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勵志周記(精選8篇)
青春勵志周記 篇1
又要寫周記了,提筆,準備下落時腦子里一片空白。寫什么呢?我想,也許在家中的同學們也有同樣感受吧,也許他們都用起抄寫大法……,但總之我又該寫什么呢?
沒有一點想寫什么的欲望。就是因為初三生活過于平淡嗎?還就是因為自已沒能去細心地觀察?去寫讀后感?可看著滿書柜的書卻發現似乎早就一本本地數過,搬上了作文本。去寫片段的隨筆?心里卻有些不樂意――畢竟已寫過兩遍,老師不煩自已已煩。
還就是去隨意翻篇作文題寫一篇毫無新意的議論文?或許它們能在考試中得上高分,但我的心對自己那看似華麗且磅礴可實質上空無一物的文字生出一陣陣厭惡。
不知誰說過:“打得動別人的文章先要打動自己。”可這一點在我面前完全失靈。初中三年,總共寫出了三篇能打動自已的文章,可在閱卷老師面前一文不值,都只有35分左右(50分卷),可那些在我心中激不起波瀾的文章卻總能得上39分甚至更高的分數。
在將要落筆時,我實在控制不住,作文寫出來不就是專門為了贏得分數,而更多就是用來抒發自已。
在厚厚的作文書上,屈原跳江成了免費表演;項羽自刎成了一遍又一遍精典“劇幕”……他們從江上不斷爬上來跳下去,不斷舉劍自刎,再舉劍再自刎,而那令我不禁留下贊嘆的卻屈指可數。
于就是,我喜愛上了《創新作文》雜志,不為別的,就為它的“抒真情,來真我。”這才就是真正的作文。
也許迫于壓力,我會繼續在考試中寫下那種少了幾分真實,甚至違心的文章,但我會去努力書寫真實的自已下筆。
青春勵志周記 篇2
周二,我們舉行了活動。大家高興極了,老師二話不說,直接帶我們去操場。
到了操場,老師叫我們蹲下,把手搭到前面的人的肩膀上,然后往前走,比賽開始了,我們男女生全部蹲下,往前走,大家剛往前走一會兒都感覺腿很酸,特別是我們這里,我們這一隊的中間直接斷開了,大家都在責怪前面的人不搭好,可是我說“大家都是一個集體,怎么能責怪他呢?”他聽完我的話,立刻臉紅了。到了終點,大家都累的倒在地上。可是這只是剛開始,后面還有更累的呢!老師說:“這只是熱身,還有比賽。”“啊!”大家尖叫。比賽開始了:大家都把
心提到嗓子眼上了,開始!只聽老師一聲,大家使出吃奶得勁兒往前走,但最后卻落個平手。我想老師舉行這個游戲主要是想讓我們明白我們是一個團體,不能責備誰。
青春勵志周記 篇3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漫長而艱難的’。那什么是支撐著我們走過這段路的呢?是執著。
執著是攀登成功高峰的手杖。
不管遭遇什么樣的境地,永遠都不能放棄,也許成功就在下一個十字路口。就算只有一粒微不足道的種子,也會在執著的信念的鼓舞下成長為參天大樹。
有這樣一個故事:法國記者博迪因心臟病發作,導致四肢癱瘓,并且喪失說話能力。他全身唯一能動的是他的左眼,但是在病倒前他已經構思好的一部作品還沒有寫出來,現在他還是決心把它完成并出版。出版商派了一個叫門迪寶的筆錄員來做他的助手,每天工作六個小時,筆錄下他的著作。
博迪只能夠眨眼,所以他只能用眨動左眼來和門迪寶溝通。他們采用的方法是:門迪寶按順序讀出法語的常用字母,博迪通過眨眼來選擇。于是博迪是靠記憶來判斷詞語的,所以經常出現錯誤。剛開始,遇到很多障礙和問題,進程非常緩慢,一天最多只能錄一頁,后來才慢慢增加到三頁。經過幾個月的艱辛,他們最后終于完成了這部著作。這部書的名字叫《潛水衣與蝴蝶》,共有一百五十頁。有人粗略的估計了一下,為了寫這本書博迪共眨了左眼二十多萬次。
一個人只要執著于某件事,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他辦不到的事情。有時候我們眼中的奇跡,其實只是他人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勤勞動和努力換來的。不管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我們都不能放棄,只要不放棄,成功就永遠還有希望。
青春勵志周記 篇4
周六,我靜靜的看著窗外,開始沉思一些青春事跡。
青春是一場單程旅途,永遠不知道在下一個街頭,會遇見怎樣的十字路口;不會知道在下一個驛站,會有怎樣的美酒;不會知道在下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會與誰在人海茫茫中邂逅;旅途,最令人著迷的不是終點的美麗,而是迷路在一個陌生的小城。
青春像是香煙,讓你我迷失在一片煙霧之中,沉迷陶醉,泛濫地享受著,欣然其樂,就像煙花的絢麗與短暫,當煙霧散去,才發現,青春一場空,剩余的只是手中的煙蒂。依稀證明著我們的青春曾經來過。沒有辦法挽回,如果想要去懷念遺失的青春,所能做的就是珍藏起煙蒂。僅此而已。雖然說不出有多大的意義,甚至顯得滑稽可笑,但每個人都在那么做著,就像當初揮霍青春失那樣的樂此不疲。聞著煙蒂中殘存的煙氣,把它裱成最美好的時光,以往散去的時光,依舊尋不到蹤跡,無聲無息。回味著青春,就如同咂著剩余的煙蒂。沒有失去,又怎么懂得珍惜。
青春勵志周記 篇5
每個漸入或已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或多或少都會有這么一場插曲。她足以迷亂一雙迷茫的眼,也足以將一顆敏感潮濕的心填充。
青春期,這是一個至今仍陌生的詞語,無論教科書,電視,網絡如何頻繁地提及她,我都依然惘然。
夜感寒冷,風鈴伴耳。“媽,你是不是太不可理喻了?我怎么看會書你也要管?”我炸呼呼地把門摔上,把剛才還看得津津有味的書一把丟在床上。慢慢地挪到床角,雙手環抱住膝蓋,將頭低下。像受傷的小獸一樣哭了起來。
我做的是不是太過分了?
心疼地把書撿起,小心翼翼地揉著摔壞的書角。出去了保不好又是一頓罵。躡手躡腳地打開門,悄悄走了出去。媽媽的房間竟是關的,可是睡下了?側耳傾聽,并沒有想象中的呼吸聲。
反而聽見她的話語“女兒又發脾氣了,我也知道她這個時期的小孩脾氣是會差一些……好好好,我會去諒解她……”有些辛酸地低下頭,從來不知曉媽媽會如此努力地去諒解我,心里是百感交加。
又回到房間,打開柜子取出了相片,一頁頁翻過我的成長史,一下下掃過照片中的笑顏。眼角霎地就溢出了些許淚珠。把相冊枕于腦后,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父母親拍的。想著媽媽剛才給爸爸打的電話,又不知不覺地走到了媽媽的房間。有些猶豫,但還是敲了敲門,把剛剛寫的便條塞進去。
“媽,對不起,不該發脾氣的。”
青春就是將大自然的美好和靈氣全都凝聚在那所面向大海的房子里。青春中的插曲也亦是酸澀與甜美。
愿風裁取每一粒塵土,愿青春烙印在記憶的旅途,愿一切煩鬧都終結于溫暖。愿所有插曲都成為人生最美好的回憶。
青春勵志周記 篇6
在青春的日記本里,誰沒有寫過傷痛,只是誰也不愿意拿來回憶,因為每一次的翻閱都會看到尚未痊愈的疤痕,它提醒著我們,那悲傷和痛苦。我們可以選擇原諒,但卻無法視而不見……
——題記
青春,是一本晦澀的日記,時間是它的載體,文字是它的主導,那紫色的薰衣草亦是它的真諦。我們總是在時間的漩渦里打轉,來來去去,看著它在指縫溜走。我們經歷了悲歡離合,淺嘗了酸甜苦辣,翻閱了喜怒哀樂,低唱著青春散場的筵席,最后只能抱著曾經隨筆的日記,拼命在腦海拼湊破碎的回憶,拼命在腦海尋找那些模糊的背影,自欺欺人的想著那些人、那些事都還不算曾經……
友誼,是白色的,它在我們最失落、最傷心、最無助的時候,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漸漸地我們開始全心全意地依靠著它。累了,痛了,倦了,困了,有人與我們一起扛。其實,真正的朋友,不是一輩子不吵架,而是吵了還能一輩子。但是,我們卻無法給予全身心的信任,總是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這份友誼,害怕有一天,這唯一的依賴也會消散。就這樣,無法感悟到友誼的真諦,一直小心翼翼,漸漸地我們累了,開始尋找最初的依靠,才發現,那份溫暖,早已在我們的無知中漸漸變冷……我們哭了,又是一個人蜷縮在角落里,埋頭哭泣,一次又一次。后來我們學會假裝堅強,學會故作瀟灑,學會用微笑掩藏自己的脆弱。抬頭看向藍天,不讓眼淚奪眶而出,強迫自己忽略心痛的感覺,任由心在流血。我們開始把自己封閉起來,收起真心,戴上面具,只是因為害怕再一次心痛,害怕再一次受傷……
或許戴上面具后會錯過,但至少不會太受傷,我們自欺欺人地想著……
我們終究是膽小的,害怕失去,害怕受傷,害怕分別。
時光流轉,青春散場,繁花落盡……
青春勵志周記 篇7
周六我讀了一本書,名叫《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圣地亞哥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幾乎快要餓死了,但他仍不肯放棄,而充滿著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大馬林魚,便殺死大魚,把它掛在船上。但鯊魚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殺死它們。最終,大魚還是被吃光了,老人拖著魚骨頭回家。
在這本書中,老漁夫雖然倒霉,失敗,但他依舊堅持努力,終于在八十四天的失敗后獲得了成功。盡管最后他還是失敗了,但他也成功過了,他也努力過了。看了這本書,我深深地被老漁夫那堅持不解的精神所感動,八十四天的失敗絲毫沒有動搖他的決心,他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也是一樣,只要堅持不懈,就沒有我們做不到的事。在那堅持奮斗的信念中,往往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從而使你解決困難,達到目標。所以說,堅持就是勝利。
青春勵志周記 篇8
周五,我在思考青春,什么才是青春?它不是僅僅能用華麗的語言就可以表達出來的。如果說童年的記憶是一篇散文,那青春就是一篇文言文,讀不懂什么才是最好的表達。
一杯咖啡,入口時有點苦澀,漸漸地,苦澀慢慢地退去,嘗到滿口的醇香,最后留下淡淡的余香。也許,青春就是如此吧!
我們曾經迷茫過,失敗過,傷心過,但也是以為這樣,我們變得倔強,變得執著,變得不輕放棄。就這樣,我們慢慢地長大了,那些孩子氣以是過往,而面對的是挫折,是失敗。青春它總是讓你在萬籟俱寂的深夜里靜悄悄地抹去最后一滴眼淚,也是它讓你自信的展開雙臂,等待陽光沐浴的那一刻。
給力青春,享受青春,把握青春,讓我們對昨天的不愉快是再見,用微笑迎接今天最美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