《元認知理論與教師的自我突破》的講座,他通過一些事例為我們解釋了人們為什么往往會說出“我不行”“這不可能”“那沒辦法”的喪氣話,原因是人為的自我設限,我們往往把自己固定在一個精神的框框里,從來不敢跨出去一步,從而喪失發展空間。
對照自己,我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總是把自己圈在一個自認為很適合自己的圈里,從不敢打破,害怕失敗,拒絕嘗試不熟悉的領域。我認真聆聽翁教授的每一句話,從那一刻開始,我決定改變自己,突破自我設限,勇于嘗試、善于嘗試和樂于嘗試。再如氣質美女名師林莘的《走向專業的聽課評課》精彩講座,解決了我多年來的困惑,我們的老師一讓評課都往后躲,不得不說時就重復上課人的過程。林教授的講座告訴我們要將聽課評課的視線轉移到學生身上,要把握聽課評課的切入點:
1、突出課堂教學熱點、難點、重點。
2、抓住課堂的關鍵事件。
3、分析課堂教學亮點和特點。
4、點評課堂教學程序。
5、反思課堂成效。我想,抓住這五點,我們就不會再出現評課時無話可說的場面了。
三、名校風采,課堂互動
考察校園文化也是我們此次學習的重要內容。走進福州寧化小學,用六個字來概括:現代化、人性化。說它現代化是因為這是一所新建小學,設施設備非常先進,說它人性化是源自他們的校訓:做自己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當然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們的心理咨詢室,粉色的墻,顯得很溫馨,綠色的茶幾上擺上幾束插花又是那么的浪漫,同時又賦予它一個好聽的名字“春的小屋”。讓人一下放松了許多。
來到福州閩侯鎮的實驗小學,立在校門口的一塊大石頭上寫著四個字:“好學學好”,這充分展現了他們的校園文化,參觀期間他們的開放圖書室給我印象深刻,圖書室裝修很古樸,木質的搖椅、木質的書桌,擺放著幾束花,沒有了印象中的拘謹。周圍角落再配上一些小沙發,小圓桌讓人很輕松自在。之所以這兩所學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因為他們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創設學生喜歡的環境。
學習期間我們還進行課堂觀摩與交流互動。如名師林秀芬的音樂課《春曉》,她用她的親身實踐告訴我們名師并不遙遠,只要你愿意做,你想做,就一定能成為名師。其次我們還觀摩了師大附小的兩節課并進行了現場交流,這兩節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做這個學校的家長是多么的幸福,做這個學校的老師是多么的欣慰。
在語文課《向你推薦一本好書》的課堂上,學生的閱讀量讓我吃驚;學生的妙語連珠、儒雅風度讓我吃驚;學生的落落大方、完全自我更讓我吃驚。我不免產生疑問:這個班可能經常承擔觀摩的任務,處變不驚了?墒,下午的數學課回答了我的疑惑,他們的孩子都是這樣,這是因為他們長期進行學生口語交際生活化的實踐研究的結果。在交流的過程中他們的教學團隊回答了我們的種種疑問,他們在平時的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小組合作培養。我們看到了不論是在語文課還是數學課中,孩子們的活動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孩子們的回答總是那么的嫻熟。
這次的學習考察開闊了眼界,汲取了新知識,更堅定了我名師的夢想。學習雖然緊張、辛苦,卻不時帶給我驚喜,專家的講座,使我的思想產生一次次震蕩、洗滌;名師的現身說教使我激動不已、心潮澎湃。接下來我將會堅定信念,不斷充實自己,讓骨干教師的光環閃耀在我的教學中,真正發揮骨干的專業引領作用,引進名校的先進經驗,突破自我設限,打造我們石嘴山自己的校園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