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行動宣傳致辭2024(通用3篇)
光盤行動宣傳致辭2024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來自__班,非常榮幸今天能夠站在莊嚴的國旗下,為大家作“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
1997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是在于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生產和珍惜糧食的高度重視。世界糧食日所在的那一周則定為節糧周,在節糧周里我們作為中學生,要積極相應號召,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食物、杜絕浪費的主題活動,通過這樣的宣傳活動,讓我們每個人真正做到《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愛惜糧食"的要求。
而今天,我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唱著雄壯的國歌,迎接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我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自豪和驕傲,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是,在幸福的同時,我們有沒有想到為祖國做了什么呢?我們有沒有為祖國分憂呢?我們生活在豐富的物質環境里,不愁吃不愁穿,快樂無憂的生活和學習,在這個優越的環境里,我們不能淡忘“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品質。我們每天吃的一米一粟,從春種到秋收,從種子到我們的盤中餐,是多少生命和汗水成就的啊。當它還是一粒種子時,勤勞的農民們頂著烈日為它澆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當它長成后的收割之日,地里又有多少無名昆蟲用生命成就了它的豐收;這時候一年的光陰也悄然而逝。當它被運到我們的學校,又經過了食堂師傅們多少的心血,精心的烹飪才變成了我們面前美味的盤中餐。可是,在學校食堂里,有許多同學把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了餐桌上,把只吃了幾口的飯菜倒掉……據調查發現,平均每5位同學中就有1位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了3分之1飯菜的同學更多。看著垃圾桶里的剩飯剩菜,實在令人可惜。
當我們肆意將盤中餐變成殘渣時,有誰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幸苦”的古訓?有誰想過用米粒堆積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饑?當我們將僅剩一口的食物丟棄時,“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啊,有誰想過戰爭及自然災害中難民們那渴求食物的眼神呢?當我們在寢室里將吃不下的食物當作垃圾投進垃圾桶時,有誰想到“四海無閑田,農夫憂餓死”的事實呢?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可又有誰曾想過這些食物來之不易呢?我們浪費的同時,世界上還有30多億人們處于極度貧困的狀態,還有8億人口處于饑餓狀態,尤其是南部非洲的人民,更是長期缺乏食物。許多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他們根本不敢奢望學習,溫飽對于他們而言就是的渴望啊!
另外,從我們國家而言,目前我們中國的人口是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目前畜牧業養殖業的發展,寶貴的耕地也日漸消失,糧食產量供不應求;再加上食物在收割、加工等過程中還有一定的損耗和浪費,最后能真正成為我們盤中餐的糧食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么充足,在我國依然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孩子被饑餓包圍著······目前我們國家的現狀,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
所以,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珍惜每一粒糧食,杜絕每一粒浪費,從我做起,如果看到浪費現象,我們要勇敢地站起來制止,杜絕這種不良風氣的滋長;當然,僅在學校做到不浪費糧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帶回家。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現象的發生。
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在這個美麗的金秋十月,在這個收獲之季,讓我們一起打造節約的良好風尚,打造文明和諧美麗的長江中學,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謝謝大家。
光盤行動宣傳致辭2024 篇2
自從xx年8月進入某某公司制造部擔任車間主任一職,回首也有四個月了,飽嘗過酸甜苦辣百味瓶。在各級領導的帶領下,機器設備的增加;人員的穩定;在質量體系iso9000認證的試行推動下,產量、質量都有明顯的提高,公司日趨向做大、做強。具體表現在以下八方面:
一、產量方面
產量從8月份庫量為680603pcs到12月份dem產量達到1503353pcs,oem335353pcs,短短三四個月,產量翻了一倍多,這組數據正說明了在張總、陳工的正確帶領下,在晶體制造部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才會創造出某某公司制造部產量有史以來最高、最好水平。
二、質量方面
1、各工序的合格率在以前的'基礎上都均有明顯提高,直通率也創下了某某公司制造部產量有史以來最高、最好水平。
2、客戶的投訴比以前有明顯的下降,成品出貨的質量也在從工藝、管理等方面加強控制。
3、從9月到12月生產制程重大質量事故共發生了兩起,14.7456mhz/s和太萊的12mhz/s印錯字。
三、人員管理方面
9月、10月因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新員工也在不斷的補充,但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11月、12月這兩個月老員工的穩定性在加強管理、提高工資待遇等因素下有所提高。但有因為管理方面的不足造成個別員工的思想波動性比較大。另一方面,由于我們是生產型企業,員工的素質參差不齊,缺少在這方面對員工按層次進行培訓。
四、物耗方面
1、主要原材料車間每月對返基和返修晶片等及時回收利用,但少量員工因技能、機器設備不穩定性方面原因造成合格率低,加大原材料的投入量,影響了一次性直通率。
2、主要輔材料銀絲和手指套控制不是太好,有待于在xx年中加強管制。
五、數據報表方面
產量日報表、周報表、月報表、個人產量等都能準確無誤、及時的統計好,隨著iso9000質量體系試行的推動下,產品批量卡等數據報表也能準確的統計好,方便于車間進行查找、跟蹤及總結影響產量、質量的原因。
六、工藝方面
1、為了確保產品的品質的穩定性,人工上架在10月底對操作工藝進行了修改,由原來的兩點膠規定為三點膠,在張總的指點及班組的監控下,人工上架的員工現已熟練的按更改后的工藝進行操作。
2、在日益競爭的市場中,我們想得到客戶的垂青,得有夯實的質量保證,公司多方面的增加或改造設備。如對某些樣品增加溫特等工藝。
七、5s管理
在iso9000質量體系試行中,雖然與公司前況相比,有很大進步。但在5s管理方面我存大著很多不足,最主要是缺少持之以恒的管理方針,有時為了準時交產量而忽略5s的持之以恒的管理。
八、安全方面
在沒有任何安全設施防護的情況下,這四個月中沒有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這讓我感到很慶幸。如果說xx年對某某公司制造部是個展翅飛躍的時段,那我更希望2年中我們能飛得更遠、更廣,擁有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此文檔下載后,可根據您的需要隨意編輯修改,歡迎您下載使用。
光盤行動宣傳致辭2024 篇3
兩會期間,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3月8日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答問涉及中國外交經驗、大國關系、地區安全、“一帶一路”等諸多問題,既總結了中國外交70年的寶貴經驗,也闡明了當前中國外交的關鍵任務,尤其是大國關系和周邊安全。當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中國外交面臨的任務與挑戰日益增多,如何更好地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中國外交可謂任重道遠,但也大有可為。正如王毅在記者會上所表示的:“20xx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確立了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這是新中國外交理論建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成果,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探索解決當今世界各種復雜問題指明了方向。”
不斷豐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論體系
今年正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回顧中國外交70年歷程,正如王毅所說:“中國外交的輝煌成就,首先歸功于黨的領導。這是中國外交最根本的政治保障。70年來,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論體系,形成中國外交一系列優良傳統和鮮明特色。”具體而言,可以從獨立自主、天下為公、公平正義、互利共贏、服務發展、外交為民六個方面來觀察70年來的中國外交,這六個方面既源自中國外交實踐的不斷錘煉,也來自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期熏陶,還離不開中國與國際社會的密切互動。
其一,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基石。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中國維護自身獨立自主,高舉反帝反霸旗幟。中國也支持其他國家維護獨立自主,主張各國互不干涉內政。其二,天下為公是中國外交的胸懷。天下為公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政治理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則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天下為公政治觀。當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中國外交的重要目標,彰顯了中國外交的胸懷和追求。其三,公平正義是中國外交的堅守。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訴求,也成為中國外交砥礪前行的動力。當前,國際社會不公正、不合理現象依然存在,公平正義還有待中國和其他國家一同努力提高。其四,互利共贏是中國外交的追求。國際社會的利益多元在所難免,國家之間的合作遵循什么樣的準則至關重要。不同于弱肉強食的權力政治,中國強調互利共贏,不斷增進中外合作,推動世界實現包容發展、共同發展。其五,服務發展是中國外交的使命。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和世界面臨的諸多挑戰的基礎和關鍵,統籌國際國內,助力發展大局,是當前中國外交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國外交的主攻方向。其六,外交為民是中國外交的宗旨。隨著中國公民海外行動的不斷增加,領事保護等工作面臨更為復雜的挑戰。落實外交為民,中國外交需要在具體指導原則、機制建設、能力建設等方面積極有所作為,不斷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增光添彩。
大國關系:促進總體穩定 坦然面對競爭
大國關系是決定國際事務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大國關系的總體穩定是中國統籌好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基本要求。
中俄互為重要鄰國,兩國政治上彼此信任,經濟上互利合作,國際事務中相互支持,成為當今大國關系的典范,既為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也為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作出重要貢獻。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務實合作,鞏固中俄關系基礎。中美關系在競爭與合作中前行。40年來,中美關系風雨兼程,既取得了歷史性進展,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未來兩國要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當今中美戰略競爭雖有所加劇,但兩國要繼續尋求對話和談判解決的思路,避免滑入所謂修昔底德陷阱。中歐關系當前總體向好,雙方之間共識遠遠多于分歧。特別是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中歐雙方在維護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方面有著一致立場和共同訴求。如何減少中歐關系的一些干擾和影響,需要雙方都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
總之,大國關系呈現競爭與合作是國際關系的常態,我們對此要坦然面對。關鍵在于要維持大國關系的戰略穩定,妥善管控彼此的戰略分歧和利益分化,不斷增加彼此的合作點,及時緩解彼此的摩擦點,始終堅持以發展、大局、長遠的眼光來運籌大國關系。
周邊地區:統籌促進安全與發展
中國是亞洲大國,對周邊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是朝核問題、印巴沖突還是阿富汗問題,中國都在其中發揮著勸和促談的積極作用。
對于朝核問題,中國歷來主張通過對話解決,同時也提醒有關各方,朝核問題錯綜復雜,解決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對此應有理性預期。中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始終堅持無核化目標,堅持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對于印巴沖突,中方一直積極勸和促談,呼吁各方冷靜克制,防止事態升級,為緩解緊張局勢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印巴同為中國鄰居,中國歷來堅持睦鄰友好外交,不僅希望自身與鄰國關系融洽,也希望鄰國之間友好共處。中國希望阿富汗各方以國家和民族大義為重,抓住國內政治和解的重大機遇,以對話解決紛爭,化干戈為玉帛,攜手推開通向和平的大門。中國將在尊重阿富汗人民意愿和需求的前提下,繼續為推動阿富汗的和解與重建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極為復雜,歷史問題與現實爭端相互糾葛、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為了改善周邊安全環境,中國近年來大力實施“一帶一路”倡議,謀求周邊安全與周邊經濟的統籌發展,還提出了亞洲新安全觀,推動亞太地區安全新架構。這一系列舉措都表明,中國更加重視周邊安全,更加重視與周邊國家攜手合作、共同創造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