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練就過硬本領中擔當時代重任思想(通用3篇)
在練就過硬本領中擔當時代重任思想 篇1
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強調“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這就進一步指明了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就是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對黨的忠誠。
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必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無數事實證明,對共產黨人來說,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只有理論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只有理論上堅定才能有政治上的堅定。從這個意義上說,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所以,必須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全面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來堅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用真理武裝我們的頭腦,讓真理指引我們的理想,讓真理堅定我們的信仰。
把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的任務落到實處,就要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和開放的理論,就要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入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當前,特別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在深刻認識和領會其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上下功夫。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重點學習,多思多想、學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必須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黨的一大提出以“宣傳共產主義,承認社會革命為我黨的首要政策”,黨的二大既以“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為最高綱領,又提出“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和“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的最低綱領。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堅持分兩步走,即“只有經過民主主義,才能到達社會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天經地義”。新中國成立后,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建設社會主義的艱辛探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時期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使社會物質財富不斷增長,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為進入共產主義創造物質條件”,到進入新時代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強調要“深刻認識實現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歷史過程,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都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已深深地熔鑄在黨團結帶領人民為實現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所進行的不懈奮斗偉大實踐之中。
始終堅持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必須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作為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既要堅決抵制拋棄社會主義的各種錯誤主張,又要自覺糾正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措施;既要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事情做好,也不能忘記初衷,不能忘了我們的最高奮斗目標。只有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牢記共產黨人的使命,才能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充分認識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真諦所在。因此,必須更加自覺地增強“四個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必須堅定對黨的忠誠。強調,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領導干部要忠誠干凈擔當,忠誠始終是第一位的。對黨忠誠,就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種一致必須是發自內心、堅定不移的,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站得穩、靠得住。對黨忠誠、永不叛黨是寫在入黨誓詞里的,是對黨員最根本的要求,領導干部必須把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統一起來,始終做到黨性堅強、黨紀嚴明,確保政令暢通。
忠誠和信仰是具體的、實踐的。從世界社會主義實踐的曲折歷程來看,馬克思主義政黨一旦放棄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就會土崩瓦解。共產黨人如果沒有信仰、沒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如果動搖了信仰,背離了對黨忠誠、永不叛黨的誓言,丟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可能在“圍獵”中被人捕獲,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由此可見,堅定的信仰信念與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始終是共產黨人站穩政治立場、抵御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指出,“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會有強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只有經常對照黨章黨規黨紀,檢視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斷撣去思想上的灰塵,才能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在練就過硬本領中擔當時代重任思想 篇2
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郭小川
奮斗的青春是美麗的,但一個人的青春可以是平庸無奇的,也可以綻放出美麗的火花;可以因虛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結結實實的步子,走到輝煌的成年。在這條信念的指導下,一路走來,那一定是堅實的腳步。實習馬上就要兩個月了,雖然上課只有一個月,但是這一個月以來,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到如今可以獨自完整講完好幾個課時,我覺得每一點進步都值得慶幸的。要是想從一個新手過渡到教學能手,唯有勤奮才能夠讓自己從“孤軍奮戰”到“第一范文網”,這樣才能夠在素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這一個月以來,我一直踐行著第一范文網,常常去聽老師們講課,去聽什么呢?
首先,要去聽老師上課講的知識點,讓自己的知識更加全面,能夠更加的準確的教授給學生。其次,去聽課堂的節奏,一個文言文老師是分幾個課時講的,這幾個課時都是如何安排的,讓自己的課堂變得節奏鮮明。最后,去聽老師的課堂環節,如何讓語文知識變得生動,如何讓學生具有活力的去學習語文,讓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我覺得不要讓聽課茫然,干什么事都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去完成 ,這樣才能快速提高。
時刻反思才能夠全面提高,如何反思呢?
首先,反思自己講課的聲音和語調。在第一次講課的時候,我講課的語速非常快,這是打辯論養成的習慣,但是在講課上邊,我需要去慢慢的細致的去講話,讓學生能夠聽懂,聽清。還有口頭禪,我們講課的時候一直有是不是這樣的無效提問,在之后為了少一些口頭禪,我把課堂銜接弄得緊密,自然而然口頭禪就少了。
其次,作為一個新手教師,對于課程的系統性把握不夠,老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一個知識點就可以引出前面講課的內容,讓學生可以把知識串聯起來,在這方面我做的不夠好,對于知識掌握不夠全面。
最后,作為一個沒有上過很多課的老師,在對于文言文這樣的大篇幅課程,不知應該怎樣劃分課時,就像我一開始講《張衡傳》的時候,用了三個課時才講完這樣一篇短的人物傳記。我應該在后期,多向老師請教如何把握課堂時間,如何劃分課時。
這一個月以來,我上了這么多課,講了詩詞,講了文言文,講了習題課。這周陳校長也讓我們進行了教學反思,我認為教學就應該時刻的反思,要做到每節課都反思。在每次上完課,之后我都會想一想,我這節課有哪里不足,我還讓學生給我寫建議小紙條,虛心接受建議,認真的改正。現在遇到的問題越多,將來遇到的障礙越少,要不怕問題,迎難而上。
我們既被稱為朝陽,就理應擁有光彩照人的青春。青春,短暫而珍貴。請愛惜青春吧,別讓青春過早流逝;為青春自豪吧,切不要虛度光陰,青春畢竟是我們一生中最光輝的時刻!我們,風華正茂,英姿勃發,讓我們用青春擁抱時代,用生命點燃未來!
在練就過硬本領中擔當時代重任思想 篇3
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指出,要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這一重要講話,對于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具有極強針對性和指導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蓬勃發展、成就巨大,各個學科的學術專著、學術論文數量之多,甚為可觀。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正視問題,即大量成果在思想性、貢獻度等方面尚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不相適應,與黨和人民的期待不相適應。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鎖定提高研究成果質量這個目標,久久為功,為人民奉獻精品。
在新時代,什么樣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才是精品?那種空洞乏味、無病呻吟的作品,簡單照抄西方概念、話語的作品,把簡單問題復雜化的作品,一定不是精品。新時代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必須要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必須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并能夠科學解釋和指導中國實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必須提出自主性、原創性、獨創性的觀點,又符合學科發展的一般規律。這樣的精品,如何才能產生?當務之急是把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要求落到實處,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為此,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在自己的學術實踐中,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前提性工作。
一是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及各個具體學科的論述。馬克思主義是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回望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歷史,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有沒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認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哲學社會科學的論述,關乎學科建設成敗、學術成果優劣。在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真正做出較大學問,產出高質量成果,必須首先完成好這個前提性任務,確保學術觀點、概念和話語體系體現馬克思主義精髓和靈魂。為此,要在學好經典作家經典論述的基礎上,把經典作家關于本學科論述的立場、觀點、方法運用于自己的學術研究之中,確保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真正做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二是總結提煉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經驗。近代以來,在民族命運危在旦夕的歷史時刻,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經過幾代人、近百年艱苦卓絕、波瀾壯闊、感天動地的接續拼搏與奮斗,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走上了富裕幸福的康莊大道,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社會面貌、中華民族的命運和中國人民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不僅創造了光輝業績,而且創造了極具生命力、科學性的思想、觀念、文化。這些思想、觀念、文化,作為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演變規律的反映,作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踐規律的凝練與升華,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巨大寶藏。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出精品力作、出千古文章,必須要下大力氣,認真全面、深入準確地研究、總結、提煉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使之成為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內容。比如,公共管理學科要加強對中國共產黨國家治理經驗的研究,政治學學科要加強對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研究,法學學科要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的研究,等等。如果這些基本要求實現不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就很難出精品。
三是正確對待西方哲學社會科學概念、觀點、思想和體系。哲學社會科學具有意識形態屬性,體現著不同的立場、世界觀和國家制度本質。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與世界各國學術交流互動中,吸收了很多西方國家先進經驗、科學內容,促進了學術研究水平的提高,但也存在食洋不化、完全照搬等問題。在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要出高水平成果,為人民奉獻精品,必須以正確態度面對西方哲學社會科學的概念、觀點、思想和體系。為此,要對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現狀進行總盤點,對西方學術概念、理念、話語等進行客觀辨析、科學分析,對有益的知識體系和研究方法,要研究借鑒、大膽吸收,對于宣揚西方意識形態的部分,要堅決、徹底地予以剔除和批評。
四是準確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前進發展的寶貴歷史資源,也是新時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繁榮的重要資源。近代以來,在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曾存在兩種極端的、簡單化的態度。一是全盤否定,把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災難歸咎于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都是落后的、愚昧的,無一可取之處,主張徹底拋棄;一是全部肯定,認為中華傳統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其所有內容都是好的,不僅歷史上如此,到現在也是如此。這兩種認識和態度已被歷史證明是錯誤的,但類似的認識、相近的認識依然存在,并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現。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必須解決好這個問題。為此,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科學分析,切實搞清楚傳統文化中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華,哪些過去有合理性有益性,但在現代社會已經是落后的腐朽的了,如此等等。在此基礎上,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精神滲透于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之中,使之成為今天相應學科標示性的理念、理論、精神和話語,使我們的相關研究成果體現中華文化精神。這樣的學術成果,才是我們奉獻給人民的精品,才是可以經得起實踐、歷史、人民檢驗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