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周記(精選4篇)
我的高中周記 篇1
此刻的高中老師大部分都不懂得因材施教,并且教學方法從古到今大體上,保守地講,分明就是一成不變嘛:枯燥無味,有的老師還的理不饒人……
“老師啊,我們的孩子就拜托您多指導指導了……”有的老師聽了家長這么說,表面上笑得很親切和藹,口頭上講:“會的,會的!”,其實口是心非:“你們的意思就是說,你們的孩子學不好,不想學,就要怪我們老師沒多指導了嗎”
——這是一次班會課上老師的真情流露,不留意披露出了這段多么“委屈”的心聲。
其實,老師的想法錯了!
從主觀上講,我們學不好,有很多因素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但你們做老師的就沒錯了嗎老師不是要教書育人,教學解惑的嗎
我問:“我們為什么學不好”老師答:“因為你們不認真,不想學!”
我問:“為什么我們會不想學”老師無語……
是因為我們不喜歡這個老師,還是對學科沒興趣呢對學科沒興趣是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師嗎還是不喜歡學科才不喜歡這個老師的這都有可能。
可你們又會說了:“同樣是我在教為什么別的同學都能學好你卻不能呢“老師們,你們問的問題太膚淺了。生物學中不是有講嗎每個生命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都是與眾不同的,它們相對獨立,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差異。因此,可能別的同學智商比較高呀!或是她(他)對這一學科比較感興趣呀!
學習的好壞與智商的高低是有必須關系的,但從某種好處上講這兩者間幾乎是沒什么聯系的。不是有句古話叫:“勤能補拙,笨鳥先飛”嗎(當然不排除,那么智商為零的)因此“興趣”才是學習好壞的關鍵!
老師們,你們聽到那里可能會松了一口氣吧:“你們有沒有興趣跟我們有什么關系呢那得靠你們自己培養!”錯!“興趣”就像一把刀,你磨好了,過一段時間不用,又置放在空氣中,潮濕的環境中,那它還會生銹的。因此“興趣”不是一個定數,它隨時都會變化。說到那里,興趣的消失與產生就不必須與老師無關了吧!
可能以前,你被某個老師教時,你對那門學科很感興趣,也學得不錯;可一換老師,你就對那門學科嗤之以鼻了,并且成績也一落千丈!這說明什么
老師們啊,你們要好好反思一下,我們考差了,你們把職責全都推到我們身上來,讓我們寫什么“反思”。你們不覺得很可笑,很悲哀嗎我們瘦弱的肩膀上為什么要承擔起那么多不屬于我們的職責這樣的重負只會把我們累夸,寫“反思”也并不能解決什么問題!只增笑耳!老師啊,你們也該反求諸己了!
這天我們最后有個揚眉吐氣的好機會,但肚子里的苦水又豈能三言兩語就道盡呢更何況,我們也要“尊師”,否則要是讓“位高權重”的班主任明白,但是要處分的,校規都“縱容”老師了,我們又能怎樣樣呢
我的高中周記 篇2
十八歲的歡笑,十八歲的憂傷,十八歲低沉的眼淚,十八歲的種種……
笑容或眼淚,幸;虮瘋,都已被這一年的雨季模糊了焦影,十八歲的悲傷總是個性多,或許認為自己什么都懂,亦或許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就這么毫不反抗地讓悲傷籠罩了自己,
別人都不懂十八歲的我想要的是什么,最害怕一個人,卻每一天都要一個人,一個人應對心底里隱藏的某些東西,夾著惆悵和一去不復返的昨日,浩浩蕩蕩地穿越我單薄卑微的青春。每一次,我都不厭其煩地回頭張望我走過的日子,佇足,然后,時光和開心都狠心地扔下我,轟轟烈烈地追逐著自己的腳步,
我寫不完自己十八歲的點點滴滴,也編不完對十八歲的所有愿望……
我好喜歡回頭張望自己走過的路,盡管每看一次,心都會被拉扯出止不住的疼痛,喜歡在黑夜里,閉上眼睛懷念著某一個人,或許只有在如此暗淡的夜里,我才敢這么肆意地想念,想象著自己未來的成就與幸福,但從不曾想過那幸福會與我有關。
倘若時光能倒流,也許每個人都會說“我想回到,我期望回到,”但我不會,我不會選取回到過去,盡管在從前的某一地點,某一時刻,我是很快樂,很幸福,也不曾想過回到那一點。這么的輾轉反側有什么好處??所有的快樂與悲傷也只但是是平分秋色而已;或留戀、或忘記;只是在這過程里,心會被回憶莫名地絞痛,時間久了、便習慣了、然而――也被潛移默化了,
有些想說的話,放在心里就好了;有些幸福的過往,讓它走過久算了。不管是感情還是友情,最在乎的一方,往往都是傷得最深,輸得最慘的一方。盡管明白是這樣,也常常忍不住偷偷地在乎著、想念著,但也只是偷偷的,這么拼命地掩飾,我只是為了保護自己那點點卑微而早已被別人冷落的自尊。
我的自尊被他們撕得零零碎碎了,最后,卻是自己一個人無力地蹲下,一片一片撿起,像拼拼圖一樣拼好,之后,再用冷漠把自己包裹起來,
明明心里并不想這么做的,卻偏偏把謊話說得那么冠冕堂皇,以前他說“我們會是永遠的好朋友”我就真的以為我們會是永遠的好朋友,以前她說“我不會離開你的”我也就真的以為她不會離開我了。而現實卻用最刺耳的聲音告訴我,我是個白癡!而我、卻還慢條斯理地安慰自己“沒關系,習慣就好”
但是,我覺得自己的自尊心被她們拿在手里,丟到地上,摔了個粉碎。那種痛開始層出不窮,一點一點蔓延,我,只是惻然――
我的十八歲真的是個多雨的季節,我卻那么喜歡雨,那么喜歡著暗涔涔的天;我想在這陰暗的世界里躲著,更肆意地期望大雨將我徹頭徹尾沖洗一遍,把那不該有的憂郁都沖去,但卻不曾這么做過。因為我的朋友比我還要擔心我的身體,他們從小聲地關心我,到提醒我,最后到警告我,都在說“必須要注意身體,必須要按時吃飯”所以啊!我不能那么自私,不能老是讓他們擔心,我要好好聽
話,因為我怕他們也會像某些人一樣狠心地丟下我,不要我。因為我叛逆,我任性,我不聽話,
我無法把她們對我的關心表達地琳瑯滿目,但只有在他們的面前,我的悲傷才顯得那么淋漓盡致,因為她們了解我,我是幸運的,雖然我丟失了心里面很重要的東西,可她們是我最重要的朋友,她們陪我成長,關心我,幫我,她們對我那么好、那么好,讓我如此依靠,盡管不在我身邊,但卻從來不曾覺得遠……
我的高中周記 篇3
又要寫周記了,提筆,準備下落時腦子里一片空白。寫什么呢?我想,也許在家中的同學們也有同樣感受吧,也許他們都用起抄寫大法……,但總之我又該寫什么呢?
沒有一點想寫什么的欲望。是因為初三生活過于平淡嗎?還是因為自已沒能去細心地觀察?
心煩。
去寫讀后感?可看著滿書柜的書卻發現似乎早就一本本地數過,搬上了作文本。
去寫片段的隨筆?心里卻有些不樂意――畢竟已寫過兩遍,老師不煩自已已煩。
還是去隨意翻篇作文題寫一篇毫無新意的議論文?或許它們能在考試中得上高分,但我的心對自己那看似華麗且磅礴可實質上空無一物的文字生出一陣陣厭惡。
不知誰說過:“打得動別人的文章先要打動自己!笨蛇@一點在我面前完全失靈。初中三年,總共寫出了三篇能打動自已的文章,可在閱卷老師面前一文不值,都只有35分左右(50分卷),可那些在我心中激不起波瀾的文章卻總能得上39分甚至更高的分數。
嘆息。
在將要落筆時,我實在控制不住,作文寫出來不是專門為了贏得分數,而更多是用來抒發自已。
在厚厚的作文書上,屈原跳江成了免費表演;項羽自刎成了一遍又一遍精典“劇幕”……他們從江上不斷爬上來跳下去,不斷舉劍自刎,再舉劍再自刎,而那令我不禁留下贊嘆的卻屈指可數。
于是,我喜愛上了《創新作文》雜志,不為別的,就為它的“抒真情,來真我!边@才是真正的作文。
也許迫于壓力,我會繼續在考試中寫下那種少了幾分真實,甚至違心的文章,但我會去努力書寫真實的自已。
我的高中周記 篇4
春節假期的余熱還沒有完全褪去,新的一個學期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來臨。這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又回到了這熟悉的校園。伴隨著我們的歸來,一個富有生機的新學期開始了!
我背著心愛的書包坐進了老爸的車里,想想又要見到我的同學了,心里不由得激動起來。剛走進教室門,一股熟悉的氣氛迎面而來,我又回到了快樂的大群眾!一個多月不見,同學們有的胖了,有的瘦了,還有不少同學長高了。教室里,大家都在興奮地談論著自己的暑假生活,旁邊的兩位同學正興致勃勃地交流,詢問對方過寒假的狀況,只見其中一位興奮地說:“我寒假去了北京,你也去了”另一位略帶失望地回答:“那你可真是幸運,我寒假可憐透了,成天悶在家,哪兒也去不成!哎,真羨慕你呀。”
話音剛落,只聽得前面的同學也在嘰嘰喳喳地談論:“我今年去上海過年了……”“我可苦了,考試沒考好,在家里補習功課,玩的時間都沒有……”呵呵,看來,“玩”字這個話題還是挺新鮮的。大家正談得起勁,上課的鈴聲響了,同學們都閉上了嘴巴。其實,誰都沒有安下心來,諾!看,同桌的同學又相互說了起來,什么趣事、樂事、大事、小事……教室里變成了“百家講壇”。
之后,我們發了散發著油墨香味的新書,語文、科學、英語……我看各科的資料比上學期都提高了難度。張老師站在講臺上,對我們說:“同學們,寒假已經結束了,從這天開始我們就要正式上課了,大家必須要收心了。這是你們小學生涯12個學期里最后的一個學期,你們就要升入初中了,這個學期就應更加努力才行……”我想:是呀,這是我們小學生涯12個學期里最后的一個學期,我們就要升入初中了!對我們這些六年級的畢業生,既有動力又有壓力,真是任重而道遠!沒得說,只有好好學習才是我的目標。
下課了,只見陳志同學正探頭探腦地觀察周圍的動靜,很快又低下頭去,拿起筆,在本子上迅速寫著什么。徐琳冷不防問道:“干什么呢神神秘秘的”陳志猛然一抬頭,一看不是老師,松了一口氣,嬉皮笑臉地答道:“沒……沒干什么,就是作業出了點小問題。”說罷,又開始了他自己的“工作”。本以為“臨陣磨槍”,還能逃過老師的“法眼”。但是“狐貍尾巴始終要露面”,這不,肖老師要求檢查作業。陳志只得灰溜溜地躲著老師的目光,在作業本上亂畫一通,勉強來個蒙混過關。哈哈,這“作業質量”的問題還是很嚴重的。
新學期,新起點,我也要有所行動才行。我決定,在新的學期里我要更新我的目標,并朝著我的新目標努力、努力、再努力!首先,上課的時候,我要力爭把老師課堂上講的知識全部消化;對于疑難題目,要不恥下問,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其次,要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多讀課外書,不斷豐碩自己的知識。要擠出時間,多干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有一番作為。新的生活,新的起點,我已做好準備,迎接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