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黨組2010年度述職報告
力抓旅游。經過集思廣益,調查研究和可行性論證,提出了把“旅游興市”作為與“工業強市、農業穩市、商貿活市、和諧江津”共同作為促進江津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五項重點工作之一,把加大以四面山、中山古鎮為主的旅游資源保護性開發作為近期旅游開發的重點。市委書記唐林身體力行,堅持每半個月親自對旅游工作督查一次;每1個月,四大班子分管領導牽頭組織召開一次旅游工作專題會,聽取當月旅游工作進展情況并安排部署下月工作;全市形成了黨政一把手親自抓,主管領導集中力量抓,部門聯動一起抓的新格局。 2、部門參與形成合力。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圍繞全市旅游業發展,特別是四面山、中山旅游開發,全市每一個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為旅游發展每年干好一件實事,并納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考核”后,得到市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一年來,市級各部門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作用,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切實為我市旅游業發展辦了106件實事,不僅營造了良好的旅游環境,進一步提升了旅游整體形象,而且促進了我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3、社會聯動全民參與。打造蜚聲中外旅游勝地帷幕拉開后,在全市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舉全市之力,抓好旅游發展”的鏖戰。各行各業以飽滿的*融入到“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處處都是旅游環境”中來。交通、商貿、服務、金融等窗口行業開展了文明示范崗活動;職業中學加大對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訓工作,江南職高專門成立了“江津市旅游人才培訓中心”;市商會、消費者協會等行業機構加大對旅游消費品市場的監督和管理;社會有識之士積極投入旅游開發;旅游資源富集地區農民轉農從旅,大力發展農家樂,從事旅游接待、商品、運輸和種養殖業發展。全市形成旅游進學校、旅游進社區、旅游進農戶、旅游進百姓生活的良好局面。 4、企業發展循序漸進。截止XX年底,全市旅游企業(個體經營戶)已由“九五”期間的不足100家發展到十五期末的近千家。直接從事旅游業的員工近萬人。特別是今年初市委、市府領導班子審時度勢提出“旅游興市”發展戰略,從政策體制、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市場監管等方面積極地營造出一個寬松、健康、有序的發展平臺,旅游發展環境得到極大提升,今年除吸引了重慶新華書店集團公司、重慶高投司等大集團外,還吸引了一批企業或個體投資者加盟江津旅游業,使我市旅游業得到不斷壯大,旅游經濟指標得到不斷攀升。 5、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在我市涉及吃、住、行、游、購、娛六大體系方面,目前已建成了一套規范有序的市場體系。為了加大旅游監察執法力度,推進“依法治旅”進程,年初成立了“江津市旅游監察執法大隊”;為使四面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更好地融入國際國內旅游大舞臺,今年8月成立了江津市四面山管理委員會,按照工業園區模式進行考核,由市委分管副書記兼管委會黨委書記;為強化行業自律,打造江津誠信旅游,12月中旬成立了“江津市旅游協會”。目前,全市旅游市場形成了主管部門、行業部門、市旅委會*管理體系和市旅游執法大隊、行業監督執法部門、市旅游協會三重監管體系,旅游市場繁榮興盛。盡管今年面臨景區公路改造、城市建設力度加大以及重慶新華書店集團公司接手四面山后在管理、開發、經營上還存在一個磨合期等諸多因素,由于制度健全、監管有力,全年未出現一例車禍、傷亡、火患、食品中毒、禽流感疫情事故,也未接到一例因旅游而引起的有效投訴。 6、行業自律有效提升。針對我市旅游市場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惡性削價競爭,拖欠團款、虛假廣告、拉客宰客等問題,我局采取了積極有效的舉措:一是依靠法規來引導市場。從領導到一般干部,從決策者到管理者,善于運用所掌握的法律、法規、政策等知識,通過執行法規來引導市場趨勢,建立市場準則,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違規違章的經營現象得到進一步遏制,收效明顯。二是依靠標準來管理市場。我們堅持運用國家頒布的行業標準,在全系統積極推行建立標準化體系。目前旅游企業、定點賓旅館、農家樂、旅行社等旅游生產企業和接待、經營單位(業主)均建立了一套規范有序的生產、經營體系。旅游質量投訴明顯下降。三是依靠質量來培育市場。在服務上,我們大力推廣iso9000標準,開展多種形式的就業培訓來提高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的服務質量;在價格上,引導企業制定措施和約定俗成的規范制度,使部分企業僅以價格競爭為爭奪客源的唯一手段的現象成為歷史,較好地增強了企業的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意識,有效地解決了旅游企業不正當競爭形成的惡性循環現象。四是依靠行業協會來規范市場。今年我們成立了江津市旅游協會,首批吸納了60家會員單位。我們發揮行業協會所具有的既是行業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補充,是聯系政府、企業的重要橋梁,又是旅游行業整體利益代表的特性,達到旅游經營者自己管自己,自己督促自己,形成利益共同體,構建和諧江津旅游、誠信江津旅游。 7、整合資源共謀發展。在產業定位上,按照江津旅游實際,經過多方論證,首次將我市旅游資源進行重新組合定位,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