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周記800字(精選6篇)
中秋節周記800字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我覺得今天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別圓,特別多星星,奶奶炒的東西特別多,特別香,嘻嘻!
在中秋節的前一天,我已經全副武裝,做好準備,因為,爸爸說今年不買燈籠,要我自己做,真倒霉!首先,我先用竹子制作成一個六面四角形的燈籠。可能我是第一次,把燈籠弄得亂七八糟的,燈籠不像燈籠,鬼不像鬼,最后還是老爸幫我做好了燈籠的支架。接下來是把畫好的畫做燈籠的面,這可是我的強項啊!我“佛手”一揮,一會了就畫好了。最后,也是最難得一部分:就是做燈籠的“胡須”。一開始,我剪得四不像,媽媽說我剪怪怪的,我很不服氣,但是我看到媽媽剪得“胡須”非常精致,我就好佩服媽媽。辛苦了一天,終于做好了燈籠,看著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戰利品,從心里比吃了比糖還甜!
我盼呀盼,終于盼到中秋節當天了,我盼中秋節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奶奶做的大餐;二是因為我約了同學晚上到華柏公園玩。還沒到約定的時間,我就匆匆忙忙地拿好燈籠下去了,當我走到華柏公園的時候,連個人影都沒有。果然,太早了,當我準備休息一下的時候。突然,一只手拍了拍我肩膀說:“小鄭,你好慢啊!”我轉頭一看原來是徐筠穎。后來我們拿著漂亮的燈籠到公園里到處轉,一個肥胖和一個瘦瘦的身影閃過,嚇我一跳,原來是歐凱瑩和蔡珊玲。一開始,我們還興致勃勃地拿著燈籠瞎轉,一會逛那邊,一會逛逛那邊,開心極了!我們就把燈籠給忘了,東玩玩、西玩玩,一會玩三字經一會玩木頭人,樂極了!玩累了,就在石椅子上休息。
玩著玩著就忘記了時間,我們只好依依不舍地分手,個個都回家賞月,我也不例外。還沒有到家門口,我已經聞到我家炒田螺的味道,真香!我忍不住朝香味的來源“飛”去,媽媽看到我這副摸樣哭笑不得。中秋節的大餐終于可以開吃了,一邊吃著可以辣到讓人“噴火”的田螺,一邊喝著冰冰涼涼的奶茶,真是爽到爆。
這一天我過的非常快樂,非常充實!這個中秋節,月亮更加圓,給加亮,而且更加有意義,突出了它的團圓之意。
中秋節周記800字 篇2
由于爸爸媽媽明天都有工作安排,我們家決定在今天提前過一個中秋節:晚上吃過大餐以后,每人手里拿幾個月餅,邊吃邊在陽臺上賞月,并談論自己今天的所見所聞。
按照打算,爸爸媽媽下了班都早早的回了家,爸爸帶我們開始拆月餅的包裝,媽媽則在廚房里忙的不可開交,我們幾個忍不住偷吃了幾塊月餅,但還沒吃幾個,就被廚房里傳出來的香味引到了飯桌上去——月餅再好,也抵不過媽媽燒的一頓飯。媽媽依次把拿手好菜端上餐桌,我們只是看了看,并未吃。因為過節吃飯要一家人一起吃才有味道。
前后等了大約有幾十分鐘,菜菜全部上桌,拍照留念之后,我們才開始吃。我先給父母挑了兩塊最肥的豬蹄,為他們遞去餐巾紙后,自己才開始吃起來。面對我的夾菜,父母這次表現得并不驚訝,也不興奮,他們只是雙雙點頭示意后便開始吃。我認為今天他們的確累了,有人為他們夾夾自己做的菜吃,也是應該的,也許是前幾天有感恩活動的原因——我第一次主動地為他們倒上飲料,他們喝了幾口后便叫我自己的,他們要喝會自己倒的,我開始狼吞虎咽起來。
吃的正起勁,媽媽接了一個電話,我和爸爸一聽媽媽的語氣,便知道是她的工作單位的電話。媽媽幾次拒絕單位的請求,可都無效。單位那邊的態度反倒更強硬了,我真想把電話接來,一頓罵后掛斷,但我不能這樣,為了媽媽。現在只有弟弟一人蒙在鼓里,以為是什么親屬送祝福呢。( )
最后,單位那邊掛斷了電話,我們知道媽媽非去不可了,都勸她多吃點飯或拿幾個月餅在路上吃也好。可她什么都沒拿,只是把杯子里的飲料一口氣喝完了。提包出去了,弟弟問她去干什么,是不是又去上班,今天不是說好了不去嗎?媽媽說她只是去把樓梯口的電瓶車放好來,一會兒就回來。弟弟將信將疑,但還是回到飯桌上來繼續吃飯了。但我們都知道,這是媽媽騙弟弟的話,是善意的謊言。
但桌上卻沒有了之前的歡聲笑語。
后來,我們三人站在陽臺上看月亮,眨巴著嘴中的月餅,我想起桌上的美味和媽媽“騙”弟弟的話,月餅的味道在我心中有了新的定位,那就是親情的味道。
而媽媽去工作,這就告訴我該如何去感恩,例如說:今天晚上的臟碗碟就我包了!
嘻嘻,我看到弟弟在我們著急忙慌搶月餅吃的時候,抽出了兩個月餅,塞到了他衣兜里呢!是感謝給予自己這么多的媽媽,給她吃的吧?
希望明天,爸媽都沒事,我們一家能過一個真正的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周記800字 篇3
中秋節的時候大家都要邊吃月餅邊賞月,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來告訴你吧!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于“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于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周記800字 篇4
今年X月X日是中秋節。可惜天公不作美,秋雨從昨天晚上就開始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
這個中秋節,我決定為爸爸、媽媽做一道清燉魚。我和爸爸冒雨去菜市場買菜。我們先買了青菜、豬肉和海鮮。后來到賣魚的攤位,我們選了一條二斤半的大鯉魚,并讓阿姨幫我們把鯉魚殺好,然后,我們高高興興地提著魚和菜回家了。
我一進家門,就在網上查了做清燉魚的方法。然后,我就開始照著做起來。我先來洗魚。我用雙手把魚的腹腔掰開,清洗的直到沒有血水為止。接著,是腌制魚。我把食鹽涂抹在魚的表面和腹腔。然后,我又準備蔥花、蔥段、姜片和蒜瓣。
接下來,我打開爐火,放入花生油、蔥花,等爆出蔥香味的時候,我往鍋里加入適量的水,再把魚放進去。蓋上鍋蓋,大火燒滾。大概過了十分鐘左右水沸騰了。我放進蔥、姜、蒜,加入少許八角、鹽、米酒和料酒。我又蓋上鍋蓋轉為小火繼續燉。又過了幾分鐘,清燉魚就做好了。我把爐火關掉,等鍋里的魚湯落滾,清燉魚就要出鍋了。
因為我怕被燙著,只好請媽媽幫忙。只見媽媽一手拿大勺托著魚頭,另一只手拿小勺托著魚肚,把魚輕輕地放在湯碗里,最后,又把魚湯倒進碗里。我請爸爸把清燉魚端上飯桌。
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品嘗我做的清燉魚。爸爸、媽媽一致評說這道菜湯鮮肉美,味道好極了。
綿綿的秋雨下個不停,雖然沒有欣賞到皎潔的圓月,但是我們全家吃著我做的清燉魚同樣度過了一個幸福、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周記800字 篇5
昨天是中秋節的前夕,我靈光一閃,如果在這個中秋節里和小學同學好好聚在一起那真是太美好了!
我的朋友圈可真多,雖說約了不少的小學同學但是有空在一起聚聚的也就那么兩三個,也難怪有人說初中的生活是緊張。
新的一天到來了——中秋節。“喂,劉德高你到了嗎?哦,好不急,我等你”“請問是劉福鑫嗎?你到了沒,沒有啊,那好,待會見”已經下午一點多了,本來是約在兩點到的,我卻早早地到了,見到分隔2個月的朋友難免有些小小的激動。在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我眼睛一票就看到與我相伴六年的朋友,我疾步如飛的朝他們走去,揮著手,誒,我在這!雖說我那動作有點夸張但是我就是這樣的人。無論時隔多久,我對他們當年的熱情依舊沒有改變。夸張動作讓所有的路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我的頭上,老同學劉福鑫、劉德高還有孟華龍,沒想到他們來時就在同一個地鐵上相遇了,這一切說來都是緣分吶!我們一起到的圖書館寒暄了幾句我趕忙插入話題:“你們在哪讀初中?”不出幾秒,立刻有幾位“好哥們”回復了。有的在梅苑中學,有的在武珞路,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說完了就讀的初中,我們又互相開始比較三天長假的作業量。一位說:“我們《勤學早》要寫11頁,還有好3張試卷,再加周記,誰有我牛?”結果,這位“作業君”當之無愧地爬上了“作業最多者”的寶座,人人都望塵莫及。說完了這一切,我們都沒有什么新鮮事可聊了,便回憶起了過去美妙的小學生活,也想起了幾位和大伙特別要好的同學,也有不少的人說,希望回到小學。頓時,大家都不發話了,沉默了足足三分鐘。
我打破了沉寂,說道:“小學雖然美好,但我們要好好把握現在這三年,不要在懷念小學時讓這三年偷偷溜走,使得我們再一次追悔莫及。”同學們明白了我的意思,表示同意我的看法。
中秋節周記800字 篇6
早晨,溫暖的陽光像孩子似的溜進了我的房間里,在我的臉上玩耍,我懶懶的翻了個身,忽然想起來今天要去奶奶家,下子就清醒了許多,猛地坐了起來,以我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下了床。因為今天我和爸爸媽媽要回奶奶家。
汽車緩緩的開動了,窗外的景色一個個想想窗外跑去,心里高興急了,竟然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歌,但由于唱得不好,最終還是在爸媽的反對下停止了。可是我依然很高興,在腦子里想著與奶奶共度佳節的美好。
下午,我們到奶奶家來吃飯。奶奶做了一桌好吃的,還有我的兩個哥哥也來了。我們吃晚飯以后奶奶給我們拿出了她買的月餅。奶奶買的月餅是五仁的,我已近好久沒吃到月餅了,所以吃起來特別香。月餅里面有花生、芝麻、冰糖、還有一些紅的和綠的小細絲。
晚上我和哥哥們一起出來看月亮。月亮是多么的圓,那么的大,又是是那么的亮,照的人心里暖暖的,真像一個白玉盤。看著哥哥們在一旁打鬧,又看看那一個圓月,我露出了微笑,這是多美的一幅畫啊!可是,我忽然想起了爸爸以前唱過的《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守在嬰兒的搖籃邊,你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我在家里耕耘著農田,你在邊疆站崗值班…… 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不能和親人團聚。心里又多了一些同情和酸楚。
看完月亮以后,我們全家人都看中秋節文藝晚會。晚會上有跳舞的、有唱歌的……這些節目都非常好看。不過可惜的是,我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真是個快樂的中秋節啊!希望以后的中秋節都可以像今天這樣開心,也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可以團圓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