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校長年度述職報告
3、“農村小學鄉土作文教學研究”(即作文“三級發表”教學研究)課題組被區教育局評為教育科學研究先進課題組。
二、唐韻新聲抒壯志——“詩詞進校園”開展的有聲有色。
1、博取眾家之長,形成自己特色。我們今年分兩批赴松滋米積臺小學和荊州西門小學參觀學習,結合媒體介紹的其他地方的先進經驗,我們形成了“開展詩教活動,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思路,學生以背誦積累為主,教師以學習創作為主的策略,這是我們的特色之特。
2、按照方案實施,注重過程檢測。我們先后三次修改三次重印了《周黃小學學生必背詩詞(曲)300首》(上、下冊),一次比一次質量好,并免費發給學生使用。鑼場小學也在同時使用我們的這套教材。為方便檢測和記載,在教材的后面還附有有專門的列表,以記載學生的背誦和家長、班級、學校三級檢測的經過。我們采取“每周一詩”,方便學生隨時接受檢測,家長會展示,一學期一驗收,為達到50、100、150、200、250、300的學生頒發一星級到六星級的證書等措施真抓實干,為學生的精神成長奠基,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本學期有二年級、四(2)班、五(1)班和六年級四個班達到了全背率100%最低也達到了80%以上,被授予第二批三星級小詩人的學生有17人。
3、編輯《詩教擷英》師生詩集,記錄詩教活動軌跡。《擷英》中有七中教師黃祥鑫為我們精神所感動而寫的《詩教賦》,有我們的活動方案,有我們的每次的活動啟示,有師生的詩詞作品。
4、市委常委、市工會主席姜昌琪為我們的詩教工作欣然題詞:“詩教育人”。
三、兒童留守真情在——創辦“留守兒童之家”。
1、如果說學生整潔的宿舍、衛生的食堂是學生的生活之家,那么,在各級婦聯、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親切關懷和全程參與下創辦的“周黃小學留守兒童之家”,則是學生的樂園和精神家園。
這里有責任心強的專門管理人員負責,這里有符合學生口味的各類圖書和體育、娛樂器材,閱讀廢寢忘食,活動流連忘返是學生在這里的真實寫照。
2、廣播電視無處不在。我們在食堂和男女生宿舍值班室已有的3臺電視機的基礎上,為每個教室都安裝了校園廣播,在教育幼兒園的支持下,每個教室的電視機正在安裝當中,校園電視系統即將形成。中午、晚上聽廣播已經成為學生的習慣,夜晚寫完作業看電視少兒節目也將成為學生住校的享受。
3、制度管理保安全。《領導、教師24小時值班記載》、《晚上輔導情況記載》、《學生外出家長登記表》、《寢室周記》、《活動安排記載》、《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等制度構筑了無縫隙的管理網絡,達到了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按時有記載、責任有追究的管理目標。
像編印《周小2010》出現了遺漏一樣,我們的工作也不是十全十美,我們的責任目標自查只打了99分,我們的部門工作成績還不平衡,還有待我們在進一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去不斷完善。在新的一年里我們爭取再上一個新臺階,校委會已經向教師承諾,爭取學校教師安居工程早日上馬。
敬請領導對我的工作和學校工作提出批評意見,我將誠懇接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