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天------記參加蓮花山拓展運動
下來之后我高興極了。心想要是當初真的放棄了,可能本隊只有我一個人失敗了,真的連女老師都不如了。感謝教練,感謝領隊老師,感謝隊員的加油鼓動。后來吉林電視臺記者要拍攝教練周波的個人事跡,由于我普通話講的好就對我做了現場采訪。由于我從高空下來的興奮勁還沒消,說起話來也是非常的激動,條理也非常清晰,把不知道是誰的那個教練好頓夸。給我的感覺這里的教練個個都非常夠格,有愛說愛笑的,有嚴肅認真的,不論那一種類型,在講解動作要領時都非常到位。都能讓你聽明白。
下午的第二個項目是穿越電網,由繩子互相交結組成假想的電網,空子有大有小,這時兩隊就合為一個隊了。教練是一位上午一直沒有出現的教練,個子不高,不大愛說話,但是非常嚴肅。講完要領之后訓練就開始了。每穿越一個空他就用彩色的橡皮筋系上一個網格,這個網格就不能再穿越了。剛開始很多學員都在紛紛議論說過不去幾個,我也是持消極論的一員。有的學員甚至用手指去觸碰網格,那個教練二話不說馬上用橡皮筯給封住了。這時才看到他的厲害,誰再也不敢碰網格了。討論了8分鐘才讓一個大個子從一個網格穿過去了。過后那個教練總結說是:小個子從大空穿過去,大個子卻從小空穿過去了。后來陸陸續續穿過去了幾個。越到后來大家的思路就越發清晰起來了,集思廣益先后一些女老師都送過去了,當最后運送一個小個子男同學時,時間到了。即使這樣先后還運過去13人,要是當初邊想邊做可能不止運過去這13人。據教練說一共25個空,我們一共才23人。這個訓練以失敗告終。
下午第三個項目也就是最后一個項目是翻越逃生墻。一堵四米高的墻。要求我們全體隊員不借助任何器械全部爬上去。我們寢室有一個學員曾經做過這項訓練,等教練講完動作要求及注意事項后。立即開始了這次挑戰。當初預訂時間是30分鐘。結果才用了11分鐘多一點兒。最初由四個身體較好的男生做底座,面向墻趴,兩臂相疊放在頭上,然后上去兩名學員分別站下面四人的肩膀上,再后來有一個叫韓寶瑞的大個子,身高能有1米80多,體重也得有180多斤,從下一直爬到中間那兩個學員的肩膀上,這時他的手就能夠到墻的上沿了。這個人不但身高力氣也大,輕易就爬上去了。爬上去之后中間的那兩個就下來了。再上去的就單人準備爬到墻上面去。讓女老師先上,等到女老師爬上隊友的雙肩時,下面的隊友就用力抓住雙腳向上推舉,上面的韓寶瑞用雙手抓住她的手腕,用教練的話講叫做金剛扣,就是雙方互都要抓住對方的手腕。其他在下面隊友全部高舉雙手,手心向上,目的是防止向上爬的隊友向后摔倒,教練事先告訴我們,要是有人向后摔倒就用力把他(她)推上去扶正,決不能把他放下來,因為那容易使下面的隊友受傷。等女老師全都上去之后,男老師再紛紛爬上去,留在最后的是一個廣西來的小個子老師,別看他個子小,彈跳力相當好,原地彈跳手就能夠到2米多。上面一個隊友頭朝下,臉朝外,由兩名有力氣的學員十指交叉抓住雙腿踝骨處。下面這個老師跳起后就被上面的老師抓住了雙手。使勁一拉他,他再把兩腿用力向上一甩,頂上的其他老師瞬間抓住,一用力就把他拉上去了。全體隊員同時歡呼。那種高興勁就別提了。你要是其中的一員你就能體會到了。
最后主教練(可能就是電視臺做節目的那個)做了一個完整的總結。大意如下:首先告訴大家要相信自己并且戰勝自己。這個我身有感觸,空中抓杠這個動作這么難你都能完成,還有什么事會讓你如此恐懼、如此感到沒有依靠,還有什么困難會比它還難呢?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想到我曾經爬上那么高的柱子,用顫抖的雙腿向前跳躍并抓住橫桿,我就再也不會恐懼、不會畏難了。
第二個要告訴大家的是:要有團隊精神。“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團隊真的很重要。我們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當被分到一個團隊時,想到的只有如何使我們的團隊戰勝另一個團隊,當兩個團隊合并時大家想到只是如何完成訓練。個人好像已經不存在了一樣。在工作和生活中,團隊時小時大,那么也應該像我們今天一樣,小團隊準備戰勝另一個團隊,大團隊準備戰勝大的挑戰。家庭也是一個團隊,東北有一句俗語叫“家里不合外人欺”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第三個要告訴大家的是:要知道“感恩惜福”。感恩:首先感謝我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和健康的身體,讓我們能快樂的生活著。其次感謝我們的孩子,因為他們的存在讓我們對未來有了期盼。第三要感謝與我們朝夕相處的人,是他們使我們的人生絢麗多彩。最后還要感謝與我們擦肩而過的人,他們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人生。
總結完了大家合影留念,發放摩爾訓練營畢業證書。之后換下軍裝坐車離開。一路上感慨好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