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述職報告
(五)開展“教師與小課題研究”培訓
為了讓教育科研做教學的有力支撐,讓教育科研為教育教學服務,提高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積極性,本人特于9月下旬在全體教師大會上開展了“教師與小課題研究”培訓。其培訓內容為:小課題的定義、小課題的來源、小課題內容的確定、小課題方案的撰寫、小課題研究方法、小課題研究過程、小課題成果表現形式、小課題結題報告的撰寫等。
老師們通過參與培訓,明白了小課題來源于教學實踐,在教學實踐中研究,是人人都可以做的草根研究。它要求教師們善于從細小的教育教學現象中發(fā)現問題,捕捉到研究內容,以教研組為團體共同研究,然后交流共享,研究的成果可馬上運用于教育教學。培訓結束后我校教科室共收到10個小課題研究申報單,這10個小課題均來源于教學實踐。
(六)積極組織教師進行網上教研
教科室每月組織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網上教研1—2次,并于月底進行檢查通報,其通報張貼于學校公示欄。未進行網上教研的,教科室便找教研組長及相關教師交流談話。如六年級語數組本學期10月、11月網上教研參與率不高,學校便找組長及組員進行了談話,并督促其成員認真補上網上教研,而且建議他們不僅要與校內教師進行網上互動,還要與各級各類名師在網上互動,不斷提升專業(yè)素質。
(七)特邀專家到校進行專題講座
11月3日下午,我校特邀劉恒忠老師為教師作《通向教師職業(yè)幸福的彼岸》專題講座。來自瀏訶小學、大橋小學教師與我們共同聆聽了報告,東寶區(qū)教育局副局長陳艷華到會作了重要講話。
劉恒忠老師是瀏河中學高級教師,荊門市首屆名師、市中學政治學科帶頭人、心理咨詢講師,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網》特聘輔導教師,已連續(xù)為國培計劃湖北省、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培訓項目作遠程輔導培訓工作,多次評為優(yōu)秀輔導教師。針對當前教師職業(yè)倦怠情況,在區(qū)教育局牽手下,我校特邀劉老師為全體教師作專題講座,講座針對工作實際,深入淺出,引經據典,為教師增強職業(yè)幸福感提供了破解職業(yè)倦怠的法寶,老師們受益匪淺。
(八)給力 “課內比教學”活動
秋季學期教科室積極配合教務處,響應省市區(qū)“課內比教學”的號召,在校內深入開展了“課內比教學”活動。學校從9月19日開始課內比武,到11月9日第一輪比武落下帷幕,全校共有100位教師走上講臺參與課內比武活動。學校在接到上級通知后,便由教科室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起草了“課內比教學”方案,對100節(jié)課的安排上實施語數學科與小學科同步,領導與教師同上講臺、年長與年輕教師同場競技、校級領導與中層領導包年級及學科、校長全過程參與并評課。11月9日第一輪課內比武結束后,包年級及學科領導與教研組長對每位教師的上課、說課給予了評價,推選出了參加區(qū)課內比武人員為李曉慶(語文)、毛紅(數學)、劉燕(英語)、劉金剛(科學)、鄧家龍(信息)、安平(思品)、袁潔(音樂)、李群玲(體育)、李怡(美術)。
學校還以《感動紅旗》為陣地,對課內比教學中的感人事跡進行宣傳、先進經驗進行推廣。還特設了校長說課欄目,其中校長聽完全校語文教師課后,針對語文教師的共性問題進行了一針見血的點評,并為全校35名語文教師提出了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及今后語文課該怎么上。其撰寫的《回到原點思考語文教學》給全校語文教師帶來了語文教學改革的信心與力量。
“課內比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為老師們搭建了展示自我、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比武平臺,促進了教師鉆研業(yè)務,努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促使我校教師隊伍素質得到了整體提高。
(九)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競賽
本學期,教科室組織一名教師(杜娟)參加了區(qū)八項基本功之普通話競賽,獲得第二名;組織五名教師(鄧家龍、周友富、余蕓蕓、李紅麗、張俊妮)參加了市教科所組織的第二屆博客大賽,五人均獲得佳績;組織三名教師(張菊、馬銳霞、陳曉菊)參加市青語會論文競賽,目前正處于評獎中。
(十)準備教育科研檔案資料,迎接市區(qū)教科所考核
本人本學期調至教科室,對教科室工作由陌生到逐步熟悉,經歷了兩個月的時間。在熟悉過程中,我發(fā)現我們的教育科研檔案資料極不規(guī)范,且基本上屬于空白。為了代表東寶區(qū)迎接市教科所考核,我用了半個月時間補寫了許多檔案資料,包括每期課題實驗計劃、實驗總結、核心成員參與實驗的記錄、教師課題實驗記錄、實驗教師關于課題研究的計劃及總結、教育科研月活動方案及活動情況通報、課題組成員分工及職責、學校對課題組經費的開支、關于課題研究的成果匯集、每次課題研究情況的記錄及總結等。由于補資料及時,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考核評價中獲得9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