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看改革以來黨的政策的合理性
這一切為新一輪的中國社會民主成長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資源。
從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進程來看,社會公平問題的提出確實源于社會發展的失橫:如貧富的分化、城鄉差距的擴大、地區不平衡的加劇以及公民權利保障體系的失效等等。但是應該看到,這種社會發展失橫不是社會危機的結果,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反映,因為,這種失橫在很大程度上與改革開放所推行非均衡發展戰略有關,與政府逐漸退出社會并重新調整與社會的關系有關,也與日益個體化的社會尚未實現有效整合有關,此外,也還與處于發展中的中國社會在資源積累合制度能力方面的有限有關。這些事實決定了社會公平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社會自身的努力,更需要黨和政府的有效作為。在民主政治的條件下,黨和政府要在保障自由權利的基礎上有效推進社會公平,其根本途徑就是全面提升國家的治理能力和憲政水平。
社會發展是客觀的,也是不能停止的,更是不能逆轉的,在這樣的形勢下,黨和國家與社會之間的有效互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黨和國家如何面對社會,如何容納社會以及如何根據社會的變化和發展來有效的調整和發展自身,“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對此的最好解答,也是黨在XX年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的原因所在。(作者李 樂:單位系蚌埠醫學院社會科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