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學生周記(精選10篇)
初二學生周記 篇1
讀了這本《成語故事》以后,我有了很大的收獲。我不但學會了很多成語故事,還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本書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非常喜歡讀這本書,書里面最吸引我的故事要數“掩耳盜鈴”的故事了。
“掩耳盜鈴”這個故事講的是在春秋末年,一個人想要把一口大鐘偷走,可是他又擔心這口大鐘發出的巨大的聲響驚動了人們,使自己的丑行暴露。他冥思苦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把自己的耳朵堵上,這樣就聽不到聲音了。結果,他的偷盜行為很快就被人們發現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忍不住笑起來了,一邊笑一邊想:“這個人怎么這么愚蠢啊,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就以為別人也無法聽到聲音,真是太愚蠢了!”但是,仔細反思這種行為,我們又何嘗沒有過這種愚蠢的行為呢?
記得有一次老師留了一道數學題作為家庭作業,我讀了讀那道題感覺很難。于是為了偷懶,我就直接把后面的參考答案抄在了作業本上,還得意洋洋的認為老師根本不可能發現。結果,在第二天老師講課的時候讓我講講這道題的答題思路,我這才傻了眼不知道怎么回答了,那種尷尬的場面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從此以后,我暗下決心以后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實事求是,踏踏實實。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那些花拳繡腿和投機取巧的行為只能是自欺欺人。
初二學生周記 篇2
假若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選擇時光倒流,只要回到二小時前,我還是能做一條好漢。我只能在心底發出這段“午夜嚎叫”。
這是平常的一天,與昨天相似,明天想必也差不多,能令人產生興趣的是每天晚上不同的考試的科目。昨晚呆在家里沒上晚自習,早上又忘了設鬧鐘,六點四十從床上彈起,胡亂吃了點面包“奔赴”學校;以及欠了一大堆的作業。今晚科學考試,內容是電學,對此我還是比較自信的,昨晚寫的電學練習并不急著校對。只是緊趕慢趕把欠下其它作業的都“還”了,還寫了篇隨筆,自我感覺良好。
轉眼到了晚上七點四十,距離開考還有二十分鐘,先去趟廁所。
從廁所出來,經過隔壁已經考完試的九班,幾個小學時認識的朋友在討論題目。我腆著臉,與另幾個同學,湊上去看,昏暗的燈光下沒看出所以然來,其中一個同學將卷子奪了過來準備仔細研究研究,我和好友蔣看到了其中一道題似曾相識,他把我拉回教室,想在資料上搜查一番。
于是前腳跨入教室,后腳就跟著王老師的圣旨,請我們倆走一趟。結果當然是被罵了一頓,灰溜溜回教室已經開考了,我才意識幾分鐘的多余沒有絲毫用處。
此時此刻,坐在家中床上,隨手翻看一本科學輔導書,在翻開書頁的那一刻,我虎軀一震,隨即癱成一團,生無可戀。我竟然看到了一道試卷上的原題!還是我做錯的!我剛好改到上一題,這一題可能是不小心跳過去了。假如回到兩小時前,我只需心念一轉,不去多管閑事,扼殺害死貓的好奇心,拿出這書來復習,就能免于一場批評,尷尬與失分!
眾里尋答千百度,當一切已成往事,驀然回首,那答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學生,這是莫大的悲哀!
這是我的一天,我將它定義為“失敗”“教訓”與“重來”。
初二學生周記 篇3
正月十五,被人們稱為“元宵節”。十五、十六這兩天,人們逛廟會、猜燈謎。到了晚上,人們還會放放煙花來慶祝呢。
元宵節最廣為流傳的習俗,非吃元宵莫屬了。無論祖國的東南西北,無論在海內還是海外,只要是炎黃子孫都不會忘記的。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也不例外——煮元宵,吃元宵。等水開了,元宵就一個個迫不及待地跳進去,等他們在上面悠閑地躺著的時候說明元宵熟了,吃元宵嘍。
元宵盛好了,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用勺子挑出一個元宵,咬開一個小口,好燙喲~里面黝黑發亮的黑芝麻就止不住地流出來,我實在等不及了,用嘴吹吹,一口吞了下去。一邊吃一邊噓噓~米的嚼勁、芝麻的香甜都融化在了嘴里,味道好極了!等涼一點,我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一碗元宵,不一會兒就被我吃了個精光。
不過,大家在吃的同時也要出去逛逛,才有利于健康,這樣才能過得更開心嘛!
初二學生周記 篇4
我們應該慶幸,迎來了這次珍貴的“心連心感恩活動”;我們應該慶幸,通過這一天的活動,讓我們學會了很多,了解了很多;我們應該慶幸,我們與家長打開了心靈溝通之門。
早上很早就來了,穿上了統一的衣服,頓時覺得輕松了很多,我很少參加集體活動,但是通過這一天的集體活動,我體會到了美好的感覺,體會到了溫暖的力量,這樣一次體驗美好的機會,我一定不放棄,于是我來到了學校的禮堂,一進去就有一種樂翻天的感覺,聽到義工們的歡呼聲,讓我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活動中印象最深的還是“搭檔對話”,和一個陌生人對話,這對一直不愛說話的我來說真是難上加難,但主持人鼓勵我們,終于,我先開口,主持人給了我們搭檔一些問題,我便如實的對a搭檔說,漸漸發現,我們聊的很開,在進行全場交流時,主持人先后請了幾位同學發表自己的`看法,當時,我都沒想到感恩這兒來,聽了幾個同學的觀點,也了解了他們的家庭背景,覺得自己其實比他們幸福多了,而我卻不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比起他們來,我已經夠幸福了,該滿足了,當時全場有很多老師、同學及家長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讓我沉醉在這濃濃的感動之情中,面對此情此景,我想了自己的很多事情,想到父母的辛苦,想到自己的未來,不知道為什么,我也流下了感動的眼淚,我想我已經深深懂得了父母的辛苦,是“心連心活動”,讓我忽然間長大了。
除了“搭檔對話”,還有“疊羅漢”等活動,讓我感到了團結的力量,團隊的力量,我感謝這次活動,感謝活動中所有付出的人,因為這次活動,讓我徹底地感動;因為這次活動,讓我這個最最普通、最最平凡的農村孩子,體會到了愛與溫暖。
初二學生周記 篇5
期末考終于考完了。當我交卷的那一刻,心中有一種釋放的感覺,無比的舒暢。高中一年級終于就這樣的過去了,不知是喜還是悲。
回到宿舍,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收拾好了,足足有兩了大包,一個袋子,還有一個書包。當我提起這些東西時,才發現原來我這一年是這么的沉重,多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搬這么多東西是很辛苦的,雖然學校為我們這些較遠的學生叫來了公交車,但操場離宿舍還是有點距離的。幸好有朋友的幫忙,才使我不至于那么辛累。說是下午,但陽光還是很烈的,我們兩個人的額頭都濕了,但這都已不重要了。
放好東西,人還沒到齊,我還想在學校再轉一轉。老爸說,下學期要我轉學,讓我回去讀。所以,這是我最后一次再認真地看著這個學校。畢竟生活了一年,心中有點不舍,在這留下了千絲萬縷。
車上很是悶熱的,空氣也不是很通暢,但這些在我們回家的興奮中已變的無所謂。人很快都來,車也很快就發動了,帶著我們我們的期望發動了。懷里的書包里的書也跟著愉快的躍動。望著漸漸遠離的學校,我將這一年的回憶都統統都鎖在那里。
回到家,看到了父母的笑,心里也不再感覺的那么累了,一切都已經放松下來了。但這放松是維持不了多久的,過兩天又要投人緊張的學習中,雖然這是暑假,畢竟已是高中啊。
回來后,老爸就要我去剪頭發,他說:“一個大小伙子,留那么長的頭發,像流氓似的。手里還戴著個什么手鏈,沒個男孩子的陽剛之氣,像什么樣子!”我把手鏈收起來,雖然很舍不得,這是我的同學送給我的,以后都不知道能不能再看到他們。但頭發我是執意不剪的,初中的時候我一直是剪平頭的,看起來傻傻的。到了高中,我開始留起了頭發,并開始喜歡上了如此多毛的頭,可以甩頭發,可以弄各種發型,更可以臭美。由于我的堅持,老爸最終也沒得逞(奸笑……)。
又忽然想起了初中的同學,想約出來相聚,但他們都忙于學習,嘆……想想自己,開始害怕了,不知道自己學習退了多少。所以我也開始重整戰裝,迎接這個并不輕松的暑假。
初二學生周記 篇6
雖然快樂的暑假時光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但我依然不能忘記我去杭州比賽的那幾天。
記得那是臨放暑假的前幾天,學校下了通知,說暑假里杭州舉辦了一次航模比賽,愿意去的同學可報名參加。我心想:我一定要去參加,說不定我還能得幾張獎狀呢!就算得不到,那就權當是去旅游了。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讓媽媽給我報名,可是媽媽就是不同意,最后,我終于憑借著我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媽媽。這使我興奮得一夜未眠,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回我終于能大飽眼福了,想到這里,我恨不得趕緊插上一對翅膀飛過去。
第二天,我早早地就來到了學校,報了名,交了錢。我等呀等。盼呀盼,那種感覺簡直就是度秒如年,好不容易到了暑假,可是還要訓練幾天。每天早上六點半要到校,中午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回家吃飯,吃晚飯后,又要投入到緊張的訓練中,一直要練到下午四五點。還沒練幾天,就有許多人都不來了,四五天過
后,能堅持下來的人更是屈指可數。
雖然很辛苦,但是我仍然堅持訓練。我等呀等,比賽的日子終于到了。我高興極了,再走之前,媽媽對我說·只有你有自信心,你就是最棒的。’還未等媽媽的話音落下,我就飛也似的沖到了學校。
到了杭州,隨著比賽一天天的臨近,訓練更加緊張了,常常訓練到深夜十一二點。大家都后悔當初不該來,原來的那股興奮勁也都消失了,我也不例外。
時間過得飛快,比賽開始了,許多選手都得到了高分,當我打算隨便比比的時候,媽媽的話突然從我腦海里閃過,于是,我又重拾信心,果然,我取得了好成績。我高興極了,越來越對自己有信心了。在后面的幾場比賽中,我發揮的也不錯,終于,我不負眾望,獲得了省里的三等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通過這次比賽,我收獲到了快樂,也收獲到了榮譽。我還交到了一個好朋友——自信。
從這以后,我常用“自信不一定會贏,但自卑一定會輸”來勉勵自己要做個有自信的人。
初二學生周記 篇7
20xx年X月X日X天
美好的寒假已經過去,但在寒假發生的一幅幅畫面,卻早已封存在了我的記憶中。
想起那一張張笑臉,一張張分享著快樂的畫面,仿佛時間此刻停留在了那里,卻一去不復返。
大年三十的那天,我早早的起床,和小伙伴們雷打不動的約定開始了!我們相約:早生五點半到達“神秘營地”,自帶鞭炮,玩耍嬉鬧。我帶了幾盒小炮,還偷偷帶了幾個雷炮,心想著炸驚他們。我暗暗自喜。
來到基地,卻發現一人也沒,過了一會,還是只有我一人,估計被耍了。當我走時,忽然,身后有幾只燃著的炮,我嚇得趕緊往一邊躲,又說:“我又被耍了?”小伙伴們也都給出來了,我氣得跺起腳來,說:“好你們,竟然敢耍我。”他們哈哈大笑。就這樣,我們歡樂的玩了一早上。
都說快樂的時光總會過的很快,果然一眨眼就到了晚上。
吃過年夜飯后,我看見別的家都放煙花,我也抱著煙花往樓頂上跑,躍躍欲試,我把煙花放在了門頂上,有些斜坡,我沒在意,點燃了趕緊往一邊躲,煙花一朵一朵的開放著,我也陶醉了,像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像只雄鷹在天空中翱翔。我也陶醉了,可是,意外發生了,煙花墩倒了,口子正朝向我,我的眼睛瞪得跟嘴一樣大,不知所措,呆呆得在那里發傻卻忘記了逃跑,于是煙花無情的狠狠的往我腿上放了一朵花,我第一次感覺到煙花的沖擊力是這么大,也把我的腿打傷了,至今還疼,真是樂極傷悲啊!
時間的腳步沒有停留,時間的鬧鐘還在繼續的轉著,在生命的意義中,我第一次明白了生命的源頭是——快樂。
初二學生周記 篇8
20xx年X月X日X天
今天是星期六,天空淅淅瀝瀝的飄著小雨,天氣乍暖還寒,可我心里卻非常興奮。為什么呢?因為我這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書呆子親手包了一回餃子。
上午,我補習完作文回到家,媽媽就告訴我中午吃餃子,并讓我這個從不做家務活的人去幫忙呢。
來到廚房,媽媽已經把餃子餡和好了,就等著我來包啦!我看著爸爸媽媽他們包了幾個,心想,這有什么難的,太簡單了,于是便拿起一塊餃子皮來,學著他們的樣,放上一大勺子餡就笨手笨腳的包了起來,包好一看,哈!這哪像餃子,簡直就是一個大肚子將軍。第一個餡多了,那第二個就少放一點,不想包好后,扁扁的,像一個瘦猴三兒,原來是餡少了,連包幾個都一樣。不是胖子、就是瘦子。
看著爸爸那熟練勁,心里癢癢的,恨不得自己也像爸爸那樣熟練,我愣愣的站在那里不知該從何下手。還好爸爸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教我要把餃子餡放得適中,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再把餃子皮對折,然后捏住餃子的一端向里打折,再捏攏,依次幾下,一個餃子就做成了。
我照著老爸教得方法試著包了幾個,嘿!還真不錯,雖然沒有老爸包得那樣好看,但比我先包的強多了,哎!想不到包餃子也有這樣大的學問。看來我得在生活當中多實踐呀!
初二學生周記 篇9
20xx年X月X日X天
看過一場焰火晚會,我久久不能入睡,那一朵朵五光十色的焰火,一次次浮現在我的夢里。我忘不了,忘不了這一夜。
那是在元宵節這一天,聽說太陽城要舉行焰火晚會。才到中午,我就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盼著快點天黑,想象著晚會的盛況。
夜幕在企盼中降臨了。我也隨著潮水般的人群來到了太陽城。只見觀看焰火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在太陽城廣場上匯聚人的海洋。
在焦急的等待中,只聽到“轟隆”一聲巨響,抬頭一看,天空已掛滿巨大的彩球,彩球中閃耀著燦爛的金光,向四周擴散開來。那流光溢彩,四散開來的點點金光,把夜空裝點得如此燦爛奪目,又聽得“咚”的`一聲脆響,一朵巨大的金黃的秋菊又在天空盛開了,快看,它那掩著黃,露著白,映著紫,散著耀眼的流金,全都著了魔似的一層嵌著一層,一卷扣著一卷,一環套著一環,構成了一幅巨大的祥和壯麗的流彩畫。在激動人心的巨響中,整個城市的上空都被焰火照亮了,染紅了,一團團盛大的煙花像一柄柄巨大的花傘在夜空開放,像一簇簇耀眼的燈盞在夜空中亮著,像一叢叢花朵盛開并飄散著金色的粉末。焰火在夜空中一串串地盛開,最后像無數拖著長長尾巴的流星,依依不舍地從夜空滑過,有的大膽的地“攸“地一下落入人群。還有的像紅色的燈籠閃著詭異的靈光,在人們頭頂飄散,像簌簌飄飛的櫻花。
在愉快的歡呼著中晚會慢慢地結束了。我看傻了眼,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只想把那一團團五光十色的焰火,那一個個精彩的畫面永遠記在心里……
初二學生周記 篇10
20xx年X月X日X天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晚上,爸爸、媽媽、姐姐和我聚在一起包餃子。媽媽準備好了餃子皮和肉餡兒,大家就圍在一起包起餃子來。我也嚷嚷著要學包餃子,媽媽再三思考后終于答應了,并在一旁示范起來。只見媽媽左手拿著餃子皮,在餃子皮的邊沿沾上一點水,然后用勺子把餡放在餃子皮中央,兩邊同時一捏,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在媽媽手中誕生了。啊,做餃子是那么簡單呀!我迫不及待地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餃子來。
我捏住餃子的這邊,那邊的餡冒出來,捏住那邊,這邊的陷又冒了出來。后來,我直接把面皮放進手里,兩邊同時一捏,兩邊都不出陷了,但它的“肚子”卻破了,我趕緊拿來另一張面皮,把它“肚子”上的“疤”治好,這才算包成了一個餃子。看看媽媽捏的餃子個個挺著“將軍肚”,像打了勝仗的大將軍,而我的呢,好像是沒上“戰場”就先倒在地上了。大家笑得合不攏嘴。但我不灰心,“萬事開頭難”嘛,我又繼續包起了餃子。不一會兒,我終于掌握了包餃子的技巧,一個個漂亮又完美的餃子也在我手中誕生了。
在品嘗自己包成的餃子時,我覺得特別香,原來,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是最甜美的.。
通過這件事,我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