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習第八季觀后感體會(精選3篇)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觀后感體會 篇1
等到春暖花開時,我們一起去江城賞櫻花。—題記
烏云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20__年注定是不尋常的一年,往日暄鬧擁擠的車站,川流不息的車輛,熙熙攘攘的行人霎那間按下了暫停鍵,時光仿佛間都凝固似的,一切都寂靜了下來,靜的有點可怕……
一夜之間,風聲鶴唳,“新冠病毒”尤如幽靈般悄然降臨在華夏大地上,毒煙繚繞,蔓延蔓延……人們不由自主的感到無助、迷茫、恐慌,口罩、酒精、消毒液,紛紛一搶而空,口罩成了春節不可或缺的年貨。
這次春節,很是漫長,為了阻斷疫情傳播,國家號召我們都宅在家中減少外出。初一一動不動,初二紋絲不動,初三巋然不動……學校推遲開學,工廠延遲開工。我在家中上網課,爸爸媽媽則進行網上辦公,空余時間我們一起做仰臥起坐打羽毛球,增強免疫力,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門,宅在家是我力所能及的事。
關注疫情成了這個春節的頭等事。每天我都準時收看中央電視臺《戰疫情》特別節目,時刻關注疫情的數據。面對不斷上升的確診病例,成千上萬的白衣天使義無反顧,挺身而出,他們成了逆向而行的孤膽英雄。當看到耄耋之年的鐘南山院士說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而自己又只身趕赴武漢;當看到李蘭娟院士堅持一線病房,每天只睡三四小時;當看到起早摸黑堅守崗位的人民警察、消防戰士、環衛工人;當看到基層公務員、社區志愿者,為減少病毒傳播挨家挨戶摸排統計,我堅信我們一定能戰勝這次疫情,多日揪著的心也慢慢放了下來。正因為他們的辛勤付出,才換來我們的一方平安,他們將危險留給了自己,將安全送給了大家。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匯集全國精英的醫療隊來了;企業加班加點全力生產的防護服口罩消毒液來了;海外華人華僑滿載物資的包機來了,這就是中國速度!中國力量!浙江清零,上海清零,廣東清零……人們重新煥發出往日的自信、坦然和從容!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春至疫去,山河無恙,你我相約,一起在實中的操場上奔跑,一起在同一片藍天下成長,一起去江城賞櫻花。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觀后感體會 篇2
20__年的4月1日,新聞報道:“四川涼山大火30名失聯撲火隊員全部遇難”,我的淚水不自覺的涌了出來,我多么希望這只是愚人節的一個玩笑。
人們常說消防是和平年代最危險的職業之一。
日常工作中,你們談的最多的話題是責任重于泰山;最忙的時刻是節假日的守護;最高的獎賞是確保無重大火災事故;最好的作品是萬家燈火平平安安!在你們心里,人民的生命財產永遠是第一位,而自己的安危永遠排在第二位。
你們是一群時刻備戰的人,每當警鈴響起,你們迅速批上橙色的戰甲,踏上紅色戰車,拉響警笛呼嘯而去。大火熊熊燃起時,人們都紛紛逃離現場,只有你們義無反顧地逆行而上,沖向濃煙與烈焰,身后是生命,面前是死亡。就因為這樣,我們都稱呼你們為“最帥的逆行者”,你們是人民群眾的期盼和驕傲,我崇拜你們的英勇。
我知道你們很辛苦,每天重復著辛苦且枯燥的訓練,但這訓練卻關乎著生命,你們肩負著危難時群眾的希望。因為這份負責,讓你們擁有堅韌與勇氣,你們是與時間賽跑的“消防戰士”,我敬佩你們的無私。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進!”
我們祥和安寧的生活背后,是你們這一群這樣可愛的人在堅守,哪里有災難,哪里就有為你們負重前行的身影。
我為你們的犧牲感到惋惜,在我的眼里,你們是這世間最神圣的守護神,沒有你們,世間將少了安寧、少了平靜,也少了許多鮮活的生命。你們在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紀,甘愿奉獻自己的余生歲月。山火已撲滅,你們卻一去不復返了。
落日的余暉撒滿了大地,一條金色的道路通向天堂。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觀后感體會 篇3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個偉大的民族,總會把關愛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偉大的政黨,總會敞開熱情的懷抱迎接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關于青年的重要論述,在代表團組、會內會外,得到廣泛認同,引發熱議。作為新青年的我也在跟隨著黨和國家的發展一路成長,一路探尋,學會用行動踐行初心,記使命勇于擔當。
5年前,當我第一次身著檢察制服,第一次翻開刑事案卷,第一次踏入看守所提審,第一次撰寫審查報告,第一次坐在法院出庭公訴,我的心也一次次的激動澎湃。檢察長告訴我,國家公訴人首先是一名政治人,“公”意味著公平正義,“訴”意味著訴諸法律,“人”意味著人格做人,公訴人無論是審查起訴、出庭公訴還是法律監督,都是代表國家進行,所以“公”、“訴”、“人”三個字,道明了從事這份職業的基本要求,“國家公訴人”這一份職業的核心內涵都濃縮在這五個字中。年輕人要時刻記得自己的初心。那一刻,稚嫩的我暗暗的握緊拳頭,握緊的還有責任和使命。
常言道:“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沒有夢想,就會在旅途中迷失自己。在辦理的眾多刑事案件中,我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有普通經商的小販,有傳道授業的老師,有位高權重的領導,也上市企業的職員;曾經他們也是帶著初心步入社會,可為何后來卻一步步墮入了犯罪的牢籠?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踏入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大門。
司法行政工作沒有公安民警殊死搏斗影視場面,沒有人民檢察分外凌厲的唇槍舌戰,更多是情法交融的和風細雨。
作為司法行政人工作的第一天,我便跟著體驗了冗長、繁瑣、艱辛的人民調解工作,遇到不愿配合、不講情面、不理不睬的當事人時,調解員是不急不躁、不惱不怒、不離不棄。那種場面,讓我覺得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真實寫照。而當我看見當事人舒展眉頭,真誠道謝的樣子時,內心突然涌出一種感動、溫情和自豪;不同于我在公訴席上聽著判決的嚴肅正氣,它就像冬日的陽光滋養著大地般溫暖。
為了給孩子們不一樣的青少年法治講座,摒棄傳統說教式、采取互動新模式,青年干部們翻閱資料、實地調查換來的是孩子們熱烈掌聲和笑臉。為了爭創全國全省法治先進縣殊榮,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突破自我,每天16個小時高強度腦力運轉,青年干部干部合力奮戰交出50本高質量匯報答卷。為了創新“互聯網+法治宣傳”,青年干部勇于開拓、迎難而上,堅持自學新媒體編輯、不斷摸索,成功讓群眾享受指尖的貼身法律顧問。
有什么樣的精神,就有什么樣的力量;有什么樣的信仰,就有什么樣的方向。我一直以來的疑問突然裂開了一個小口子,這些一次次糾纏在法、理、情之中的較量,一次次游刃在是非對錯之中的權衡,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信仰不是一種空談,而是一種慎思、明辨、篤行的信條和尺度。作為新時代的司法行政青年干部,我們要不忘初心,具備“三心”。那就是“忠心、全心、恒心”。始終不渝,踐行對黨忠誠的莊嚴承諾。全心全意,堅持履職為民的價值追求。人貴有恒,鐵杵也能磨成針。我們要牢記使命,具備“三慎”。那就是“慎言、慎行、慎驕奢”。青年干部雖然普遍受到良好教育,但缺乏經驗,磨練不足,定力不足,容易受自身和社會各類因素影響。面對當下新形勢、新局面,更加要扎根基層,戒驕戒躁,厚積薄發,確保自身扎實定力,做好點滴堅實基礎。我們要肩負責任,具備“三話”。那就是“專業行話、接地氣白話、溫暖情話”。將法律的語言翻譯成可觸摸、有溫度的地方語言,將紙上的法律轉化為內心的自律,進而滲入到民族的集體潛意識,真正達到法治化。我們要勇于擔當,具備“三干”。那就是“肯干、實干、巧干”。用“敢打敢拼”、“事不避難”的創新精神、擔當精神,干在實處;爭當想為敢為善為的“獅子型”干部,切實轉變作風,承擔起歷史和時代賦予青年干部的職責。
新時代、新氣象,司法行政新青年更加會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奮斗;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的姿態;奉獻人民奉獻黨,不忘初心共筑夢,砥礪奮進書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