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緬懷四川木里救火勇士個人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3緬懷四川木里救火勇士個人心得體會 篇1
火災看似遙遠,卻又很熟悉,去年澳大利亞的那場大火,讓人記憶猶新,燒了整整幾個月才停息,熊熊大火,讓多少動物變干尸。
春季是山火的高發季節,今早一起來,看到報道四川涼山又發生森林火災了,不由得心里一揪。
3月28日,涼山州木里縣發生了一起火災,當地一直有組織人員在撲救中,但火勢一直在蔓延,從現場視頻看,山腳下就能看對面山頭到明顯在燃燒火線。目前,省應急管理已經調度專業撲火隊、民警、3架消防直升機前往涼山一線參與滅火工作。
目測本次火勢覆蓋面積大概15公頃,著火區域主要以松樹、雜灌為主,由于木里縣地勢復雜,加上春節高溫少雨,風大,樹木干燥,撲火工作十分有難度,目前采取砍設隔離帶和直接撲打的方式進行滅火。
同時,木里縣做好了人工降雨的準備,適當增加降雨幫助滅火,其他市州也做好了隨時增援的準備,起火的原因還在調查。
又是3月,又是大涼山木里縣,還記得去年3月30日,一個令人全國人民心痛的日子。
去年3月30日下午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境內發生森林火災,他們奉命趕往當地滅火,他們中有的已經連續滅火7天了,累了就在躺在地上就地休息,隨時起來準備應對突發的火情,再苦再累也要堅持,因為他們是消防戰士。
楊星禮還記得那是3月30日的下午,兒子楊瑞倫打來視頻聊天,突然他在視頻里說:“爸爸,山上又起大火了,不跟你聊了,我們馬上要上山救火。“
沒想到這是他最后一次跟兒子通話,楊瑞倫再也沒回來。
楊星禮說,以前兒子每次滅火后,都會給他們發滅的視頻和圖片,這次沒有發,他們第二天在電視看到救火人員失聯的消息,在名單找到兒子的名字,那時我們還是抱著希望,相信兒子會回來。后來接到電話,告訴我們說:“楊瑞倫救火犧牲了”。
接到這個消息,楊媽媽當場哭暈了過去。
去年涼山的那場大火,因為林火突然爆燃,我們犧牲了30個救火英雄,在官方公布的烈士名單中,最小的才只有18歲,正是燃燒的年紀,卻被大火無情吞噬。
這是一段多么讓人撕心裂肺的歷史,每次揭開都會讓人心情沉重,30多個英雄家庭至今可能未走出喪子之痛。
今天是30位英雄參加涼山救火的犧牲一周年,網上自發組織了,緬懷四川木里救火勇士犧牲一周年話題,我們致敬永雄,永遠不忘木里勇士,是你們大愛無疆,換來我們的山河無恙。
如今,時隔一年,涼山木里縣又發山火,又有多少戰士,再次出發,接過救火的旗幟,砥礪前行,無畏火災。
我們擔心,山火無情,我們害怕,悲劇再來
希望戰士們要好好保護自己,這次一定要平安歸來,一個都不能少!
2023緬懷四川木里救火勇士個人心得體會 篇2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這是民族的悲哀,歷史的重演。
30名國家棟梁,人民好兒子。
就這樣,壯烈犧牲在火海。
我們永遠都要記住這一天,20__ 3月30日,四川涼州木里。
陰雨霏霏,大風呼號是和老天的怒懟!
浴火重生,鳳凰涅磐是對信念的追隨!
我堅信未來的日子
每一位堅強的軀體都會化為一顆參天大樹。
英雄們會在烈火中永生!
來年的春天,定會草色更盛,花兒更艷!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
如今的社會該怎樣理解;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
為了維護國家財產;
軀體可摧,意志不滅!
2023緬懷四川木里救火勇士個人心得體會 篇3
3月30日18時許,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當地組織力量進行撲救。3月31日下午,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受瞬間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遇山火爆燃,有30名撲火人員失聯。經全力搜救,30名失聯撲火人員已全部找到,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干部群眾犧牲。(人民網)
4月1日,當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和大多數網友的感覺是一樣的:希望這只是愚人節的一個玩笑。在沉痛地接受這個事實的同時,我不禁在想,這30個家庭要怎么樣才能接受這個事實?哽咽、心酸、淚水,心中的感想五味雜陳。
想起一句話,“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回顧歷史,革命先烈們用他們的身軀和熱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換來了我們的新生活。在當今社會,誰又能說敢忘記先烈,誰又不由衷地去崇敬先烈,而誰,又在用實際行動去效仿先烈,用他們的行動來譜寫新時代華麗而又讓人尊敬的篇章。
每逢清明,總是會雨水紛紛,這大概是也在緬懷英烈們。我們不能將他們遺忘在歷史的長河里,我們怎么能忘記呢?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英雄,而英烈們,更是英雄中的英雄。我們平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意識到,當消防員還在午憩的時候,一聲警報就能立馬讓他不穿鞋地往外沖;當人民警察還在陪著家人吃飯的時候,一個電話就能讓他步履匆忙地趕往報警地;當軍人們正在享受假期,一聲號令就能讓他肩負責任沖在第一線……等等。每一年,我們總是會聽到有英雄離去的消息,又有那個承繼人也跟著他的步伐,為人民服務,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少有人談論英烈,而在朋友圈大抵曬的都是吃喝玩樂,然而,英烈們并沒有被我們忘記。曾經看過一個網友發表的感想:每年都會看到關于一些戰士犧牲而被追授為烈士的消息,我們致敬烈士,但是我希望這樣的烈士越來越少。
我想,對英烈最好的紀念,就是捍衛他們用生命所保護的那些東西,愛祖國,愛身邊的人,不當冷漠的看客,不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用我們自己的行動去捍衛這個社會的英雄基因。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向英烈致敬!英烈們,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