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最新思想匯報:我正與黨步步靠近
敬愛的黨組織:
或許是因為崇拜著爸爸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共產黨員,或許是為爸爸的黨干精神所懾服,自小以來,我就很期待能夠早日加入到中國共產黨的熔爐里,煉造自我。
機會來了,在春暖花開、洋溢著綠意和芳香的桂子山上,我有幸來到了華中師范大學數統學院分黨校第37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這美麗的課堂,開始我的美麗之旅。懷揣著一份欣喜、一份激動,我期待著盡力地做好自己,盡量的了解黨,以拾掇到一份欣然。
首先進行的是開班典禮,班主任張老師的要求,帶隊老師李老師的鼓勵,劉書記的期望,談黨鐵的紀律,談黨理論的學習,談班級工作的開展,臺下鴉雀無聲的我們靜靜地聽著,內心卻涌起一陣狂瀾,似乎黨校的氛圍在瞬間就被調動起來了。那時刻,我們強烈地感覺到:我們的身份就是黨員,我們就該以黨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在上黨校期間,在等待入黨的漫長時期中,還是在日常生活的細微方面,我們絲毫不能放松自我。一種油然的責任感自心而生、涌動于胸。
在第一次課上,李端陽老師引導我們學習了“黨的性質”,我們思想上得到了洗禮。曾經,只知道熟練地背誦著“簡單而言,黨的性質就是兩個先鋒隊,一個核心,三個代表”,而對于這性質首先是如何提出來的,如何發展,又是如何完善的,卻不得而知。“黨的性質”理論課讓我們茅塞頓開——為什么十五大前的“一個先鋒隊”在十六大后就變成了“兩個先鋒隊”?為什么“兩個先鋒隊”又可以統一起來?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要吸收除共產黨員外的先進分子而不至于讓中國共產黨變成全民黨性質?為什么中國共產黨由革命黨演變成執政黨的路會那么長?為什么“三個代表”思想可以精辟闡述了黨的先進性理論?為什么“三個代表”思想在重重反對呼聲下最終被寫進了憲法?為什么保持黨
的先進性要與黨的階級基礎、群眾基礎緊緊相連……
黨的背后有很多艱難的歷史,有很曲折的路,有很棘手的挑戰,有很浩瀚的知識,而這艱難、曲折、棘手、浩瀚是遠超乎我們的想像的。上“黨的性質”理論課,讓我們意識上得到了“掃盲教育”,精神上得到了洗禮,同時也讓我感覺到“我正與黨步步靠近”,感謝黨校!!
匯報人:張晨峰
200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