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演講稿(精選3篇)
高中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班的,非常榮幸能在學校的臺上,向大家進行這次演講!我的演講題目是“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同學們,我們已經是高中生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當初,在我們還不過幾歲的時候。父母帶著我們游玩的情形。再從這個時候開始,讓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的回想自己和父母的點點滴滴。我們曾經快樂過,嬉鬧過。你曾鬧過脾氣,父母也曾對你感到失望和生氣……這些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都親身的經歷過,所發生過的事情。
我明白,同為學生,同為孩子,我們都有過相似的經歷。有些同學,與父母相處的很好,互相都非常的親切,但是有些同學,還喜歡在父母面前發脾氣,對他們的行為或是想法不滿。的那是無論我們怎么看我們的父母,我相信,在父母的眼里面,我們都是一樣的。
同學們,再讓我我們回想一遍,這次讓我們用父母的眼光去看待過去的事情。我們作為“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一天天的頑皮或是進步,我們的心中是否也能體會到那樣的歡樂和痛苦?孩子懂事,他們自然高興,孩子頑皮,他們也會感到煩惱。這樣的感情我們都懂,但是我們卻忘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最需要的,不是互相對立的鬧矛盾,而是在一起,一對多的交流。
在回顧了兩種身份的過去,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一個問題?我們,其實一直都是被父母所寵溺的一方!我們做的出色,父母會給我們獎勵。我們做錯了事情,父母會想盡辦法的讓我們改正,希望我們變好。及時我們有的時候對父母想出的辦法不了解,但是他們確實都是為了我們挖空心思的去做。同學們,不要埋怨父母的不周到,因為父母除了我們,還有這一整個家庭要承擔啊!
我們站在家庭上,無憂無慮不必為生活的瑣事煩惱,但是父母卻在下面撐住家庭,讓家庭能穩穩的在我們的腳下支撐!我們真的有立場去埋怨父母嗎?同學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生活并不容易,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可我們卻沒能看見。或者說,我們沒有去看!現在,讓我們繞過父母,去想想他們身后的負擔,去看看他們對我們隱瞞的艱苦。我們會明白,他們是愛我們的。
當我們都明白后,我希望大家都能敞開自己的心扉,去和父母進行多一些交流,多一些對話,讓我們與父母,都能更加清楚的看到對方的真實想法。也讓我們,對父母的辛苦,說聲:“謝謝!”
我的演講結束,希望大家都能多理解、多思考,相信父母都是愛著自己的。
高中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演講稿 篇2
各位,各位志愿者朋友們:
大家好,我叫。今天非常高興、也很榮幸能夠作為愛心志愿者代表,在這里做交流發言。
今天我們相聚在xx市愛心公益協會,舉行愛心公益協會第一次大會,首先我代表自己,對各位志愿者的愛心付出和奉獻致以深深的敬意!正是因為你們一點一滴的溫暖付出,我們生存的冰冷的物質世界才有了愛的溫度。
愛心公益協會從去年成立以來,我親身參與了三次活動,有一些感想和一下。
“溫暖一村子大涼山公益行”是第一次活動,前不見古人!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整體策劃難,操作步驟多,持續時間長,身心的疲憊讓我幾乎一個月不想爬山、不想坐車。但是社會影響巨大,不僅轟動——,更通過媒體和絡擴散到了全國。后不見來者?正相反,上饒、南昌、九江、贛州的朋友、友、驢友一再向我表示:下次活動一定要通知ta,下次活動一定要參加!——集團的官方微博連續轉發我的微博“大涼山的希望”,并向全社會呼吁,幫幫他們吧!
春節前“小糖糖的一天”“陪伴失依兒童過一天”是第二次活動。說句實話,不僅小糖糖度過了快樂難忘的一天,我也是!這個有照片為證,大家可以看看
吉輝的空間相冊,吉輝和小糖糖一起玩的時候笑得非常開心。為什么呢?因為他小時候沒有玩過搭積木!
昨天的“廣場義賣”是我參加的第三次活動,雖然準備時間短有些倉促,大家的支持和志愿者的付出仍然讓這次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準備的義賣商品幾乎一
掃而空!現場的氣氛熱烈,甚至帶動了幾個小女孩幫我們發傳單、幫我們義賣!
身為一名愛心公益志愿者,家人的理解、朋友的支持和社會的響應讓我有一種非常美妙的感覺:這種感覺用一個字形容是“值”,兩個字“值得”,三個字“很值得”,四個字“非常值得”,五個字:我不知道了!哈哈。
希望我們的點點愛心,化作燃燒的火炬,照亮他人的前程,也照亮我們的美好人生。
謝謝大家,完了 。
高中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謝同學》。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別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卻漠然視之。
因為一個不懂得感謝的人,只會把別人的給予當作理所當然,只會一味索取,而不能給予什么。是的,許多人常常抱怨說沒什么事情值得自己去感謝。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值得我們去感謝。
比如,當你找不到橡皮時,同學善解人意地遞給你,你不應該去感謝他嗎?生病時,同學一句關心的話語,你不應該去恩她嗎?當你忘記拿飯盒時,同學邀請您一塊共用快餐杯時,你不應該去感謝他嗎?當你遇到難題時,同學主動幫助你,你不應該去感謝她嗎?可見,我們的身邊并不缺讓你去感謝的同學,只是你沒有及時發現這些同學而已。
曾經的我,也不懂得感謝。那時覺得只要不用別人幫助就不用去感謝了,然而事實卻讓我明白,沒有人能永遠不需要別人幫助,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一天。既然需要別人的幫助,就應該懂得感謝。
感謝并不是說他幫你撿一下書,你就做牛做馬來報答,感謝有時只需要一句問候,一束鮮花,一個擁抱,一個微笑,或是一句誠心誠意的`“謝謝”,就能表達心意。感謝是一種生存智慧,是做人的道德底線,是一個人維護自己的內心安寧感和提高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感謝,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
行為表現。所以說感謝不一定要你大恩大德,感謝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于發現美并欣賞美的道德情操。在當今這個復雜的社會環境里,同學們之間的情感的確已經開始淡化,有一位騎自行車的同學,不小心一下摔倒了,有另一位同學及時趕到并扶起了她,而這位同學因為一時的疼痛并沒有說“謝謝”,下次那位同學再碰到這種情況,可能就不會這樣做了。所以,感謝可以影響到一個人乃至一個集體甚至一個國家,可見它是多么重要啊!
同學們,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懷一顆感謝之心,也許我們就會發現,在我們身邊,小至一草一木,一事一人,大至團體,社會,國家,都有引發我們發現美,欣賞美的瞬間;也許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是多么幸福,每天能得到別人無私的幫助。
所以,你我他之間,同學之間都應該心懷感謝,更應該學會感謝,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常懷感謝之心,共創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