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長考察大會上的述職報告
五.積極完成教育局安排的包鄉等工作。XX年至XX年包羅壩學區,XX年包崖城學區。在包鄉期間,我也是盡職盡責,一是真實地把基層情況反饋到了教育局,二是把教育局的各項措施貫徹到落實到所包學區和學校。在包羅壩學區期間,羅壩學區沒有發生任何違章違紀行為,沒有發生過重大事故,也沒有群眾上訪信件。在學區的努力下,全鄉學校布局得到合理調整,完小均已新建或遷建,校園面貌得到徹底改善,教育質量得到穩步提高,“兩基”工作成效顯著,在市上每年考核中,羅壩被列為考核點,為縣上爭得了好的考核成績,在省上驗收時,羅壩被列為驗收點之一,并承擔了掃盲考試工作,在市教育局李局長總結時,給予了充分肯定。包鄉期間,每學期至少檢查一遍全鄉所有學校和教學點,特別是那些邊遠的學校。常草學校和吊草教學點距羅壩鄉政府有30多華里,不通車路,道路崎嶇,單趟步行需5個多小時,我包該鄉后第一回去羅壩就去了常草學校和吊草教學點,那里的教師和群眾見到了我非常高興,說我是解放后到的縣教育局第二位官員。到常草后,看到學校全是危房,并且校舍窄小,光線黑暗。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經調查,該校服務半徑內有四個行政村2100多人口,學校規模應在250人以上,但在校生僅有120人。為此,我就找了村干部,商量新建學校的事。我作為包鄉人員,負責向教育局領導匯報情況,村上負責向鄉上匯報,首先爭取列入當年縣人大議案,依法爭取項目。結果XX年就列入縣人大議案,教育局也就列入了XX年的危房改造建設項目,XX年春,該校投入了使用。下鄉雖然有行政的任務,但從沒有以行政長官的姿態自居,而是深入課堂,深入教師了解基層情況,幫助學校和教師處理有關問題,傳遞一些新的教育信息,與教師打成一片,受到了基層教師的歡迎。長期的包鄉工作,使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得到不斷成熟,更加豐富了我駕馭教育教學的能力和學校管理的水平,也為這次競爭校長增長了底氣。
雖然,在這幾年來,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與黨和國家對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相比,自己還覺得差得很遠,特別是教育理論水平需要很大的提高,我將進一步加強學習,認真工作,報答黨和人民對我的養育之恩,也不辜負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對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