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與人生班級主題感悟演講稿(通用3篇)
哲理與人生班級主題感悟演講稿 篇1
大家好,我是李玉。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我的人生觀。首先我想問大家人生是什么?顧名思義,人生就是人的生活!我曾經一直在想“一個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以前我一直都沒有答案。或許大家會問,一個連這個問題都答不上來的人,又有何資格談論人生呢?或許我是不夠資格,因為我才20歲,充其量也還是個青年,是不夠資格談論人生,但是我讀了很多古圣賢的書之后才漸漸的明白了古人理想中的人生,體會了人生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同時也讓我找到了我剛才所提的問題的答案。
古人說:君子的人生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不敢茍同,因為這離我實在太遙遠了。我不可能像書上說的那樣去治理國家,更不會去平天下,因為治國,平天下是執政者的事情。我又何必去湊熱鬧,再加上現在的政策好著呢,天下太平。因此我對人生的觀點無非就是修身,齊家,然后盡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想讓大家認可我的人生觀,那我就要去介紹我的這些觀點是對現在社會是有用的,否則我的這篇文章發表了又有什么用。當然大家也不會浪費時間來看我的文章了。不說廢話了,再說,人家板磚都要扔過來了。現在就切入正題
先說“修身”,這里的“修身”可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去修養身息。因為這太簡單了,我不用說,大家也會。因此這里的修身是指:每個人對人身的修為。就是去學習人生的主題。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學習,四書中的《大學》說的很清楚:“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這話很好理解,我就不翻譯了。它說首先要“正其心”,那么何謂“正其心”呢?我認為這“正其心”就是端正每個人對人生的態度,就是端正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大家好理解了吧!那么端正了對人生的態度之后又該做些什么呢?很簡單,大家就去學習啊!去學習今后的處世之道啊!去學習對今后自己生活有用的東西啊!大家可能會感嘆:“原來這就是修身啊!”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大家如果有異意。歡迎大家的意見啊!
其次我們說“齊家”,說起“齊家”,這就難了!因為在這方面我發現現代人有很多問題。因此提上一些從書本上看到并理解的不成熟的意見,僅供大家參考。何謂:“齊家”?中國臺灣的曾仕強教授在“百家講壇”中講《易經》這布書當中的一句話很深刻,也很棒,大家不妨參考一下,他說:“一個人只要把和自己在家中的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的關系處的好,那家就齊了。”我認為這話很有道理,因為在家里和你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就是妻子[丈夫]。因為其他人都和你有血緣關系,俗話說,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經呢!但是現在就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夫妻關系很好,但是和自己長輩小孩的關系就不怎么樣了。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簡單,他們不懂得去理解,不懂得去換位思考,以至于自己的孩子早戀,和自己的父母要分家。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就是大家不理解對方,而且還常常為了些小事不分清紅皂白要責罵打孩子。孩子當然不會和你交心了,你也和孩子越走越遠。孩子呢?當然是去找有共同語言的人講心事了,再加上孩子的抵御能力又不強,這一來二去不發生點什么才怪。所以我認為人要想齊家,首先要把理解放在第一位,發現自己的孩子作錯了不是一味的去責罵他。而是要和他講道理,讓他從自身去了解自己的錯誤。對待老人,不是說給他們吃好喝好就是孝順,我們也應該理解他們內心的孤獨,要設身處地的考慮,正和前幾年流行的一首一樣常回家看看。我認為把以上所說的都做到了,那你的家就算齊了。
當然我們除了“修身”,“齊家”外就算是一個完整的人生嗎?當然不,我們還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以及實現理想的過程。當然實現自己的理想是非常困難的。我還記得初中的語文書上的一篇課文上說:“一個人小時候的理想是很大的,然而當你長大踏入社會后,你的理想就會因為現實而慢慢變小了,甚至有的人就干脆沒有了,成了一臺賺錢的機器。”這當然不是原文,因為原文我忘記了。但是這個事實卻實實在在的擺在我們面前。這是為什么,因為現實是殘酷的,你必須有錢才能養活自己,養活自己的家人,這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齊家”。這個問題困饒了我很久。直到我學了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易經》才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告訴我們任何事都不要去走極端。也就是說人要活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我這樣一說大家可能聽的云里霧去的。那么我就給大家介紹介紹吧,我的意思是說:人要學得“圓通”,這個詞似乎很難理解,其實不然。我們可以畫這樣一個圖,從圖中去理解這個詞,就簡單了。我們先畫兩條平行線,并且把其中任意一條線看作理想,另一條線看作現實。再在兩條線的中間并緊貼兩條線畫個圓。我們就可以看作生活在這個圓里面。當然我們可以經過努力把這個圓盡量縮小,拉近理想和現實的距離,甚至可以把圓縮到沒有。讓現實和理想兩條線變成一條線。那恭喜你,你已經實現理想了!大家可能會問為什么會是圓,正方形,三角形等等難道不可以嗎?這是因為那些形狀都是帶角的,而這個角很可能會破壞自然的規律,會傷害到別人甚至自己。以才選擇了圓。這就是“圓通”的真正含義。然而有些人實現了目標之后就不去追求更好的東西了,這些人我是要予以否定的,因為他們這樣就已經失去了成為人的意義。所謂人就是要活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當你完成了一個理想后完全可以去追求更高的目標,去實現更好的理想啊。當然這理想是要對社會做貢獻的。為自然做奉獻的。
哲理與人生班級主題感悟演講稿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尊敬的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清明節剛過,在這個緬懷先烈的日子里,我想了那些英雄烈士們,他們的肉體雖已逝去,但他們那可貴的、崇高的精神卻像一團巨火燃燒著,永不熄滅。
憶往昔,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里,灌南大地上,多名優秀兒女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為了國家的和平統一,為了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舍身取義,矢志不渝,用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和發展環境。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斗爭歲月中,有多少英雄兒女,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為了同一個目標,同一個信念,他們在槍林彈雨里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對于這些個革命先烈,我們要學習和繼承他們先烈不畏犧牲和無私奉獻的民族精神,樹立遠大的理想,時刻牢記自己是革命事業的接班人,一刻也不要忘記時代賦予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面對先烈英魂,讓我們莊嚴承諾:我們都是祖國的兒女,肩負著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面對祖國,我們也會像他們一樣毫不猶豫地奉獻一切,即使沒有顯赫的名聲,沒有豐厚的報酬,我們也無怨無悔!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畢!(鞠躬)
哲理與人生班級主題感悟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z,今年7歲,是二年級一班的一名中隊委。今天我能當選為“班級十佳”隊員,與老師的關愛與同學們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在此我謝謝大家。
“班級是我家,關心靠大家”。自從踏入校門的第一天,我就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家,在這個家里,我團結同學、樂于助人、勞動積極。每次值日,我總是等其他隊員回家后再認真地檢查一遍,不干凈的地方重新打掃,每逢我們組值日,老師總夸我們做得又快又好。作為一名中隊委,我以身作則,力爭做老師的好助手,大家的好朋友。
我還是一個興趣廣泛的女孩,讀書、彈琴、畫畫、唱歌、跳舞,我樣樣喜歡。在去年的全國“雙龍杯”少兒書畫大賽中我榮獲“優秀獎”。今年在幾位音樂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和三年級的同學們參加了迎接“省詩文年會”的演出,盡管很苦很累,但我都咬緊牙關堅持下來,大家都夸我跳得投入。我尤其愛好讀書,每個周末下午和媽媽去書店看書、買書是我一周的精神大餐,另外向大家借書也是我的'又一樂事,床頭、書櫥、茶幾、書桌到處是我的書,隨時都能看到我讀書的身影,大家都說“李丹琦真不愧是閱讀小博士”。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懂得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關心和同學們的幫助,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同時 我也有許多缺點和不足,今后,我將更加努力,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和父母,以良好的表現無愧于“班級十佳”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