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委工作計劃精選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工作計劃頻道為您整理了《團委工作計劃精選》,歡迎大家閱讀!
團委工作計劃一:
今年全縣共青團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實踐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以xx大精神為指針,以青少年思想教育為主線,以服務大局,服務青年為重點,以加強團的自身建設為保障,緊緊圍繞縣委十一屆六 次全委(擴大)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繼續貫徹執行 抓大事、抓關鍵、抓實效、抓影響 的 四抓 工作原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扎實工作,艱苦奮斗,團結和帶領廣大青年為實現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奮斗。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用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構筑青年精神支柱。
1、用黨的xx大精神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武裝全團、教育青年。組織廣大團員青年圍繞xx大的主題,把握xx大的靈魂,理解xx大內涵脈絡及任務,進一步增強貫徹xx大精神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把深入學習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與學習在紀念中國共青團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結合起來,同學習省九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縣委全委會精神結合起來,幫助團員青年全面深入地領會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用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構筑起青年一代的強大精神支柱。
2、加強思想信念教育。要堅持正確地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教育青年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青年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和政治方向,切實把青年的思想統一起來、調動起來,發揮出團組織強大的政治教育優勢。同時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青少年生態環境環保建設、青少年文明行動,青少年健康文化行動等多樣的學習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進一步在全縣廣大團員青年中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的主旋律,引導青年振奮精神,與時俱進,進一步激發熱愛祖國、建設家鄉的熱情和積極性。
3、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一步加強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為基本途徑,幫助青年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弘揚道德新風,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利用 五四 、 建隊日 等重大紀念日,大力宣傳基本道德知識、道德規范。充分利用團員青年志愿者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等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開展各種道德實踐活動,使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的基本道德規范成為青年學生的自覺行動。
4、加強形勢任務教育。組織團員青年深入學習縣委十一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把全縣團員青年的思想統一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把建設成 三大基地、兩個產業、一座地毯名城 的總體思路上來,教育引導廣大青年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信心,以埋頭苦干的務實精神、不甘人后的競爭意識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大膽探索和實踐。成為貫徹落實縣委工作的中間力量。
二、以開發青年人力資源為重點,為促進我縣經濟發展作貢獻
1、全面推進農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動。通過加強服務隊伍建設,提高技術和信息服務的覆蓋面,引導農村青年積極開展領辦項目工作,服務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要進一步加強青年星火帶頭人志愿者產業服務隊建設,立足本地,輻射全縣,為農村青年提供切實有效的技術服務,通過 帶領農民干、做給農民看 的有效手段,引導和服務農村青年大力開展領辦項目工作,提高農民收入,服務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啟動農村青年素質訓練工程,依托現有培訓資源,實現培訓農村青年人次,幫助掌握先進適用技術。大力培育農村青年經紀人隊伍,全縣新發展農村青年經紀人50人,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100 人 。在文明小城鎮創建工作中,探索農村青年外出務工、技能培訓和勞務輸出服務,積極拓展農村的增收渠道。在做好各項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同時,要將創建工作和服務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工作有機結合,積極服務和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城鎮從事第二、第三產業就業。
2、繼續圍繞 四大基地建設 、認真搞好 細胞工程 建設。一是擴大青年養牛戶群體,今年要使農村青年養牛戶飼養量達到6萬頭。二是擴大更新水稻品種的青年農戶使用量,大力推廣 墾稻10 、 99-85 、 莎莎妮 和 1513 四大品種,使青年成為擴大優良品種的主力軍;三是擴大種植杞柳的青年農戶,動員有適合杞柳種植地塊的青年農戶積極種柳,為柳編出口提供條源;四是擴大烤煙戶中的青年數量,利東以南的五個鄉鎮團委,要配合黨委做好宣傳、鼓動工作,保證全縣10000畝任務的落實。
3、繼續開展企業青年創新創效活動。引導青工學習和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術,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 五小 攻關、導師帶徒、青年崗位能手技能大賽、 互聯網應用大賽等活動,培養一批青年崗位能手。組織青工投身以技術、管理、營銷、服務創新為基本內容的創新創效活動,聯合有關部門制定創新創效活動的政策性文件。實施企業青年分類培訓計劃,深化 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 創建活動。
三、以青年文化品牌為依托,組織青少年參與精神文明建設
1、全面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動。根據 著眼發展,著力建設 的基本思路,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冊制度,進一步加強志愿服務的組織、項目、隊伍和機制建設。以紀念學雷鋒活動開展40周年暨青年志愿者行動實施10周年為契機,開展 弘揚雷鋒精神、參與志愿服務、建設精神文明 主題活動。著眼群防群治,與公安部聯合開展維護社會治安愿者筑城行動。深入推進青年志愿者社區發展計劃,實施青年志愿者助殘行動和為老服務金暉行動,使 一助一 長期結對達到200對,使規范的志愿者為老服務站達到10個。組織志愿者開展助老、助殘、助困、綠色環保、公益事業等各種志愿服務活動,重點組織志愿者積極參與到城鎮美化環境保護工作中去,深入開展 我與青松共成長 青年志愿者活動,增強對城鎮綠化樹的管護。
團委工作計劃二:
一、注重綱領性,把xx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強調一個落實)
組織學習xx大報告精神,以黨的xx大精神為指引,堅持科學發展觀,圍繞團建創新、志愿服務體系,構建豐富團員青年精神文化生活等主題開展各項工作。要強化共青團的服務能力,提高團員青年的業務水平,擴大團組織對青年的有效覆蓋,創新團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設,使團組織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
二、體現先進性,全面深化青年文明號活動和扎實推進青年志愿者這兩項活動。(堅持兩個深化)
進一步完善“青年文明號”的各項管理機制,發揮好“青年文明號”的示范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組織策劃,制定具體工作方案,認真部署,狠抓落實,以崗位文明為手段,以志愿服務為載體,不斷深化“青年文明號”品牌活動,為構建和諧港盛以做出更大的貢獻。組織公司機械隊修理組青年集體與船務張港8號輪結對,學習全國青年文明號的先進管理經驗,以全面深化青年文明號活動。
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引導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服務進社區”等志愿服務。繼續推進并長期堅持助學、助困志愿服務工作,擴大我司的青年志愿者服務網絡,將青年時尚和青年志愿者服務有機結合,扎實推進青年志愿活動,讓每位團員青年都把一份愛心投入到志愿服務活動中,營造“讓青年志愿服務成為青年時尚”的良好氣氛。
三、把握時代性,加強后備人才管理和團員青年的職業規劃(突出三個加強)
1、加強后備人才的培養和管理。對公司青年后備人才儲備庫信息維護更新機制,實行動態管理,今年要調整一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廉潔自律等方面不符要求,工作業績不突出、發展潛力不大,年度考核不稱職,作風不實、威信不高、群眾意見較大,健康、年齡(超過40周歲)或其他原因等不宜繼續作為入庫人才儲備或已經被提拔使用的及時調整出庫。未入庫的青年員工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按照建庫程序吸納入庫,及時為青年后備人才庫補充新鮮血液,保證公司青年后備人才儲備的數量和質量。公司黨總支每半年至少組織入庫青年員工進行一次集中培訓或考察學習,鼓勵他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深造,提升文化水平和學歷層次,并根據入庫青年員工的專長和特點,努力在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給予支持、關心和幫助,盡可能把他們安排到班組長、骨干序列、職能管理等重要崗位上進行實踐鍛煉,積極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創造有利發展的環境,促進青年后備人才盡快地成長、成熟、成才、成功。努力儲備一批“有忠誠的思想素質和人格品德,有突出的專業優勢和創新本領,有強烈的團結意識和合作愿望,有顯著的敬業精神和工作業績,有堅實的紀律觀念和自制能力”的“五有”人才,使他們能夠在公司發展需要時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2、加強團員青年個人職業規劃
團員青年的職業生涯規劃
3、加強團支部是黨員隊伍的預備軍作用,將團員中的先進份子向黨組織推薦。
四、引入競爭性,全面開展“四創新”活動:
1、創新評先方式。
~年,在先進評比上將有所創新,我們將開展文明服務之星、崗位爭先之星、進步較快之星、體育特長之星、安全保障之星等評比。發揮團員青年的所長。
2、創新交流載體。
成立港盛團員沙龍,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有效形式和載體團結凝聚青年。利用先進的條件和設備舉辦唱歌、辯論、或某種設計(如培訓過的ppt、攝影等)的展示等比賽活動。
3、創新團員生日慶祝方式。在團員青年生日當天發送祝福短信,如果本月外地單身團員較多的話,可以聚起來搞一次生日聚會。
4、創建信息小組。
五、形式多彩性,靈活舉辦“五個一”新青年、新形象系列活動(舉辦五個一)
1、開展一次植樹活動。
2、組織一次先進表彰會(五四前夕)
3、開展一次“踏著先烈的足跡”活動,祭掃革命烈士墓,同時舉行入團宣誓儀式。
4、舉辦一場企業文化知識競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