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高中周記集合(精選3篇)
實用的高中周記集合 篇1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了我期待已久的“點點夢想城”。這是一座位于鄭州的綜合職業體驗館,是針對少年兒童開設的.采礦、考古、救援、糕點制作、消防、郵局等等幾十種的職業體 驗,讓大家通過親身參與各個職業的工作,來了解不同職業的工作特點。
走進點點夢想城,我們首先研究了一下地圖,了解每個體驗館的位置。我決定自己體驗第一個目標是押運,就迅速奔向押運館。進館后,輔導老師先給我們講了押運是做什么的,押運中遇到劫匪應 該注意事項和自己應該怎么辦。然后老師給我們十名隊員布置的任務是把一顆藍寶石送到采礦場,然后再去點點銀行兌換一張50萬元的支票。我們先穿上押運服,然后每人配發一把“槍”,大家分工合 作、全方位護送裝寶石的保險箱到采礦場。進入采礦場后,一名“劫匪”出現了。他不僅搶走了保險箱,而且持“槍”劫持了人質,我們都不敢輕舉妄動。隊友們在和劫匪僵持之際,我和另兩名隊友悄 悄地繞到劫匪后面,分別用“槍”頂住他的頭和后背,大喊一聲:“不許動!”其他人趁機迅速包圍過來,劫匪一看已無路可逃,只好繳械投降。老師對我們的表現非常滿意,獎勵每人10元點點幣。
押運體驗讓我知道了武裝押運職業充滿了危險和挑戰,為保衛人民的財產安全可能隨時會遇到危險,而且讓我明白了面對險情要沉著冷靜、臨危不亂,團隊密切合作才能取得勝利。
我體驗的第二個項目是考古,這是一個對我來說充滿了神秘色彩的職業。我們先換上雨鞋和考古服,然后進入一個“古城遺址”,體驗考古尋寶。我拿著鏟子,首先環顧一下“遺址”哪里可能會有 寶貝,然后按照老師講解的要領順著一個方向仔細的挖尋,通過我耐心的找尋,幸運終于降臨在我身上,我挖到一個價值10元點點幣的兵馬俑和幾個小貝殼,心里那個美,太爽了!
考古這個職業雖然讓人感覺很神秘,但有時又非常的枯燥,需要有細心和耐心,又要耐得住寂寞,并不是想向的那么簡單。
我還在“點點冰城”體驗了做冰淇淋的樂趣;在“公安局”體驗了當一名警察保衛人民安全的重要性;在“消防中心”體驗了在發生火災時消防員如何迅速滅火、救人;在“救援中心”體驗了別人 有危險時如何保持冷靜、迅速實施救援……每個項目都充滿了刺激和挑戰,讓我難以忘懷。
這次難忘的經歷也讓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認真負責,只有踏踏實實地努力去做才能取得成功,才能為社會造福,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實用的高中周記集合 篇2
或許,看到那場景,你不會流淚,那只是個不經意的場面,但我卻流淚了,當時我不知道是為了什么,問題反復地問自己,得到的,卻總是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不知不覺中,春天已經來做客了,我也總愛一個人走在路上,漫無目的地走著,總不知道為了什么?那次,我又走到了一個并不陌生的小院,雖然每天中午都來,可總是沒有很仔細的去觀察它,感受它,此時此刻,它竟似乎有著魔力一般,吸引著我,去看看它面紗處的臉龐。
我走進其中,輕輕地,踏著無聲的腳步,繞過、走過、看過,它那里的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每一條石凳。四周,很安靜,院中的樹上都發著新生的芽兒,有棵樹格外刺眼,每天中午總會不禁看看它,而它,似乎在向我微笑。走近了,它是一棵很普通的樹,卻在院中那樣特別,就像一位身穿粉紅色裙子的公主——它身上開滿了粉紅的不知名的花兒,那樣嬌弱,又那樣誘人。我望著它,心中不覺生出一種念頭——讓它的花兒,躺在我手心,讓我看著它。于是,我伸出胳膊,張開五指,微微踮起腳尖,摘了朵花兒,掂著它的桿兒,小心地放在手心,它靜靜地躺著,敞開胸,露出嫩黃的“心”兒。深知自己的生命已經結束,卻還要在最后的一段時間里,展現自己的'明麗。望著它,我想:也許人們只是驚嘆它一時的明艷,卻不知它的芽兒當初沖破了風雨,才綻開花苞。
這時,一陣風吹了過來,吹著我的頭發,撫摸著我的臉。可當我仰起頭,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面前的樹搖擺著,身上的花瓣紛紛飄落,那樣美麗的花兒,竟這樣易逝,心中不禁百感交織。我握著手中的花兒,走到樹下,蹲下身,從滿地花毯中掂起一片花瓣,它的顏色似乎是用毛筆的筆尖蘸上淡淡的墨汁,點染上去的,那樣自然,又那樣清新,一定很讓別的花兒妒忌吧!用指尖劃過它的表面,她是那樣順滑。可如此令人憐惜的花兒,卻又那樣弱不禁風,這使我想起了林黛玉,也許,她之所以愛葬花,是因為她很憐惜那些與自己相似的花兒吧!
我一路想,一路走上亭閣,坐在石檻上,看著手中的花兒,聞著鼻連年古木香味,透過門縫向里看。陰暗的房中,有一尊身披紅袍的塑像,里面,已經很久沒有人打掃了,顯得那樣孤獨、凄涼。也許,這里曾發生過多么凄慘、悲涼的故事呢!看著遠處默默飄花的樹,不知不覺,眼前的一切都變模糊了,似乎有什么東西從眼中流出,用指尖劃過眼角,是一滴水,是一滴悲傷、憐惜、憂傷的淚水,它無聲的滴落,在落地的一瞬間,我淚如泉涌,眼前浮現一幕幕古代女子悲傷的畫面。我不知道自己為何如此多愁善感,單單為了一朵花、一棵樹、一座亭、一件事……我獨自坐在那兒,默默地,流著淚……
實用的高中周記集合 篇3
不知為何,近來舍友對養花種植物產生極大的興趣,植物一顆顆進駐我們宿舍,種類不同形態各異。仔細數數,大吃一驚,原來已有25盆植物了。在人與植物的故事中,在她們的喜怒哀樂中,在植物的盛衰生死中,我讀懂得了植物的心,也悟出了些許人生道理。
首先進駐的是文竹,我對它一見鐘情。整體像一個鳥,牛毛般細、像嫩草般綠、像細沙般小、像那松葉一樣扇形般排列著的葉片是它的.身體。你用手輕輕地撫摩那細而茂的葉片,會感到軟軟的,格外舒服,愜意。一段時間的精心照料,它由淡青到墨綠,欣欣向榮,小鳥長大了,欲展翅高飛。后來因被忽略,原本青翠的葉片與墨綠的竹桿逐漸地轉變為微黃、淡黃、深黃……直到最后完全枯萎了。可是葉片并不落下,仍是完完整整地在枝干上,那滄桑模樣似在控訴我們對它的拋棄。心疼又愧疚的我們,在它完全光禿禿的時候趕緊搶救,灑了鹽水,每天察看好幾遍。終于在我們的期待下,它重活了。冒出了新芽,漸漸地長出新枝,葉子也一天天繁榮,從前的它又回來了。文竹的由生到盛到死再到生,是它生命的輪回。
我對它的再生很是喜悅,但隱隱約約感覺到它是以自己的輪回來警告我們,不要輕易地讓某些東西成為你的所有物,因為一旦它承認你是它的歸屬,它就會依賴你。一旦你開始厭倦,對它不理不睬,它便會凋零。等你哪天終于記起了它,它早已黯然失色,早已離開。失而不得是常態,失而復得是偶爾。有些人,有些事,過了就過了,錯了就錯了,再來彌補,已是徒然。就如文竹,如今的它已不再是曾經的它,盡管它看起來仍如當初。
一位古希臘先哲說過:植物的生命很完美,是因為它們有兩種能力,一是它們本身含有生存必須的養料;二是它們的生命在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的過程中,存活的時間長,它們的后代又還原為它們,可謂生生不息。真是一種理想的生命形式;而且它們還有部分的靈魂,可以感知這個世界,能分擔人類的情感,見證人類的喜怒哀樂。所以,當我們種下種子或把它從花店抱回來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對它們許下就諾言。我們需要一直呵護它們,最好得結果便是讓它一直長青。如果它們年年開花年年凋落,我們便要努力讓它們在次次的輪回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