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談判案例(精選9篇)
生活中的談判案例 篇1
受兩位朋友之約前往電腦城,陪同砍價的項目是某品牌筆記本電腦1臺。
在還沒有出發之前,我們了解到另一個朋友買了相同的一款電腦價格是8300元。同時,我查詢了有關資料,該款電腦的市場價格有很多,其中最低的一家價格是7200元。此外,我還問想買電腦的朋友S,今天是否定下來一定要購買到筆記本電腦。朋友S說:下定決心了。
我們到了電腦城,一起去的兩個朋友只是隨便逛逛而已。其中逛了兩家很大的電腦店鋪,朋友S,對電腦不大懂,只是左看看,右看看。他不知道買什么樣的機子比較好。然后我建議他說,電腦款式你來選,電腦配置我們來跟你說明,最后決定權在你手里。看了很多款電腦以及詢問了很多關心的問題后,我們把目標鎖定在朋友S比較看好的兩款筆記本電腦上。
進入砍價部分,我開始正式跟賣電腦的業務員說:很感謝你今天花了很多時間給我們作有關筆記本電腦方面的說明。現在我們看中這兩款電腦,你能否給我們再詳細介紹它們的區別?聽他講完介紹,朋友S又問了他關心的一些問題。最后,朋友S說那就決定選這個機子了。然后,我跟業務員談。我說:今天我陪朋友過來買電腦,是因為他們很信任我,認為我在電腦方面懂得還是比較多的。今天,我們決定把電腦買好,只要價格比較優惠的話。朋友看中了這款電腦,你看能以多大的幅度給我們優惠?他回答說:嗯!你們既然選好了這款機子,我這邊報個實價給你,給你們7900元,優惠400元。我接著問他:很感謝你,你不僅服務態度好,一直為我們挑選筆記本忙前忙后。同時也感謝你給我們優惠了400元。不過我覺得還是很貴。據我了解到的情況,有其他商家比你們價格要低的多。你看看,你這邊是否還能再優惠?他反問我說:那你說吧,你想多少錢買下來?出個價。我回答他:我出的價怕你一下子接受不了,這樣吧,我們想知道你還能給我們一個什么樣的優惠價?他說:這個價格已經是很低了,那家給你們那么便宜的話,你們為什么不到他們那家商家去看看?我回答他:我們看中了你們的服務和公司的規模,要是價格能跟他們差不多的話,我們就不用跑他們那邊去了,畢竟花時間和精力。他說:那你說說吧,他們給你們是多少價格?我回答他說:是跟你們有一定的差距,他們給我們的價格是6800元。我一報價格,這位業務員就一副很吃驚的樣子答:不可能的,我們這里沒賣過這個價格的。然后,我接著說:這樣吧,我們看你今天為我們服務的這么好,也挺辛苦的,我知道這么低的價格對你來說,是很難作出決定的,你看這樣,你請示一下你們經理看看?聽了我說的話,他就找他們經理去了。
他們經理過來,問電腦現在是怎么回事了。我回答他說:電腦很好,你們的服務態度也很好,能為我們忙前忙后的,所以我們決定今天一定要把電腦買回去,不然感覺不好意思呀!不過,現在就剩下價格沒談妥了。他說:你們想要什么價?我回答他說:剛才我跟你們業務人員已經說過了,我們是了解到有一家商家可以賣到6800元的,機子型號、配置都是一模一樣的。他一聽,回答我說:這樣,我看一下我們倉庫進庫單,我核實一下進貨成本。5分鐘過后,他們倆回來了,經理說:這樣吧,給你們7100元。我遲疑了一下,說:這樣吧,我們也商量一下,等會給你們答復。我跟朋友S說:我再盡力一次,看能不能談到7000成交,要是實在不行,這個價格也可以考慮的。朋友S告訴我說:這個價格他還是比較滿意了。然后,我們回來說:這樣吧!經理,你看,我們把零頭去掉,7000元整,可以的話,我們馬上付錢。他回答說:不行,我給的價已經到位了,不然,真的沒辦法。最后,我說:看在你們的業務人員這么專業,態度這么認真,那我們決定就按照7100元買了。
生活中的談判案例 篇2
3月5號這天下午,我和班上的幾位同學到下沙商貿城買背包或衣服。當我們走進一家衣服店看看的時候,我聽到一位學生在和一點的老板娘正在進行砍價。
那位學生是一位穿著樸素的人,看得出家境一般,并不特別富有,但是從她的言談舉止上看,是一個精于世故的人。她好像能夠敏銳地猜出衣服的價格。記得那時候那位學生問老板娘一件衣服的價格時,她似乎先看衣服的價格,再決定買不買。老板娘也可能經過這樣類是的事情很多,她也不急說出衣服的價格,而是讓那位學生自己先報價。
聽到那位老板娘叫那位學生報價時,我不由為那位學生干道擔心。因為根據以往的我自己的經歷,我往往認為這件衣服的價格比它實際的價格要搞上許多。也許因為平時不怎么到商場買衣服的緣故,我對衣服的材質不怎么敏感。當我也認為那位學生會把價格講得比較高時,我發現自己錯了。
只見那位學生說:“這件衣服只能賣40。”“什么,才40元?”那位老板娘先是吃了一驚,我也在心里大吃一驚,不會吧,才40元,我平時一件衣服都最少要50元左右,才40元能買到一件長的加絨大衣,不可能,決定不可能的。就如同我所認為的一樣,那位衣店的老板娘果然不同意,她說:“美女,如果衣服都像你所說的那么便宜,那我的店也早就關門了。如果你是誠心想買這件衣服的話,可不可以再加些價?40元的衣服你到那里買哦!。”
那位學生說:“我知道這價格太少了點,那么我就加點好了,45怎么樣?”“不行!還是太少了,這樣子做生意,我會虧本的。最少也要給70,這件衣服本來要買100的,我是看你是個學生,而且誠心想買這件衣服的,所以才便宜點買你的。”“70?太多了吧!我覺得最多我也只能給個50。別的這樣的衣服,材料是一樣的,但是款式不一樣,也只賣50。”“美女,50?哪家的店有這么便宜?這款是今年最流行的,更別家的當然不一樣的價格。好吧,美女,看你也是看家的高手,我實話跟你說了吧,這件衣服我進價也要50,你總得讓我賺點吧,68怎么樣?不能再少了。”“60,不能再多了。”“不行,美女,再商量一下,65!”“算了,我還是到別家看看吧,也許有比這件更便宜的。”
說完,那位學生就走了。我看到她這樣,覺得很奇怪,看得出那人對這件衣服很喜歡,65也是一個較為合理的價格,為什么不買下呢?可是,我很快發現
那人并沒有走得很快,她好像再等什么一樣。不一會兒,只見那老板娘伸出頭去,對女孩說道:“回來!算了,賣你好了,唉,看不出你年紀輕輕的居然砍價這么利害!”
最后,那女孩以60元的價格買下了那件她喜歡的價格。
生活中的談判案例 篇3
有一個媽媽把一個橙子給了鄰居的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便討論起來如何分這個橙子。兩個人吵來吵去,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由一個孩子負責切橙子,而另一個孩子選橙子。結果,這兩個孩子按照商定的辦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興興地拿回家去了。
第一個孩子把半個橙子拿到家,把皮剝掉扔進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機上打果汁喝。另一個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進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來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從上面的情形,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兩個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們各自得到的東西卻未物盡其用。這說明,他們在事先并未做好溝通,也就是兩個孩子并沒有申明各自利益所在。沒有事先申明價值導致了雙方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場上的公平,結果,雙方各自的利益并未在談判中達到最大化。
生活中的談判案例 篇4
市百貨大樓為了更多地吸引顧客,提高商店信譽和知名度,作出這樣一條規定:凡在百貨大樓購買的商品,如果購后顧客覺得不如意,只要未損壞商品原樣,均可在10個月內退貨。這條規定作出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顧客劇增,日銷售額直線上升。但是在這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具體的問題。
顧客宋某,系市建筑工程公司工人,半月前在大樓鞋帽商場買了一雙廣東皮鞋,價格為290元。在這個半月中,他發現鞋幫開膠,鞋底也有輕微斷裂。于是他到商店要求退貨。柜臺營業員認為鞋類屬于特殊商品,穿用后已不能再行出退貨,且鞋幫開膠的主要原因是劇烈運動造成的,屬人為原因;鞋底斷裂雖屬質量上的事故,但也和運動有直接關系,因此不同意退貨,但同意給予修補,其費用由商場負責。
而這位顧客認為,鞋壞主要是質量不過關造成的,堅持退貨。雙方互不相讓,發生爭執,最后這位顧客找到商店負責顧客投訴商管科。商管科的同志認為,這位顧客的要求有一定道理,商店應該對這起質量事故負責任,但考慮到實際情況,此鞋經修補后還有使用價值,故建議鞋帽商場與顧客協商,按修補處理,并給顧客一定的經濟補償。但鞋帽商場領導認為,鞋是由業務部門組織進來的,商品發生質量事故理應有業務部門向廠商索賠,商場不能承擔其責任。
這位顧客又找到了業務科。業務科認為我們大批量進貨,不可能因一兩雙鞋而找廠家,況且業務科只管進貨前的質量事故,商品在銷售過程中發生的質量事故,應由鞋帽商場負責。
這位顧客在商店各科室手到推諉,冷落,感到非常氣憤。一怒之下找到了市消費者協會,要求對此作出公正合理的仲裁。市消費者協會認真聽取了顧客的意見,和商場進行了溝通,并委托質量檢驗部門對皮鞋進行了嚴格檢驗。
生活中的談判案例 篇5
甲方(買方):我、同學乙方(賣方):賣圍巾小販
一、談判背景與過程描述
20xx年11月9日我們啟程去桂林陽朔旅游,第二天晚上去逛西街打算買些特產回來,一路上形形色色的小販攤子擺滿了一條街,我們也滿載而歸。但是有一幕是和賣圍巾的老板討價還價的場景卻讓我記憶猶新。當時將近十一點半了所有要趕著回旅館,于是我們往路邊那里一瞥就對上眼兩條圍巾,于是過去查看和詢價。一開始老板應該是知道我們是外來旅客不知價格,打算狠狠宰我們一頓,于是漫天要價,兩條圍巾一百塊。我們當時就愣住了,反應過來后便開始和老板講價,詢問其他款式的圍巾價格和質地,并將兩者進行對比,同時也將其他商家的價格告訴他。老板也許看出來我們也不是好糊弄的主,于是每條圍巾25元。我們還是覺得圍巾不值這個價錢,于是繼續砍價,可后來大家都不肯讓步僵局了,老板說至少18元才肯賣。我同學一直在旁邊說:“那么貴,趕快走了,又不是只有他一家買圍巾的!”而且正在此時,一同學打來電話催要回去了,而明天去桂林便沒有時間去買東西,老板顯然也知道我們的劣勢,于是死不讓步,最后我們沒有辦法便以每條18元的價格成交兩條。此時老板還郁郁不平的說了句:“我從來沒有那么低價買過,你們真是會講價。”但是當我們走不遠在另一攤子看到質地一樣款式差不多的,我們直接開價15元一條有嗎?起初老板讓我們加一點,不理會直接走人,老板立刻說要多少條,我們又以每條15元的價格買了兩條。
二、進行談判策略分析
剛開始雙方進行相互試探,詢價看產品。后來雙方陷入僵局,各說各話,無法達成共識。但當甲方接個電話之后形勢開始變化天平出現傾斜,甲方即是我們的劣勢暴露。這時賣家已經知道賣家的致命弱點,買家繼續掙扎卻被賣家洞悉,并指出對方的軟肋,逼迫買家做出價格讓步。
1、價格起點策略,剛開始報價以高出實際價格的價格報出,比如老板的第一次報價是每條50元。當我們和她討價還加時,他還有很大的議價空間。開價開得很高,然后再一度讓價讓顧客也就是我們覺得自己是贏的,這樣的談判很成功。而且小販會恭維我們,說我們的價格比別人的更低,讓我們感到更自信自豪。
2、借題發揮策略:認真聽取對方的陳述,抓住對方的問題點,進行攻擊、
突破。當小販說他的圍巾全是純手工制作之類時,被我們抓到“爛腳”進行了駁回反擊。
3、對比報價策略:在報價的時候可以向對方展示其他商家的價格。讓對方知道其他商家的產品價格,而不至于漫天要價,從而給出較合理的價格,因為他也不想白白失去一樁生意。
4、欲擒故縱的策略:在談判過程中,甲方即我們裝出滿不在乎的態度,掩飾急需的心情,似乎只是為滿足乙方的需求而來談判的,使對方急于談判,主動讓步,以此實現我方的目的。
5、期限策略:指出我方的談判時間有限,以此給對方壓力。我們特意激老板,說這個價格不賣我們就不買了,而且沒有時間跟他軟磨硬泡,希望老板可以改變心意。但是由于途中借了一個電話,談話內容被對方所知,所以我們的優勢變成了劣勢。
6、紅白臉策略:在談判過程中,可以有談判人員中的一人充當紅臉,一名充當白臉,適時地將談判價格定下來。我和我同學兩人充當不同的角色,不斷給老板下猛藥。
三、 領悟與總結
成功的地方:1、在談判開始階段,我們采用協商式開局的策略,使用禮節性語言,尊重對方,相處過程中不卑不亢。這不僅是對對方的尊重,也能讓對方尊重你,更加會增加對方
的好感,為談判的進行鋪墊了良好的氣氛,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2、懂得使用借題發揮策略和紅白臉策略等談判策略進行談判。
失敗的地方:1、沒有很好的利用各種談判策略,考慮不周全,過于表現出對此款圍巾的需要度,讓對方看出了自己的弱點,還有對此行業不夠十分了解。
2、對于談判我們還是比較羞澀的,不知道怎么樣很好的去應對對方的攻勢,談判思維和談判技巧不夠好。
3、對于對方提出的條件過于快的接受,沒有做到欲擒故縱這個策略。沒有一直堅持自己的心理價位。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談判,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可以學到許多談判的知識。在談判中需要注意幾點,總結起來就是:
1、 準備階段顧名思義要做充足的準備,知己知彼。開局階段要注重禮儀,盡量用一個平和的心態去營造一個平和的開局。
2、 注意對方的面部表情和神態動作,這代表著對方的心理。 在談判時,一定不能暴露自己的弱點或是劣勢。 說話要瞻前顧后,不能顧此失彼,更不可前后矛盾。對說出的關鍵 詞、關鍵數字和關鍵性問題要牢記不忘。
3、 商務談判的語言技巧——成功的商務談判都是談判雙方出色運用語言藝術的結果。1、針對性強;2、表達方式婉轉;3、靈活應變;4、恰當地使用無聲語言。
4、 對待過激的情緒問題,首先關注和了解對方的情緒,也包括你自己的情緒,讓對手的情緒得到發泄,然后使用象征性的體態語言緩解情感沖突。
5、磋商與策略的選擇是談判的核心階段,應該明確自己的談判目標,選擇準確恰當的策略。
生活中的談判案例 篇6
游泳池里談生意 英國某啤酒公司的副總裁在去南美作商務旅行時,接到總部的傳真,要他在歸途順便去牙買加和當地一家甜酒出口公司的經理談生意。但問題是他沒有去牙買加作公務旅行的簽證,想臨時辦一個,時間又來不及。 于是,他只好以旅游者的身份來到金斯敦的諾爾曼雷機場。
在檢查護照的關口,移民官從他皮包的工作日志及來往信函中判明他是在作公務旅行,所以不許他入境。他反復向移民官聲明,自己不過是在返回倫敦前來這兒作短暫的休整。這才勉強被允許入境。 他一在旅館安頓好,便打電話和那位甜酒出口商聯系。剛打完電話,就來了位移民局的官員,說他是懷著商務目的來到此地,而沒有取得應有的簽證。對他說,他將受到有關方面的嚴密監視,一旦發現從事商務活動,便將立即驅逐出境,并處以高額罰款。
足足兩天,他身邊總有一位警察,像個影子似的。使他不得不像個旅游者一樣打發時光。看來此行是只能白費時間和金錢了。 但是在他離開之前,卻在警察的眼皮底下與那位出口商談成了生意。 旅館設有游泳池,池旁有個酒吧供客人喝喝飲料,稍事休息。監視的警察只見他與一位身著比基尼泳裝的妙齡女郎正坐在酒吧前喝酒,還有一搭沒一搭地和酒吧服務員聊天。 誰知那位服務員竟是出口商打扮的,而那名妙齡女郎則是他的女秘書。
案例分析:只要會想辦法,任何官樣文章都阻止不了人們談生意。任何地方、任何場景都可以用來談生意。在國內很多私人老板特別會利用與客人吃飯的時間做成生意,也有很多人會在陪客人游玩時把生意談成
生活中的談判案例 篇7
某市百貨大樓為了更多地吸引顧客,提高商店信譽和知名度,作出這樣一條規定:凡在百貨大樓購買的商品,如果購后顧客覺得不如意,只要未損壞商品原樣,均可在10個月內退貨。這條規定作出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顧客劇增,日銷售額直線上升。但是在這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具體的問題。
顧客宋某,系市建筑工程公司工人,半月前在大樓鞋帽商場買了一雙廣東皮鞋,價格為290元。在這個半月中,他發現鞋幫開膠,鞋底也有輕微斷裂。于是他到商店要求退貨。柜臺營業員認為鞋類屬于特殊商品,穿用后已不能再行出退貨,且鞋幫開膠的主要原因是劇烈運動造成的,屬人為原因;鞋底斷裂雖屬質量上的事故,但也和運動有直接關系,因此不同意退貨,但同意給予修補,其費用由商場負責。而這位顧客認為,鞋壞主要是質量不過關造成的,堅持退貨。
雙方互不相讓,發生爭執,最后這位顧客找到商店負責顧客投訴商管科。商管科的同志認為,這位顧客的要求有一定道理,商店應該對這起質量事故負責任,但考慮到實際情況,此鞋經修補后還有使用價值,故建議鞋帽商場與顧客協商,按修補處理,并給顧客一定的經濟補償。
但鞋帽商場領導認為,鞋是由業務部門組織進來的,商品發生質量事故理應有業務部門向廠商索賠,商場不能承擔其責任。這位顧客又找到了業務科。業務科認為我們大批量進貨,不可能因一兩雙鞋而找廠家,況且業務科只管進貨前的質量事故,商品在銷售過程中發生的質量事故,應由鞋帽商場負責。
這位顧客在商店各科室手到推諉,冷落,感到非常氣憤。一怒之下找到了市消費者協會,要求對此作出公正合理的仲裁。市消費者協會認真聽取了顧客的意見,和商場進行了溝通,并委托質量檢驗部門對皮鞋進行了嚴格檢驗。
生活中的談判案例 篇8
由于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消費高檔品的數量也越來越大,所以,學會如何砍價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小視的生活技巧。想要順利的以低價購入商品,不僅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快速的反應能力,更需要高超的談判技巧。下面這個例子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極小的砍價的例子。但是在其中卻也蘊含著不少談判技巧,并且,學會了運用這些技巧,能為你節約不少的開支,帶來間接的經濟收益。
案例:
受兩位朋友之約前往電腦城,陪同砍價的項目是某品牌筆記本電腦1臺。
在還沒有出發之前,我們了解到另一個朋友買了相同的一款電腦價格是8300元。同時,我查詢了有關資料,該款電腦的市場價格有很多,其中最低的一家價格是7200元。此外,我還問想買電腦的朋友S,今天是否定下來一定要購買到筆記本電腦。朋友S說:下定決心了。
我們到了電腦城,一起去的兩個朋友只是隨便逛逛而已。其中逛了兩家很大的電腦店鋪,朋友S,對電腦不大懂,只是左看看,右看看。他不知道買什么樣的機子比較好。然后我建議他說,電腦款式你來選,電腦配置我們來跟你說明,最后決定權在你手里。看了很多款電腦以及詢問了很多關心的問題后,我們把目標鎖定在朋友S比較看好的兩款筆記本電腦上。
進入砍價部分,我開始正式跟賣電腦的業務員說:很感謝你今天花了很多時間給我們作有關筆記本電腦方面的說明。現在我們看中這兩款電腦,你能否給我們再詳細介紹它們的區別?聽他講完介紹,朋友S又問了他關心的一些問題。最后,朋友S說那就決定選這個機子了。然后,我跟業務員談。我說:今天我陪朋友過來買電腦,是因為他們很信任我,認為我在電腦方面懂得還是比較多的。今天,我們決定把電腦買好,只要價格比較優惠的話。朋友看中了這款電腦,你看能以多大的幅度給我們優惠?他回答說:嗯!你們既然選好了這款機子,我這邊報個實價給你,給你們7900元,優惠400元。我接著問他:很感謝你,你不僅服務態度好,一直為我們挑選筆記本忙前忙后。同時也感謝你給我們優惠了400元。不過我覺得還是很貴。據我了解到的情況,有其他商家比你們價格要低的多。你看看,你這邊是否還能再優惠?他反問我說:那你說吧,你想多少錢買下來?出個價。我回答他:我出的價怕你一下子接受不了,這樣吧,我們想知道你還能給我們一個什么樣的優惠價?他說:這個價格已經是很低了,那家給你們那么便宜的話,你們為什么不到他們那家商家去看看?我回答他:我們看中了你們的服務和公司的規模,要是價格能跟他們差不多的話,我們就不用跑他們那邊去了,畢竟花時間和精力。他說:那你說說吧,他們給你們是多少價格?我回答他說:是跟你們有一定的差距,他們給我們的價格是6800元。我一報價格,這位業務員就一副很吃驚的樣子答:不可能的,我們這里沒賣過這個價格的。然后,我接著說:這樣吧,我們看你今天為我們服務的這么好,也挺辛苦的,我知道這么低的價格對你來說,是很難作出決定的,你看這樣,你請示一下你們經理看看?聽了我說的話,他就找他們經理去了。
他們經理過來,問電腦現在是怎么回事了。我回答他說:電腦很好,你們的服務態度也很好,能為我們忙前忙后的,所以我們決定今天一定要把電腦買回去,不然感覺不好意思呀!不過,現在就剩下價格沒談妥了。他說:你們想要什么價?我回答他說:剛才我跟你們業務人員已經說過了,我們是了解到有一家商家可以賣到6800元的,機子型號、配置都是一模一樣的。他一聽,回答我說:這樣,我看一下我們倉庫進庫單,我核實一下進貨成本。5分鐘過后,他們倆回來了,經理說:這樣吧,給你們7100元。我遲疑了一下,說:這樣吧,我們也商量一下,等會給你們答復。我跟朋友S說:我再盡力一次,看能不能談到7000成交,要是實在不行,這個價格也可以考慮的。朋友S告訴我說:這個價格他還是比較滿意了。然后,我們回來說:這樣吧!經理,你看,我們把零頭去掉,7000元整,可以的話,我們馬上付錢。他回答說:不行,我給的價已經到位了,不然,真的沒辦法。最后,我說:看在你們的業務人員這么專業,態度這么認真,那我們決定就按照7100元買了。
生活中的談判案例 篇9
賈先生想為他的女朋友買一枚戒指。他已經攢了大約800元,并且每星期還繼續攢20元。一天,他在珠寶店被一枚標價1 200元的戒指吸引住了。他認為這就是他想送給女朋友的禮物。但他買不起。該店老板說,你可以數星期后來買,但不能保證那時是否被人買去。賈先
生很沮喪。隨后,他偶然進入另一家珠寶店,見有與前一店的那枚很相似的戒指,標價800元。他想買,但仍惦記著那枚1 200元的戒指。數星期后,那枚仍未售出,還降價20%,減為960元。但賈先生的錢仍然不夠。他把情況向老板講了。老板很樂意幫助他,再向他提供10%的特別優惠現金折扣,現付864元。賈先生當即付款,懷著喜悅的心情離開了。
其實兩家店的戒指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從批發商那里以每枚700元進的貨。但第一家店獲純利164元,而另一家店標價雖低,卻未能吸引賈先生。他為自己聰明地等待了數星期后獲得減價的好處而感到愉快,還為與老板討價還價后又得到 10%的特別優惠而高興。這不是皆大歡喜嗎?確實,從別人那里獲得優惠無論如何都會使人有一番特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