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職報告(教導處副主任)
一是改革學生德育的內容,加強對學生心理特點或成長規律的實踐和研究力度。進入初中,男女生表現出不同的性格特征,這就需要科學規劃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及不同心理的德育內容和德育模式。同時注重把德育與時代進步結合起來。通過講座,談體會,壁報,演講,座談等靈活多樣的形式,不僅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還要讓學生明白"三個代表,以德治國"等時代性強的德育內涵,加強新時期的德育教育。
二是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重點。級部設立學生會,民主竟崗,讓大膽負責的學生會干部在級部指導下進行自我管理,形成自律機制。
三是加大學生評價體系改革的力度。在我擔任班主任期間,就曾把對學生的評價改為星級達標,從行為習慣和學習常規兩大方面進行評價。行為習慣的評價包括課堂回答,完成作業,創造實踐,文明禮貌,學習常規評價包括:課堂自覺,課下自覺,午晚睡自覺,家庭自覺,把學生家長的意見也引入到對學生的評價中。這樣就給學生一個更公平、更公正、更正確的評價。這樣開放的、全面的、多元的、發展的評價體系。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與形成具有極強的導向作用。應予以推廣。
四是改革評價用語。
在教師批語和班主任的品評總結中推廣以下用語:言輕意重的指令,欲擒故縱的激將;春風化雨的稱謂;曲徑通幽的批評;寬容真誠的賞識。這些語言可以對學生進行情的激發,美的熏陶,理的啟迪,新的創造。
五是設立靈臺叩問錄。
級部將開設與學生展開心靈對話的"直通走廊",及時解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惑,用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感化其稚嫩的心靈,以利于學生健康人格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養成。
六是加強同校外德育基地的聯系與協調工作,充分發揮社區教育的育人功能。通過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最后,我再次感謝領導們給了我這次竟聘的機會,我會好好的珍惜,努力的爭取。也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能把最信任的一票投給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