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假思想匯報范文4篇
敬愛的黨組織:
承載著億萬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負著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黨和國家的奮斗歷程將由此翻開新的一頁。
做為一名院校教師,我最關注的是教育。在十八大報告中,我體會到了黨中央對教育的關注和重視,看到了我國未來教育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方向。我會更加努力。既然選擇了當教師,就要勤勤懇懇地耕耘在教育教學第一線,選擇忘我,選擇無私,選擇清貧,我們應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爭創佳績。
十八大報告指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促進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如何在教育教學一線深刻領會與落實十八大精神,這要求我們全體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去進一步學習、領悟、踐行。為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為教育的發展、國民素質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發一份光多發一份熱。
學習十八大精神,必須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明確自己所擔負的職責。自覺把十八大精神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不斷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逐漸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把這一內容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在技工教育領域堅持“沒有一流的技工,就沒有一流的產品”的理念。
我深深體會到,要當好一名院校教師,最根本的是要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本職,并創造性地干好本職工作,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質,為黨的教育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匯報人:
敬愛的黨組織:
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就像以前每個寒假一樣,送走過去的一年,然后迎來新的一年;然后這個寒假又跟以前的寒假都不同,送走的是一個充滿曲折的本命年,而迎來的是一個充滿轉折的關鍵年。
在家的日子里,對于過去的20xx的諸多波折,進行了細細的反思,然后對自己當前的狀態進行了一個準確的定位;在此基礎上,展望20xx,對于自己下一步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規劃,制定了新的目標。
風一樣匆匆而過的20xx年,回收之后,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需要自己反思。首先是課題方面進展緩慢。客觀原因是因為忙于考博士和準備答辯,主觀原因則是沒有認真對待,任由情緒控制自己。對于課題組下派的任務,沒有能夠以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也沒有積極主動地去尋找解決方法,而是被動的依賴課題組的討論和協作,時間方面也抓的不緊,大部分的時間都沒有用于工作上。
因此,20xx年在課題方面是失敗的一年。其次是學習方面表現不佳,主要包括入學考試和公共英語五級的考試。對于下半年的這兩次考試,沒有從心理上高度重視,因而在準備過程中松松散散,心浮氣躁,不能夠腳踏實地,有條不紊。導致在最后的考試中成績都不理想。最后是個人的全面發展方面。這一年有很多的曲折經歷,對于處于風華正茂年齡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煉的機會,讓自己能夠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走向成熟。然而,自己卻被這些挫折壓倒,導致情緒低迷,做事情心不在焉,反倒進一步助長了懶散的作風和浮躁的態度,間接影響了工作和學習的進度。
基于對自己以上的認識,加上自己的思考,在20xx年,對于自己的改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培養優秀的習慣。“優秀是一種習慣”,在深刻領會這一名言的主旨下,要從小事情做起,從簡單開始,以“優秀”作為標準替代原來心中的“合格”標準。其次是鍛煉執行力。好的想法,要有好的行動相配合,才能創造出好的結果,去年的論文就是一個教訓。今天能做好的事情,不要推到明天;今天可能做不好的事情,不要勉強湊合,不妨留到明天看看是否有轉機。最后是加強緊迫感。過了本命年之后,時間的流逝似乎更加的匆匆。下一步的工作和即將開展的課題,對于時間要求都是很緊迫的,因此自己要認清形勢,增強緊迫感,以積極進取不折不撓的頑強勁頭投入到工作學習中。
假期結束了,學期開始了。過去的已經過去,無法挽回;未來正在逼近,卻有待于今天的表現。希望自己在下一次思想匯報時,能夠把上述想法變成經驗,而不是教訓!
匯報人:
這篇關于暑假入黨思想匯報范文的文章,希望給正在閱讀本文的你帶來幫助!
敬愛的黨組織:
不知不覺中,已經是第三次黨課培訓了,這次黨課是李芳老師為我們上的,不知為什么我這節課聽得特別認真,難道是因為這節課我們學的是很重要也很實際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后應該做什么,即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這節課上,我弄懂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為人民服務,為什么必須為人民服務,以及怎樣為人民服務這三個問題。
在為人民服務這個問題上,其實可以從主客觀兩方面去看待這個問題,從個人與他人的關系上,這是生存的必然也是生活的必要,因為人是個體有天然的局限性,需要相互分工和合作,滿足他人需要時也要滿足自己的需要,人是相互需要的,所以應當去做對別人有用的事,自覺地、明智地去為他人服務,為他人服務就是為自己服務。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秉天地之氣而生,法四時而成”,人與自然都要遵循規律,所以人也要遵守社會之道——道德。“以善念存儲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以善德施之他人,使眾人各得其益”。
從人生進步和人格提升方面來看,我們都知道“為您服務”是對個人,“為人民服務”是對集體,所謂“德,外得于人,內得于己也”,倘若我們真的做到了為人民服務,我想表面上,我們似乎沒有得到什么,但如果長期來看,我們獲得的遠遠超過了那些付出,因為內心的收獲大過一切,不是嗎?我們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能體會到幫助人無盡的快樂,還有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實現,我們被人民需要,也需要人民!
當看到焦裕祿的感人事跡后,我才能體會到老一輩的共產黨員是怎樣用一生去踐行和書寫[蓮 山課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幾個沉甸甸的大的,正因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是黨的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現實需要。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共產黨員在無私的為人民服務,做著一位合格的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事,本著“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大公無私的精神,做著一些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謀福利的事!
既然我們都知道了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那么作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又應該怎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呢?我想我們要向人民的好法官任長霞學習,樹立服務理念,真心誠意的為人民服務,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同時也要踐行服務職責,“在其職,謀其政”,既然我們是一名共產黨員,那么就應該踐行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而不能脫離群眾,要不斷的提高服務能力,提高責任意思,促進經濟發展,改善公共服務,擴大參與度,充分尊重民意,加強黨建,實施陽光服務和依法服務理念,規范服務行為。讓“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每個大學生青年入黨積極分子的心聲和做事準則!
匯報人:第一范文
xx年8月11日
敬愛的黨組織:
9月,我踏上了這方封建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城內高樓林立,馬路寬闊,綠化有致,我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眼睛、耳朵和大腦很有不夠用的感覺。走進陜師大,看到樹木蔥郁,芳草如茵,一幢幢教學樓矗立在綠樹芳草中,目睹著走道兩旁的文化專欄,各種學舍、各種信息,都是豐富精美的。還有賈平凹、余秋雨等文壇大家或顧問或講座,真讓人羨慕。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一批莘莘學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自然不再話下了。真的,一個人在糞坑邊站久了也會染上糞臭,把這個原理延伸下去,一個人在書堆里呆久了,也會染上書香。我沉浸在師大的懷抱,感受著大學的人文氛圍,竊喜自己將過一回大學生活了。
報到第二天,隨著開班儀式的舉行,領導老師們的講話讓我又興奮,有恐慌,說:“你們代表學科帶頭人的身份,前來參加培訓,背負著教育局、學校、老師、學生以及社會的重望,通過培訓提升自己,回去輻射周邊,帶動群體。”媽媽喲,三個月的學習,指望我們實現“鳳凰涅槃”,來一個脫胎換骨的變化?我也渴望學到本領,展翅高飛,更渴望突破自己,化繭為蝶。可恨我腦子不夠用啊,如果我沒學到東西,回學校了如何向校長交差呢?
“既來之,則安之”,調整心態,擺正角色,認真學習。來自青海不同地區的80個老師集中在一個班,學習課程有《古代漢語專題講座》、《現當代文學專題講座》、《語文教學理論專題講座》、《語文教學技能培養》、《散文創作與教學》、《新課程語文教師角色轉變》、《普通話能力訓練》等,可以說大學補中學的課。給我們任課的老師有幾個是赫赫有名的專家教授、國家重量級的人物,他們的課堂總是充滿智慧和情趣。他們的課堂不但全面,而且細致。有對教材的精彩解讀和分析,有典型的課例,還有耐人尋味的經驗之談。每天傾聽他們對教學的理解,感悟他們的思想方法,讓我感覺到不是一種學習,而是一種享受,常常能帶給我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大師就是大師,樸素的衣著擋不住橫溢的才華,講古漢語的郭芹納老師,也許走在龐大的教師隊伍中,你根本不會認為他是一位成名較早、卓有成就的專家,高個子,人又瘦,站著讓人擔心會散架。他為人和藹,言談里閃著靈光,他語言樸實,卻精當,句句中肯。第一次他和我們分享了他的成長經歷。三小時的課程中,他一直在講臺上來回走動,一會兒板書,一會兒指點批畫,他把既折磨人又枯燥無味的文變成賞心悅目的數。看那個樣子,真想一股腦兒把他的存儲全倒給我們,與我們共享 。看著他,溫暖又舒適,與這樣的專家教授在一起,怎不會是一種愜意的享受?郭專家問學員們:怎么理解老師誨人不倦?大家都認為是教導耐心,不知疲倦。不對啊,老師的“老”是 “總是”、“一直”的意思。那么“老師”就是“總是”師,“一直”師,不但課堂上是師,而且課堂下也是師;不但工作中是師,而且生活中也是師!只有如此,才算做到了誨人不倦。三個小時的大課,郭老師從來不坐,從來不會縮短課堂一分鐘。他的人格魅力和敬業精神深深地打動著我。講古代文學的劉銀昌老師,30歲左右,但談吐不凡,博學多才,他的課程安排從小說淵源——神話傳說說起,講到魏晉南北朝小說,講到唐傳奇小說,再講到《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金瓶梅》,談古論今,說人生,講教育,他似乎有火眼金睛,敏銳的洞察力,尖銳的批判,尤其對社會問題入木三分。讓人清醒,讓人振聾發聵。
還有西安名師楊濤,對課程標準爛熟于心,對教育教學有強烈的研究意識,在如何駕馭課堂,如何調控課堂這一手段上很有章法,他把初中語文教材知識點制成知識樹的形式,從初一開始就安排好了三年的規劃,步步為營,列入工作計劃,這樣從整體到局部,從概念到細節。教師心中有數,學生也不會漫無目的。
匯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