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區委領導班子述職報告
各位領導,同志們:
2005年,團區委領導班子在區委和團市委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團代會和區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區委的總目標,按照“一個行動,兩個加強”的工作思路,貼近時代,服務青年,發揮優勢,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了團的各項重點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就一年來領導班子在思想政治建設,學習情況,貫徹民主集中制情況,駕馭全局能力,工作落實,工作作風,工作實績等方面的情況匯報如下:
一、深入學習理論,努力提高理論素養、政策水平和思想覺悟,不斷增強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
一是堅持全面系統地學習理論。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對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央8號文件進行了認真的專題學習和討論,準確地領會其精神實質和主觀觀點。二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做到了把學習理論同貫徹中央、省、市、區委重大決策,同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全心全意為青年服務相結合,用理論指導實踐,實現知識水平向實際能力的轉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三是堅持每周三政治學習不間斷,每周學習時間不少于8小時,全年記讀書筆記3萬字以上,寫心得體會文章2篇。
二、緊扣區委中心工作,努力加強和深化團的各項重點工作
(一)重點工作及創新工作進展順利。
1、重點工作方面
(1)大力推進青年致富興團行動。
按照計劃,在基層推薦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考察研究,在全區范圍確定了30名農村青年科技致富標兵候選人,經過評比9個街道靠科技致富的20名杰出青年被評選為標兵。這項活動的開展,不僅激發了農村青年學科學、愛科學、靠科學致富的信心,而且為他們摒棄惡習向先進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抓建青年大戶向公司化發展工作進展順利。興東養殖廠廠長彭為民,欣榮養殖廠廠長侯新榮都是我們重點扶持的對象,目前,兩廠注冊資金180萬,發展奶牛150頭,是典型的農村青年大戶。
(2)開展青工實踐,創新建功行動。
在全區評選出了"青年崗位能手"10名。授予公安分局巡警大隊、土地監察大隊、地稅所三家為區級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狄寨派出所為市級青年文明號創建單位。
(3)開展“捐資助學”活動。
經團區委牽線搭橋,區地稅局出資,我們確定10人為捐助對象,為他們送去助學金2000元,此外,我們還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為在打工的農民工子女80人提供了助學金24000元。
2、創新工作方面
(1)調研工作。
首先制定了團區委下基層調研工作制度,使之規范化。在長期到基層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過反復修改,完成了《新形勢下農村團的工作若干思考》,《青年流動的思考》兩篇調研文章,文章有問題、有分析、有建議,是新時期研究青少年工作的指導性的文章。
(2)開展向重點工程獻青春活動。
3月份,團區委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青年志原者協會,并進行了公路綠大會戰,全市多家媒體進行報道。按照團中央的統一安排和要求,5月21日,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工作,我區第一個青年活動中心--青年活動中心率先掛牌,這是新時期加強基層團建工作的一項新舉措,為該地區青年學習、生活創造了一個新的環境。
(二)圍繞“建強創佳•提升人的素質要爭先”的要求,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1、全面加強了青少年道德建設。一是利用五四、六一兩個重要紀念日,繼續把宣傳貫徹《綱要》作為團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教育青少年大力提倡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環境道德,幫助青少年提高道德素質,弘揚道德新風,牢固樹立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事事關乎形象的新觀念。二是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今年在全區青少年中廣泛開展了“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開展了千名新團員入團宣誓和十八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6•1”期間,在全區少先隊組織中開展了“今天好隊員,明天好團員”主題隊會活動。三是深入開展“青年文明社區”創建活動。針對社區創建工作存在的不同問題及時給予了指導和幫助,使其創建工作逐漸科學化、規范化。
2、積極開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團區委領導班子始終把幫助青少年增強民主法制觀念,教育他們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提高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的自覺性當做一項主要任務來抓。積極籌建區預防青少年犯罪領導小組。
(三)全面加強團的自身和團干部、團員隊伍建設。
1、切實加強和改進團的作風建設。2004年,團區委領導班子帶領全區各基層團組織切實實施《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團的作風建設的決定》和《團市委關于加強和改進團的作風建設的若干規定》,始終把服務青年作為共青團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經常性的深入新合、新筑、洪慶等街鎮生產一線,竭誠為青年辦實事、辦好事,始終做到以實際行動把廣大青年緊密團結在區委的周圍。
2、團建工作卓有成效。2005年,團區委領導班子堅持“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方針,大力推進團建創新。一是按照“強鄉帶村”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大了整頓農村團組織的力度。二是以社區黨的建設和“青年文明社區”建設為契機,下大力氣狠抓社區團的組織建設。三是以開發區為重點,逐步加大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團建力度。四是狠抓學校團隊組織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