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師述職報告
2、關注細節(jié),消除隱患。在安全教育中,我們樹立“細節(jié)決定成敗”、“細節(jié)出魔鬼”的理念,消除工作中的惰性和僥幸心理,時刻注意師生的安全,發(fā)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學生未到校班主任第一時間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學生在校感冒發(fā)燒老師會及時告知家長或送往醫(yī)院;冬天地上有水,老師會自己動手用抹布擦掉地上的水……正是因為有著這樣處處為學生著想,責任心強的老師,今年我校無一起安全事故發(fā)生。11月份我們接受了未央區(qū)教育局進行的“平安校園”的檢查驗收,安全的各項工作受到領導的肯定。
三、規(guī)范管理,創(chuàng)造樂教樂學氛圍。 XX年在新教學樓建設中,《義務教育法》的頒布實施明確了政府辦學的責任,未平整硬化的學校中院,堆積如山的建筑垃圾以及不斷減少的生源,針對現狀我們提出了規(guī)范管理,創(chuàng)造樂教樂學的氛圍和“以數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fā)展”辦讓領導放心、群眾滿意、家長稱心、教師歡心的學校的奮斗目標。
(一)、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我們提出了“創(chuàng)建學習型學校,爭當科研型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學校班子成員率先學習,《中小學校長》、《人民教育》成了自己桌上的重要刊物,在學習的同時寫下了三、四本學習筆記。同時對照自己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總結。年輕,意味著經驗不足,意味著不夠成熟,工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回顧、反思甚至深刻地自我檢討,才能不斷得到提高。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經常在網上學習,查找資料,從而使自己也走近了教育家李鎮(zhèn)西、盧志文、竇桂梅、尹鳳芝、肖川等,他們在人生路上不斷追求的故事時常激勵著我,感動著我,使我不敢有絲毫的倦怠,也萌發(fā)了建立自己博客的愿望,把自己工作中一閃而過的思想,工作中的思考、困惑、實踐、學校涌現出來的一些感人事件和感人場景及時的記到自己的博客當中,去與他人交流,得到同行、專家的指點。使我能夠執(zhí)著地堅守在教育這片熱土上,心不浮,氣不躁的干好本職工作。同時加強校本培訓,職級培訓、班主任培訓,更新教育觀念;多次為教師提供外出聽課的機會,使他們走進名師支玉恒、竇桂梅等,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我;充分發(fā)揮學校遠程教育資源、電腦資源提高老師的綜合能力。青年教師代表學校參加了街辦舉行的賽教活動和說課活動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老師的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多次獲區(qū)、市級一、二獎。
(二)、常規(guī)管理,扎實有效。在教學上,每學期開學初引導老師重溫、學習《西安市小學教學管理細則》并嚴格執(zhí)行。教導處重新修訂了《教案書寫要求》和《學生作業(yè)要求》,使教學常規(guī)工作進一步規(guī)范化。我們的老師假期不忘工作,王錦花、馮利花、王利彥、楊建紅、段艷梅等老師提前熟悉教材,經常備完所有教案。學校對每位教師的備課、作業(yè)多次進行檢查,并及時反饋。舉行了教案、作業(yè)展覽,供師生交流學習。堅持每天早上“十分鐘英語早讀”,中午“十分鐘練字“活動。通過一年的努力,學生的英語成績、書寫習慣有了明顯的變化,受到家長的好評。
(三)、教研活動,不斷創(chuàng)新。加強教研組建設,是提高教學管理的一項有效措施,我們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不斷創(chuàng)新教研活動的新模式。校領導堅持帶課,堅持聽課,本學年共聽課80多節(jié)次,堅持參加教研活動。
1、重視磨課,提高水平。繼續(xù)開展“周周都上研討課,人人都是研討者”活動。本年度我們改變原來研究課只重正式授課,忽視試教過程的做法。呂玲老師在上完《古詩兩首》以后,主動提出第二天再上這節(jié)課,在磨課中得到了提升。
2、不斷摸索,創(chuàng)新模式。在數學研討課中,段艷梅老師上完《用字母表示數》這節(jié)課后,對于課中的亮點評課老師給予充分肯定,付興慶老師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把握,設計教學過程,給我們呈現了另一種生動的課堂,也為我們的教研活動提供“同課異構”,對比式教研活動的思路。
3、根據專題,開展活動。語文教研組根據大家教學過程中對閱讀課文不好把握這一實際情況確定了《如何上好閱讀課》這一教研專題。圍繞此專題,大家學習雜志、書籍上有關閱讀課教法的論文、觀點、教學過程的設計等,上網尋找資料,收看一些名師的上課實錄。研討課時大家同上閱讀課,并針對每個人上課中的問題進行細致的探討、研究,最后總結了一個比較好的閱讀課教學模式。老師們以新課標為準繩,以備課、說課、上課、反思、評課為主線,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