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長述職報告:常抓質量促發展,精抓科研創特
適應新的教育形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學校教育教學保駕護航。做到從管理創新,形成良好工作氛圍。好的管理就是一種好的氛圍,能夠充分發揮人的優勢和潛能,而最大限度地抑制人之不足,建立起以自我激勵為主,外力推動為輔的激勵機制,為教師完成工作目標創造有利條件,讓每個人感受到工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快樂。
1、以人本管理調動教師。
學校實施的管理創新,就是以人本管理為核心,為完成預定的目標,積極創造一種和諧、民主、積極進取的工作氛圍,引導他們揚長避短,把個人自我的實現與學校發展結合起來。因為一所學校是否和諧,取決于各個要素能否有機的、和諧的統一起來,保持最佳狀態的運轉。
我校實施人本管理,形成了干部心中有教師,教師心中有學生的良性循環,創造了一種“干部思管、教師思教、學生思學”催人奮進的文化氛圍,使一批青年教師由稚嫩走向成熟,由自信走向成功,使他們的青春熱情蘊藏的巨大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迅速成長為學校的中堅力量。
2、用梯隊建設塑造教師
為適應學校辦學發展的需要,學校制定了“調進一批、培養一批、成熟一批”,對青年教師繼續實施“136910”工程(一年入門、三年達標、六年骨干、九年拔尖、十年成為一方名師),有效實施教師個人第二輪專業發展規劃(2010-2013)的教師隊伍建設方略。
為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以為學校發展負責,為學生質量負責的精神,采取了一系列培養青年教師的有效措施。一是實行校本培訓;二是請專家學者進校講座;三是實行聘請縣級名師、校級經驗豐富教師開展師帶徒;四是開展校級推門課、評優課、分類課、展示課,匯報課進行督促;五是組織參加繼續教育;六是鼓勵參加培訓。
3、用真摯情感凝聚教師。
學校全面關心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急教師之所急,想教師之所想,想方設法幫助教師解除后顧之憂,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1)調動每個領導成員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實行校長負責制并不意味著校長一個說了算,充分發揮每個領導成員的作用,把個體的“偏才”變成集體的“全才”,強化領導集體形象,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善于搜索新的閃光點,在加工基礎上形成新的創意,進一步為學校的建設發展提出嶄新的見解的計策,直至把他們延伸為一種新的增長點,科學化整合資源,把握發展的機遇,積極尋找學校的發展商機和生機。建設一支勤學善思、合作協調、務實高校的行政網絡工作隊伍(后勤安全保駕護航,師德政教凈化心靈,現代教育技術鋪路搭橋,教學科研催人成長)。
(2)依靠校本培訓,校本研究激勵教師不斷成功
教育科研是教育行為的火車頭,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助推器,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還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提升辦學水平的法寶。一所學校的辦學質量取決于學校教育科研的檔次,辦學特色與水平取決于教育科研的特色和水平,辦學活力與后勁取決于教育科研的創新,通過教育科研提高的是教師素質,受益的是學生,提升的是學校辦學水平。這些目標的達成最好的載體就是緊倚校本研訓和校本研究。XX年課改實驗起步時期,學校調研教師課堂教學現狀形成調查報告中顯示:有些教師課堂上口若懸河,精彩之致,包括參加各級比賽的教師,然后課后問他為什么這樣講時,談談經驗時,他道不出緣由,這典型的屬于理論上的不清導致實踐上的盲目,只有把實踐的問題上升到理論高度來認識。因此采取“自學、引領、應用”三位一體的學習方法加強校本培訓,規范常規教學,嚴格校本教研和課題研究課程管理。營造氛圍,形成多方位、多層次的教職工科研格局,立足于課堂,以研促教,以教帶研,邊研邊教。推廣已結題的三個課題研究成果,夯實正在研究的四個省級課題研究進程,形成教學問題課題化,課題研究常規化。學校統一要求教師,每月完成四篇教學案例、反思,上傳到校本研究網上,目前已發表763篇文章,居全省校本研究理事單位第11位。把教師的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