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暑假周記匯編(精選5篇)
高中暑假周記匯編 篇1
今天我又和爸爸一起去游泳了。
那里的人好多啊,水也很涼。天氣太熱了,照著爸爸的樣子,下水之前拍些水在身上,然后匆匆下水去了。
我已經(jīng)會游一段距離了,但爸爸總是說我這兒說我那兒,我就游到了離爸爸遠一點的地方。游了一會兒,突然看見爸爸在和一個戴眼鏡的叔叔說話握手。不由地,我就來到了他們身邊。原來,是曾經(jīng)和我們一起吃過飯的叔叔,他也帶著他女兒來到這里,他女兒叫廖紅鵑,游泳游得也不賴。爸爸叫我和她一起去玩水,于是乎,我們一起游泳、嬉鬧。
過了一會兒,游泳池里的人越來越多,隱約間我看見了我的好友譚淑妍,我給爸爸介紹了之后,我們仨就在一起快活地暢游了起來。正玩得起勁,突然間,譚淑妍說要比什么賽,還把她臉上的眼鏡丟在了遠處的水中,看誰最快到達眼鏡的地方,沒想到,遠處的眼鏡竟然沉入水底,令我們怎么找也找不到,弄得譚淑妍快哭了起來。“找不到眼鏡今天我就不回去了!”
此情此境,回到岸邊的爸爸都看得一清二楚,“撲通”一聲鉆進了水里,過了好一會兒才冒出個頭來。我們都以為眼鏡被找到了。沒想到水不清,眼鏡不知流向何方,爸爸也沒有找到。我們一前一后地紛紛鉆進水里,尋找這可愛的“寶貝”,足足用了半個多小時,我們個個都鉆累了,游不動了。
“看,這是什么?我找到啰!”到底還是爸爸技高一籌,把它給撈了上來。
感謝這么多天以來的炎熱天氣,要不然,我就不會有這么多機會來到這令人向望的“搖籃”,更要感謝譚淑妍的這一調(diào)皮行為,因為從中我們得到了鍛煉游泳的機會。我相信,我的游泳技術(shù)定會越來越好,越來越令人刮目相看。
高中暑假周記匯編 篇2
夏日的陽光,帶著一陣陣清香的青草味,甜蜜而溫暖。我愛這個夏天,更愛這個暑假。喜歡暑假的自由,喜歡暑假的生活,喜歡暑假的快樂。
7月21日天氣晴。“我已經(jīng)到了購書中心門口,你在哪?”我拿著手機著急的問。“快了,就快到了,你再等一下。”……不久后,他就到了。我們走進購書中心,我來到了“文學作品”這個區(qū)域,一眼看過去,被《死在路上也不錯》這本書吸引著我的眼球。當時,我很好奇為什么要用這個書名。這本書寫的是一個香港記者從香港騎自行車到西藏的艱辛過程。雖然香港到西藏僅有幾千里遠,但在這途中卻十分艱辛,處處充滿困難,為此還要睡馬路,那么就更不用說騎自行車環(huán)游全中國了。那一刻我明白了,在我們眼里騎著自行車旅行是一件幸福的事,可在這背后卻要付出許多許多。在這書海中,我讀書,我快樂。
7月27日天氣晴。我?guī)е嘲蛬寢寔淼搅他惤懦恰D抢锷角逅悖课莩錆M著古代的氣息。在那里,我品嘗到麗江那美味的小食,購買到麗江那漂亮的飾品,欣賞到麗江那美麗的夜景。黃昏已到,余光映在屋檐上散發(fā)出無比耀眼的光芒。云南的麗江古城不管在白天還是夜晚,它依舊是那么美,那么熱鬧,把我的心給深深的吸引了。雖然不能永遠留在麗江古城,但我把對麗江古城的留戀留了下來,把麗江古城那美麗的景色永遠放在心里—那個屬于它的角落。我愛麗江古城,我愛旅行,我快樂。
8月6日天氣晴。由于“登革熱”十分之嚴重,所以我村在不斷宣傳“如何防止登革熱”,為此,我做了幾天的志愿者,挨家挨戶地去檢查積水,若發(fā)現(xiàn)有積水就要把它給倒掉,這幾天來,我挨家挨戶地去檢查,遭到許多人的拒絕,甚至還遭到別人的辱罵,又爬上爬下的,走的時候我的腳都酸酸軟軟的,連站都站不穩(wěn)。我一天做8個小時,往返于這大街小巷,做的不好又害怕被領(lǐng)導(dǎo)罵,所以我就十分認真的去做。其實,認真想一想:除了辛苦,還能增長知識,還能為自己村的人民做貢獻,我覺得十分地自豪。從這個活動中我體會到媽媽回家說的累,體會到賺錢有多么辛苦,做志愿者雖然辛苦,但是我十分地快樂。
放下手中的筆,感受暑假的輕松;停下忙碌的腳步,聆聽暑假的音符;拋去煩悶的心情,享受暑假的快樂……
我愛這個夏天,更愛這個暑假,這個快樂的暑假……
高中暑假周記匯編 篇3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千古名言久久回蕩在我的腦海中。書,是人類精神的食糧。
的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書。即使把書合上,也能感受到那沁人心脾的陣陣書香。
書,能讓我們的生活充實起來。里面的關(guān)公威風凜凜,俠肝義膽;穆桂英俏皮伶俐,古靈精怪;白雪公主美麗善良,貌美如花;孫悟空嫉惡如仇,本領(lǐng)高強;魯智深毛毛躁躁,莽莽撞撞;林黛玉柔情似水,美麗非凡,匹諾曹知錯就改,頑皮可愛……各種各樣鮮活的人物在我眼前展現(xiàn),令我眼花繚亂。
書,如一片廣袤的海洋,里面的知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就拿我們熟悉的馬來說吧,我一直以為家馬和野馬沒有區(qū)別,可看了書,我才明白,家馬只有64條染色體,而野馬卻有66條染色體。這個消息讓我大為震驚:家馬和野馬居然也有不同!
小時候,我愛看《格林童話》,《西游記》,《安徒生故事》,從小,書就成了我的良師益友,我愛里面的《皇帝的新裝》,《丑小鴨》,《豌豆公主》,《笨蛋約翰》等故事,他們總是那么引人入勝,叫人著迷。
小學時我的閱讀范圍擴大了,從《水滸傳》到《紅樓夢》,從《十萬個為什么》到《明朝那些事兒》,無奇不有。《動物世界》讓我大開眼界;《儒林外史》讓我感嘆世態(tài)炎涼;《貓頭鷹王國》讓我沉浸其中;《狼王夢》讓我感嘆母愛的偉大……書,多么好的書!
在書海遨游時,我曾被《瘋娘》中的母愛所感動,曾經(jīng)佩服《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睿智,我曾為朱麗葉與羅密歐沒能在一起而黯然神傷……面對這一本本好書,讓我融入書中,走進人物的心里……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可見閱讀的重要以及它獨特的功能。
我熱愛讀書,書讓我懂得了人生,懂得了智慧,懂得了友誼。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知識,為祖國的發(fā)展、建設(shè)做出貢獻!
高中暑假周記匯編 篇4
天色漸漸暗了,此時外面燈火通明,我托著下巴,百無聊賴,盯著窗外川流不息的車輛,帶著幾聲刺耳的鳴笛聲,呼嘯著奔去,冷漠地濺起一地塵土。
“看來,爸爸一時半會是回不來了。”我兀自想。接著瞥了瞥時鐘,時針靜靜的擦過11:00,我不禁打了一個巨大的哈欠,沙發(fā)早不見了媽媽的蹤影,于是我揉了揉困倦的雙眼,準備熄燈睡覺。
手剛觸碰到開關(guān),屋子中便立刻籠罩在一片黑暗里,我繞過沙發(fā)剛想踏進我是卻在黑暗中恍惚看見了媽媽移動的影子,“不要關(guān)燈。”媽媽說。
聲音竟帶著些微的焦急,我雖不明所以,但還是扭亮了沙發(fā)旁的小燈,在朦朧的燈光中我似乎隱約看到了媽媽一種叫做“如釋重負”的表情,是我看錯了嗎?我不禁心生疑惑,便問道:“媽媽,為什么一定要開那一盞燈呢?”
但媽媽卻神神秘秘地笑而不答,但我卻分明看到了那笑容背后的幸福和等待,可那是我是在太困了,于是并沒多想,便進入了夢鄉(xiāng),這不過是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罷了,很快,我變把它忘得一干二凈。
真正知道其中的緣故時已是一個月以后,適逢老媽出差一個星期,臨走前,媽媽不斷叮囑我,千萬不要忘記臨睡前留盞燈別關(guān),我好笑的看著媽媽嚴肅的表情,實在覺得老媽太小題大做,于是故意打趣道:“為什么一定要開燈?我偏不,就當給咱家省電吧!”
本來一句玩笑話,卻引來了媽媽異常認真的表情,我立刻識趣地噤聲,媽媽這時才緩緩說:“留一盞燈是為了給你晚回家的爸爸啊。”
一剎那,那笑容便一下子在我臉上僵硬得凝固了,原來媽媽每晚一直都留著一盞未熄的燈是為了讓晚回家的爸爸感到家的溫暖啊,而是在遲鈍的我卻連這個都沒有想到。但媽媽此時卻笑了,那笑容著實讓人覺得很明媚,很溫暖。我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為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今天,又是“日落烏啼霜滿天”之時,為了這個家操勞奔波的爸爸依舊要加晚班,當時鐘又靜靜擦過11:00時,我卻突然覺得今天晚上不再是一個普通又千篇一律的晚上,我扭亮了開關(guān),慢慢的,緩緩的,好像是在做一件神圣莊嚴的事情,看著那昏暗的燈光在黑暗中靜靜地搖曳著,那小小的我溫暖仿佛直達人心,到了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角落。
那個晚上,我睡得格外踏實。還有,我還夢到了——爸爸,夢到了晚回家的爸爸在打開大門的那一剎那,瞥見廳中那一簇小小的燈光,昏暗的投射在他的臉上形成一個小小的影子時,疲憊的臉上正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高中暑假周記匯編 篇5
長途旅行的意義就在于在漫長的徒步行程中越來越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題記
這是一場行走的盛宴,穿越城市,感受自然。
腳踏清晨時分微青的天色;,啟程便于山風相撞滿懷;拂袖仿佛是露水清香;滿目盡是人間七月生機。
腳步相連,穿過踏霧早行的人流,行便繁華落寞的街道,聽盡尾音圓滑的吳語。目的地或遙遠是我目光所不能及,又或就在那一回眸的回想處,截斷游離紛繁的思緒,只有行走讓雙腿漸漸被麻木感主宰,只要步步體味這一場行走的盛宴,仿佛只有這樣才算真真地行走過。
忘記了行程最初的方向,忘記了山路上盛放的野花,忘記了路見所有的風景,只是在最后的最后明白了自己想干什么。也許這就是行走的意義,比發(fā)現(xiàn)自然更重要的不過是用一顆愈發(fā)清凈的心觸摸自己。
這是一場長途跋涉的'旅程與人生的道路大相徑庭。于人生中,前路漫長,未來無知,希望迷茫。但我想也許在行走的過程中,我們被疼痛沉淀,逐漸明白自己是怎樣的步行者,可以走多么艱難的旅途,希望抵達的目的地又在何方。
遠在遠方的風聲比遠方更遠,我們行走過人生的漫漫長路,去尋一場屬于未來的風聲。穿過生命枝繁葉茂的密林,攀過充塞艱難險阻的高山,踏過激流勇進的大河,明白熟悉的地方有熟悉的憂傷,陌生的地方有陌生的不安。最終在行走的盛宴中完成自己人生的夙愿。這邊是一種長行的意義吧。
又或者,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長行都不是要我們在其中尋找什么意義的。應(yīng)為長途旅行只是一種行走的形式,我們做的只是走,以我們最好的姿態(tài),不要做任何的疑問,不要有任何的想法,像在經(jīng)歷人生一段艱難歲月那樣,我們只要埋頭走,終會在哪一抬頭的時間里看見最美的風景。
在行程中,跟在別人的身后,看清彼此拉遠的距離,突然明白了所有的差距。想要努力完善自己,艱難而充實的踽踽前行。其實,縱有行走的快慢,我們終會遇見這漫漫長途中注定的風景。只是想在最美好的年華里做一個最完美的自己,在最漫長的行程中做最大的努力。
其實,無論旅行的意義是什么,這只是一場行走的盛宴。我們說不清收獲了什么,但總是收獲,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讓自己成長。
也許,旅行并不是要看多少風景,而是看你行過的路途。每一步都是用生命在認真而仔細的行走。也許你會忘記前方風景的秀麗,更多的只是走好此時的每一步。
這是一場行走的盛宴,穿越生命冗雜的思緒,體味山重水復(fù)后的柳暗花明。
這是一場行走的盛宴,穿越憂傷,感悟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