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評職稱述職報告
我先后自學了《pascal程序設計》,《組合數學》、《圖論》、《線性代數》等專業知識。去年暑假我基本上學習完了mit(麻省理工大學)研究生英文版教材《算法導論》,幾年下來,對大學計算機系,哪怕是最核心課程《數據結構》或《算法設計》,我自信能做到信手拈來。
高中信息學奧賽難度不亞于大學生程序競賽acm聯賽,為進一步提升自身水平,我自學了《國際大學生acm程序設計》,XX年做了大量tju(同濟大學)acm程序題, XX年開始做ural(俄羅斯)和usaco(美國計算機競賽)英文題型。為提高自身學習效率,我常:“帶著問題入睡”,一覺醒來,一道題型的解題報告往往就出來了。暑假期間,為提高自身實力,讓自己盡可能地都處于問題思考狀態,讓思考成為一種習慣!盡管當前信息學奧賽成績不好,但有了以上的這一系列自我訓練,(我校高一學生是零起點的)我仍有理由相信:從今年開始的我校第三輪信息學奧賽輔導,明年必將取得更好成績。
下面是我輔導的幾個學生在信息學奧賽中所取得的全國獎項成績。
XX年全國二等1人(蔡嘯)。
XX年全國一等1人(蔡嘯)。
XX年全國三等1人(蔣勇)臺州市二等獎1人(蔣勇)市三等獎2人(楊加波、車凌賓)
XX年全國一等1人(蔣勇),全國三等2人(蔣昱昱、金士杰)。
(臺州市二等獎蔣勇、金士杰2人,市三等獎蔣昱昱、胡曉樣2人)
備注:
近5年來,在整個臺州地區信息學奧賽中全國一等獎我們學校2個,其它學校(包括溫嶺中學、臺州中學、椒江一中、天臺中學等)均為0個。
近5年來,在我校的學科競賽中,同樣也只有信息學奧賽拿到過2個全國一等,其它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均0個。
(若學科競賽中學生獲全國一等獎、全國二等獎在職稱評定中具有“優先推薦資格”,我已具備三個優先推薦機會)
輔導信息學奧賽幾年下來,由于復賽或省隊選拔的機會,我總共出去過7次,到過溫州中學、紹興一中,杭二中,杭十四中等一些名校,了解了自己的實力,也了解了與部分學校的差距,對于接下來的信息學輔導則更多的是充滿信心。
幾年來,通過自身努力,無論是專業水平還是電腦維護技能、教育教學水平,全校師生都給予了高度贊賞。在信息學競賽方面所取得成績同樣得到不少同行的尊重。XX學年考核我被學校評為優秀,得到了全校師生及領導的認可。但我認為:“榮譽是別人給的,實力才是屬于自己的!”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雖取得一些成績,但對年輕老師而言,相比今后要走的路,其實微不足道。
回首走過的這5年,作為年輕教師的我,也便是“鑄劍”的5年,它造就了一個起點,后面的路還很長,我們翹首以待……
我也將繼續努力,不斷成長……
最后,我引用一副對聯與大家共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