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周記400字初中最新(精選6篇)
臘八粥周記400字初中最新 篇1
臘八粥可以怎么喝?可以是一家人美美的早餐,可以是朋友們甜甜的分享,更可以是陌生人間暖暖的`問候。
臘八節(jié),我們牛通社的小記者們來到了朝暉三區(qū),給獨居老人送溫暖。我們每人領取了靈隱寺的一份20xx年掛歷和兩碗臘八粥,就走進樓道進行“敲門行動”了。“咚咚咚,咚咚咚”,門開了,走出一位老奶奶,走在最前面的小記者馬上送出了第一份禮物——精致的年歷、溫暖的臘八粥和甜甜的祝福,奶奶笑著感謝。
一層層往上走,終于輪到我了。陪我們一起送溫暖的社區(qū)書記阿姨介紹,這是一家四世同堂的家庭,還上過新聞呢。門開了,一個戴帽子的老奶奶出來了,我趕快送出粥和掛歷,說:“祝奶奶臘八節(jié)快樂,萬事如意!”奶奶不停說著“謝謝,謝謝”還請我進去,我把東西放在桌子上,又問候了幾句就離開了。我還要多跑幾戶呢!
就這樣,我們來來回回地領著,跑著,送著……雖然天氣很冷,又下著雨,但是我們的心里都是熱乎乎的。這次活動我們一共給四十多戶的獨居老人們送了溫暖,我們都很快樂,這就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吧!
臘八粥周記400字初中最新 篇2
周四是臘八節(jié),相傳“臘八節(jié)”起源于遠古時的“臘祭”,傳說每年臘日,古人要舉行祭祖,祭諸神活動。另據宗教界所傳,農歷十二月初八又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最初稱為“成道節(jié)”。自周代將農歷十二月定為臘月,南北朝時此月要舉行重大祭祀活動,以祈求五谷豐登,吉祥平安。據說“臘祭”有八種神,于是便將初八確定為固定祭日,后來相沿成俗。
有關“臘八粥”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也演繹出許多有趣的典故。據傳為了感念佛祖臘月初八成道之日,各寺院僧侶在這一天集會紀念、誦經演法。并把從八方化緣來的米、麥、豆、谷雜糧,及采集的棗、栗、核桃等干果匯集在一起,用大鍋熬成粥做供品,祭祀佛祖,然后眾僧共享修道成果。遇有進香者,寺院以粥施舍。后來此舉逐漸成為善事,被流傳至今。隨著佛教的不斷傳播,這種活動由寺院傳到世俗民間,熬“臘八粥”漸漸演變成民俗習慣。到了宋代,“臘八粥”廣泛盛行。不論是朝廷、官府、平民百姓乃至寺院,必在此日熬粥祭佛敬祖,并合家團聚共用,或饋贈友人,以此祈求吉利平安。“臘八節(jié)”不僅成為民間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喝“臘八粥”民俗也被世代相傳下來。
臘八粥周記400字初中最新 篇3
周二剛回到家,家里就開飯了,我趕緊放下書包跑去洗手,一想到媽媽拿手的紅燒肉我就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洗完手我趕緊跑向飯桌。
什么?今天喝粥?我望著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滿地嚷道。抬眼看看平時一樣討厭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齊反抗,沒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著。再看看媽媽、爺爺,他們也都吃得樂呵呵的。這是怎么啦?爺爺看我在發(fā)愣,便放下碗,饒有意味地吟誦道: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jié)物新。婷婷,粥是寶啊,不可浪費!我還沒回過神兒,媽媽義開口了:早(棗)下力(栗)氣,來年豐收。婷婷,這粥有營養(yǎng),吃吧!吃了臘八棗,背起書包往家跑。婷婷,快放假了吧?別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這粥還有什么深意!我剛捧起碗,爸爸一陣狼吞虎咽,一碗粥已吃完了。他放下碗,大聲喊道:過了臘八,不怕啦!看著奇怪的大人們,我也學著他們的樣子,大吃大喝了起來。真是奇怪,一陣猛喝之后,原本冰涼的手變得暖和起來了。
臘八粥周記400字初中最新 篇4
周三是臘八節(jié),我們最期待的當然是吃臘八粥了。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僅書面記載的也已有一千多年了。至遲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而直到今天,喝臘八粥這個習俗一直被流傳下來。
我放學回到家中,準備吃臘八粥了。我跑到廚房問媽媽臘八粥好了沒?結果媽媽說正在準備做,我想我都急著吃了,還沒好。不過也好,以前每次都是吃做好的,卻沒見過怎么做的,這回可以親眼看看媽媽做臘八粥了,也不錯哦。
我看見媽媽準備了一些食材,包括:大米,黃小米,糯米,高粱米,紅小豆,蓮子,桂圓,花生米,紅棗,白糖等等。光看這些材料我就讒得不行了,難怪那么好吃了,材料豐盛啊!媽媽先將蓮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沒,再放入蒸籠,蒸熟后拿出來放著。接著媽媽又將桂圓去掉皮、核,只要肉。最后將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后把紅小豆、花生米等倒入鍋內一起煮,10多分鐘后又將大米、黃小米、糯米倒入鍋內一起煮。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攪拌均勻,開鍋后再煮一會,盛入碗里,撒上一些白糖。這樣美味的臘八粥就出爐了,我一連吃了三碗,真爽。
臘八粥周記400字初中最新 篇5
周五夜剛剛降臨,媽媽和奶奶便忙了起來,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媽媽和奶奶不可開交。隨后開始煮了起來,等鍋里的水沸騰起來,就開始用微火燉。我一個勁地嚷嚷:"什么時候可以吃了,怎么還沒有好?"媽媽看見我等不及了,便對我說:"早著呢,臘八粥要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燉好。"我掃興地去睡覺了。
早晨,我一起床,媽媽盛了一碗臘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顧不上洗臉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看著碗里的各種東西:赤豆、黃豆、紅棗、蓮心、花生。我好奇地問媽媽:"臘八節(jié)為什么要吃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寺院煮臘八粥,是為了敬佛;而我們煮臘八粥,一是為了供奉祖先,而是為了節(jié)約,你看,這粥里的東西大多是我們以前吃剩下的,趁著臘八煮上一鍋粥,不是一舉兩得嗎?"媽媽停了一會兒,又接著對我說,"臘八粥雖然有一個“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種材料做成的,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紅豆、黃豆、綠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講究臘八節(jié)的人家,他們還要將果子刻成人形、動物形、花形,再放入鍋中煮呢。"
想不到臘八節(jié)那么有講究,看來我要多了解了解臘八節(jié)的知識。
臘八粥周記400字初中最新 篇6
周四是臘八節(jié),媽媽都要熬粥,粥里除了有大米,小米,還有紅棗,花生很多東西,味道很好,可惜一年只喝一次。這種粥為什么叫臘八粥呢?為什么只有臘八這天才熬呢?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現在,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以前很多人日會把臘八粥作為禮物五,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還是盛大節(jié)日。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神仙的保佑,還可以增福增壽。所以人們把它叫做“福粥”。有個古詩就寫了臘八粥。
各地臘八粥的花樣很多,其中以我們這邊的最為講究,粥里有紅棗、蓮子,總計不下二十種。之前一天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在半夜時分開始煮,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這樣復雜能不好喝嗎?
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各種花樣,再放在鍋中煮。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