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淡泊名利演講稿(通用4篇)
關于淡泊名利演講稿 篇1
大家好!
淡泊是寒冬時節傲然開放的梅花,堅守著自己潔雅的操守,放棄了大紅大紫的追逐;淡泊是暖春三月奮然抽芽的小草,堅守著自己平淡的品格,遠離了高大雄偉的追求;淡泊是金秋時節獨握鋤頭的陶潛,堅守著自己質樸的心靈,拋棄了污濁官場的屈膝。
淡泊可以使一個人的素質得到提升,靈魂得到凈化。一顆遠離擾擾凡塵的心。可以感悟出世間的美好。諸葛亮寄居于南,品讀詩書,感受自然,終成一代名仕;雷鋒寄心于平淡,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終成時代楷模;沈浩托心于小崗村,一心為民,排憂解難,終成時代先鋒。假如諸葛亮一心追求權貴,一心想擁有高官厚祿,他又怎么會領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假如雷鋒想成為“一品高官”,放棄行善,他又怎么會成為人人效仿的模范?假如沈浩渴望金錢利益,總是追逐著的官職,他又怎么會贏得一方鄉親的愛戴和尊敬?只有將自己的心靈回歸平靜,才可能會成為“一品百姓”。
淡泊可以培育一個良好的社會風尚,營造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一個人的寧靜,可以使一群人致遠。吳孟超沉心于肝臟研究之中,以醫德治愈了一位位病人,社會上也逐漸有了一種“醫德為先”的治病潮流;白方禮投身于慈善事業之中,以愛心幫助了一位位學子,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效仿白方禮老人的善舉。只有不斷立足于平凡大眾的生活中,吳孟超才會贏得人們的贊譽,人們也才會以其為自己行事的榜樣。只有不斷奉獻自己愛心,追求一種平淡的生活,白方禮才會成為后人心中的人杰,社會上才會不斷涌現出更多的白方禮。
淡泊可以幫助一個國家的繁榮強大。“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之所以傾頹也。”真正的賢人是不會計較得失的,因為他們一心投身于事業之中;而小人是百害無一利的。因為他們只會追名逐利。錢學森放棄美國的高薪,毅然回國,投身于科技研制之中,終使中國國力發展,生活水平提高。沒有像錢學森這樣于淡泊中明志的賢臣,又怎么會換得祖國的迅速崛起?正因為祖國中少了一些汲汲于名利,只為做高官的小人,祖國才會不斷發展,不斷繁榮。
梅花凌寒獨自開,讓人們記住了它的淡泊;小草一生默默無聞奉獻,讓人們記住了它的寧靜;陶潛性本愛丘山,讓人們記住了他的高遠,他們雖然沒有很高的官職,也不是“一品大員”,但他們是一位位光彩照人,彪炳史冊的“一品百姓”!
將心歸于平靜之中,這樣才會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才會成為“一品百姓”。
謝謝大家!
關于淡泊名利演講稿 篇2
大家好!
從古至今,世界上涌現出了很多偉大的科學家,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數不清,比如:李四光、鄧稼先、愛因斯坦、諾貝爾、居里夫人……但我最敬佩的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波蘭裔法國籍女性物理學家、放射性化學家。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是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也是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偉大科學家。她一生中共得過包括諾貝爾獎在內的十種獎金,得到國際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16枚,世界各國政府和科研機構授予的各種頭銜107枚,為人類的科研事業做出了偉大的成就。
雖然她功勛蓋世、聞名天下,但是她卻極端藐視名利,視名利為糞土。
居里夫人曾把英國皇家協會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給女兒當玩具,用她自己的話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決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將一事無成。”
伴隨著榮譽接踵而來的是繁忙的社交活動和頻繁的記者采訪。這本是宣傳自己的好機會,但她不為名利所動,反而覺得這是對自己科研工作的騷擾,居然躲到了鄉下去。正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在我認識的所有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不為盛名所寵壞的人。”
居里夫人的偉大之處,不僅在于她取得的科研成就和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更在于她的自我奉獻精神。
她從小就有高度的自我奉獻精神。早年,她為供姐姐上學,甘愿去別人家做傭人;當她在科研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時候,并沒有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獲取物質利益,而是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科研成果看成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當居里去世后,她承受著巨大的喪夫之痛,毅然接過了居里所有的擔子,把放射學這門課教得更好,建設起一個能讓居里的亡魂感到安慰的實驗室,使更多的青年科學家在這里成長,共同發展科學事業……
居里夫人為人類科研事業的發展貢獻出了自己全部的才智和心血,她一生創造和發展了放射性科學,長期無畏地研究放射性物質,直至最后把生命貢獻給了這門科學,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里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里的一個新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理,她變成了科學一塊永恒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高貴的品格就像她杰出的科學成就一樣在人類文明閃爍著令人崇仰的光輝,激勵著我們不斷地完善自己……在拜金主義思想日益盛行的今天,我們更應該以居里夫人為楷模,傳承和發揚她的優秀品質和自我奉獻精神,開創美好的未來!
謝謝大家!
關于淡泊名利演講稿 篇3
大家好!
今天,在這個以經濟為發展主流,充滿物質誘惑的社會中,要保持一顆淡泊名利,“寧靜而致遠”的簡單心境是非常不容易的。“淡泊以明志”是人生的境界,淡不是平淡,是絢爛至極也,是素靜質樸,寧靜深沉,是深邃的執著,是內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兩忘的境界。
高山無語,深水無波。淡泊名利——作為做人的一種準則和風格,它是對人生的深層領悟,是人生境界的極致。淡是一種醒悟和超脫,堅持“有所不為然后有所為”,特立獨行而不趨炎附勢,穩重堅韌而不浮華燥動,義無反顧而舉重若輕。
淡泊名利,就要把事業看得神圣,把明利看得很輕,不經心在意。不能把高官厚祿,物質生活成為約束自己的桎梏。淡然,無影無形,卻是一種大智慧。淡者,寬容,謹慎,執著,從而不忘乎所以。淡是底色,成就華章。心靈淡然若水,人生就如行云流水,輕盈飄逸。大家大成莫不如此。
世界上凡是貪圖物質享受的人,他們的生活就會陷于靡爛,精神空虛不堪,品德不會高尚。為了能得到更高一層享受,可以不擇手段,鉆營名利,勾心斗角,甚至于卑躬屈漆,喪盡天良,投人所好,失去了大節,丟掉了人格。
當前,絕大多數人還是為生計而奔波。一些人還是為名利而周旋于社會,人際,工作之間。我并不排斥物質,人人都有追求較好物質生活的權力,但也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正當的追求上進,積極進取是無可非議的,要大力弘揚的,奮斗者可敬,進取者可欽,所向披靡者可佩,熱烈擁抱生活者可親。
淡泊名利,說到底是一個人如何看待和處理得與失的問題。人的欲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當你用不正當的行為得到了高貴的社會地位出人頭地了,但你不知不覺中失去了青春,朋友,甚至是做人的尊顏。你每天山珍海味,食之無味,不如粗茶淡飯活的自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是短暫的,生命易逝,美好的東西難以保持。
我們每個人應該抱有這樣得人生態度,在社會上盡可能積極進取,在內心深處為自己保留一份超脫,一份淡然。
謝謝大家!
關于淡泊名利演講稿 篇4
大家好!
世界上沒有不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而那些智者之所以能夠善待名利,是因為他們有著一種常人不及的品質——淡泊。
淡泊的體現是寵辱不驚,拋開名利的。誘惑與腐蝕,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稱得上淡泊。一個人如果把名利當目的去做事,他往往會事與原違,只有當你保持著一顆淡泊的心時,名譽自然會來。
中國的博學鴻儒錢鐘書,他是一名踏踏實實的學者,在他身上,有著不務虛名,落落自甘,淡泊自守,寵辱不驚這些優秀品質。他潛心讀書研究,不好拜客訪友,也討厭受采訪。他經常閉門謝客,避之惟恐不及,有一次,一位英國女士慕錢先生之名來中國,在電話里向錢鐘書表示要去拜訪的意思。錢先生在電話里風趣地說:“假使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認識那下蛋母雞呢?”這些事例還有很多,錢老淡泊是學界榜樣,也只有淡泊如他的人才能專心治學。
身殘志不殘的人物張海迪獲得各部門所授予的各種獎狀及各項榮譽稱號可謂不計其數,但她在這些榮譽面前仍保持了可貴的平常心,從不以這些炫耀自己,在她生活的地方,人們看到的只是書籍,她自己撰寫的文稿,關于她榮譽的東西一點也看不到。要是別人早就被這些榮譽沖昏頭腦了。可是張海迪仍堅持淡泊,靠的是她寵辱不驚的人格。所以她不斷向更高峰邁進。
時光匆匆,是非成敗轉頭空,名利如過眼云煙,何必再苦苦追尋呢?不如淡泊一些,也做一個善待名利的智者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