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見聞的周記范文(精選3篇)
清明見聞的周記范文 篇1
清明節,天空飄起雨點。仿佛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大的小的在空中斜斜地密織著,朦朧了視野,也朦朧了人心。清明節也是個朦朧的時節吧?掃墓、踏青,落淚或欣喜,其實我們緬懷失去的,又追求新的是否矛盾呢?
冒著雨,坐上車出發去掃墓。車窗也成了一片朦朧,透過它向外望去,一片綠的,一片紅的,一片黃的,模糊的顏色上加了一層灰。看到形狀卻看不到輪廓,景物正如心情一樣淡雅.隨著一點點事物地逝去,目的地也越來越近.堵車了,是的,這一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奔向一個目標,一種思念.下車步行,道路是泥濘的,鞋子被迎面而來的雨滴弄得潮濕,望著遠方的小土堆,紅色的泥土,高低不平,有一個巨大的洼地,蓄積了一大潭清水,呈現著淡青色.人頭攢動,各種雨傘像是花朵,是這個朦朧的夢中唯一的鮮艷.也有沒打傘的人,頂著雨,潮濕得溶進了景物之中.
走進墓園,一塊塊墓碑林立,大理石莊嚴肅穆,鴨子在清水中雨中成群地游動,拔動人們的心弦,是不是一種前奏?打著傘,鞠躬三次,心中卻是一片空白,并不是對離去的人不想念,只是想更加堅強,因為人不能活在過去.老人落淚了,抽泣或默默地哭著,他們的追逐即將停止,可以解下那些偽裝,赤裸地表達自己的想念.我望著他們的皺紋,蒼白的臉上紅腫的雙眼,蒼老的背影,那些還沒有刻完的墓碑,等待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死后再去長相廝守,也許恍惚之間明白了清明節的真諦.
現實如此殘酷,它一次次擊打我們的心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倍受傷害,被迫戴上一副副假面,越來越虛偽,記不清自己原來的方向,清明一如既往不變的追尋.離去的人找到了最安靜的歸宿,緬懷他們就是回憶過去,尋找自己原來的方向與目標,也許是一種停歇整理心情后再決絕地走下去.
那么還是為了更好的明天,還是為了追尋未來.在眼淚凝聚的那一瞬間忍住并停止傷痛,過去和懷念并不是為了沉溺,還是為了更美好的明天.讓這場雨撫慰你并清洗你,因為明天還有更加漫長的路要走下去.我們的目標仍舊在心中從未丟失.清明,是休息而不是停止.總有一天要比現在更加努力地走下去.
清明見聞的周記范文 篇2
每年的四月五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清明節又叫鬼節。
過清明節的時候,我跟爸爸回家鄉掃墓,坐車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上一年的清明節,上一年的清明節是我跟媽媽去的,不知道上一年的清明節跟今年一樣還是不一樣。
我跟爸爸到了家鄉以后,就跟爺爺奶奶還有爸爸跟我上山掃墓了,我們慢慢的走在小路上,而小雨一直在下著,這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等我們到了墓前的時候衣服全都濕透了,還好我們的供品還沒有濕,我們的供品有水果,有雞、鴨、肉、豬頭、魚,還有一些酒。我看見了一棵野果樹,爸爸就爬上去要了一點野果,放在老祖先的墓前,還把那些雞、鴨、肉、豬頭、魚跟酒放在老祖先的墓前供給老祖先,我們不要為墓地除草、培土、修排水溝。
爺爺從一個袋子里面拿出了一些鬼錢,有一元的,十元的,一百元的,一萬元,一億元的,五億元的。拿出來燒,我問:“爺爺,為什么要把這些鬼錢拿去燒?”爺爺說:“因為要把這些錢給老祖先用。”我不知道為什么死人也會用錢,我們掃完墓了,回到爺爺奶奶家的時候我們衣服全濕了,鞋子全臟了,我們把濕衣服換了,把臟鞋子脫出去了。
我最喜歡家鄉的清明節了,反正就是喜歡清明節,每一年的清明節我都回家鄉去過的。雖然很累,可我還是很開心。
清明見聞的周記范文 篇3
xx月xx日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爺爺一起回到老家掃墓祭祖,但是為什么這樣做,我始終搞不懂。
后來爸爸告訴我,人們之所以為祖先掃墓,是因為這一天春暖花開草木萌生,人們要先到祖墓看看,是不是因為雨水而沖塌了,是不是有蟲鼠打洞,還要除草,添新土,最后還要供上食物。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還不能燒火,這個奇怪的習俗要從一個故事說起。春秋時期有一個叫重耳的人,他還沒有當國君的時候,有很多人都害他,他就帶一位叫介子推的忠臣逃到國外,有一天,重耳突然倒了,介子推連忙過去,重耳太餓了,介子推想了想,割掉自己腿上的一塊兒肉給他吃,終于過了這個難關,后來當上了國君,賞大臣的時候卻忘了介子推。后來有大臣提醒才想起來。可介子推已經跑到山上了,當他找到介子推的時候,他已經被燒死了。所以重耳決定這一天不許燒火,表示對介子推的哀思。
清明節還要踏青,因為清明節是萬物復蘇的時候,是郊游的好時間,所以這也慢慢變成了一個習俗。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我們很早以前就有這樣的說法,這段時間里,春雨飛灑,正是種樹的好時候,樹的成活率很高,所以植樹的習慣一直流傳至今。
在清明節這一天還有插柳的習慣,據說這一天經常有鬼出沒,而柳樹被人認為有辟邪的作用,所以這條家家插楊柳,防止鬼進門,這樣這天就會一家平安。
我想,我們國家的文化傳統真是博大精深,我要繼續探究,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各地風俗,了解我們的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