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區團委工作計劃
7、深化共青團特色樓門創建工作。年內,每個街至少創建兩個示范性的共青團特色樓門。在創建過程中,要合理設置項目,精心設計內容,把特色樓門建設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的一個新亮點。街道、社區團組織要充分發揮聯系青年、服務青年、引導青年的優勢,以共青團特色樓門等活動項目為有效載體,緊緊圍繞街黨政中心工作,引導廣大青年為營造鄰里和諧、互助友愛、積極向上的社區氛圍,為創建和諧社區多做貢獻。
8、繼續深化和規范青年志愿者行動。加強我區青年志愿者協會的自身建設,努力構建全區青年志愿者服務的組織專業類別網絡,推動青年志愿者行動的深入開展。繼續評選優秀青年志愿者集體和優秀青年志愿者,適時召開“社區志愿服務和諧行動”階段總結表彰會。大力推進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建設,積極開展“爭做環保志愿者”、“愛心銀行”、“青春奧運、綠色環保”、“青春成長、關愛健康”、“爭當奧運志愿者”英語競賽等一系列志愿服務特色活動,培育和樹立一批志愿服務品牌。繼續深入開展“我為優撫對象獻愛心”活動,大力弘揚我區擁軍優屬的優良傳統,引導青少年志愿者為我區優撫對象提供經常性的志愿服務,完善長效幫扶機制。
9、努力提高團員青年的競爭能力和創業本領。充分發揮團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為廣大團員青年開展職業生涯導航活動。開辦青年職業導航講座,聯系建立若干青年見習基地,加強與區勞動局等部門溝通,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做好青年職業信息服務、咨詢規劃、崗位介紹等工作。積極探索建立青年就業和培訓中心,會同區勞動局、街道等有關部門和社會機構,采取資源共享、搭建平臺、協調服務等形式,積極為青年提供就業信息和職業培訓,增強團員青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堅持“號手聯動”,大力培養“青年崗位能手”,樹立典型,弘揚正氣,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繼續深化青年創新創效活動,
以提高職業技能和工作水平為目標,在全區企事業單位團員青年中廣泛開展崗位練兵和服務競賽等活動。
三、努力做到服務青年有新突破,不斷完善多渠道的青年事務參與體系
10、努力營造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圍。認真落實《我區關于進一步深化“三位一體”法制道德教育體系,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以服務大局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為出發點,探索工作規律,完善工作體系,切實做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通過召開工作會議、參觀考察等形式,定期通報、交流各成員單位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開展情況,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共同研究突出問題,加強協調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聯動機制。繼續深化百名教師擔任社區法制輔導員工作,發揮他們得天獨厚的組織優勢、專業優勢和聯結優勢,大膽探索,扎實工作,逐步建立以社區教師為紐帶,學校、社區、家庭三結合的教育和預防工作體系,有效地控制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積極開展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努力為青少年排憂解難。邀請專家學者和熱心人士,針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的青春期和網絡成癮等問題,開展青少年健康行為方式研究,加強預防工作的理論探索,形成針對性強、有說服力的調研成果,努力為預防工作提供科學決策參考。深入開展“青少年網絡文明”行動、“社區青少年遠離毒品”行動、預防艾滋病 “青春紅絲帶”活動,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關心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廣泛開展“一對一”、“多對一”的學習輔導、就業培訓和生活幫扶等救助活動,努力營造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良好社會氛圍。
11、進一步做好未成年人保護有關工作。深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利用綜合治理宣傳日、法律頒布紀念日等有利時機,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要將宣傳和服務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服務促宣傳,積極創建全社會依法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良好社會氛圍。按照“兩法一例”的要求,以社區為重點,完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基層組織建設,鞏固區、街道、社區三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網絡。認真做好未成年人的各類信訪投訴案件的接待處理工作,耐心細致地做好各類維權咨詢和協調處理工作。動員全區團員青年和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實施“愛心助學”等工程,按時發放“明德獎學金”,做好青少年維權工作。深化“進城務工青年發展計劃”,以做好“千校百萬”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