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周記集合(精選3篇)
中秋節周記集合 篇1
今天是中秋節,也叫團圓節。我很開心,因為今天可以在爺爺奶奶家玩,在爺爺奶奶家吃飯,和爺爺奶奶一起過中秋節了。
在吃中午飯的時候,奶奶端上來了鱸魚、大蝦、柴雞、粉條、豆腐等好吃的菜,這么豐盛啊!我恨不得一口氣把這些菜都送到自己嘴里。吃完午飯,我在院子里玩著,時間就像流水,不知不覺就到了夜晚。奶奶已經把晚飯準備好了,當然有今天的主角——月餅。月餅有草莓味的、五仁味的,還有玫瑰味的。
在朦朦朧朧的夜色中,我隱隱約約地看到一個金黃的“大圓盤”。月亮真圓呀!真像這有團團圓圓寓意的月餅。月亮真亮呀!亮得像是白晝一般。月亮真美呀!美得就像一位仙女在云霧中飄動。我感覺自己真幸福呀!有家人一起過中秋節,有這么多好吃的。
我抬頭望著明月,不禁想起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古朗月行》,脫口吟誦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就這樣,我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著月,和家人度過了快樂的中秋節。
。∶篮玫闹星锕澭!
中秋節周記集合 篇2
中秋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經過了那么多年的積淀,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蘊含豐富的中秋節了,在中秋節里面蘊含著很多中國的文化。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庇质且荒曛星锛压,中秋節蘊含豐富的文化,中秋節的習俗、美食、神話故事和文學作品都體現了中國元素。那么中秋節蘊含豐富到底有哪些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季、追月節、拜月節、團圓節……中秋節在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
剛剛介紹完中秋節的.發展史,我再來介紹一下中秋節的主要習俗:
一、賞月。文人在月下吟詩,“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民間月下踏歌、跳舞。
二、賞桂。桂樹下賞月、吟詩、飲酒。
三、拜月。婦女拜月、少女拜月,祝愿“貌似嫦娥,面如皎月。”
習俗介紹完,當然少不了中秋美食——月餅。我國月餅品種繁多,主要有十種: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臺式月餅、滇式月餅、港式月餅、潮式月餅、徽式月餅、泰式月餅、桂式月餅。這十種月餅各有各的風味,我真想把所有的月餅都品嘗一遍。圓圓的月餅,象征團圓,反映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
好了,中秋文化我就介紹這么多了,也祝愿中華兒女在中秋佳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周記集合 篇3
有關中秋節來歷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有關中秋節來歷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