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安全吹哨人主題講話(精選3篇)
我是安全吹哨人主題講話 篇1
立足崗位做貢獻,銘記安全在心頭。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荷蘭的著名氣象學家洛倫茲在一次美國科學促進會上的講演中提出:
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熱帶雨林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它所引起的微弱氣流對大氣的影響可能隨時間是增長而不是減弱,甚至有可能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卷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后,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
名聲遠揚。在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也對此作了形象的說明,這首民謠是這樣說的: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只蹄鐵; 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 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很不可思議,也許會說它只是氣象學當中的一個學說而已,但是在
我看到這個學說的時候,我不禁地聯想到這“蝴蝶效應”與鐵路倡導“抓小防大”的安全理念是有著多么異曲同工之處。馬蹄鐵上的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而安全生產中一件看似無關緊要的違章違紀的發生,如不及時加以制止,它的“長期”效應就是所有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這看似有點夸大其詞,但是有誰能夠說每一件事故的發生不是因為在安全生產中的小漏洞沒有得以及時發現和糾正,日積月累,由量變發展到質變而最終釀成惡果造成的呢?這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安全與否,決定著鐵路的生存與發展。
如果說“蝴蝶效應”這個詞對于我們來說還比較陌生,但“防患于未然”這個詞聽來卻并不新鮮,我們常將它掛在嘴邊,用在日常的安全工作當中。我是一名年輕的鐵路職工,從入路那天起,我就深知自己已經和安全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記得在我還是一名交口站信號員的時候,身邊的師傅總是會在我耳邊不厭其煩地叮囑我說“要注意這個,要注意那個”,還經常會提醒我很多瑣碎的東西,比如客車預告前一定要將進路上的道岔定位,開通客車線等。
當時的我總覺得這些事情都是小事,是沒有必要的,甚至經常會在心里嘀咕“上歲數的人就是愛婆婆媽媽”。直到有一次,前方站客車已經開過來了,但是我卻沒有按規定及時將進路上的道岔操作到定位,結果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道岔失去了表示,最后造成了客車的機外停車,
我也因此受到了相應的處分。事后我想,如果當時我能把師傅們的教導聽進心去,也就不會有這樣事情的發生,即便道岔過不來也是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處理恢復的。這件事以后使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防患于未然”這個詞的意義,它讓我明白了師傅們的循循教導都是多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并不是什么小題大做,而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工作方式,也許就是最危險的工作方式,因為習慣了的事情很難改變,而當你覺醒時,往往已是回天乏術了。我們習慣了在下雨的時候才想起雨傘,因為怕被雨淋濕,我們也習慣了在事故發生后才想起安全,因為害怕受到人身傷害和設備損失,事故發生了,才后悔自己沒有注意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實。下雨的時候,雖然傘下的感覺不是很自然,但最起碼我們不用淋雨;落實各項標準化作業,雖然程序有點復雜,但是卻能保證我們的工作和身心安全不受侵害。
大雨不會因為現在是晴空萬里而不降臨,事故更不會因為現在的平安無事而暫停發生。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不難發現:安全就是一把傘,一把捍衛我們生命和生產的大傘。有的人說干鐵路工作離不開“安全”這碗飯,是的,無論干什么事情都應該銘記安全在心。如今,我選擇了鐵路安全工作這個崗位,我學的、懂得最多的法律法規是鐵路安全法律法規,學的最多的技術知識是鐵路安全技術知識,寫的最多的文章是鐵路安全稿件,講的最多的話也是有關鐵路安全的話。因為只有安全著,我們才是健康的;只有工作著,我們才是快樂的,安全使我不斷受益,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正是鐵路跨越式發展的全新時期,中國鐵路的面貌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這是我們鐵路令人心動、睡獅猛醒的時期,這是我們鐵路大浪淘沙、英雄輩出的時期。如果你是一名真的勇士,請亮出你年輕的旗,倚天抽劍、逐鹿中原,將激情奉獻給鐵路;假如你是一名真的水手,請亮出你年輕的旗,劈波斬浪、一往無前,將青春奉獻給鐵路。讓我們將青春的激情盡情揮灑,立足崗位做貢獻,銘記安全在心頭,為我局安全生產工作盡好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建設我局和職工美好家園,營造健康、和諧、安全的環境。
我是安全吹哨人主題講話 篇2
只有新鮮的生命,能力在闊近的宇宙空間發揮才干、完成理想;只有安康的性命才干承當起一切的責任、為造福。但是,天有意外風波,生命之船經常會碰到狂風暴雨和滔天巨浪的殘害和推翻,使無以計數的生命之魂不能不面臨一次次生離死此外嚴格考驗。安全――這繁重的話題,帶給我們的思考確切太沉重了!
中國同盟編纂。據相關材料證實,在我國的各類安全事故中,煤炭生產傷亡人數占的比重遠弘遠于其它行業。我生在煤礦,長在礦山,那巍峨的井架,獵獵的紅旗,猶如煤礦工人樸直的性情和堅韌的信心,給了我無窮的向往和憧憬,付與了我酷愛礦山的精神;那暴怒的黑泉、斷裂的巖壁奸笑著用齷齪的黑腳抹殺長者兄弟靈魂,制作的嗟嘆和苦楚,也使我嘗盡了人生太多晦澀的哀痛。
關懷中國煤炭扶植的人,常讀《中國煤炭報》的同道,應當記得如許一個現真:每一年開采百萬噸煤炭,中國均勻死亡人數約10人,俄羅斯約0.66人,美國約0.038人。可睹,我國煤炭生產的安全情勢是多么嚴重。我們應該常常地,很好的反思自己,服膺重蹈覆轍,莫待“亡羊”后才想到“補牢”。最近幾年來,集團公司把保護職工的親身好處放在尾位,出臺了強迫性的“現場工人六項權力”及一系列規章造度,礦黨政和各級也以堅定貫徹黨的安全第一出產方針為己任,采用了實在的措施降實“安全第一方針”及“現場工人六項權力”,并使之成為條的體系。不成否定,“六項權利”在一定水平上對維護安全生產杰出局勢發生了積極感化,但好精念正的景象也時有發生,并形成重大的成果,翻開公司礦井事故的檔案,當不難發明此中的根由。來自團體公司的表白,本年三季度,公司收生5起傷亡事故,滅亡5人。5起事故,都是疏忽保險生產釀成的,北宿礦“7.27”盲巷梗塞事故和“8.8”帶電檢驗觸電事故,均因專業職員在本人的專業內產生;興旺莊礦的“9.1”單體柱傷人事變和我礦的“9.14”運輸事故一模一樣。
我其實不想用這些壓制的數字再傷自己的情感,也有意使正在座的同業們感情懊喪,我只想用那些帶血的現實告戒明天的煤炭人和我自己,生命只要一次,不能掩耳盜鈴的地在展滿炸藥的鮮花卉坪上過那幸運的生涯。如要防止“亡羊”之痛,應該怎樣辦?我想大師必定會告知我——宜賓縣鄉村職業教導調研——考察講演,“保持安全第一,防備為主,切不行粗心麻木,漫不經心”。是的,意識很主要,這是所有安全的基本,要一直加年夜對安全生產圓針的宣揚力度,強化安全第一的思維意識。僅僅局限這類認識還不敷,還要有科學標準的運作系統。果此,要在健全完美各項安全責任軌制的基礎上,重視施展安監機構和群監網員、平易近兵尖兵、青年監視崗等人民組織的踴躍作用,強化安全治理和監督,造成縱橫交錯的大眾安全,毀滅安全死角。
不論是引導干部仍是職工干部,在安全題目上,都應該負有雷同的責任,獨特啟擔應有的任務。讓我們在分歧的崗亭上,表演好各自的腳色,努力科學化的安全之路,削減事故,減少傷亡。善待生命,對你、對我,都是對黨和國度及親人的擔任。愿礦山的生命之花常素不遜。
我是安全吹哨人主題講話 篇3
安全,它存在于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毫不夸張地講,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項平生總經理說的好:“安全生產是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是1,效益、網建、營銷等都是加在1后面的0,1沒有了,所有的成果都等于0。”
那么,安全到底是什么呢?其實安全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對于一個員工,安全意味著健康;對于一個家庭,安全就是和睦幸福;對于一個企業,安全體現在穩定發展;對于一個國家,安全展示著偉大強盛與和諧。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的生命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安全生產就是立足于人這個最基本的因素,充分體現以人為本這個科學理念。員工作為直接從事生產活動的主體同時也是保障安全生產的最為關鍵的因素。搞好安全生產,最大的受益者是生產一線員工,出了事故,最大的受害者也是生產一線員工。
因此,對待安全工作必須充分發揮生產一線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要使我們的生產一線員工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是責無旁貸的使命和責任。把安全作為自己的一種使命,一種本能,而不是表面上的一種形式主義,為了應付培訓考試;為了接受上級檢查;這些并不是真正的安全。安全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它必須是自覺自愿的。
我們人人都希望健康長壽,誰都希望生活幸福,但是沒有安全之神做保障,這一切都將成為海市蜃樓。忽視安全生產工作,你就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企業,對不起妻兒老小,尤其是對不起你自己,因此,我們都必須牢記這一點:安全——每一個員工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