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長個人述職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
述職人:,男,生于1959年10月,中共黨員,現任竹園鎮第一完全小學校長。
一、個人簡歷
1981年至1994年在龍池小學任教;
1995年至XX年任龍池小學教導主任;
XX年2月至XX年6月任高治小學校長;
XX年7月至XX年年6月任竹園鎮第一完全小學校長。
二、對校長之職的體會
我任校長之職,歷經七年,其中高治小學五年,竹園一小兩年。七年來,對校長之職的感受,不是榮耀,更不是享受,而是巨大的壓力和無限的責任。我從教師走到教導主任,再到校長,位置之變,其壓力和責任隨之加重,因為范圍的擴大,事項的增多,加之上有領導,下有師生,旁有社會各界人士時刻關注著、期待著,也是校長是管人、管事的職責而定的,它牽涉到一個地方的穩定、教育的發展與經濟的繁榮。這就是我對校長一職的膚淺認識。
現從以下幾方面匯報告:
三、思想純正,待人坦誠
我自任校長以來,工作責任心強、事業心強,上進心強。在工作中能堅持黨的方針、政策,能遵紀守法,能夠以人為本,能做到時時處處關心教師和愛護學生,從沒想到校長是權力的象征,是謀利益的機會,而是領導交給的重擔,是領導付于的責任。所以能時時以校長的標準衡量自己,事事以法律法規和上級要求為準則,能做到以平衡的心態對待人和事,能夠以熱情飽滿的精神迎接每一天的工作,能夠以信任、坦誠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同事,能夠走出對職工耍小心眼和打擊報復的魔圈,讓教師能夠在心境踏實中安心工作,消除了人力內耗的現象。所以每到一所學校,職工總是以心直口快,處事公正評價我。
四、管理方法,剛柔相濟
校長的職責就是管人,人管住了,事也管好了,從而工作就會順利,效果就會良好。小學校長管理的原則大同小異,但管理的方法卻是千變萬化,純法制化、制度化管理雖然公正,但顯得僵硬,無人情味,純人性化管理雖顯得和氣融洽,但缺乏公正性、深入性,校長將成為“泥水匠”,管理的模型就會成為紙燈籠。所以我每到一校,從實際出發,按照一定的程序研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充分體現制度的完整性和實效性,這樣領導和教師說話做事就有了尺寸。人性管理也是多渠道管理,除用自己的熱情、關愛去感化人,規范人外,我還善于觀察人,善于尋找和抓住機會做思想工作,如領導與領導之間、領導與職工之間、職工與職工之間、職工與家長之間等協調工作。幾年來,我將對職工的了解,依據各自的生活習性、性格特點和工作能力進行分類掌握,如從個性上我分為“規范型、偏移型、動蕩型和逆向型”,即優秀職工稱為規范型,這種人是單位的主力軍,是寶貝、是財富,適于人性管理。大方向正確,小毛病常有為偏移型,工作特點是常在標準底線走,這類人雖壞不了大事,但要時刻提醒。情緒不穩定,工作態度時好時壞,工作效果時好時差即為“動蕩型”,這類人必須校長親自把脈處方,章程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并用。思想頑固,逆反心理突出,鉆研對抗方法,經常與領導作對,看同事不順眼即為“逆反型”,這種人要特別留心,其管理方法在他性格的反面,而且管理方法不能直接出擊,要打“藥海戰術”,動用親戚、朋友、群體監督協調、感化,剛性管理要占重要地位。從工作能力上我又分為“復合型、單一型、開發型、帶動型”等,即多個專長,綜合能力強稱之為“復合型”;只有一項特長稱為“單一型”;雖有基礎,但還需要培養稱為“開發型”;工作能力一般或低下,稱為“帶動型”。掌握了這些,便于尋找管理方法和工作搭配。
五、工作目標,線索清晰
七年的校長工作,不論在哪個學校,不論在哪個時期,我都能因地致宜的制定長遠工作規劃和短期工作計劃,工作任務根據輕重緩急,一批一批下達,工作效果一項一項的驗收,讓教師了解工作目標、工作方法,明確該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怎么干等等,這樣學校工作效果,學校有桿稱來衡量,職工個人工作成績,自己有桿稱來衡量,從而就找到了自己所在的位置。
六、工作方法,靈活實際
我深知管理事項是千頭萬緒,管理方法是千變萬化,但我能夠理清工作思路,找準工作突破口。我深知領導的力量來源于學校領導班子,所以我非常注重領導班子的建設,由于我的助手全是剛走上領導崗位,工作技能欠缺,經驗不足,所以我除了鉆研自己的工作技巧外,還要指導他們的工作,每一項較大工作,從方案到過程,再到驗收,三個流程我都必須關注。能夠明確管理方法既有常規性,又必須有新穎性,即“不能常穿一套衣,只能常長一副臉”。例如我對教學采用了“梯度式平臺教學和師生雙向選擇”的管理模式,充分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責任感;對教師教案采用了“表格式和抽測式”考核辦法,節約了大量的時間,解脫了繁重負擔,提高了教學質量;對班級管理采用了“自評、互評、學生家長打分”的評估方法,這樣提高了管理效能,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評,確保了學校歷年平安;對校內工作采用了“民主討論,有獎建議,校外征集”等辦法,因此加快了民主管理的進程和學校發展;對教師能力培訓采用了“集體培訓、個別輔導、一幫一、多幫一、單項輔導、綜合培訓、定期下達學習任務、不定期考核、自我評估、設立專項的教師學習獎學金和獎勵考核分”等等辦法,大大的提高了教師學習的積極性工作能力;在協調學校周邊關系上我采用了“細觀察、深了解、尋親情、多交談、冷處理”的方法,有效的化解了周邊的矛盾,明確了互存互利,形成了鄰里和睦,促進了和諧發展;在激發職工上進方面采用了“榜樣標兵示范人,考核獎勵激勵人,規章制度約束人”的辦法,擊活了教師的上進心,形成了隨著“指揮棒”動的格局;在處理校長與職工的關系上,采用了“寬容、理解、關愛、勾通、互勉、自謙”等方法,增強了友誼,促進了團結,減少了阻力,形成了合力,彰顯了管理技能。例如XX年我調離高治小學,離校那天,我并未告知職工,天剛亮,我還未起床,全體教職工自發在操場等候,送我到調入學校(竹園一小)報到,最后灑淚而別。這件事,老百姓見了深受感動,竹園一小教師見了深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