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最新大學生預備黨員思想匯報
尊敬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組織:
身為預備黨員從黨課中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關注時事,關注民生。并學會了用自己的觀點來分析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自己充分思考。這對我的思維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現在我特向尊敬的黨組織匯報我的最新思想。此前一個“三鹿”,牽扯出了中國液態奶的三大品牌,面對三聚氰胺,國產品牌第一、第二陣營的蒙牛、伊利、光明幾乎全部淪陷。整個事情的前因這里就不一一贅述,我現在只是作為一個鋪普通費者,針對這一事件表達這么一個觀點:中國的品牌需要我們中國人自己來拯救。當然,這里的拯救不是包庇,而是寬容與監督。
目前,蒙牛、伊麗和光明的三大公司正在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來解決這次危機,老總們齊聚央視《對話》節目,三個人一臺戲,各自表達了對消費者的歉意,蒙牛老總甚至是“淚灑現場”,說實話,我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完全接受他們的道歉,前提是他們的確認識到自身企業的錯誤,并將采取積極的措施來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通過保證品質來贏得信任。同時,我希望我們中國所有曾經支持蒙牛、伊利和光明的消費者都能接受他們的道歉。因為保護中國的品牌至關重要!
蒙牛、伊利、光明等國內知名的液態奶品牌是在與國外品牌競爭中廝殺出來的,將國外的液態奶競爭對手硬是逼了回去,最終成長為中國人自己的品牌。一個品牌的打造很不容易,一個品牌的毀滅卻很簡單。這三大企業近幾年都有很好的發展勢頭,在出口創匯和提供就業,社會公益等方面,這三大企業都是負責任的單位,可以說,其為國家經濟的發展,為社會的發展是做出了積極貢獻的。現在蒙牛、伊利、光明等品牌出了問題,同時國外媒體大肆夸大中國奶制品的質量問題,給我國奶制品出口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遭受損失和重創的不僅僅是中國奶制品,而是“中國制造”這四個字。我們作為消費者應該以一個有責任感的中國消費者立場來嚴肅地看待這個事情。
毫無疑問,這三大企業是需要對消費者說抱歉的,其錯誤是顯而易見而且是傷害了中國消費者感情的。如果不采取積極的措施來解決其給消費者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難以得到原諒的。但同時,我們消費者也應該采取寬容的態度,不能因此將之一棍子打死,中國媒體也不能將之一棍子打死。一個品牌的毀滅時很簡單的,如果在這樣的時候我們還不能寬容對待這些品牌企業,一味的否定,一味的抱怨,那么可能三五年時間,這些花了十幾二十年成長起來的品牌就會消失匿跡。
眼下這些企業當務之急是應該認真反省因為自身的錯誤給中國的消費者帶來了什么樣的危害,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保證產品質量,來恢復消費者的信心,不要一味的以“盈利”為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該承擔的責任一樣不能少,眼光應該放長遠,建立真正的讓中國人信賴和放心的品牌。
而我們每一個消費者,也應該眼光放長遠,拯救我們自己的品牌!!
匯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