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周記(精選32篇)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1
今天,我在寫我的字帖,算一下我今天要寫五張。我現在寫到第十五課了,加上五張就要寫到第二十課。但是等到我寫十八課的時候,我發現我已經寫了四張了。這樣一張一張的算來我只用寫到第十九課!這是怎么回事!我算來算去,還是不對。突然間,我想到了植樹問題,這也一樣。如果我用十九再加上五的話,那就等于我算了第十九課的這一面,又還加上五張就等于我一共算了六張,如果再減去一張。就是正確的算式:19+5-1.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2
今天,我和爸爸去書店買書。
我們來到書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書,來到收銀臺。爸爸說:“你這本書12.6元,我這本書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圓珠筆,給了50元還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對了,剩下的錢就給你買雪糕吃。”我想:50減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說:“16.6元。”“好,這16.6元就給你買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說
來到雪糕店,爸爸又問我:“我買2個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還剩多少錢?”我想:簡單,16.6減1.5乘2,等于13.6元。我說:“還剩13.6元。”爸爸說:“不錯嘛!還可以。”我生氣地說:“你小看我啊,這可是二年極的題目。我要是連這些都不會,我還是五年級的學生嗎?”
數學在生活中是離不開的。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3
10月12日 星期天 天晴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周末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五個裁判員給一名體操運動員評分,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58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66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平均分是9.46分。這個運動員的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多少?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最高分和最低分怎么求呢?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爸爸打電話來了,我對他說了這到題,他說先求出去掉最高分總分是多少,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算式:9.46x4-9.58x3=9.1(分)。再求出去掉最低分的總分,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算式:9.66x4-9.58x3=9.9(分)最后用9.9-9.1=0.8(分)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4
10月20日 星期三 天晴
今天,我跟母親玩了一個數學游戲,叫做“加減乘除等于二十四”。就是:你用4個數字,用加減乘除算出來等于24,誰先算出來誰就獲勝。
第一局開始了,分別是12、1、7、10。我想:12×2=24,但是,要怎么才能求出2呢?這時候,母親已經想出來了,10-7-1=2,2×12=24,哎呀,母親的腦袋怎么轉得那么快!我只好認輸。
該第二局了,數字分別是9、1、2、6,哈哈!我想出來了! 9-1=8,6÷2=3,3×8=24,耶!我贏了!我歡呼起來!
第三局,這可要分勝負了,誰要是贏了,誰就吃雪糕。所以,我一定要贏!開始了,是8、4、9、10。看見了8,就要找3,耶!我這一局贏定了!我說出了我的想法,10-9=1,4-1=3,8×3=24,我開始歡呼了,耶!耶!耶!……
數學游戲真好玩!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5
10月20日 星期三 天晴
今天,我跟媽媽玩了一個數學游戲,叫做“加減乘除等于二十四”。就是:你用4個數字,用加減乘除算出來等于24,誰先算出來誰就獲勝。
第一局開始了,分別是12、1、7、10。我想:12×2=24,但是,要怎么才能求出2呢?這時候,媽媽已經想出來了,10-7-1=2,2×12=24,哎呀,媽媽的腦袋怎么轉得那么快!我只好認輸。
該第二局了,數字分別是9、1、2、6,哈哈!我想出來了! 9-1=8,6÷2=3,3×8=24,耶!我贏了!我歡呼起來!
第三局,這可要分勝負了,誰要是贏了,誰就吃雪糕。所以,我一定要贏!開始了,是8、4、9、10。看見了8,就要找3,耶!我這一局贏定了!我說出了我的想法,10-9=1,4-1=3,8×3=24,我開始歡呼了,耶!耶!耶!……
數學游戲真好玩!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6
星期天,媽媽要去運城為我們的新家買地磚,我一聽可高興了,因為之前爸爸說我的臥室由我做主,更巧的是我們前兩天剛學了鋪地磚的知識。
我悄悄地拿上卷尺,跟媽媽一起去新家,一進門,就直奔自己的臥室,趕緊拿出卷尺量臥室的長和寬,發現我的臥室是一個正方形邊長是360厘米,我趕緊找出一張紙,算了算臥室的面積:360×360=129600(平方厘米)。我又和媽媽來到了賣地磚的商場。哇,那兒的地磚可真多呀!我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才挑選了質量較好的一種地磚,這種地磚又分兩種大小不同的地磚,一種是邊長為40厘米的地磚,每塊20元;一種是邊長為60厘米的地磚,每塊35元。我想選一種既合適又便宜的地磚。
于是,我便在旁邊算了起來:
第一種邊長為40厘米的地磚:第二種邊長為60厘米的地磚:
129600÷(40×40)129600÷(60×60)
=129600÷1600 =129600÷3600
=81(塊) =36(塊)
每塊20元,每塊35元,
價錢是81×20=1620(元)價錢是36×35=1260(元)
1620元>1260元
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把算出的結果拿給了媽媽,媽媽一看,先是一驚,然后樂得直夸我,我女兒真能干,便告訴店主:我們買邊長為60厘米的地磚。 我高興極了,課堂上學的知識還真是沒白學!心里暗暗地想,在今后的學習中,我要更認真、更努力。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7
12月9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放學回來,媽媽問我:“有一本書厚約7毫米,五本這么厚的書加起來,共約幾毫米?”我沉思了片刻,想了想說:“5×7=35(毫米) 答:共約35毫米。”媽媽笑著說:“我的寶貝真棒!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8
前幾天,我們進行了月考。我考完數學后心驚肉跳的,真怕考不好!昨天,成績出來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績了。95分,我終于放心了,我終于放下了一塊沉重的大石頭。
考卷發下來后,我像以前一樣仔細地分析錯誤原因,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呀,我有兩道題都不應該錯,還有一道如果我相信自己,那就一定能得100分。
可是,我偏那么粗心大意,好象非錯幾題才好似的!”我想:我一定要記住這次的教訓,讓這個教訓時刻提醒著我,再下次考試中,不再那么粗心大意,一定要考最好的“100分”!
從這一次數學月考中,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相信自己,做一個自信的好學生。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9
10月2日 星期三 天晴
今天,教師上課講了稍復雜的方程—有兩個未知數。下課后,還是有些不懂,不大明白意思。回家后開始研究。
就拿今天教師講的例題來說:“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積約為陸地面積的2.4倍。地球上的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分別是多少億平方千米?”
過了好一會,我想起教師上課講的一個等量關系式:海洋面積+陸地面積=地球表面積。
我根據關系式來分析題意,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都不知道,設陸地面積為X,那么海洋面積就要設為2.4X。列方程就是:X+2.4X=5.1,在解完方程后,要用2.4X求出海洋的面積。
解:設設陸地面積為X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為2.4X億平方千米
X+2.4X=5.1
(1+2.4)X=5.1
3.4X=5.1
3.4X÷ 3.4=5.1÷ 3.4
X=1.5
2.4X=1.5×2.4=3.6
答:陸地面積為1.5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為3.6億平方千米。
學會了,真高興。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10
我們要去超市買一瓶礦泉水。平時都是媽媽買的,所以我都不知道一瓶水是多少錢?
媽媽給了我一元錢,可是!售貨員阿姨說不夠,一瓶礦泉水要4元錢。哇!比我想象中貴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媽媽拿錢,媽媽這次給了我十元錢,我就再給售貨員阿姨。
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貨員員阿姨應該找我6元。我算得真準,售貨員阿姨果然找給了我6元。
我把剩下的錢交給了媽媽,媽媽夸我真棒!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11
星期天上午,我和爺爺到藕塘的藥店里買了兩盒藥片——胃爾舒兩盒藥一共44元,一盒22元,爺爺付給她一張50元,營業員找給爺爺6元。找好錢后,我用小數加、減法核算了一下。
爺爺還可以這樣付:
1、先給營業員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爺爺有零錢,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
通過這次陪爺爺買藥,我知道了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還有一次,我和妹妹一起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包牛肉干、一瓶牛奶和一瓶汽水,一共花了10元。趙霖買了一盒餅干和一瓶汽水,一共9元錢。我們給了店主20元錢。
店主找給了我們2元錢,我們正要回家時,趙霖說:“我還想買10粒泡泡糖。”我就把錢拿了出來,發現店主多給了我1元錢。我們回了過去把多找的1元錢還給了他,店主夸我們是個誠實的孩子,我們聽了心里甜滋滋的。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12
10月20日 星期三 天晴
啊!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是我們寫周記的第三周了。這周我們學習的是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努力,我們都學會了不少知識。如:正方體也叫立方體;正方體和長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棱長相等,相對的面也相等,長方體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但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正方體6個面完全相等,12條棱也完全相等;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長方體和正方體。鉛筆盒、橡皮、奶箱等都屬于長方體,而粉筆盒、禮品盒等都屬于正方體,那如果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計算呢?
如果是一個正方體的魚缸,我們在計算的時候,只算5個面就行了,因為魚缸里的魚需要透氣,所以最上面的那一面不用計算。如果讓我們來計算一個長方體形狀的煙囪,那我們就只用算前、后、左、右四個面了,因為上下兩面是通煙的,我們可不能把它堵死喲!那如果來粉刷一個教室的話,我們可不要算上門窗和地板,如果都刷上了油漆,那一定是很糟糕的樣子。
學習了這一單元,我真的懂得了不少,有一 次,還幫母親計算出了包裝禮品需要用的包裝紙呢!這周學習的知識真是貼近生活,我一定會好好運用我所學到的知識,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13
今天下午,媽媽帶我買冰棍,我可高興了,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最愛吃冰棍了。”媽媽說:“好,我給你買。”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康樂冷食城,我看見了我最喜歡吃的“老北京”,我問阿姨:“老北京多少錢一根?”阿姨說:“這個5角錢一根。,你要幾根?”我說:“6根。”媽媽剛要給錢,我搶著說:“媽媽,讓我算算需要多少錢啊,一根是5角錢,6根就是30角,也就是3元錢”,媽媽高興地看了看我,我們就回家了。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14
今天,表姑買了一個圓圓的大西瓜。切開西瓜,紅紅的瓜瓤露了出來,一看就覺得很好吃的樣子,我趕緊催促媽媽切開品嘗一下。媽媽邊說別著急,邊切開了西瓜,我趕緊拿起一塊咬了一口,“啊,好甜啊~~~~”就狼吞虎咽的吃了2塊,覺得還不過癮,就又吃了3塊,哥哥呢,一口氣就吃了6塊。吃完西瓜,我的心里甜滋滋的。哥哥抹了抹嘴問:“咱倆誰吃得多呢?”我說:“我一共吃了5塊,你吃了6塊,當然你吃得多啦!”哥哥用稱贊的眼神看著我,我倆都笑了。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15
前天的數學作業中有一道這樣的題目:有一堆沙需要4輛載重4.5噸的車和6輛載重8.5噸的車才能運完,問這堆沙重多少噸?
一開始,我把車的數量相加再乘以載重量相加,即:(4+6)×(4.5+8.5)=130(噸)。后來,仔細一想,這樣不對,結果算多了。因為兩種車的載重量不同,各自需要的車數也不同,不能用車數和乘以載重量和,應該把兩種車各自運沙的重量算出來后,再相加才對。
我把算式改為:4×4.5+6×8.5=69(噸),這樣就對了。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16
12月9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二十四點”游戲。 首先,我全部撲克牌沒有數字的那一面做為我們所看到的面。然后,我叫媽媽抽4張牌。于是,媽媽抽了四張——5,6,2和8。接著,我叫爸爸:“你可以用+、-、×、÷和( )把它們得數為24了”我知道了答案,所以笑笑跳跳的。可爸爸說:“不知道!”最后我訴他、“是5×6+2-8=24。” 今天,和爸爸媽媽“24點”游戲真開心。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17
20xx年X月X日晴天
今天我和媽媽去買橘子。橘子是1.8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該付8.1元,可營業員太粗心,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錢。我又用腦子重新算了一遍,是阿姨錯了。
我說:“阿姨,1.8乘4.5等于8.1元呀!怎么會是九元呢?”“嗯,對呀。”阿姨說,接著找回了媽媽九角錢。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18
今天是星期五,考卷發下來了,當我看到成績時,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還差。
看到別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羨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這個毛病,還怪我檢查考卷時還沒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檢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且我明明檢查出來一題是錯的,但沒來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題4分,如果把這題的分數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這次考試給我的一個教訓:考試前除了除了吃飯以外其它什么也別吃。
而且檢查是寫起字來要快,要細心,不要寫錯字,不然對的會變錯的,而且要多算幾遍,寫答案的時候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為過一會兒就有時間檢查了。
我在這個月里,更加的努力,因為我面臨的不將是小考,而是期末測試,我一定會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試的時候發揮我的水平,爭取更好的成績。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19
10月20日 星期三 天晴
這一周,我們復習了第六單元統計和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是這組數據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有可能沒有眾數。
第二部分打電話有很多方法,最慢的方法是一個一個的通知,還有分組的方法。最快的方法是每個人都不休息,每個人都一起通知下面的人。
經過復習和做練習題,找次品時最好是把物品分成3份,不能平均時,只能相差1。
用天平稱找次品時,知道所測物的數量時,還有只含有一個次品,知道次品比正品重或輕,有一個規律2至3個要稱1次,4至9個要稱2次,10至243個要 稱5次。根據的規律是要的次數是幾,就幾個3相乘,這個數就是最多的所測物品。如果不知道次品比正品輕或重是,就要稱很多次。
經過復習,有些愛錯的題現在也不愛錯了,而且印象深了。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20
20xx年X月X日晴天
我們要去超市買一瓶礦泉水。平時都是媽媽買的,所以我都不知道一瓶水是多少錢?
媽媽給了我一元錢,可是!售貨員阿姨說不夠,一瓶礦泉水要4元錢。哇!比我想象中貴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媽媽拿錢,媽媽這次給了我十元錢,我就再給售貨員阿姨。
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貨員員阿姨應該找我6元。我算得真準,售貨員阿姨果然找給了我6元。
我把剩下的錢交給了媽媽,媽媽夸我真棒!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21
20xx年X月X日晴天
我學習了混合運算。以前我只學會用單獨加、減、乘、除,現在又學了混合運算,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的,哪一個在前就先算哪一個,如果那一個算式有乘又有除,那么哪一個在前就先算哪一個。學了混合運算比較方便,我們以后做題目比如:有20元錢,買了3包餅干,每包4元,應找回多少元?我們就用分布式計算:3×4=12元,20—12=8元。那我們學了混和運算后就可以用20—3×4=8元。
我覺得學了混合運算,算起來就更方便了。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22
20xx年X月X日晴天
今天我聽奶奶講了一個故事。
這是波蘭數學家謝爾品斯基的真實故事。
有一天,他要搬家,他夫人把行李拿出來以后對他說:“我去叫出租車,你在這看好行李,共10個箱子。”過一會兒夫人回來了,他對夫人說:“剛才你說又10個箱子,可是我數了只有9個。”“不對,肯定是10個。”“說什么呢,我再數一次,0,1,2,3。”
哦,我明白了,數學是由0,1,2,3,4,5,6,7,8,9組成的。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23
下午,媽媽帶我去花鳥市場玩,到了花市,我看見許多漂亮的花:有紅色的、有白色的、有黃色的……,其中,有兩盆最漂亮的,我很喜歡,就想要媽媽給我買下來。媽媽指著紅顏色的和黃顏色的話說:“文文,你能說出那些黃花的數量是紅花的幾倍嗎?”我先數了一下,黃花18盆,紅花9盆,心里想:18÷9=2,然后我馬上告訴媽媽,黃花的數量是紅花的2倍,媽媽聽了夸我算的快,就毫不猶豫地買了那兩盆我最喜歡的花,我真高興!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24
今天我和媽媽去買橘子。橘子是1。8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該付8。1元,可營業員太粗心,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錢。我又用腦子重新算了一遍,是阿姨錯了。
我說:“阿姨,1。8乘4。5等于8。1元呀!怎么會是九元呢?”“嗯,對呀。”阿姨說,接著找回了媽媽九角錢。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25
12月9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學會了四邊形,比如說四邊形容易變形,三角形不容易變形。不僅只有這些,我還學會畫四邊形。而且我看了一下數學書,它是長方形的。我覺得生活中常用的形狀是長方形,因為門、窗、桌子都是長方形的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26
前天上午我們知道了一件開心事,是我夢寐以求的趣味數學節,只不過是預賽,我想,為了給班級爭光,為了讓我更聰明,為了讓我成為全班數學最厲害的人,我一定要成功通過預賽!成為班上的偶像之一。
那天,我拿到卷子說:“什么,那么簡單的題。”我一定進入決賽的。我刷刷刷的寫,一分鐘就搞定了,我又檢查了一下:“嘿嘿,一定會達到我目的的。”收卷了,我心里得意得很。
昨天,唐老師叫了我們班上的十二個人中午去五班說一件事,我們都不知道是什么,只有張蜀鑫大叫道“好阿!可以去參加比賽了。”我們這才知道為什么叫我們去五班。到了中午我如同光一樣奔向五班教室,原來唐老師叫我們來,一是講題,二是說一件事:“24個到齊了,我先說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周末作業不用做。”教室里安靜了二秒,大家異口同聲地尖叫起來,像油炸開鍋了一樣。老師又說:“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要寫日記。”我們聽了像呆了一樣一動不動。“對了,今下午決賽。”
到了下午,我們走進一五班教師,來了一位很酷的老師。發卷了,我做了一個深呼吸開始做了,我留著我做不來的題往后做。就剩下一道題了,我通過深深的思考做完了。收卷子了,我緊張的心也到此結束了。
我一定要考好一點,保佑保佑啊!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27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數學課,那就是生活中的百分數。
講完書上的習題,謝老師把一節課,看到的一些有關生活的知識講給我們大
家聽。我覺的這節課十分有趣。
首先,謝老師給我們講了三個超市在節日期間打折的情況,A超市打9折,B超市不打折,C超市打八折。先開始講時,謝老師問我們打9折什么意思,吵鬧的教室安靜下來,只有幾只手還豎在那里,謝老師讓我回達了這個問題,我說打9折是乘0。9,但這時楊易勝說不對,他說了想法,謝老師聽完楊易勝的回達后說,乘0。9也就是楊易勝說的方法。說完我們計算出了打折后的價格和他們的大小。
接下來,謝老師又給我們看了一條信息,就是早晨——中午和晚上有些肉價價錢的差別,比如:早上9元到下午晚上就是8元或7元一斤,謝老師就問我們為什么會這樣,我們班同學的答案差不多統一,就是肉類到了晚上會不怎么新鮮了,為了進貨方便,所以就想快一點賣出去,自然肉類就便宜了。
然后,謝老師又列出了一份表格,比如買肉類要注意什么,買電器要注意什么,買飲料要注意什么,我們大家也都一一應答,所以我又了解了許多與百分數有關的問題。
這節課不僅讓我了解了許多生活中的百分數,還讓我增加了對數學的興趣。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28
今天上午,我們數學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數學課,我非常喜歡。
一上課,我們就看到黑板上老師精心畫得漂亮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菱形和五角星形,顏色各不相同,但很有規律。原來今天要學找規律呀,大家頓時來了精神。
楊老師先讓我們同桌討論黑板上的圖形,大家七嘴八舌的開始討論,頓時教室里熱鬧起來。接著楊老師開始提問了。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我也把手舉得高高的。可惜老師好像把我看成了一個隱形人似的,就是不挑我。
同學們的回答都十分簡單。有的說:“斜著一行都是星星。”有的說:“橫著和豎著圖形一樣。”還有一個同學特搞笑,他自信地站起來大聲說:“老師,這些圖形好像在走迷宮。”大家聽了哈哈大笑。最后,還是鄭涵文說了一個完整的答案,“每行的第一個變到了下一行的最后一個。”老師讓大家為她鼓掌。哎!真可惡,她都搶了我的臺詞了,要不然這個掌聲應該是我的。
楊老師怕我們不明白,還專門給我們做了一個示范。老師拿來三個粉筆盒和一張卡片,并排橫著擺成一排,然后把第一個粉筆盒放到了最后一個。連續移動了四個,像開火車一樣,大家一下子看明白了,都笑了起來。
最后,老師又給我們詳細總結了怎樣找規律。還讓我們在課本上做了練習,結果我全做對了。這真是一節有趣的數學呀!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29
我們的老師個個才華橫溢,教的學科五花八門。我則對一位“變臉大師”印象最深刻。
她頭發長長的,戴著一副圓框眼鏡。雖然戴著眼鏡,但鏡中的眼睛卻炯炯有神,像發著光一樣,鼻子與嘴巴都挺小的。她的身材很苗條,個子適中,走起路來輕飄飄的,仿佛腳下生了云。
她為什么會被我稱為“變臉大師”呢?只見她大搖大擺地走進教室,原本還熱鬧非凡地教室霎時間停住了,仿佛“靜止”了一般。這時候,她就要開始變臉了。上課了,她剛剛還笑嘻嘻地講著課,臉上一絲生氣的模樣都沒有。突然,她怒目圓睜,眉毛倒豎地像兩個“1”字,張著血盆大口仿佛要把我們活活生吞,說到:“某某某,你再給我動一下,就站后面去!”就是在那一剎那,像從兔子變成了獅子,換了個人。等她吼完后,又變回了兔子,臉上的各種怒火,一下子都煙消云散了,真跟換了副面孔沒什么兩樣。她還經常實施“突擊訓練”。在課堂上,一邊上課,一邊隨時觀察著有沒有人在分心。若是有,她便先記在心上,講到一處,突然發問:“某某某,這個問題怎么回答?”事先完全不動聲色,一下子就把同學們給“問呆了”,聽得認真的還能答出來,可是被她抓住的,基本都答不上來。所以在她的課上大家都不敢開小差,生怕被“嚇住”。
你們知道這是誰嗎?這就是我認為的“變臉大師”——有趣的數學陳老師。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30
有一天,媽媽給我出了4道算24點的題目。
第一道是:“1、2、3、4”,我想了一會就想出來了。答案就是1+2=3,3+3=6,6×4=24。
第二道是:“5、6、7、8”,我想了好久也沒想出來。我想的是5×6=30,7×8=56都不對,我再想如果7+8呢?也不對。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來,最后只好求助媽媽。媽媽說:“怎么樣才能最簡單地算出24,有3種方法:第一種就是3×8、第二種就是4×6、第三種是2×12。”我這才知道,一下子就湊出來是5+7=12,8-6=2,12×2=24,我明白了其中的技巧。
第三道題是“4、4、10、10”。我想用媽媽的方法一定能算出來。4已經有了,那6算的出來嗎?我想10-4=6,4×6=24,這雖然對了,但還有一個10沒有用上,所以只好再請教媽媽。媽媽說,你倒過來推試試。我心算了一下,發現這也是一種技巧。用10×10=100,100-4=96,96÷4=24。
媽媽出了最后一道題3、5、7、9,我以為這又是一種方法,但我想,我先試一試再說。一想,用媽媽教的第一種技巧就可以了,7-5=2,9+3=12,2×12=24,媽媽說我能舉一反三了。媽媽又說其實這題很簡單,全部加起來就可以了,我一算,得數果然是24。
媽媽給我出的這些題目的技巧我都牢牢記在心中了。我覺得這些數學題真有趣。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31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和你玩個游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媽媽,游戲規則是什么?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游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著說。
我見游戲規則這么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為什么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于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里,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五年級數學周記 篇32
其實剛開我并不喜歡和數學交朋友,因為它需要用心、安靜地去思考和計算。可是后來我慢慢喜歡上了數學這位朋友。數學是一門知識,數學是一種方法,數學是一種思想。掌握了它的脈絡,所有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啦!我原是一個貪玩、調皮、對學習毫無興趣的孩子,可現在數學還成了我的強項,真值得驕傲!
上小學前,從沒學過數學的我,對數學一無所知,但學了一年以后,我不但學會了看時間,還學會了在購物時要給多少錢,要找回多少錢等等。讓我覺得數學在生活中用處實在是太大了,就這樣,上課坐不住的我,在上數學課時總能做到專心地聽課,積極地舉手發言。從此,我的數學成績越來越好,拿回的一百分也越來越多。后來,學校開辦數學興趣班,老師推薦我參加。數學班的數學更是讓我大開眼界。數學里的典型題目“雞兔同籠”可有意思了,老師讓我們將雞當成兔,給雞裝上兩只假腿,或者讓兔將兩只前腿支起來,經過這樣游戲般的過程,題目解出來了。
更有意思的是,數學中還有一種題型叫“牛吃草”,第一次聽到這個題目,還真覺得有點奇怪,數學也有“牛吃草”?老師讓我們做農場主,安排幾頭牛吃原來的草,安排幾頭牛吃新長的草。雖然數學有點難,但是每當做出時,總有一種成就感,心里喜滋滋的。
數學多么偉大啊!相信這無聲的數學會給我帶來奇跡般的快樂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