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課前三分鐘演講稿(精選3篇)
改變世界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十分榮幸可以由我來為大家進行課前三分鐘的演講。
首先,我要給大家分享一句話。“我寧愿選擇驕傲也不選擇自卑。因為驕傲需要資本,資本需要積累,積累需要汗水,而自卑卻什么也不需要。”這句話是我在看喬松樓將軍在復旦大學演講視頻時偶然間聽到的。
是的,今天我演講的主題就是自信。
每個人的人生都并非一帆風順,并非永無波浪的湖面。而是一場充滿艱辛,坎坷,曲折,充滿挑戰與挫折的旅途。屬于我們的每一個新的一天都是一次挑戰。在迎接每日的朝陽時,我們需要足夠的自信來克服遇到的困難。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表之后,有人曾炮制了一本《百人駁相對論》,網羅了一批所謂名流對這一理論進行聲勢浩大的撻伐。可是,愛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論必然勝利,對噠伐不屑一顧。他說:“假如我的理論是錯的,一個人反駁就夠了,一百個零加起來還是零。”他堅定了必勝的信念,堅持研究,終于使“相對論”成為20世紀的偉大理論,為世人所矚目。
同學們,或許我們無法成為像愛因斯坦一樣成為為社會做出極大貢獻的人。但我們依舊應該向他一樣自信的面對一切,面對困難,面對挫折。
居里夫人說過:“我們應該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發生什么事情,活著的人總要照常工作。”正是自信,支持她在經受了失戀、喪夫、社會上的流言蜚語等打擊之后,兩次榮獲了諾貝爾獎,為人類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堅信,自信是一種力量,一種引領我們堅持的力量。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應該微笑地,平靜地面對人生,有了自信,生活便有了希望。“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命運之神一次次把我們捉弄,只要擁有自信,擁有一顆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心,成功遲早會屬于你的。
同學們,高中三年必定是一段崢嶸歲月。希望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我們都可以把汗水的積累轉化為驕傲,自信的資本。以舍我其誰也的雄心壯志面對我們應該面對的每一次考驗。 讓我們的高中生活成為人生光彩絢麗的回憶。
謝謝大家!
改變世界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有個女孩,在月臺上追趕一張被風吹飛了的紙。熱心的人們看見她萬分焦急的樣子,以為那是一張對她十分重要的紙,便紛紛加入追趕的隊伍,可那張紙仿佛要存心捉弄大家,飛起又落下,落下又飛起來,像附了魂一樣。越是這樣,女孩追它的決心就越大。
終于,在眾人的努力下,那張紙乖乖地就范了。那個追到紙的人,得意地將戰利品遞給女孩。女孩優雅地向大家道謝,然后拿著紙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到一個垃圾筒跟前,將它塞了進去,回過身,她微笑著對大家說:好了,現在它終于去了它該去的地方。
故事講到這里,也許你會詫異于女孩的舉動,也許你會懷疑于故事的真實。好了,先放下這些都不說,同學們,讓我們閉上眼睛一同想象: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的身邊,是否有垃圾從同學的手中滑落,成為路面上醒目的感嘆號?是否有隨手丟棄的塑料袋在風中“翩翩起舞”?是否會在廁所潔白的墻壁上看到幾個刺眼的腳印?
同樣的,在你的周圍,是否有人大聲叫嚷,讓你的耳膜陣陣發聾?是否有人口出臟話,污言穢語,招來人們鄙視的目光?是否有人唏噓起哄,吹口哨,叫人不可思議,令人費解?
當發生這一切的時候,在它們主人的身上其實是丟掉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文明——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這財富世代相傳,它應該在你的身邊:她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與關懷;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進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亂扔亂撂時的主動制止;是走廊內的輕聲慢步;是宿舍里暖融融的家的感覺。它是一種品質,一種修養,一種受人尊敬的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綠樹紅花,朗朗的讀書聲,暖人的話語,整潔的儀表,那是一幅美麗的畫面。所以當有人離文明遠去的時候,請你溫馨地提醒他:你掉了一樣東西。
謝謝大家!
改變世界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東晉詩人陶淵明曾有過這樣的感嘆:“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我們也不乏這種緊迫感,期末考試即將到來,在此,我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確定一個能激勵自己的目標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個年輕人在沙灘上散步,無意間,他轉了一下頭,卻發現自己走過的兩行腳印是彎曲的。他很不解,剛才自己明明走得很直,腳印怎么會彎曲呢?這時,他看到不遠處有一塊礁石,于是朝著礁石的方向走去……等他再回頭看時,發現沙灘上印著兩行清晰筆直的腳印……其實,在生活中,不論我們做什么事,心中都要有一個目標。只有這樣,才會找準方向、少走彎路。期末復習時間緊張,更應如此。我建議大家目標要定得適當高一些,這樣才能激勵自己,給自己以動力。有這樣一則寓言:一只小雞看見蒼鷹在高高的藍天上飛過,十分的羨慕,于是他問母雞:“媽媽,我們也有一對大翅膀,為什么不能像雄鷹那樣高飛呢?”“真是個小傻瓜,”母雞回答說,“飛得高有什么用處,藍天上沒有谷粒,也不會有蟲子啊!”。是的,如果你的目標不是藍天,你就永遠不會飛翔。有了目標,你們就不會非假日跑去上網,早讀課、晚自習趴在桌上睡覺,午讀聽力不帶書,上課及晚修期間在看小說、玩手機,各科作業不能按時交,早讀、午讀來得早而站在欄桿上養眼,更不會去談戀愛。而一定會爭分奪秒去讀書,爭取期末考完科科不用補考。
2.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每一個備課組,都已將期末的復習教學按課時安排好了。我們的同學有沒有給自己的復習定個計劃呢?每一位同學除了跟著老師的進度,按照老師的要求復習外,還應根據自己的情況,給自己的薄弱學科,或各學科中的薄弱章節適當的增加復習時間和練習。我們老師經常發現有些同學在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之后,晚自習就無所事事,不知道該干什么,甚至交頭接耳講話擾亂自習紀律,這是我們不愿看到,也不能容忍的。所以,每個同學一定要訂好一個復習計劃,讓自己清楚每天完成作業后該干什么。如果自己自制力不強,最好能請老師或同學監督自己。
3. 要有腳踏實地的有效行動
無論多么激動人心的目標,多么完美翔實的計劃,如果不付諸于行動,那至多是一個念頭或一張廢紙,只有行動才是走向成功的惟一途徑。雖然我們不提倡那種“兩眼一睜,學到熄燈”的苦行僧式的學習,但我們堅信“天道酬勤”。
美國前任女國務卿賴斯,其奮斗史頗具傳奇色彩,她用了二十年時間,從一個備受歧視的黑人女孩,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外交家。有人問她成功的秘訣,她簡明扼要地說:因為我付出了“八倍的辛勞”。
如果你急切渴望成功卻又總覺得與成功無緣,也無須怨天尤人,不妨先問問自己是否付出了“八倍的努力”?
也有這樣的同學,平時學習計劃的很好,學習上也花了許多功夫,就是成績不見長進。這些同學,往往會有個現象,一節晚自習,看了兩頁書,再問他內容時,卻不知所云——學習效率低下,方法不科學。我教高三時曾遇過這樣一位學生名叫湯艷紅,英語基礎不錯,學習也肯花功夫,可英語成績總是上不來。找英語老師幫她檢查,也找不出問題所在。眼看還有兩個月就要高考,這位學生很是著急,就來找我,我給了她一個建議:這兩個月里,老師布置的作業之外的英語資料一概不做,把高三階段考過的試卷反復地看,特別是自己做錯的部分。高考前夕,這位學生對我說,現在對英語的感覺,好像是一潭清水,非常清澈。果然,高考中她考出了120分的好成績。
復習中一定要講究科學的方法,講究效率。在你長時間寫作業,精力不能集中時,能否看一會兒書,或者文理科交替復習?總之,各人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有效地復習。
4. 用實力和誠信書寫考卷
考試是實力的檢驗,也是道德品質的檢查。我們遺憾地看到本學期的質檢考試有同學因作弊而受到處分。
微軟副總裁李開復博士在用人問題上曾經說過: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質的第一,超過了智慧、創新、情商、激情等,我認為一個人的人品如果有了問題,這個人就不值得一個公司去考慮雇傭他。
曾經有位留學德國的高才生,躊躇滿志地尋找工作,卻四處碰壁。終于,在第n次求職被拒后,他憤怒地質問原因。面試官搖了搖頭,從留學生的檔案袋中抽出一張皺巴巴的紙條,上面寫著:曾三次坐車逃票。就是這樣一件小事,斷送了這位才子的前途。在為這位同胞扼腕嘆息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想到些什么。
親愛的同學們,考試的號角已經吹響,勝利的旋律在寰宇回蕩,長風破浪正此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動起來吧,我們一定會譜寫自己的輝煌。相信自己吧,人間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報,我們的成績一定會步步高。
最后祝老師們期末工作圓滿順利!
祝同學們期末考試, 取得優異成績!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