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精選15篇)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星期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一起回老家掃墓。
我們準備了肉丸子、雞、蠟燭、香、鞭炮和許許多多的紙錢。我們開始掃墓了。大人們先用鋤頭把墳前的一些荊棘和雜草清理,不一會兒,他們就把先祖的“庭院”打掃的干干凈凈。接著我們這些小孩們就七手八腳搶拿著白紙錢,飛快地爬上墳地上面,并爭先恐后地派發著。為了不讓紙錢變成“紙飛機”飛走,我們盡量小心地派發。之后,大人在墳前撒上了酒、茶,突然一股濃濃的酒香味撲鼻而來,很刺鼻。這時,爺爺又在墳前殺了一只大公雞,用雞血來供祖先,還把其它所有供品都祭給列祖列宗們。接著,爸爸拿出“滿地紅”鞭炮,點燃了火,突然聽到震耳的“辟辟啪啦……”聲音,嚇我一跳,快放完鞭炮的時候,鞭炮上的一幅對聯卻先發制人地“飛”出來,可惜鞭炮沒有gps導航儀,“飛”到了堂妹的身上,嚇了她一大跳,她一身冷汗隨即冒出來,笑得我肚子都疼了。最后我們都陸陸續續的去墳前拜了三下,我還默念了三句話,“先祖顯靈,保佑我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小康來的早!”
雖然清明節是悲傷的日子,但我卻蹦出歡樂的笑聲,在回去的`路上,我想著這一切,于是,寫下了這篇作文。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2
昨天是清明節,我和姥姥、爸爸、媽媽一起去濟南掃墓。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旅途,我們來到了墓地,這塊墓地坐落在濟南的一座山上,聽說還有烈士躺在這里呢!來到山下,車水馬龍,人們都是來緬懷先人的,大家手里拿著鮮花、菊花,浩浩蕩蕩的向山上走去。山上有好多好多的松樹,有許多許多的墓碑。來到老姥爺和老姥姥的墓前,月月姐姐和阿俏已經在等我了,這塊墓地上長眠的是我的老姥爺和老姥姥。在墓碑上,寫著金色的大字,老姥爺叫王夢非,老姥姥叫趙靜。在記憶當中,我沒見過老姥爺,老姥姥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長著滿頭的銀發,笑容非常和藹。我去看她,他總是笑瞇瞇的看著我,滿眼都是愛。這時,我聽見了哭聲,回頭一望,原來是另一塊墓碑前,有一位阿姨在哭,我想可能是她的親人剛剛逝世,她很傷心,才哭的吧。這時,我們所有的人都到齊了,我們舉行了儀式,大舅姥爺和我們對老姥爺和老姥姥鞠了三個躬,我們小孩還向老姥爺和老姥姥匯報了自己的學習情況,大家都對老姥爺和老姥姥訴說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舅姥姥和姥姥把貢品點心都放到了墓前,舅舅們還點燃了煙。最后,我們小孩還把貢品都吃了,據說,吃了先人的貢品對小孩好。
老姥爺和老姥姥,你們在天堂過的好嗎?我祝愿你們在天堂快快樂樂的生活!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3
清明到了,家家戶戶又要祭祀、踏青了。詩人黃庭堅寫得好:“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高共一丘。”白居易也說過:“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記得有一年清明,我和爸爸、大姑、二姑一起去掃墓。我們先把許多祭祀的飯菜用碗和盤子裝起來,然后擺放在我爺爺的墳墓前,接著把許多“金元寶”等祭祀的紙錢放在燒紙的地方,點上火,然后一個人磕上4個頭。
接著,大家找來了幾棵松樹,把它們栽到爺爺的墳墓邊,因為我爺爺生前喜歡種松樹。記得小時候在蒼梧綠園游園時就聽奶奶說過:“你爺爺還在這里種過一棵松樹呢!”最后,我們給栽好的松樹澆了水,就傷心地離開了那里。
我們家鄉還有一個風俗,那就是清明折柳戴柳。可我們居住的小區里柳樹非常少,“這可怎么辦呢?”爸爸問大姑,大姑說:“大家一起找柳樹。”于是,我騎上自行車,到處找柳樹,一邊騎車一邊想:上哪兒能找到柳樹呢?就算找到一條柳樹枝也好啊!出了小區,找著找著,我突然看見有一個園林工人正在給柳樹剪枝。
我想:也許可以朝這個工人要一條柳樹枝吧!我走過去問:“叔叔,你能給我一根柳樹枝嗎?那個工人開始還很疑惑,突然,他恍然大悟,說道:“對哦,今天是清明。”說著,他笑著給我一條柳樹枝。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敲了門,發現爸爸和大姑正在找我呢。現在我回來了,還把柳樹枝插在門前。
清明,一個多么值得紀念的日子啊!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一詩句正是描寫清明節這個節日的。家家戶戶都要在清明節這一天出門,或祭拜祖先,或緬懷革命烈士。我們家也不例外!
今天早晨,我們吃完飯后,父親就忙著準備東西,說是要回村祭拜我死去的太爺。只見他收拾好了泛黃顏色的紙錢,一些貢品和“香”之類的物品,準備妥當后,我們坐車很快到了村里的墳地,只見四周矗立著很多墓碑,我們不一會兒就找到了太爺的墳墓,開始了祭拜儀式。
只見父親從一堆東西中拿出三柱香,點燃,插在了太爺的墳墓前并拿出貢品,一樣一樣把它們放好。接著,又取出一堆泛黃的紙錢,將它們點燃,口中還念念有詞。儀式將近結束,父親讓我們下跪行禮,還說這是祭拜祖先這個儀式中最重要的。
當儀式結束后,我在太爺的墳前默立了一會兒,愿他佑我考試成績好,并祝福他老人家在那邊一切安好。再看看這香上飄出來的一縷縷煙,就好像是太爺在告誡我們要好好學習,一切還是要靠自己的拼搏來實現愿望的!
我默默地記住了這些浮現在我腦海里的話,不由地點了點頭。
清明節掃墓,更是體現出孝子孝女的孝心。這就是中華民族“百善孝為先”的優良傳統。
如絲如縷的細雨正如人們思念故人的綿綿思緒,下面準備的是清明節周記,用文字緬懷已故親人,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5
今年的清明時節,或許對我于來說,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清明節,第一個在姥姥離開后的清明節,在這個“雨紛紛”的日子里,我第一次有那種“欲斷魂”的感覺,因為,我的姥姥與世長辭了……
窗外的天空飄著白云,有呼呼的北風吹過耳際,帶來絲絲寒意。此刻,我眼前又映出姥姥那張慈祥的布滿皺紋的臉,耳邊又響起姥姥最常說的那句話,“要好好學習啊!”可是,為什么,為什么在六個月后的今天,我卻再也聽不到這句話了呢?為什么呢?
時光總是來匆匆,去匆匆。一眨眼,六個月過去了,所有的一切恢復了平靜。但是誰又知道,就在六個月前,姥姥還在病床上笑著對我說:“不要哭了,人只有堅強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未來的路不好走,但只要你微笑面對,就不再有什么困難了,懂嗎?”當說完這句話時,姥姥閉上了眼睛,微笑著離開了。
我永遠忘不了,忘不了姥姥時的那種感覺。一瞬間,你的至親至愛悄悄地從身邊離開,離開這個世界。那種心痛,不知該用什么語言形容。我本能地哭了。第一次,第一次這樣撕心裂肺的哭,我是多么想回到三年前那種幸福的時光,但天總不隨人愿。
姥姥走后六個月,也是清明節。今天,我又回到姥姥家前的田野。當我望著那片遼闊的田野,眼前又浮現出姥姥拿著那根竹條在田野上追打著不懂事的我的情景……姥姥,我是多么希望您能再次拿起那久違的竹條,追著我滿田野的跑啊!
今年的清明,我人生中的第一個真真正正的清明!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詩杜牧寫得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啦,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得禮節嘛。星期六下午就出發向。
媽媽、爸爸、弟弟、我和我得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啦祭拜得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啦山下。這座山說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說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很斜。雖然說每年來這里一次,但是感覺上并不是很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很多得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得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得顏色已經淡化啦。后來我問奶奶才清楚啦,原來這代表曾經為國家捐軀過得。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許多得時間在這里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為泡影。
到啦,終于到啦。我們擺好啦祭拜得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得。我拜好之后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得茶葉,嫩嫩得,綠綠得,雖然說旁邊有許多得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得鳥叫聲很茶葉得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得。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到啦最后得一站得時候,大家額頭上都冒出啦汗珠,我們來得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采茶葉(希望在天堂得前輩們不要生氣。),我們采啦滿滿得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得味道啦。
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7
星期六的時候,爸爸媽媽帶著我去掃墓,在爬山的時候我看見了許多的油菜花,它們開得金黃金黃的非常漂亮,到了我們掃墓的地方,爸爸就拿著鋤頭把墓旁邊的泥土與長草的地方,給弄了干凈,被風吹下來的樹葉,我爺爺就把那些樹葉掃干凈了,直到沒有一點點垃圾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燒紙錢了,在燒紙錢的時候我一直在把紙錢往火里面放。
燒完紙錢,我們還要放鞭炮,我們在放鞭炮的時候草都被鞭炮炸爛了,放完鞭炮奶奶就抓住我的手來到墓前讓我說一些保佑我與爸爸媽媽的話,說了之后我們就下山了,下山之后我與媽媽又要到外婆那里去,外婆也要去掃墓我與媽媽還有外婆與外公一起去太太太公的墓前掃墓,就這樣我與媽媽一天都在掃墓,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晚上,我與爸爸媽媽在回柯橋的路上都很累,只好托我舅舅開車到柯橋的時候已經十一點多了舅舅回家之后,我爸爸就開車回家了作,第二天在家里我全身都有點痛,寫作業的時候還有點頭暈,那時候我才知道我生病了,后來吃了一點藥就好了,看來我的體質還不好連回老家一趟都要感冒。
我與爸爸媽媽在爺爺奶奶家看到了與我同歲的鐵樹,它非常大我都可以在它的根部乘涼了,而且爺爺奶奶家還多了好多的植物,吊蘭、郁金香還有很多很多但是有一些都枯萎了。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8
清明節那天,缺不了的自然是祭祀先人了。一對對紅燭在桌上點燃,爺爺的音容笑貌在我眼前一一閃過。
那天,我和爸爸起床吃了早飯后,騎著電瓶車,來到了公墓。我們在買花的地方剛剛好碰到了我的堂弟一家也來掃墓。我們共一起買了四束鮮花,上山放在爺爺與太爺爺、太奶奶的墓前,用舊報紙把上面的泥土抹干凈,恭恭敬敬的給他們一一鞠了三個躬,在那里懷著沉重的心情,在墓前站了一會兒,又鞠了三個躬,離開了。在路上,原本沉重的心情慢慢釋放。在半路上,天空中飄來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真如唐代大詩人杜牧所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啊!
人的名,樹的影。剛剛到家的我們渾身濕濕的,一看到爺爺的遺像,我記憶中的鏡頭一個一個浮現了出來,我好想爺爺還陪伴著我長大啊。
在我剛剛九一歲生日的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四日那一天時,他離去了。可是他仿佛還在,因為還有我們在思念著他!我還小,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照下,我慢慢長大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啊!我們應該珍惜現在與父母長輩們過的每一天。對于我們來說,每過一天,也就是意味著未來又少了一天,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必須珍惜啊!
點燃桌上的香,看著桌上那熱氣騰騰的飯菜與酒,希望爺爺與太爺爺等祖先在天有靈,能看到我們的一片孝心吧!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9
今天是傳統節日清明節,天空飄著蒙蒙細雨,一抹憂傷的感覺,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上山去,小路很泥濘,路旁的花草上滿是露珠,還沒走到墳前,褲子,衣服,鞋子就都濕了,一路上大家都悄悄的,互相攙扶著,十分的肅穆,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鐘才到。
看著眼前的兩座墳墓,我眼圈紅了,以前那個愛把我抱在懷里,給我唱歌,愛分好吃東西給我的大奶奶沒有了,愛和我開玩笑,無論我吃什么都會滿足我的大爺爺沒有了,愛給我講故事,每次去吃什么東西都會給我留點的他們不在了,他們躺在冰冷的棺材里,我多想問問他們冷不冷,餓不餓,他們最愛的小孫女長大了,會自己照顧自己了。我多么希望他們能在站起來,我再也不調皮了,也不和他們搶東西了,可是這些都是不可能的了。
這時,站在旁邊的大人叫我給爺爺奶奶們燒紙錢,我一邊燒,一邊和他們聊天,聊著聊著就哭了。大人們將買來的鞭炮點燃了,噼里啪啦的聲音響徹云霄,也不知道爺爺奶奶有沒有聽到,聽到我們對他們的思念了嗎?
最后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下的山,在后來,我們大家在一起吃了清明酒,大家也沒多說話,就連最小最調皮的弟弟仿佛都被這肅穆的氣氛給感染了,也沒吵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清明活動就這樣結束了……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10
清明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這樣描寫清明節的。我和奶奶還有姑姑老爸和老媽,我們一起去拜祭我的爺爺,老爸拿了好多的紙錢給爺爺燒,我問老爸為什莫燒紙錢,老爸說讓爺爺在那邊過得好一點,想起爺爺我就哭了起來爺爺那么的疼我愛我,現在我見不到爺爺了我很難過。
我從老爸手里把紙錢搶過來跑到爺爺的墳前,給爺爺燒了起來,嘴里還說著:“爺爺你在那邊過好,勝勝好好的不用擔心我們。”老爸老媽把墓地附近的雜草都除去了,我也在幫忙。然后他們拿出準備好的貢品擺在墓地前,墓地四周都是柳樹,老爸說這些柳樹會為祖先們遮陰擋雨。
在我們拜祭是還時不時有一家人來到旁邊,跪下。紙錢在燒著,只見得有一個人在磕頭,嘴里念叨著:“爸,給您送些錢,在那邊多買些好吃的。在這邊吃了一輩子苦,現在可以享享福了……”風兒在吹著,那些人帶著憂傷,在風中離去。
臨走前,我向老爺的墓地深深鞠了個躬。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11
每個清明節,人們成群結隊的祭奠,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清明節儀式是個人情感的追求,也是中華民族的高尚品格。我們應該手捧鮮花走進墓地,緬懷先烈們。
烈士們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時,仿佛在講述他們的斗爭故事。在我們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有他們灑下的鮮血。
親愛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用青春和生命為民族解放和英勇奮斗取得的輝煌成就使我們欽佩;你們留下的崇高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永遠激勵我們前進和進步。
你們播下思想的種子,已經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引領我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今天,我們收到從你們手中傳來的接力棒,應該拓展視野,掌握技能,全面提高自己,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奉獻一份力量。
親愛的革命先烈們,在這一刻,我們只想用鮮花來悼念,只想用花圈來表達我們的心意,只想用石碑來表達我們的敬意……但是,我們明白,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繼承你們的意志,發揚你們的精神,讓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取得更多的進步。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題名是《清明》的詩,是由唐代詩人杜甫作的。又是一年清明節,今天,我跟著爸爸媽媽舅舅,一起去邵東給祖先掃墓。
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鄉村小路,向姥爺的墳墓走去。一路上,掛在樹上的桃花張開了一張張娃娃臉,正笑著向我招手呢,她們好像在用香香的花粉跟我們傳話:“歡迎你們來到這里!”突然間,老天爺下起了毛毛細雨,仿佛是人們流下的傷心的淚水!老天爺好像在替我們分擔憂愁。大地的“孩子們”舒服地吮吸著香甜的雨水,變得更加強壯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姥爺的墳前。我們首先在姥爺墳前的不遠處放了一串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算是先把姥爺叫醒。然后,舅舅用鋤頭將姥爺墳前的雜草清理干凈,接著我們把一大把紙錢和金元寶燒給了姥爺。我默默地在姥爺墳前許了一個愿:“姥爺,姥爺保佑我,保佑我長大后考上‘清華大學’!”接著,我們又以同樣的方式祭拜了太姥爺、太外婆等祖先。
在回家的途中,我們還挖了幾棵嬌嫩的春筍呢!清明節讓我們既緬懷了先人,又讓我們享受了踏青的樂趣!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13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還叫寒食節,據說有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未繼位之前,有一段逃亡之路。路程中有一次晉文公又累又餓,一位叫介子推的大臣從腿上割下一塊肉給晉文公吃,晉文公得知肉的來歷后,不禁流下了眼淚。后來他當上了國君,獎賞了所有有功之臣,唯獨忘了介子推。當他想起時追悔莫及,就派人去找,后來才知道他和木槿隱居上中。可山這么大,找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說:“不如放火燒山,看他敢不出來。”最后介子推竟然抱著樹被活活燒死。晉文公知道了悲痛不已,就讓人們在這一天不準放火。后來清明節祭祀的習俗流傳下來。
清明節那天,我和母親去姥姥家,我看到大街上的人非常少,只有一些在路邊賣元寶之類的人。我問母親:“今天為什么有這么多賣元寶的人呢?”母親說:“今天是清明節,是祭祀、掃墓還有禁止放火的日子,那些元寶是祭祀先人用的。”我聽了傷心的說:“我明白了,就是說人們都在因逝去的親人而悲痛,還有的人去逝去的親人墓邊寄托哀思了,所以街上的人很少。”清明節真讓人傷心啊。來到姥姥家,我看到姥姥在燒紙,也在紀念逝去的親人。我也陪著姥姥給逝去的親人燒上一點紙。
唐代詩人杜牧有一首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形象的描寫出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14
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一天,人們都會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去墓地祭拜親人。我家也不例外,午飯后我隨著家人一起前住外公的墓地。
雖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是今天卻卻相反,陽光明媚,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放眼望去這春天的田野,似乎是被春風吹醒了,它,吹綠了樹木,吹綠了野草,吹綠了麥苗……
首先進入我眼簾的是那金燦燦的油菜花,我是被它那顯眼的顏色所吸引,瞧!它長得竟然根我差不多高,有的小枝丫頂上長滿了一簇簇圓圓的小花苞,就像一顆顆綠色的小珍珠;有的小花苞由米粒變成了豌豆大小,胖乎乎的,脹得滿滿的。但是絕大部分的都已經變成一簇簇金黃的小喇叭花了,正吹奏著春天的歌呢!我抬頭望去,滿眼金黃色,一朵朵、一簇簇……
往前走,我們來到時一望無際的麥田,像是給大地鋪上了厚厚的地毯,微風吹佛,掀起粼粼波紋,仿佛是海浪在翻滾,“沙沙”作響,在這兒群舞,在那兒高歌呢!好似一個生生不息的大家庭。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們的葉子越往上變得越寬,葉尖頭朝下,好像害羞似的……
瞧那田野多美啊!青菜、蠶豆、豌豆……個個都穿上碧綠的新裝,煥發出春天的活力。
此時的我好像都忘記了其他人的存在。猛地一回神兒,轉頭望了望已近在只咫的墳墓,原來我們已經來到了外公的墳旁。剛才的快樂舒暢不見了,內心泛起沉沉重重的感覺……
逝者安息,生者永存。我想了很多……
清明節的小學周記450字 篇15
雨在外面紛紛地下著,今年的清明要來了……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節,老媽帶我回江蘇老家去掃墓。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下著小雨,一片凄涼的樣子。
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后來,介子推歸隱山林后,晉文王為逼其出山,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和他老媽被燒死,晉文王傷心,作為紀念,規定以后每年那天全國都不許生火,只吃生的食物,那天就是清明。
今年的清明節,我跟我老媽像以往一樣,帶上紙錢、食物等東西,買了兩束鮮花。我們找到我姥爺的墓,磕了三個頭,把花放在墓前,然后燒紙,燒的時候,紙燒起來,黑色的煙不停地向上竄,風一吹,迷得我的眼睛都睜不開來,有的時候還把燒出來的灰吹的滿天飛。燒完之后,在地上留下了一灘黑灰。燒的時候,老媽、大姨、舅舅都給姥爺說話。
燒完紙,我們走出墓園途中還看到許多人都在給自己的親人燒紙錢,還有在那哭的,也有笑的。
清明是祭奠先祖的好時節,也是踏青的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