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精選31篇)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1
每天都有很多趣事發生,端午節那天,我家就發生了一件讓人難忘的趣事。
國慶節那天,我見爸爸媽媽閑著沒事干,這時我靈機一動,便提議說:“今天,我們來開個“笨蛋大王”決賽吧!”我又說:“誰受騙次數最多,誰就會榮獲“笨蛋大王”的稱號。”爸爸媽媽都欣然同意了;游戲開始了。爸爸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媽媽到廚房去做飯了,我就到房間里玩電腦去了。別看我們安然無恙其實我們心里都暗藏殺機!
這時,爸爸叫我說:“懿霏!快來看你最愛看的《動漫世界》!”我連忙跑過去,把比賽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了。我往電視上一看,哪是《動漫世界》,分明是在放廣告。“上當了!”我自言自語地說。
我回到房間里,大喊一聲:“爸爸,快來看球賽”爸爸飛快地跑過來,卻看見我一本正經的樣子坐在電腦旁學習,就帶著滿臉的不好意思,悄悄走開了。
就在這時,媽媽大聲叫到:“面條好了,快來吃吧。”我們倆爭先恐后地跑了過去,一看,啊!我和爸爸驚呆了!不是面條,而是粽子!我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叫我們吃面條是假,騙我們上當是真”
很快一個小時過去了,游戲結束了,我開始公布結果:媽媽受騙了三次;爸爸受騙了六次。我受騙了五次。在這次游戲中,”笨蛋大王“的稱號歸爸爸莫屬了!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2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準備明天的重頭戲——粽子!雖然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粽子,但是我們家還是堅持自己包,既是每年的傳統,而且自己包的粽子料足,更好吃。
事先的準備工作,奶奶在早上一大早就弄好了,一切準備就緒之后,我們就開始動手啦!當然了我們都不會包,一切還要靠嬸嬸這位高手教我們呢!
只見嬸嬸先把兩個粽葉重疊起來,然后把大頭折成一個漏斗形狀,先用勺子把糯米放在這個漏斗里,再在上面放上兩顆蜜棗,最后再放上一勺糯米,然后就開始把粽葉折過來把米和棗蓋上,順著粽葉的方向折,直到把糯米和棗嚴嚴實實得包起來,最后再用棉線把包好的粽子給扎起來,這樣防止包好的粽子散開,一個粽子才算是大功告成了。
看著嬸嬸靈活的雙手上下翻飛,我羨慕的不得了,自己也忍不住躍躍欲試。可是等到我包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是真難呀,光是學著把粽葉折成小漏斗就學了十分鐘。后來雖然我把粽葉折成了小漏斗,但是我一把糯米放進去,手就掌握不住了,小漏斗就變形了,而且裝好米和棗后,該用粽葉折過來蓋在上面的時候,糯米就會從粽葉的縫隙跑出來,弄的葉子上、地上都是米,最后在嬸嬸的幫助下好不容易完成一個,可是和嬸嬸包的粽子一比,我包的粽子就是個四不象,而且還累的滿頭大汗,真是不容易啊。
嬸嬸說我太著急了,要慢慢來,我就先給嬸嬸打下手,一邊打下手,一邊學習嬸嬸包粽子的技巧。到最后,我又包了一個,比第一個好多了!
包完粽子就要準備開始煮了,煮粽子可不是那么好等的,我從開始的興致勃勃等到快睡著了,奶奶才叫我吃粽子!一聽到粽子,我的瞌睡蟲全都跑光了,吃香噴噴的粽子去咯!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3
我國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傳統"端午"佳節。端午節又叫"重五節"或"端陽節"。
端午節家家戶戶包粽子吃粽子。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當時的國王并不愿意采納的建議,再到后來國土淪喪,屈原滿懷憂憤,跳入汨羅江自盡。人們為了懷念他。兩千年來,每年在端午節,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不讓小魚小蝦吃屈原的尸體。四面八方的人劃著龍舟前來汨羅江打撈屈原的尸體,后來就形成端午賽龍舟的習俗。
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唱的: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我每年都到爺爺奶奶家去過端午節。我最喜歡他們家端午節的那種氣氛,滿屋梔子花香和著粽葉、艾草的香味,寓意著生活美滿幸福。最絕的是奶奶包的粽子,不僅式樣好看,而且有很多中口味。蜜棗味的、紅豆味的、牛肉味的、豬肉味的、豆沙味的……。今年端午節,我一下吃了七八種口味的粽子,把我肚子漲的連路都走不動了。
現在,中國人過端午節不光是為了放假休息,一家人團圓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時刻牢記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在這陣陣兒歌聲中,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
要問端午節的來歷,可有很多故事呢。就給大家講其中一個吧:在戰國時期,楚國有位愛國詩人叫屈原。屈原在楚王的身邊做官。昏君的楚王總是聽信那些奸臣、小人讒言,不聽屈原的忠言。后來楚王竟把屈原削職流放了。在流放的過程中,屈原看見楚國都城被敵軍占領,百姓遭殃,慘不忍睹,屈原非常悲憤,于是跳江自殺。人們非常傷心,劃船找屈原的尸體,還包粽子給魚蝦吃,希望魚蝦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體。于是,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就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用包粽子、賽龍舟的形式表達對屈原的緬懷之心。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呢!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粽子幾乎是每家每戶過節必不可少的物品,姥姥在包粽子前,總是要先把粽葉泡上很長時間,再煮上一天。裹粽子時是先取三片煮好的粽葉,圍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往里面放些糯米,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添加不同的餡料,例如有:糯米、花生米、紅豆、肉、蜜棗等等。再用棉線捆起來,一個錐形的粽子就誕生了。但現在還不能吃,還要把包好的粽子煮上一天,到第二天我們就可以大享美味啦。解開一個熱騰騰的粽子,香噴噴的香味撲鼻而來,而粽子活像個老爺舒服地躺在粽葉里。糯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金銀剔透,就像一顆顆璀璨的鉆石。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草葉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顧不上燙,咬了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真的是人間美味啊!
今年的端午節里,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于端午節的習俗和典故,還品嘗了美味的粽子。這真是個幸福且有意義的端午節!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5
清晨,出門買飯回來,上樓時看到鄰居家家門口放著束束長短不一的艾草,恍然意識到,又是一年端午。
這是一棟建于上世紀末的單元樓,我家在我出生那年搬了進來。這樓平常普通,樓上人也淳樸可愛。小時候父母都忙,常找有小孩的鄰居家照顧我。鄰居家都樂得有小客人做客。可以說,我是在戶戶鄰居家長大的。
民諺有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小時候端午是大日子,家家戶戶都要買艾草放在門口。有次父親的朋友來家里做客,上樓時看到家家門口都放著兩束長短不一的艾草,大惑不解。父親笑著解釋道,樓上人家買艾都買兩束,自己家放一束,給鄰居家放一束。友人驚嘆不已,在這喧鬧的小城中有如此淳樸的鄰里鄉情,著實不易。
時過境遷,過了一年又一年端午,我長了一歲又一歲,彼時的鄰居也搬走了一戶又一戶。雖然鄰居總會搬來新的,感情卻不似往時那般。甚至有時從一樓走到六樓,遇見三四個人,也不需有一個要叫一聲“叔叔”或者“奶奶”。
但是,讓今天的我看來,好像我一下就長大了,鄰居們忽然就搬走了。那段熟悉的樓梯上,五樓上只有一戶放著一束短小孤獨的艾;四樓上一家艾長,一家艾短,看上去劍拔弩張,好像正要爭個高低;三樓兩戶門前空空如也;只有二樓門前,各有兩束參差的青艾。人走到這,心思早已飛回到童年,并不是懷念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是懷念那時人與人之間放肆的信任。
今年端午,家里照常買了兩束艾。隔壁人家新來不久,房子還在裝修。之前因為隔壁中午裝修影響我休息鬧過矛盾,我見到隔壁長輩也不曾想過要打招呼,但上到六樓還是不出所料的看到了父親放的兩束新艾。清香襲來,父輩樸實善良的高尚人格也撲面而來。這兩叢艾草相對而立,無關屈原,無關子胥,不為蚊蟲,不為濕熱,只是為了守住這個快餐時代人心底的一抹鄉土情。
然而,出乎意料的,今晚家里迎來了幾位不速之客。
吃過晚飯,隔壁一家三口人端著一盆粽米一把粽葉突然到訪。平淡的裝束,久違的笑容,簡單的禮物,動人的感情。見面的那一刻,寒暄過后,之前的不愉快便已經煙消云散了。兩家六口人圍在客廳坐定,看著電視一起包粽子,隨后我和隔壁家名叫一鳴的孩子去茶幾上下棋。雖然還有些不自然,但舊味在舌感覺著實不錯。子落意興,棋罷情起。不久,一家人起身告別,送出門外,父親回坐,面帶春風,道:“這家人不錯。”
出乎意料的,高考幾日在家休息,隔壁未曾傳來一聲叮叮當當。
次日出門時,見兩家門口都又添了一束艾草,好清新!好自然!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6
端午節,隨著初夏的和風款款而來,家家戶戶的人們都忙碌了起來。
糯米是昨天晚上泡的,粽葉是今天早上洗的,我對粽子的盼望,是幾月前就開始的。
食材似乎準備的很慢,但也不過兩個小時就準備好了,為了區分各種口味的粽子,奶奶用她那靈巧的手把粽子包成各種圖形,咸口的是三角形的,甜的是枕頭型的,甚是別致。到了傍晚,天邊的云霞悄悄的離場了,粽子也隨之包好了。
它們一個個迫不及待得滾進了大鍋中,咕咕嚕嚕地泡起了溫泉澡。
灶里的木柴噼啪作響,鍋中的水咕咕沸騰,不停地嘆氣,淡淡的粽葉清香,慢慢地侵占我的鼻腔,勾起了我那嘴饞貪吃的“魂”,肚子不知為何也瞬間感到了饑餓。必是在鍋中的粽子在召喚著我,這使我恨不得把時間爺爺的時鐘,向后撥轉十幾個小時!我幾次戰勝不了好奇心,想用手去掀開鍋蓋,可沒等手碰到鍋蓋,鍋邊的“守衛”,就立馬制止了我的行動。“還沒熟呢,把蓋掀了會讓蒸汽流失,導致煮的時間還要更長一些,還有可能夾生呢!”奶奶的“威脅”讓我再也不敢靠近鍋蓋半步,生怕吃不成。奶奶告訴我,煮生的粽子需要的時間會比較長,要把糯米蒸的`軟糯香甜,把里面的餡兒蒸熟也得花費大量時間。仿佛過了幾個小時,大鍋中散發出陣陣香氣,粽葉的清香?糯米的油香?蜜棗的甜香?我只聞到滿屋子的香味,充溢著我,我實在忍不住了,托著肚子一副要哭的樣子,“奶奶,我餓了,什么時候能吃啊?應該熟了吧,我聞到了,就是熟了!可奶奶卻摸摸我的急紅的臉,“馬上好啦,再煮30分鐘就好了,很快的!”
30分鐘!快了快了!我緊緊盯著墻上的時鐘,圓圓的鐘盤,好像有一個個粽子在圍著它不停地轉呢。“好啦!好吃咯!”仿佛一道圣喻從天而降——“燙!小心點!”,我哪顧得上,剝開墨綠的箬葉,油白的米團里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儼然一件珍奇的藝術品。忍不住嘗一口,軟糯香甜的味道直擊心腦,幸福不過此刻啊!不一會兒,我就倚在桌旁,肚子已然是一面小鼓了。
那一粒粒糯米,一個個甜棗,就是一顆顆跳動的心,隨著初夏的和風,吹拂大地。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7
今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據說,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后來,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今天一大早,我一醒來就聞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來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粽子。今年的粽子品種可真多:有紅豆粽、紅棗粽、花生粽、還有姥姥包的肉粽……
我看見這么多粽子口水都流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拿起一個粽子,三下五除二剝開那幾片還在散發著香氣的粽葉之后,里面躺著的粽子就好像小寶寶一樣新鮮細嫩,招人喜愛。輕輕咬上一口,那混合了粽葉香、糯米香還有肉香的濃濃香氣在口中鼻中縈繞不絕,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讓人吃之后回味無窮。我們一家一邊吃著香甜的粽子,一邊聽爸爸講著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而且學到了許多知識,我會記住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8
我的家鄉在連州,那里不僅山清水秀,而且風味小吃更是獨樹一幟。如:星子牛肉面,連州腸粉,星子豆沙餅,東坡水角……其中,我最喜愛的是——連州粽子。
連州粽子的個頭可大了,每一個至少有2到3兩重,外形為三角形,就像一個玲瓏小巧的金字塔。
別開粽子的外形簡單,做起來可不簡單呢!首先,選料要足:糯米、花生、紅豆、叉燒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適當的加上一些香菇、火腿。接著,用2片形狀差不多的粽葉,卷成一個近似于圓錐的形狀,圓錐的定點要卷密,否則待會煮的時候,水會滲入到粽子里,就會影響到粽子的口味。卷葉卷好后,把材料依次放入,然后,用一根草繩綁住,包粽子的步驟就完成了!
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入沸騰的鍋中煮,直到粽葉的顏色完全變成深黃色,那么,美味的粽子就能出鍋了。從鍋里撈起來,剝開粽葉,將粽子放入一小碟內。頓時,一股糯米和粽葉混合的清香撲鼻而來。輕輕地咬上一口……糯米的香,花生的脆,紅豆的粉,那一陣陣清香在你的嘴里縈遙。使人心曠神怡,胃口大開。
我愛美味的連州粽子,更愛我的家鄉——連州。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9
端午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的國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粽子,賽龍舟。據說,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勸阻楚懷王,但是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果然楚懷王上當被囚。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10
隨著端午節的來臨,關于粽子的廣告也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人們的眼球也不得不轉移到五花八門的粽子:什么肉松餡的,薏仁餡的,芝麻餡的,花生餡的,蜜棗餡的各種黑糯米白糯米粽子,名目繁多另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面對這些我無所適從,無法選擇,只有記憶深處的點點清香氤氳在心際。
記得小時侯也是麥收夏忙季節,好多母親不顧連日的疲勞拖著疲憊的身子,忙碌到深夜為那飄香的棕兒做準備工作。總是跑到距我們村十多里路的水塘采摘蘆葦葉,回家時已是大半夜了。接下來還要架上鍋灶把那些碧綠的帶著田野清香氣息的葉子煮熟消毒。
睡夢中的孩子仿佛嗅到了漂浮于村街小巷的棕葉香,甜甜地笑著。
早晨孩子們貪婪地呼吸著絲絲清香,帶著熱切的期盼歡快地飛在上學的路上。好象甜甜香香的糯米粽子已經滑落到癟瘦的肚子里,余香繚繞回味無窮。
在孩子細長的等待中,母親仔細清洗著片片碧葉,細細地包裹每一個粽子,用文火耐心的煮著肥胖的期盼。仿佛已經把所有憂愁苦難淘汰洗凈;把所有的母愛細細地包裹在里面;把所有美好的祝愿永駐孩子純真的心田。
又是一年棕兒香,面對商場超市里琳瑯滿目的粽子,我依然期盼兒時夢里的絲絲醇香。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11
天空,一片淺灰,半輪落日斜隱在遠處的山峰間。天邊,金黃色的云朵半臥著,柔和的光線在空中微微蕩漾出一個個五彩的光暈。
我佇立在門前,抬頭仰望著這醉人的美景。此時已近黃昏,原本帶的幾份肅穆的校園,如同換了一副模樣。
金色的夕陽灑滿了整個操場,愉快的氣氛充斥著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原本校園里殘存的幾絲劍拔弩張的氣息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絲俏皮,一絲安靜和一絲溫馨……
原因無他,只為那迷人的佳節——端午。
身后,教室里顯然已經清好了場,沒有了之前沉重的氣息和壓抑的氣氛。教室中央,一擺擺整齊的課桌上盛放著各式各樣的菜肴,那誘人的氣味如同一只無形的手勾住了每個人的饞蟲,使人禁不住目不轉睛的盯著他們看,盯著他們流口水。
花季的少男少女,終究是單純的,坦率的,他們之間沒有規矩的束縛,沒有利益的爭奪,只有那一顆顆真誠而清澈的心為青春而跳動。
他們會為了一桌美食而興奮大半天……
孩子終歸是孩子,受不住半點誘惑。隨后,我們班主任的一聲令下,我們便全員出動了。
那一盤盤精致巧妙的美味佳肴不斷的刺激著我們的視覺神經和味蕾,那種舌尖上的享受是永遠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我們嬉笑著穿梭于各種食物之間暢飲暢食,待到肚子脹上加脹方才停止。
空氣中到處都躁動著快活的因子和氣息,我們的笑聲淹沒了整棟教學樓。此時,我們之間所有的猜忌,過節都變得一文不值,一個個清如兄弟姐妹似的,笑著吃著。
待我們大塊朵頤后,便開始照相了。那一張張照片拍下的是我們青春的笑顏,留下的卻是我們永遠的回憶。
夜風習習,我披著月光在陽光下自飲自酌。同學們那清澈純真的笑臉通通都映入我的瞳孔里。我展顏一笑,同時心中也不經意間閃過一絲落寞。快樂的時光總會過去,未等我細細品味,我們的宴會就接近了尾聲。
不知何時,我們才能又享受下一次聚會啊!
答案是未知的。不過,即使以后有,我們還能像現在這樣享受食物的美味嗎?恐怕不可能了吧,等我們以后長大了,聚會時就不可能像現在這樣瘋,這樣鬧了。我們會受到各種約束和利益的限制,我們有可能會變得虛偽,攀比和滿身銅臭。
我們,會變的……
世俗的多變和虛偽使我更珍惜眼前的時光,珍惜眼前這些清純,美好的同學。我們也許只是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我們也許只是一群被作業壓彎了腰的可憐蟲,我們也許只是一群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溫室里的花朵……可我們卻有著大人所沒有的真誠,清澈和激情!
我們會永遠記得,在懵懂的初三時有一群想吃就吃,想笑就笑的身影在學校里唱著喊著要過端午吧!
雖然滴酒未沾,我卻醉了,這于這迷人的佳節——端午,醉于這笑靨如花的同學,醉于這美好得就像江南水墨般的青春!
同學們,我想,我會永遠把你們寫進心里,融入夢里……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12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今天是端午節,在學校的我沒有回家,我獨自一人待在學校。
俗話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呆在學校的我,感覺意外的孤獨,想念著家里面的親人。宿舍里面只有我一個人在呢我躺在床上,玩手機,不知不覺就想到了家里,只可,爸爸媽媽是不是還在田里面干活呢,此刻奶奶是不是在廚房里準備晚餐呢,此刻妹妹是不是在做作業呢,帶著疑問,我不禁想給家里面打一個電話。于是,我撥通了家里面的電話,妹妹接聽了電話,妹妹一下子就聽出了是我的聲音。她問道:“哥哥,你吃飯了沒有啊?”我說:“我剛吃完,你們呢。”妹妹于是就給我介紹:“今天晚上過節,奶奶此刻正在廚房里給我們做好吃的么呢!爸爸媽媽在田里面干活還沒有回家,我們等他們回家時候就一起吃飯了。妹妹還高興的告訴我說:“今天晚上有雞腿,還有鴨子,還有魚,還有雞翅,好多好多好吃的。”今早妹妹給我介紹這么多東西,我不禁想起了我在家的時候每次逢年過節,只要家里面有機會的話,奶奶就會給我留一個,我最愛吃的,現在我不在家里,奶奶肯定也會給妹妹留一個吧。
妹妹說奶奶在廚房里我就沒有叫奶奶接電話你寒暄了幾句之后,我就把電話掛了,在宿舍里面,我獨自想著家,想著,父母回家團聚吃晚餐的情景,那情景是多么的快樂啊!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來去上奧數課。走過菜場時,我發現那里特別熱鬧。賣粽子的地方,有四五個人在那里包粽子;買鴨子的地方也排起了長隊。我心里納悶,今天到底是什么節日呀!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下午要到婆婆家去。我高興極了。下午,媽媽帶我到了婆婆家。還沒進門,我就看見婆婆家門前插著艾草。艾草又長又綠,還能驅蚊去毒,對人可有幫助啦!媽媽說“端午節一般人家都會插這個,驅蚊避邪。”
我一進婆婆家,婆婆就拿來一個鴨蛋,而且還用紅、黃、綠、粉四種顏色的絲線包著。婆婆把它掛在我的脖子上,說:“這是送給你的小禮物。”我拿著鴨蛋,忽然想起語文書中有端午節的作文,但上面說的不是這四種顏色的絲線,而是紅、黃、藍、黑、白五種顏色的絲線。于是,我把它告訴了婆婆,婆婆說:“你懂得真多,婆婆一定改正。”
吃晚飯了,今天的晚飯特別豐富,有“五黃”,它們是黃魚、黃瓜、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咸黃鴨蛋五種帶有“黃”字的食品。還有“五紅”,紅蝦、紅莧菜、紅豆粽子、考鴨、紅心鴨蛋,婆婆說這是現代的端午流行的。我這才恍然大悟,難怪買鴨子要排隊。晚飯我吃了很多,“五黃”、“五紅”嘗了個遍。
過節真好,既有禮物,又有好吃的,還能學到知識。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1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早上,我們全家一大早的就起了床,然后去給姐姐拔牙。到了上午,我跟姐姐和媽媽去了超市,買了好吃的粽子、玉米、肉、涼菜......到了中午,媽媽把飯做好了,我們家就坐在一塊開始吃飯。今天的主食就是粽子,我們把粽子的皮撕開,那清香的氣味就開始變濃,咬一口下去,軟軟的,特別好吃!
吃完飯,我和媽媽午休了一個小時,就開著車出發博物館了!因為博物館有一個端午節的活動,所以幾天前,媽媽就報名參加了!
到了那里,我們簽了到,然后就找位置坐了下來。老師先給我們沒人發了一顆咸鴨蛋,看到這鴨蛋,我一下就想到了端午節的習俗之一,花鴨蛋。然后又發了水彩筆。然后就開始了,我拿起水彩筆,二話沒說的就畫了起來,我先拿深藍色打了個底,然后我想起了梵高的《星夜月》,就按著我腦海里的樣子,把它畫了出來,可是畫的有點慢,我就沒拍上照,但是沒關系。但我見許多同學畫完之后都把鴨蛋吃了,看他們吃的樣子,我都想吃,但一看這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就沒吃。隨后,老師又給每個人發了五彩繩,來驅蚊避邪。
然后我們就去參觀瓷器了,可是誰知道,我在參觀時,肚子咕咕的叫了起來,想想媽媽也沒帶吃的,我手里也就這一個蛋,我的肚子卻好餓,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在垃圾桶旁邊,把這個蛋解決了,現在想想,我都想笑!
參觀完之后,我們就回家了!今天真是充實的一個端午節!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14
轉眼又到了難忘的節日——端午節。聽媽媽說:端午節是因為一個叫屈原的大詩人不想看到國家滅亡,所以投河自殺了。老百姓為了河里的魚、蝦不咬他的尸體,在河里放了食物,魚和蝦吃飽了就不咬屈原的尸體了。因此,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把自己自殺的日子定為端午節,為了加深對他的尊敬和思念,不得不粽子吃飯。(另一方面)。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去了外婆家,時間很短,但忘不了。早上起床后,外婆拿出一堆餃子葉和幾堆糯米糍,把糯米糍放在水里。堂弟叫道。“哇哦!要包粽子!"母親摸著他的頭說。"好吧,要包粽子!“堂弟一聽就高興得蹦蹦跳跳。我看到媽媽在樹葉上放了一大塊米,熟練地包起來,我看樣子,學著媽媽的長相包起來,但我是第一個包,不太會包,很多次沒包,看著媽媽的包越來越多,但我這邊還是空的,心里有點焦慮,堂弟也在旁邊給我加油。10分鐘,20分鐘……我最終包裝了幾個。雖然不太漂亮,但口感還不錯。表弟拿著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著,臉上沾滿了米粒。這真是難忘的端午節。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15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之一。
媽媽提前幾天就買好了粽葉、豆沙、糯米、蓮子、豬肉、蝦仁、蘑菇、還有咸蛋黃。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粽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豆沙把尖部堵嚴,再放入糯米蓋住豆沙,然后放入豬肉、蓮子、蝦仁、蘑菇、咸蛋黃,再把粽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最后把多余的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塊豆沙再放入糯米,然后放入食材,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16
20xx年6月14日 星期一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就是過節平常就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此時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就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門上,說就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就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此時今后一向帶著,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就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就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就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17
今年的端午節又過去了,心里不禁有些惋惜,但更多的是懷念,懷念端午節和媽媽一起包粽子的情形。
端午節那天,我看見媽媽買了一些粽子回來,也買了一些粽葉和糯米來包粽子;看著媽媽包粽子的樣子,我頓時起了“惻隱之心”,如果跟媽媽學包粽子,肯定很好玩。
于是,我洗了洗手準備蓄勢待發開始包粽子,誰知我拿起一個粽葉,卻不知道該怎么樣包了,便不自覺的向老媽請教,媽媽看我一副謙虛的樣子,就把手中的粽子放下,開始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包,而我呢,則是笨手笨腳的,包了半天也沒有包好一個粽子,實在是慚愧。
包不好粽子的我,漸漸的變的氣餒,媽媽便對我說:“看花容易繡花難”。
我就接了一句:“吃粽子香,包粽子可真難啊!”說完之后,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征服我手中的這個粽子。
說罷,便又開始動工了。于是我又拿起兩片粽葉,把它們倆兄弟疊交在一起,然后用手抓起糯米,往里面隨便一“扔”,然后在里面再加一些蜜棗,用細線一綁,就感覺大功告成了。誰知,當我把這個粽子給媽媽的時候,媽媽卻捧懷大笑起來,我疑惑的問媽媽笑什么。媽媽給我來了一句:“你是在裹粽子、還是在包粽子呢?”聽了這話,心想:這次臉可丟大了,沒想到誕生在我手中的第一個粽子,竟然包的這么糟,還被媽媽說成是在裹粽子。
隨后,媽媽看我笨手笨腳的,就讓我到一邊歇著去,我偏要堅持的要包一個好看的粽子;媽媽看我如此的倔強,就讓我繼續在那搞破壞了(在媽媽眼中我學包粽子的行為就像在搞破壞)。就在那持續了一會,我也能包好一個粽子了,雖然說那粽子是奇形怪狀的,但也是我的勞動品。
后來我是越包越成功,于是我就高興的索性把手插到糯米里頭練起了“鐵砂掌”。這下我雖然興奮了起來,但把媽媽給惹惱了,把她的米弄的桌子上都是,于是再也不容許我在這兒“胡鬧”了。但是在心里我還在偷笑呢!
但是現在高興的太早了,等我看到粽子出鍋的樣子,真想說一句:我的眼睛呢?實在不想看到這么悲慘的一面,看到媽媽的粽子整齊的躺在里面,而我的粽子呢?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慘不忍睹。里面的糯米好像很渴望自由,竟然跑出來和粽葉黏在一起做起了兄弟,這下可把我給整的頭頂都在冒氣呢!
這個端午節給了我很多的快樂,你們也是一樣吧。把你們的端午趣事也說說吧!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18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在小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后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里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在端午的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并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干、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的時候叫醒了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困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19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在節日中,我們一早就起來。忽然我聞到了一陣清香,我跑過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粽子呀!真香呀!饞死我啦!再看看旁邊的盆里,哇!還有一大盆雪白的鴨蛋跟蒜頭看上去真可愛,好想吃呀!媽媽說:“趕快去洗臉刷牙來吃呀。”我洗完后,趕緊圍著桌子坐了下來,爸爸將粽子、鴨蛋、雞蛋、蒜頭端到桌子上。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吃完了早飯。
然后,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黃鱔、莧菜,我問媽媽為什么要買這些東西呢?媽媽說:“這是端午節的習俗”,我還是不明白只好點點頭,后來,媽媽又帶我去買一些綠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媽媽又用艾草泡水給我洗澡,我問媽媽為什么要用艾草洗澡?媽媽說:“因為這樣蚊子就不叮你了”。媽媽又用剩下來的插在門上,我又問媽媽為什么要把艾草插在門上?媽媽說:“因為這樣蚊子就不會飛到我們家了”。
洗完澡以后,媽媽又告訴我端午節還有一個名字叫娃娃節。最后,媽媽又把五顏六色絨線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許多端五節的知識,真開心!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20
令人讒不住的粽子,家人歡聚一堂,這樣的情景是不是有些熟悉?對!這都是在。.。.。.我先不告訴你節日名字,你自己探索吧!想知道節日的名字嗎?請跟我一起看看這里面的小故事和我是怎樣過的呢?引起這個節日還是一位愛國的詩人呢!
他就是屈原,他出于愛國之心,反被楚王逐出郢都,后國家滅亡,他悲憤難撥而投河自盡,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肉,投粽子,劃龍舟,并把這一天設為端午節,端午節來歷也隨之而而來。
在端午節這天里,人們吃那形形色色,噴噴香的粽子,口水都“飛流直下三千尺”了啊!在形形色色粽子里我超愛蜜棗江米粽子,糯香香的江米,蜜甜甜的棗子真讓人回味無窮。最壯觀最精彩要數賽龍舟了,那可不會傷害人與人之間的友誼,而且又激烈、精彩,在這端午節里,添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到最后我相信你已經知道這是什么了節日,不用我揭曉你也知道,在快到端午節了,我真期盼它的到來。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21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這個節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也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時,我們可以看龍舟、吃粽子。
媽媽帶著我去看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著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么煩惱都忘掉了,伴著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后,我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先用兩張葉片疊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口味有很多種,有蛋黃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嘗嘗。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22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之一。
媽媽提前幾天就買好了粽葉、豆沙、糯米、蓮子、豬肉、蝦仁、蘑菇、還有咸蛋黃。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豆沙把尖部堵嚴,再放入糯米蓋住豆沙,然后放入豬肉、蓮子、蝦仁、蘑菇、咸蛋黃,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最后把多余的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塊豆沙再放入糯米,然后放入食材,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23
20xx年6月14日 星期日
今天是星期日,可是我們因為要給端午節放假,所以今天還得上課。
下午媽媽接我放學以后,媽媽帶我到了一個特別好玩兒的地方玩兒,那兒的水因為下了雨積了好多好多水,我和媽媽都穿著涼鞋所以我們在水里玩兒了個痛快!把腳踩在雨水了可冰涼了,但是有的地方的水是溫的,我覺得很奇怪?
下雨原來可以這么好玩兒,如果再下一場大雨,我就和媽媽再來這里玩兒,今天我玩兒的特別特別開心!
今天是端午節,廚房飄來陣陣香味。哦,要吃粽子了,而且還是我喜歡的紅豆味呢!
包粽子是我姐姐的拿手活。首先用碧綠的粽葉裹一個實心的“漏斗”,中間填滿糯米。接著,按緊、壓實,如果想吃點花樣,可以加一些綠豆、紅豆、紅棗、肉丁、香腸等。最后,用紗繩把成錐狀的棕子系緊,一個精致玲瓏的小粽子就成形了。
吃著剛煮好的粽子,我忽然腦子里出現了一個問題,今天為什么是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訴我:“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在流放時聽到國破家亡的消息后,悲憤欲絕,于五月初五這天,作下最后一首詩《懷沙》后,抱石投入汩羅江。后來,當地老百姓駕船將飯團等食物扔進江水中,想要喂飽河中的魚蝦,讓屈原的尸身免遭噬咬,后來逐漸演變成了賽龍舟,吃粽子。
我一邊聽著爸爸的講述,一邊自言自語道:”吃粽子也有這樣一段歷史典故呀!愛國的人就是受人尊敬的人!“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24
說起端午節,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宋代詩人張耒的一句“國亡身隕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人間”,早已成了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端午節最早起源于距今兩千多年的戰國末期。關于端午節的來歷,是源于戰國時期的楚懷王聽信秦國使者小人張儀的謊言,與齊國斷了聯盟關系,卻只得到了秦國的六里土地,而不是先前承諾的六百里。楚懷王十分憤怒,于是,派兵攻打秦國,結果慘敗。楚懷王只好派屈原去齊國求情,才恢復了友國關系。之后,秦國讓楚國跟他們和好,讓楚懷王去秦國商量結盟的事。屈原便請求楚懷王別去,但靳尚和子蘭兩位奸臣慫恿楚懷王去秦國。楚懷王聽了他們的花言巧語,來到秦國后,秦王就突然翻臉把楚懷王關在了那里,直到他死去。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繼位,聽信小人讒言,疏遠了屈原,將他流放在外。十年后,秦國的名將白起帶兵攻占了楚國都城,楚國滅亡。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留下了《離騷》這首詩,便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的滔滔江水中。百姓們知道了這個消息后十分傷心,就乘著船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將粽子等食物扔進江里,讓水里的生物吃飽,不吃屈原的尸體。為了紀念屈原,直到現在,我們在五月初五時都會劃龍舟,吃粽子,處處都修起了“屈原紀念館”。
每逢端午,大人們總會帶著子女們到長輩家看看,回到他們身邊,歡聚一堂,一起看賽龍舟,一起吃粽子,閑話家常。
歷代文人墨客心中的端午節也是百花齊放的。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邊貢“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貝瓊“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表達了他們對端午的情感。
又是一年端午節,在這端午佳節里,祝大家幸福安康!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25
這天陽光明媚,我們精神抖擻,衣冠整潔,老師說:“今天我們要做香包。”
老師先給我們介紹了制作香包的原材料,香包是由驅蚊草、艾草、桂花、梔子花合歡花……一切對人體有益的東西全部都加進去了。
我們上了德林,分組將香包充滿一些名貴“寶藏”。
我的秘方是幾根驅蚊草,兩根干枯的梔子花,若干合歡花,若干艾草若干桂花。滴幾滴風油精———太上頭了!
為了配得上我優柔帥氣的人,我特意和“蘇大丁”挑了個猛男最愛“猛男粉”保證回頭率100%這樣才配得上我的氣質,此時此刻我想吟詩一首:
五月十五是端午
吃粽子
蕩秋千
劃龍舟
打馬球
蠶花會
哎呀呀呀
真快樂
真—快—樂!
當我們裝滿香包回到教室時,我想到了楊琪,當袁老師叫道他裝香包時,他一會兒看這,一會兒看那,開心的像個猴子。可喬芾就慘了,他的香包慘遭“開開”毒手,“一命嗚呼”了。
最后袁老師用雄黃在額頭上給我們寫上“王”字,但我覺得寫“王”太老土了,于是要求袁老師給我寫了個“帥”,寓意是今年帥,明年帥,年年帥。
這個端午太有趣!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2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準知到端午節快來了吧。
像傳端午節的賽龍舟、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龍舟競渡是為了打撈屈原的遺體,而吃粽子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也有一種說法是:以前的人們都在竹筒里放些糯米,扔到汨羅江里喂飽屈原。有一天,一位姓歐的書生,路過羅江時,隱隱約約看到一位老人,他想走去看個究竟,走到跟前,老人說自己是屈原。他說人們喂給他吃的竹筒飯,都給魚蝦吃了,但有一種蘆葦葉,魚蝦都討厭它的味道。書生把話告訴人們,人們便把蘆葦葉包上糯米,投入汨羅江給屈原吃。
而我們這兒,通常是家家戶戶包粽子吃。原料有:糯米、紅棗、赤豆,有時還加入一些肉。除了這些以外,我們還在做粽子前,先把粽葉洗凈,再用清水煮一煮。隨著一聲“吃粽子嘍!”全家圍到桌旁,吃著濃香泗溢的粽子,再在電視機前看一場賽龍舟,別提多樂了!
端午節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想不想來我們這兒過端午節呢!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27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龍舟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之前我們學過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包粽子、劃龍舟、插艾草。
今天,我就來講講我們端午節的活動:包粽子。首先,要準備粽葉、五花肉、去殼綠豆、花生、糯米、草繩等材料。然后,要煮粽葉、洗粽葉、切肉、泡米、泡豆,準備好這些工序才可以包粽子。我洗干凈手,學著媽媽的樣子把兩張粽葉平放在手上,折起長邊,用手壓實。接著,將葉子的兩端向中間折,用手壓實。這樣子粽葉就變成了一只開口的“袋子”。把糯米和其他餡料放入這個“袋子”,再把開口的兩邊向下折,把餡料包裹住。最后用草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就可以了。媽媽說這是長粽的包法。還可以包四角粽、三角粽、寶塔粽。太復雜了,我學不了這么多。最后,拿著自己包的奇形怪狀的戰斗成果和媽媽包的漂亮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了三個小時。出鍋的時候滿屋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雖然花了很多時間才吃到,但是我很滿足。因為我是通過自己的勞動而收獲了美味和快樂!
小伙伴們,你們的“端午節”是怎么過的呀?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28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端午節,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端午節見聞,我覺得此次端午節見聞是我有史以來最特別的,因為我看到了傳統包粽子的過程。
當爸爸下班回到家我急忙地對父母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去朱家角逛一圈吧!那里一定非常熱鬧!”爸爸母親說:“好啊!”
隨后我們去了朱家角,朱家角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古鎮那里的房子和一般的房子不同那里的房子都非常地古老和漂亮……
端午節夜晚的朱家角,真熱鬧啊!走在朱家角的街上簡直連氣也喘不過來非常擁擠街上人流如潮、燈火通明。老祖母們坐在自己的商鋪邊包著美味的粽子粽子有好多種口味:有蛋黃粽有肉粽還有豆沙粽……
老祖母的左邊放著一疊綠油油的粽葉右邊放著一盆肉老祖母拿起一片大粽葉熟練的把粽葉折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放進了用醬油半成的糯米然后放進了幾條肉最后迅速地包了起來系上了繩索;我們買了三個粽子我一邊走一邊迫不及待地扯開了粽葉香氣直往我鼻子里鉆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粽子那味道肥而不膩……真是太美味了!
我抬頭往天上一看還有花團錦簇的火苗紅的賽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非常美。天上還有無數顆小星星在閃爍著就像一雙雙小眼睛在一眨一眨還有那發著光的月亮猶如一張夜景畫……
端午節的夜晚真美啊!以上,便是我的端午節見聞。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29
今天是端午。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和同學一早就要到烏蘭恰特劇院為內蒙古電視臺錄制節目,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從家出發了,因為早,路上不堵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在上臺階時,就聽到我的好朋友白億達在不遠處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來的還早!看出我們有多激動了吧!
當我們排隊進入大廳以后,看到舞臺上方的一盞盞大燈和幾臺大大小小的攝像機,我心里像裝了十八只水桶一樣緊張地不得了,老師安頓我們在看臺上坐好以后,節目錄制就正式開始啦。
首先上場的是一個年齡總和超過1720歲的老年合唱團,臺上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們用洪亮的歌聲征服了觀眾,當主持人向我們介紹其中最大的一位爺爺已經有81歲時,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因為這個環節是“紅歌代代傳”,接下來就要輪我們小朋友的合唱團上場了,我的心里更緊張了,拿著小國旗的手心里不知不覺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當歌曲《國家》的伴奏樂響起時,我已經顧不上緊張了,隨著音樂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們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緊張扔到了九霄云外,隨著樂曲的終了,我們聽到臺下的陣陣掌聲,壓在我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
半天的錄制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興,因為能來這里表演節目是我的一個愿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樣參加新紅歌唱草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真的長大了……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30
20xx年6月14日 星期一
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被楚懷王流放以后,案國攻陷郢都,屈原憂憤交加,于公元前78年農歷五月初五日投了汨羅江,以身報國。
為了防止江里的魚啃食屈原的身體,大家紛紛將粽子、雄黃酒、雞蛋等食物拋至江中,以保護屈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風俗習慣慢慢流傳下來。“端午”中“端”是開始的意思,“午”是五的順號,所謂端午,也就是初五日。由于午時正當烈日當空,陽光燦爛,故多稱端陽。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天剛亮就到大河邊將粽子投入河中,以紀念屈原。在西山公園門前爸爸給我買了彩繩和香包,人山人海的公園、河邊、山上處處熱鬧非凡。回到家里奶奶給我買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棗的、鮮肉的、芝麻的、豆沙的,讓我大飽口福里。南方有許多地方在今天都進行賽龍舟活動,飛快的龍舟仿佛神龍一樣在大河大江里乘風破浪。
2024年端午節周記600字 篇31
端午節那天,我和媽媽早上去菜場買了一些棕葉、糯米。回到家里媽媽把一個盆子里裝了水,把棕葉放在里面,我很納悶就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把棕葉泡在水里?”媽媽說“棕葉泡在水里才不會發干變硬,這樣我們才好包呀!”噢,原來如此。媽媽洗好米,也將米泡在水里,我連忙對媽媽說“媽媽,米泡在水里,也是和棕葉一樣的道理吧!”媽媽點點頭說“是的。”
終于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將兩片棕葉重疊在一起,將大的一頭圈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葉子順著漏斗包裹起來,最后將繩子橫在三個角中間,綁好兩個角,這樣一個粽子就誕生了。
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可是我的粽子真是漏斗,一不小心,米就一粒一粒的往下落,媽媽告訴我在卷成漏斗形狀時要注意不能有縫,那樣就真成了漏斗了,米在放進去的時候也要按緊了這樣煮出來的米才結實。我小心翼翼的包著,終于我成功了,我特意將我包的粽子用繩子系好,這是我的勞動成果,我要留作紀念。
我很高興,我學會了包粽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