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周記匯總(通用17篇)
數學周記匯總 篇1
她,小臉圓圓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一雙小手細細的。你要問我她是誰,她就是我們的`數學老師:廖老師。
上數學課的時候,我常常舉手回答問題,廖老師非常滿意。
廖老師笑起來的時候可好看了,但是只要那位同學不聽話,廖老師就會很不開心,還要讓那位同學在后面做馬步,直到那位同學做好為止。
我常常和廖老師交流,想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廖老師就住在我家窗戶對面。
廖老師上課也非常辛苦,有時候嗓子都喊破了也沒有人聽話。
對了,忘了告訴你,這個暑假,廖老師也不能每天呆在家里,你們猜猜看,為什么呢?都猜不到吧!因為廖老師要出去培訓。
數學周記匯總 篇2
最近我陪媽媽去市場時,看見了很多籠子里的雞,由此媽媽便給我講了一個經典的數學故事——雞兔同籠問題。我和媽媽回家后便一起了解了這一有意思的數學故事。
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
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先假設它們全是雞,于是根據雞兔的總數就可以算出在假設下共有幾只腳,把這樣得到的腳數與題中給出的腳數相比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腳就說明有1只兔,將所差的腳數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概括起來,解雞兔同籠題的基本關系式是:兔數=(實際腳數——每只雞腳數×雞兔總數)÷(每只兔子腳數——每只雞腳數)。類似地,也可以假設全是兔子。
雞兔同籠問題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數學問題,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假設法“思想,更是十分新穎。我雖然對其中的要領與奧妙都不太熟悉,但通過這個問題,我明白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系,更激發了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數學周記匯總 篇3
20xx年X月X日 X天
今天,我遇到一道數學題,并得到了一些竅門。
第一題:幼兒園買進大小兩種毛巾各40條,共用58。8元。大毛巾比小毛巾的2倍多0.12元。這兩種毛巾各多少元?其實,這道題還是較簡單的。只要用解方程就行了。先算出大小毛巾的價錢,在計算,不一會,我就做完了。
喬布斯水果店原來將一批蘋果按100%的利潤(即利潤是成本的100%)定價出售,由于定價過高,無人購買。后來不得不按38%的利潤重新定價,這樣售出了其中的40%。此時,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爛變質,不得不再次降價,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結果,實際獲得的總利潤是原定利潤的30.2%,那么第二次降價后的價格是原來定價的62.5%。第二次降價的利潤是:(1.302-40%×1.38-0.6)÷(1-40%)=25%,價格是原定價的(1+25%)÷(1+100%)=62.5%。接著道題要把這批蘋果看成1,價格也看成1,這批蘋果總共分兩次賣,第一次賣了0.4,第二次賣了0.6。總的利潤是30.2%,總的售出價格就是1.302,第一次賣了40%×1.38,1.302-40%×1.38就是第二次賣出的總貨款。再減掉二次的成本60%,就得到第二次多賣出的錢。利潤就是銷售價比成本價多出來的錢再除以成本,所以用這個錢除以第二次的成本1-40%,就等于第二次降價后的利潤,這時候需要注意,原來的定價應該是(1+100%),所以用(1+25%)÷(1+100%)相除就等于所要答案。不要擔心題目有多難,無論什么數學題總會有答案的`,數學就是這么簡單,就要看你邏輯性、思維和分析能力是否強。希望你們也愛上數學!
數學周記匯總 篇4
今天我們發數學第一單元能力測試卷子了。試卷的一、二、三面全部都對,但是第四面錯了兩道題。第一道是我把小草當成樹了,所以把樹的數量給搞錯了,我還數了幾遍,但是我都沒發現那個不是樹。
第二道題是數小狗,小白狗用白圈表示,小花狗用黑圈表示,但是我把這兩個搞反了,我把小白狗用黑圈表示了,小花狗用白圈表示了。我一看,我這些題全部都會,只是我太粗心了,下一次我會更加努力仔細觀察的,一定能考一百分!
數學周記匯總 篇5
“密鋪”相信大家都已經學習過了吧。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密鋪”無處不在。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各種場所、各種形狀的瓷磚,其實,瓷磚是“密鋪”在生活中最集中、最完美的體現。我們所接觸的瓷磚都是很緊密的拼接在一起的,中間沒有一點縫隙。它們的形狀也各式各樣,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等,大家想過沒有,為什么會是這些圖形,而不是圓形、正五邊形等等呢?是的,并不是所有圖形都能密鋪,有些圖形拼在一起時是需要重疊或者留有空間的。那么我們所接觸的各式各樣的.圖形,到底哪些能密鋪,哪些不能密鋪呢?有沒有一個規律呢?其實,看一個圖形是否能夠密鋪還真有一個簡單的公式,那就是如果這個圖形的內角和是360的倍數,那這個圖形就可以密鋪,簡單吧。
其實,生活中還有些圖形是可以搭配密鋪的。這就需要我們觀察細節,只有這樣才可以印證“密鋪”的結論。比如看到正六邊形、正方形與正三角形密鋪的時候,就可以想象成一個個的銅錢連在一起,有著“招財進寶”的寓意;看到正方形和正三角形密鋪的時候就讓人感覺有一種“簡單的美”。有時候,有些圖形的密鋪使人們眼花繚亂。
生活中看到的琳瑯滿目的“拼接之美”,應該讓我們意識到這都要歸功于密鋪的功勞。如果沒有“密鋪”,就肯定會有重疊或者空白,那就會讓人感覺到“缺憾”,不會產生這么多的“拼接之美”。下次你觀察到生活中細節的時候會不會能想到“密鋪”這個數學知識呢?
瓷磚中所蘊含的內容告訴我們,數學是非常奇妙,而且無處不在的。它給予我的啟示就是:生活中充滿著奇妙的數學,只要你肯細心觀察、用心去體會、靈活運用所學習過的數學知識,你就會發現,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數學王國”之中。
數學周記匯總 篇6
我們學校每學期都要舉行一場“學霸”比賽。比賽當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刷牙、洗臉完畢后,媽媽便叫我復習奧數,我看了一題又一題,充滿信心地來到學校。
不知不覺中午到了,我開始緊張起來,心想:萬一我考得不好怎么辦!正當我憂愁時,前桌朱宏敏大叫:“快走啊,都要開始了!”我這才反應過來,趕緊拿起筆,跑向“學霸”聚集點。
“同學們,你們拿好試卷,寫上名字,考試馬上開始。”監考老師一邊發試卷,一邊說。我緊張得雙腳發軟,雙手發抖,筆都拿不穩。“叮叮叮”隨著鈴聲響起,考試開始了。我開始看題目,看到第一題時,我心想:好難,那先寫最后一題吧。可當我看到最后一題時,我發現比第一題更難。沒辦法,我只好一題一題,按照順序來寫。
時間過得飛快,當我還沒寫好時,鈴聲響了。我只好站起來,慢慢走回教室。在路上,我和同班同學一起聊剛才不會的'題目,沒想到他們都能答得上來,我的信心瞬間跌入深谷,擔心自己成了班里最差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過了幾天,數學課上,王老師宣布我們班“學霸”比賽的成績:“這次我們班奧數考得很好,總分得了全年級第一,鄭涵文得了一等獎,大家鼓掌……”王老師說話時,我一直在尋找著自己的名字,絲毫沒有聽見去。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為我們班得了全年級第一。
下午回家,媽媽說要帶我去吃牛排,說是為了犒賞我。原來,我得了三等獎,數學課上王老師報名字時,因為我太緊張根本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這次“學霸”比賽,我不僅在同學心里樹立起了形象,還為班級爭得了榮譽。所以,我想讓全世界的人聽到我的吶喊聲:“數學,Iloveyou!”
數學周記匯總 篇7
為了能幫助大家提高數學成績和數學思維能力,為大家整理了數學日記雞兔同籠,希望能夠切實的幫到大家,同時祝大家學業進步!
許多同學怕上奧數課,因為一道道難纏的奧數題會搞得人頭昏腦脹。而我對它卻“情有獨鐘”,覺得“風景這邊獨好”。平時的課堂老師單調重復得比較多,讓人乏味。每次奧賽課卻給我帶來新鮮感,讓我學到許多課內無法學到的知識,許多平時難以解決的思考題,在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的一堂課,又讓我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老師教我們用“雞兔同籠”法解題,其中一道題是這樣寫的:
3頭牛和8只羊共吃青草42.5千克;8頭牛和23只羊一天吃共青草117.5千克,如果一頭牛一天吃草的千克數是一只羊的3倍,那一只羊一天吃草多少千克?
老師問:“這道題誰會解答?”我舉手了,但老師沒發現,自己講解了:“其實這道題蠻簡單的。我們由3頭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頭牛和8×3只羊一天可吃……”老師的解答步驟共有4步,而我想的才用了3步。老師講完后,我說:“老師,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決問題。”老師說:“那你說一說你的解法。”我說:“條件里說一頭牛一天吃的草是羊一天吃草數的3倍,我把牛轉化成羊來算后,3頭羊就轉化成3×3只羊,一共有9+8=17只羊,用3頭牛和8只羊一天吃草的總量42.5÷17=2.5千克,求出每只羊每天吃草2.5千克了。”老師笑著說:“對,安婷的解題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這道題上使解答很簡便,大家以后要向她學習這種不斷求新的學習態度,不要只滿足于一種解法。”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學習,我快樂,這里的“風景”真奇特,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它吧!
數學周記匯總 篇8
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事事也離不開數學,我一上學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現在我上三年級了,老師給我們新發了一套導學案,而且,導學案是結合了數學課本的精華,我覺得導學案對我的學習很有幫助,不管我有多忙,都要抽出時間來寫,有一次,我正在做導學案的時候,看到了一道題:一塊長方形花園的長是25米,寬是15米,求這個花園的周長是多少米?我心想;這太簡單了,于是我寫完之后,交給媽媽檢查,媽媽看了之后說;“你太粗心了,這么簡單的題你都寫錯了。”于是我又把題認真的讀了一遍,原來它還有一道墻,我把這道墻也算上了,啊!原來數學是這么的靈活、變化無窮,一不小心就會寫錯。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也是最為奇妙的,我以后一定要認真對待數學。
數學周記匯總 篇9
張老師是我的數學老師。她長長的頭發,大大的眼睛,好像會說話。她和藹可親,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
張老師為了我們的學習,想出了各種辦法,總能使我們高高興興、快快樂樂地去學習。一次,老師在黑板上出了幾道題,讓我們做。如果誰全做對了,就可以得到一個和老師拍手的獎勵。我全做對了,心里很激動,想到老師和我拍手會有什么感覺和景象。
“叮零零……”放學了!做對的同學爭著往張老師那兒跑,我也不例外。輪到我了,我慢慢地把手伸過去,一只溫暖的大手在我的手上輕輕地拍了一下,我覺得一股熱氣充滿全身。從此,我更愛學習了。
還有一次,我馬虎了,做錯了一道題,名字被記到了黑板上。張老師對我說:“馬虎了吧?蒿晨,努力吧!老師盼望你期末考好呢!”我聽了,含著淚點了點頭。
我雖然沒跟她多說過話,但我心里深深地愛著她。
數學周記匯總 篇10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上午,我按照爸爸讓我寫的“假期計劃”,開始了復習數學、練習數學、加強數學的“啟動儀式”!
剛開始,我覺得有點難,不過越做越覺得簡單,覺得數學是那么有趣!例如:
有一個五位數,最低位數字是8,最高位數字是3,個位上的數字是十位上數字的2倍,前三位數字的和與后三位數字的和都是19,這個五位數是多少?
解答:
先算出這個五位數的最高位和最低位,再算十位8÷2=4,然后算8+4=12 19-12=7,最后算3+7=10 19-10=9,這個五位數是39748!
以前不喜歡數學、覺得枯燥的我,現在覺得數學原來是那么簡單,那么有趣了!你一定會愛上數學!
數學周記匯總 篇11
記得小時候,從幼兒園放學回來,媽媽總是叫我數家里今天幾個人吃飯,多少只手,多少條腿。后來才知道媽媽是在教我數學。
進了學校以后,我發現數學是一門很有趣的課程,它不用死記硬背,只要你認真聽講,掌握它的規律,靈活運用和細心計算,一定能考出好的分數。
記得上學期期末考試,我考了100分,全班第一名,就很開心,也驕傲起來。到了下學期,我以為自己有好的基礎,學習就不怎么用心,期末考試,只考了八十幾分。媽媽知道了,沒有罵我,而是坐下來很耐心地對我說:“你知道數學為什么沒有考好嗎?不是你不會,是你輕敵了!數學不是你的那么簡單,需要你的靈活,認真的細心。”聽了媽媽的話,我低下了頭。
轉眼,到了,數學越來越難,從簡單的一位數加減乘除,到了三位數除以兩位數、混合運算等。我才知道,學什么都不容易,可我偏偏是一個虎大王,每天作業總是有那么一點點計算上的失誤,更別說考試了。就拿這次期中考試說,我完全有能力考。因為一道計算出錯了,唉!
幾天前,開了家長會,媽媽不像上次那么說好話了,回到家板著臉說:“一個人如果老是犯同樣的錯誤,不是他粗心,而是沒用心。不管數學、語文還是英語,都要用心去學,要有好的學習態度,方才有好的表現!”我聽了,便很慚愧。
我保證:“媽媽你放心吧,從現在起,我一定牢記你得話,把每門功課都提高,相信我,期末考試一定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
數學,是我熱愛的一門功課,它一定要成為我的強項!
數學周記匯總 篇12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啊!
小學六年級數學日記《我的小實驗》: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
數學周記匯總 篇13
上個星期五,張老師對我們進行了數學第二單元的測試。
很多同學被填空題和操作題難住了。有的人這邊問問、那邊問問,有的人東望望、西望望,沒一個認真的!我想,這都是因為平時張老師叫我們背的定義沒背,家庭作業不認真做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緣故啊!
試卷發下來了,我看到大部分同學都考得很差,連一個考滿分的也沒有!教室里所有的同學都在問答案。我回到座位上,我的試卷也被齊朵朵拿去看了,唉!
考試時,我也被填空題的第四題給難住了,我睡在桌上瞄同桌的卷子,但我絕望了,因為我同桌也被難住了。做操作題時,我用三角板拼角時,心里就急得很,想!快做完了,要快一點!就把角的頂點畫彎了。最后一題我不該錯,全班就只有我沒有寫等于符號,白白的丟掉了0.5分。
我做錯的原因就只有一個,就是:心很急。因為我心急,把定義忘記了;因為我心急,畫錯了角;因為我心急,沒有寫等于符號!為什么心急?是因為我一直想著要比別人速度快一點,一直想著不能輸給別人,我還沒有得過第一,所以我的心就變得更急!
我覺得,跌倒了還要爬起來才行,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所以,以后我們還能是全年級第一!在這么多的老師之中,要數誰是最搞笑,誰是令我們整天笑哈哈的應該就是我現在的數學老師葉老師了。葉老師,他個子不高,一雙眼睛圓溜溜的,鼻子有點高,笑起來有兩個小酒窩。整天笑哈哈的,簡直就像不大的小天使。
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人不可能一生都是一帆風順的,人一定要在困難和挫折中成長。”這句話使我想起了小學時候我是多么的懶惰,一放學就回家看電視,一看就是幾個鐘頭,母親叫我我都不理她。直到晚上要寫作業是一不懂怎么做就亂發脾氣,就哭,哭到連母親都拿我沒辦法。”當我上了中學了,葉老師他說過我們要獨立、自立才能成長。葉老師他在班會上曾經給我們說過這個故事;在他教初二 的時候,他班上有位女同學很小膽的,遇到任何事都不敢跟他說,直到有一次她被一位低級的女同學說她是膽小鬼,是個死八婆小膽鬼,說誰生你出來就是誰倒霉了。后來者個女同學終于忍無可忍了打她一頓,然后大聲說:“我不是膽小鬼,不是死八婆。從此她就很大膽,在學習中成績也很好。老師說:“人膽小怕鬼是永遠會被人歧視的、被人看不起的。
在上周,老師我去級室對我說:“你要大膽、要獨立、自立不要經常依賴父母、老師。人一定要在獨立中成長的。老師你是一位偉大無私的園丁,是我們學生的好老師,葉老師是你給我的啟發。
葉老師就是整天笑哈哈給一種無憂無慮、開開心心的感覺。
數學周記匯總 篇14
俗話說: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雖說我現在只上四年級,但大大小小的考試也經歷過很多次。可以說身經百戰,每次都是凱旋而歸,因為咱學習好唄!但這次,哎,馬失前蹄呀!
在這次數學小考前,我復習了一遍課本,自我感覺良好,于是就不想再復習了,甚至看見課本都嫌煩。時間過去了幾天,有一天下午,老師說:“我們下節課要小考一下,請大家趁這節課抓緊復習復習。”看見別的同學都在又讀又背,學得熱火朝天,我也拿出課本裝模作樣地讀起來,但我讀得并不認真,一目十行,像蜻蜓點水一樣,哈哈,厲害極了。
到了第二節上課,老師把卷子發了下來,我大致一看,題太簡單了,于是很快就做完了。做完以后只是略微檢查了一下,就開始東瞧西望,心不在焉,一直到下課鈴聲響。
過了好幾天,我幾乎都忘了考試,那天下午,數學老師拿著一摞卷子走進教室,雙眉緊皺,不高興地說:“這次考試很不理想,大家好好看看自己的分數吧。”我原本以為自己考了高分,可一看卷子,真叫人大吃一驚:什么?我才考了80分,這不可能!80分呀,這對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打擊,我可從未考過這么差。“嗚嗚”當時我就放聲大哭,惹得全班同學一陣嘲笑。
痛定思痛,抹干眼淚后,我認認真真地檢查試卷,發現許多錯題都是因為我的馬虎而造成的,真是大意失荊州啊!
“驕兵必敗”,現在我明白了這個道理。無論是大考還是小考,我們只有認真去對待,才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數學周記匯總 篇15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于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后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數學周記匯總 篇16
5月15日 星期天 天晴
星期天,媽媽給我100元錢,要我去買學習用具,我高高興興的拿著錢來到超市,就買了一個橡皮2元,書包32元、文具盒5元、彩筆12元、一大捆鉛筆10元錢,收銀員要我算一算一共要多少元錢?
我想起在學校的數學課上學過的連減計算方法,列式:100元—2元—32元—5元—12元—10元=61元,收銀員夸我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我開心的笑了。
數學周記匯總 篇17
小學的數學,不能說難,也不能說簡單。盡管簡單,但這些都是基礎東西,是不能不會的東西。在這里,數與代數是必須要會的東西,由于我學習過奧數,所以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過數與代數。有一次,我在學習中遇到了一個麻煩——有一道奧數題不會做,我苦思冥想在心中始終找不到一個標準答案,我心中百般焦急,于是我想到一個主意——去問我們的數學老師。我十分緊張,深吸了一口氣,一閉眼,趁老師還沒走趕緊去問問老師該怎么做吧!我急匆匆的跑到老師那兒,老師正在收拾桌子,我不熟練的說道:“老,老師,我有一道題不明白,請您幫我解答一下吧!”老師看了看我,毫不猶豫的接過書,雙眼橫掃了一遍題,雙眉一皺,略加思索,然后從容的從袋子中拿出一張平整的單線紙,取出一支筆,唰唰唰的為我列出解題方法,一邊認真的.列一邊給我仔細的講,“這一部應該這么算,如果這一部算錯了,就都算錯了。”給我講得頭頭是道,思路清晰極了,讓我連連點頭,老師不僅讓我了解了這道題的解法,還讓我明白了一個解題的思路,書后面的題對我來說就更簡單不過了,對現在豁然開朗的我來說真是小菜一疊,之后我連連感謝老師,連聲說:“老師,真是太謝謝您了,您給我講會了這道題,考試時我就肯定會做了。”老師的臉上也笑開了花,為我而高興。從此我便愛上了數學,愛思考,漸漸的我會的題型越來越多,對數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其實學習數學并不難,關鍵是找到訣竅,肯于向周圍的人提出問題,正所謂“不恥下問”只有這樣,你的數學水平才會逐漸提高。學習數學不難,要學會如何走進數學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