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周記匯編(精選8篇)
關于中秋周記匯編 篇1
大家都知道:名人是難得一見的吧!可是,年幼的我作為“太陽風”文學社的社員,卻跟很多大作家進行了交流。就拿上周六來說吧,我們和浙江省作家協會志愿者中心主任、著名詩人黃亞洲見面,一起參加了“中秋詩歌朗誦會”活動。
因為這一次面對的是大作家,所以我在家排練了好幾遍,信心十足。一到會場,覺得氣氛非常熱烈,我充滿了自信。
朗誦會開始了,小社員們抑揚頓挫地朗誦著關于月亮的詩。快輪到我了,我心里卻緊張得想:前面的同學都朗誦的這么好,我能行嗎?
隨著主持人的報幕,我踏上了舞臺,開始了自己的朗誦。我在站在臺上,非常的緊張,覺得心都到喉嚨口了。我的手緊緊地拿話筒,仿佛一不小心就會掉到地上。我的另一只手,就不知不覺得放在了背后,抓起了衣服,腿從開始一直抖到最后一句詩朗誦完。大約過了兩分鐘,我的詩就朗誦完了,迎來一片熱烈的掌聲。
雖然沒能贏得黃亞洲老師的贊許,但觀眾們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越讀越好的。
關于中秋周記匯編 篇2
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家吃團圓飯。
我幫媽媽拿禮物,有月餅、水果……我們上車了,我趴在車窗向外看去,馬路上有好多人都拿著月餅,我到了姥姥家,姥姥、舅舅下樓來接我們,我把禮物給了姥姥,和姥姥一起上了樓,但老爺還沒有下班回家,姥姥說等姥爺下班回來我們就去酒樓吃飯,我聽后高興的跳了起來,有好吃的了,真的很開心,不一會姥爺回來了,我們就一起去了酒樓吃飯,酒樓內那真是高朋滿座,座無虛席,真熱鬧呀!
平時我們很少到酒樓吃飯,只有在節日里我們才會到酒樓里吃飯,平時去酒樓吃飯也只有一兩個菜,但是今天上了一大桌子菜,讓我不知該吃什么好,大家在一起吃飯都高興的眉開眼笑開心極了,真是一個讓我難忘的中秋節。
關于中秋周記匯編 篇3
9月25日星期六
盼啊、盼啊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于來臨了。很高興也很快樂。
在中秋節的這一天里,我們家買了好多的水果:葡萄、香蕉、梨、西瓜、哈密瓜各種各樣的水果映入眼簾。還有好多種類的月餅,有白切雞吃。總之一句話:有很多的東西吃。但是,這一天好可惜,左看右看,看來看去都看不到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真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雖然是沒有圓圓的月亮但是我們家溫馨的氣氛還是有的。我們家還是和往年一樣,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水果、月餅、雞肉、有說有笑的、歡聲笑語連續不斷。
今年的中秋節,我還吃了個冰冷冷的西瓜、哈密果雪糕。我媽媽把西瓜、哈密瓜放到冰箱結冰的那一層里。打開冰箱看時,嚇了一大跳,西瓜、哈密瓜已經結了一些冰了,我們就快快切開來吃,剛好那天也有一絲的風,涼呼呼的。吃的時候,好凍啊,像吃雪糕似的。我狼吞虎咽地吃,吃多幾塊,手都在打寒戰了。奶奶他們看見我吃東西的樣子,在那里忍不住地
哈哈大笑,爸爸他們也跟著笑,歡聲笑語連續不斷,久久不能停止
今年的中秋節也好愉快。有說有笑的,整個家庭充滿溫暖、溫馨。一家人團團圓圓、其樂融融。
關于中秋周記匯編 篇4
每年中秋都是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度過的,而今年的中秋節,媽媽說為了獎勵我一個暑假的努力,給我一個別出心裁的中秋節。她要帶我去黃山吹山風、看月亮、吃月餅。
中秋節那天,我們六點多就從家里出發了。爸爸開了三個多小時的車才把我們帶到了湯口,從湯口坐大巴去黃山風景區。我們先從云谷新索坐索道到達了白鵝嶺,然后一路爬山而上。由北海向西海進發,途中看了始信峰、清涼臺、觀音峰、獅子峰,輾轉來到西海,進入了西海大峽谷。剛剛還是太陽高照,轉過一個彎卻又云霧繚繞,凍得渾身發抖。山路崎嶇不平,往路的兩邊看,盡是懸崖絕壁,看得心驚膽戰、兩腳發軟。好容易出了大峽谷,非常辛苦地登上了海拔1860米的光明頂。那時候正是傍晚時分,太陽的余暉撒滿了整一片天空,十分壯觀。過了一會兒,有些變天了,美麗的景觀被遮掩得迷迷糊糊,最后既消失了。夜漸漸深了,霧水越來越重,沾滿了霧水的樹葉“嘀嗒、嘀嗒”地往下落水滴。“今天的月亮、星星是看不見了。”我悶悶地想到,“也許是因為天氣太冷了,月亮躲在家里,給自己和星星們織毛衣吧!”但轉念一想,我爬了那么多山,看了那么多風景,我又轉憂為喜,覺得力氣沒白花。
最重要的是,我從爬黃山的過程中,悟出了一個道理:開弓沒有回頭箭!學習就和爬山一樣,在翻越一個又一個山頭的時候,除了勇敢向前走,沒有別的捷徑。也只有克服了懼怕、退縮,你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這個中秋節雖然沒有見到玉盤似的月亮,也沒看見滿天繁星,但我覺得收獲得比哪天都要多!
關于中秋周記匯編 篇5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于到來了,聽我的奶奶說在外打工的小姨就要回來了。我的奶奶一大早從菜市場買完了菜,就急匆匆地走回來,忙著把菜洗干凈整理好放入盤中,準備了一大桌可口美味的菜肴。
終于到了美麗又寧靜的夜晚,我和媽媽到我們樓頂去拍照,我們準備好出發了。我和媽媽走在昏暗的樓道里,我們走著走著走到第6層樓的時候,月光高高地灑在第6層地樓道上。然后我們到了樓頂上,淡淡地月光灑在我和媽媽地臉上和身上,微風輕輕從我們身邊吹過。我和媽媽先賞月,我們看見月亮有許多黑色地小點。我想:那應該是大大的高山吧! 美麗地月亮掛在空中,旁邊有許許多多地小星星,仿佛月亮就像是媽媽一樣牽著許多地小星星在散步。我和媽媽就開始拍照留影了,媽媽首先拍了一個白色地月亮旁邊還有許多地小星星,然后又拍了后面一個大月亮我用我的手做了一個“OK”地動作,看似像月亮在我的手心里一樣,最后幾張照片就拍了很多的月亮的圖片。
今年的中秋節我過的真開心又愉快呀!
關于中秋周記匯編 篇6
月亮消失在云層中,靜悄悄地,和人們玩著捉迷藏,寂靜的中秋之夜,沒有遠圓圓的月亮,越發顯得單調。記憶中的嫦娥姐姐啊,我該去何處尋你?
關于中秋的記憶,我并不記得太多,大抵只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明月,別無他趣。在鄉下時,還能和哥哥姐姐一齊去河里釣魚、釣蟹,到是件美差事,可如今,哥哥姐姐亦已求學他鄉,只留我一人尋我那最愛的嫦娥姐姐。
可小時候對于中秋節的憧憬,我還清楚地記得。生于中秋之前的我,過的第一個節日便是中秋節,媽媽就給我講很多中秋節的故事,像嫦娥奔月之類,于是后來我經常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也給我吃那粒靈丹妙藥,我要到月亮上跟嫦娥姐姐玩!”媽媽這時就會摸摸我的頭,“不要媽媽了?”媽媽問。我想了想,說:“那……長大了再去行嗎?”
媽媽笑了。
童年的回憶是美好的,可現實卻給了我鐵青的回答,遙遠的夜空,沒有月亮,沒有玩耍,沒有寧靜,只能啃著那月餅,啃出眼淚,啃出思念,啃出回憶。
曾經那些快樂呢?
曾經那些幸福呢?
曾經的中秋節呢?
一次次尋找著答案,卻一次次無功而返,中秋節儼然已成為了一種形式,一個代號,不再是幸福的團聚。時代的進步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卻帶不來幸福。試想,在過去那個饑貧交困的年代,一家人能其樂融融地團坐在桌前,聊聊天,賞賞月,即使家境貧困,也依然能感受到節日的溫暖。可如今,親人間的溝通少了,團聚少了,快樂少了,真正意義上的節日也少了。時代進步的同時,人們的精神卻在倒退,節日的傳統在倒退,幸福在消失,人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
雨,依舊在下;月,依舊在藏;我,依舊在尋找,尋找嫦娥姐姐,尋找那顆能拯救人們心靈的靈丹妙藥。
關于中秋周記匯編 篇7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了。在外面漂泊流浪的人特別想念家鄉親人。許多人家已經過上團圓的中秋佳節。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方法歡度佳節。有的地方舞龍舞獅,有的地方點花燈、放花炮,在我們江蘇省高郵人們的習俗是擺香案、燒香、放炮。爺爺和往年一樣在院子里擺上香案,香案上有蓮藕、棱角、毛芋、蘋果、桔子、月餅等。然后把斗香點燃,一個放在院子里,另一個送往土地廟后,全家跪拜月神。然后全家人坐在香案旁邊吃著香甜的月餅,欣賞掛在天空中的明月,大家有說有笑。爺爺還給我們講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故事呢!
我看著天上明鏡般的月亮,聞著墻角桂花的香味。不由使我想起了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詩句: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關于中秋周記匯編 篇8
今天,是一個全家團圓的日子,是一個吃月餅的日子,是月圓的日子,那就是:中秋節!
我們一家三口收拾好東西,就出發了,我們先去奶奶家,奶奶家里有一個姐姐,所以我很高興,今天吃羊肉,奶奶做的羊肉真好吃!有好多條尾巴,我們分著吃了,吃完飯后,我就和姐姐出去玩了,我們把下水道堵上,上次我們就是這樣的,我們放上了水,就在水里嬉戲,可好玩了,我們把水管子又接上了一段,相互刺著水,我們還把烏龜拿出來玩,引著他走,玩了一會我們就去做游戲了,等到做完游戲,烏龜不見了,我們東找西找,終于在車底下找到了烏龜,把它放了回去。到了走的時候了,我們依依不舍的告別了姐姐和奶奶,就走了。
接下來,我們再去姥姥家,姥姥家的人還沒來,于是我就在樓的下玩了一會,我們畫畫、跳房子。過了一會,親戚們陸陸續續的來了,我們開始吃中秋飯,好豐盛呀!吃著吃著,爸爸、大舅、姥爺、二舅都脫掉了上衣,我說:“我都不敢看了。”一家人哄堂大笑。沉默了一會,我問:“康康哥哥幾歲了?”爸爸說:“康康哥哥十六歲了。”我說:“康康哥哥成年后再過幾年就可以找女朋友了。”我說的康康哥哥都不好意思了。吃完飯,我們就開始看晚會了,晚會不時的有搞笑的情節出現。這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