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決戰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總結(精選5篇)
2022決戰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總結 篇1
近期以來,疫情形勢趨緩,但在越接近勝利的時刻,我們更要謹慎,時刻保持警惕。在戰“疫”和決戰脫貧攻堅的雙重考驗中,各級各部門、各人民群體迎難而上,同心戰“疫”、決勝脫貧攻堅刻不容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指標。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要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狠抓攻堅工作落實,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強信心、增干勁,以務實作風、有力舉措,全力以赴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確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脫貧攻堅面臨形勢更加嚴峻、任務更加繁重、時間更加緊迫。各級各部門絕不能有“緩一緩、等一等”的思想,必須始終保持旺盛攻堅狀態,抓實抓細脫貧攻堅任務,形成攻城拔寨強大合力,全面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要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在科學精準毫不放松疫情防控的同時,牢牢掌握脫貧攻堅工作的主動權,堅持思想不亂、精力不散、目標不變、任務不調、工作不斷,采取非常措施、制定非常政策,化被動為主動、變挑戰為機遇,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齊心協力共同戰“疫”,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2決戰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總結 篇2
脫貧問題一再成為熱點,反應了黨中央打贏這場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松勁懈怠。讓我們從“機械維修”的角度看看如何讓脫貧攻堅事半功倍。
脫貧攻堅的“故障診斷”。機械維修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故障診斷,精準定位,確認原因。脫貧攻堅也是這樣,致貧的原因各種各樣,因疾病、因交通、因勞力等等各不相同。所以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精確診斷,對癥下藥。制定脫貧方案時也要對癥下藥,杜絕“拍腦袋”,引進其他地區經驗時要考慮當地實際情況,否則就會像錯誤的故障診斷一樣,既浪費大量時間,也浪費大量的資金,又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傷害了群眾的信任。
脫貧攻堅的“部件質量”。機械維修時可供更換的部件質量有好有壞,質量較差的也可以解決表面的問題,但是也會成為設備運行的隱患。現在距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剩不到一年時間,沖鋒號已經吹響,必須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落實到脫貧攻堅的全過程,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扎扎實實做好脫貧工作,確保脫貧成效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脫貧攻堅的“后期保養”。機械維修完畢,要想在今后的運行中少故障甚至無故障離不開日常的精細保養。脫貧攻堅亦是如此,讓脫貧的人不返貧,離不開后期全面的保養。比如對于部分無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要嚴格執行低保兜底政策,對因病致貧要在大病醫療等政策上予以保障,并有及時納入兜底的預案。政府部門應當長期設立專門機構對于脫貧戶設定相應的“觀察期”,決不是脫貧后撒手不管,這部分人短期內在社會上還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極易返貧,只有由專門的機構及時提供他們相應的幫助才能讓他們走得更遠。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沖刺年,黨員干部定要拒做“表哥”“表姐”,要精確“故障診斷”、把好“部件質量”、做好“后期保養”,在實際工作中下對力、下真力、下狠力,確保不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2022決戰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總結 篇3
實施鄉村振興,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貧標準,也不吊高胃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進行有機銜接,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細的工作,堅決打好精準脫貧這場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攻堅戰。
(一)產業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產業發展是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和支撐點,大力推進產業精準脫貧,保障貧困人口的收入穩定,實現鞏固提升脫貧質量的目標。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堅持養種植結合,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二)加強組織建設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按照“融入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助扶貧”的思路,以基層組織建設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黨員先進模范作用和集體經濟在補齊鄉村發展短板、扶危濟困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聚焦脫貧攻堅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三)人才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強化種植和養殖發展人才支撐,結合農村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大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新型職業農民,為農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四)文化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一是加大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力度。向貧困群眾廣泛宣傳脫貧攻堅各項政策、工作進展、實時動態等,引導貧困戶樹立“安貧可恥、勤勞光榮”的思想意識,激發貧困群眾主動脫貧的意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教育引導、文化熏陶、感性共鳴、理性思考、自覺接受逐步轉化,實現精準扶貧與精神扶貧緊密結合、同頻共振、共同推進。二是大力引導廣大群眾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鄉風文明建設的熱潮中來,提振自主脫貧的精氣神,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鄉村文明建設,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2決戰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總結 篇4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為黨中央適時宣布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數據支撐,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用唯物史觀考察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就會得出中國歷史是由中國人民創造的,中國人民是中國歷史上的真正英雄的必然結論。
如今,實現近1億人的脫貧壯舉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中國千百年來的歷史進程也未曾有之。不過英雄的中國人民終會創造奇跡,廣大貧困群眾即將用自己的雙手實現整體脫貧,他們的非凡成就將會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脫貧路上仍有許多硬骨頭要啃,已脫貧的群眾近200萬人有返貧風險,需要及時鞏固脫貧成效,全國有52個縣還未實現脫貧,其中的貧困群眾更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老年人、患病者、殘疾人的比例達到45.7%,加之受疫情影響,更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添了難度。
作為貧困群眾“知心人”與“領路人”的幫扶干部,自然有義務和責任在脫貧攻堅決勝之時扶上馬,送一程,協助他們掃清黎明前的黑暗,讓作為歷史創造者的貧困群眾能夠書寫好中國脫貧致富的好故事,心無旁騖答好最后的“脫貧考卷”。如此才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經久不衰”的數據支撐。
2022決戰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總結 篇5
_年12月26日明德學校全體教師集中學習了習近平關于精準扶貧,不撒胡椒面的講話精神。習近平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開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人類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最根本的是要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轉化到具體的工作成效上。省委將在深入學習研究的基礎上作出全面部署。當前,要緊緊圍繞進一步加快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的總要求,按照“四個切實”的工作部署,深化研究,理清思路,制定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措施。一要進一步落實加快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戰略部署。正確處理速度和質量、結構、環境的關系,在抓好質量、結構、環境的基礎上,力爭保持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要強化產業支撐,優化產業結構,大力培育新增長點,著力引進一批體量重、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一批聚集強度高、關聯性強、產業鏈長的產業集群。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進一步完善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支撐平臺,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習近平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貧困地區。全黨全社會要繼續共同努力,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對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履行領導職責,創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準發力,充分發揮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能動作用,扎扎實實做好新形勢下扶貧開發工作,推動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