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人民政府鎮長述職報告
按上級全面實施小康示范建設的要求,開展了以王爺廟村為重點的新村示范建設和磨嘴村為重點的小康村示范建設。目前,王爺廟村一社、磨嘴村十一社的通戶道路已全部硬化,農房按風貌工程要求進行外觀粉刷,室內進行改廁、改廚,家家戶戶打沼氣、安電話,在農村也可以享受城里人的生活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農房建設模式和農村生活方式。它必將對全鎮農村面貌的改變和農民思想觀念的改變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農業生產基礎建設方面。三年來,分別對王爺廟村的前鋒渠水系進行了整治,對涼帽山、白蓮山一線的文云支渠在整治的基礎上,新開渠系3公里,太空村、涼帽山村、白蓮山村、峨嶺村的土地復墾整理項目,已經省市驗收合格,增加耕地面積100余畝,~年鎮域經濟總產值實現1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200元。
三、一手抓城市管理和城鄉道路建設,一手抓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為人民安居樂業創造條件
加強城市管理,整治城市臟亂差、美化環境,創建文明衛生縣城,歷來是縣鎮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廣大群眾關注的熱點。為搞好城市創衛工作,三年來,全鎮各級干部群眾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整治外部環境方面,我們成立了市容市貌監督員隊伍,100名專職市容市貌監督員,常年全天候對城區主要街道進行督促檢查,400余名“40~50”人員參加社區內的義務衛生監督,集中整治臟亂死角,使城區市容衛生得到了有效控制。先后對影響市容市貌的迎春路市嘗東門市嘗機房街市嘗北大路市場進行了搬遷。為加強創衛工作責任意識,三年來,分別組織與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和轄區機關單位簽訂了“共駐共建”責任書和“門前三包”責任書,與門堂店主簽訂了“門前三包,門內達標”責任書,逐步建立了衛生管理責任制度。堅持對城區進行衛生評分檢查考核,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年10月,省級文明衛生縣城驗收一次成功,實現了全縣人民十年的期盼。
太和鎮地處縣城,城市的不斷發展,城郊各村社土地被征用,失地農民不斷增加。為解決失地農民的困難,今年初我們組織專門力量,配合縣相關部門對全鎮失地農民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通過調查,協調民政、公安等部門加速辦理農轉非手續,同時分別在團結社區、青家堰社區、何家橋社區、涼帽山村、黃磉浩村的個別社進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試點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試點,試點中的6個社506戶、1360人中已有178人參加社保,108人納入低保,目前被征用土地的城郊各村、社區的失地農民的農轉非、養老保險和低保工作正在分期分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