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一個月的周記(通用3篇)
開學一個月的周記 篇1
在這一個月里,我發現班里絕大部分的同學已經戰斗起來了,7班不再是以前的7班。最大的改變就是以前的英語課以說話為主,現在已經變成了認真聽講,安靜學習為主了。這點也證明了:人人都有一刻拼搏的心。同時,我也相信,只有在高三這一年的認真拼搏,才能真正讓自己成長!
昨晚,小費去了鎮面的十個同學家家訪,雖然我是最后一個,也是最晚的一個(晚上十一點),【特別說明:事先打電話詢問是否需要推遲,經過家長同意才這么去的。】但是卻更加值得。因為正是這次家訪,使我重新拿出戰斗高三的心去打好這場硬仗。當然,我更希望是一場勝仗,所以我要更堅信小費的那句話:“做正確的事情,什么時候都不晚”!
一年很快就會過去,實際上留個我們的時間已經只有不到九個月了。因此,我覺得,我現在要付出的要比高二多出好幾倍才可以,只有這樣,才沒白活。
今天早上,我打開微信朋友圈,讓我非常詫異。經過小費昨晚的家訪,他們的心態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都表達了自己心中的目標與現在的不足之處。也有說,昨晚的家訪沒白訪,給了自己思想上的洗禮和精神上的鼓勵。但愿他們不是說說而已,而我也更相信:7班絕不是我一個人在戰斗。
微笑吧,就算不斷失敗,那又怎樣?站起來,再戰斗。把脆弱推開,信心在腦海里,別讓靈魂空白,不同的汗水會流淌著不同的不同的夢!
開學一個月的周記 篇2
新的學期開始了,雖然開學時已是周二,但仍然感覺這一周很漫長。分開了一個月的同事和孩子們,一下子就又熟識了,好像我們并不曾分開過,好像假期已經過去了好久,開學已經好長時間了。
為了準備第一天的課,開學前就在想該講些什么呢?畢竟是第一天啊,希望可以給孩子們一個新鮮的感覺,希望可以使他們感覺到上學也很有意思。由于學校安排了開學典禮,所以心想還是簡單一些吧,說的太多反而會讓孩子們厭煩。計劃八點鐘就開始的開學典禮,久等也沒有任何反應,于是,我的簡短的開場白就開始了,之后送給大家一首小詩《新學期》,帶著美好的夢想與對未來的希冀開始新學期的生活吧。自由讀,齊讀。由于受《給教師的建議》的啟發,所以鼓勵孩子們有表情地讀。頓時教室里書聲瑯瑯。
接下來為孩子們講了一個催人立志的小故事《我可以學的更好》,故事并不太曲折,但是我能感受到很多孩子還是被震撼了。我希望可以以這個故事做一個契機,在新學期能夠有更多的孩子加入主動學習的隊伍來。
姍姍來遲的開學典禮終于開始了,但是好景不長,由于話筒出現了故障,最有只好不了了之了。一個上午的時光就這樣過去了。
接下來就是陸陸續續地發放新書,發放新送來的《學習報》。檢查假期作業完成的情況,評選優秀作業進行表揚,對作業沒有完成的同學提出批評并通知家長,安排本周打掃衛生的學生。因為這個學期時間比較短,所以對于學生座位不想做大的調整,只對個別學生的位置調換了一下。
制定各種計劃,匆忙上交。
開始新書的學習,由于第一單元是神話傳說,所以就要求孩子們在課余時間閱讀有關中外神話傳說的書籍,并做讀書筆記,寫日記。按部就班的上課,布置作業,講解,批改。
這學期壓縮了《日有所誦》背誦的數量,書中文言文的內容規定為必備的篇目,小詩歌作為選背的篇目,為會背的學生進行加分獎勵。
周四上午第一節課加開了一節班主任會議,公布了本學期的一些活動,并就“三八”婦女節的活動做了介紹,又宣布了優秀班級評選的方案,讓各辦公室進行討論。額外的一個會議,影響了上課,只好與數學調換一下。
周四下午布置了第二課的預習題目,細化了十道題,逐漸培養學生認真預習的好習慣。
周五學習完第二課,按照學校的要求布置了雙休日在家“三八”節的實踐活動,布置完作業早已過了放學的時間,匆忙帶領路隊走出校門,正好碰到檢查路隊的老師回來。
由于學校加大了檢查紅領巾和小黃帽的力度,而有的孩子總是不放在心上,所以在上課期間進行了幾次突擊檢查,最后到周五結束時,每個孩子都戴上了紅領巾和小黃帽。
打掃衛生的積極性不太高,早晨打掃完之后就不去管了,或者是下課只顧玩忘記了打掃,由于保持不夠好,打掃也不及時,所以課間或者上課的時間總是需要我提醒、督促。
今天是周六,照例又去學校參加例會,主任安排了本學期“師生同讀共寫”的一個活動,然后進行書法競賽。結束時九點半。
一周的時間就這樣結束了。感覺很忙碌,除去正常的上課、備課、批改作業之外,需要檢查每天的晨讀,每天上午課間操帶隊下樓,需要及時提醒打掃衛生、佩戴紅領巾和小黃帽。如果發生突發事件還需要馬上處理,另外每周還有一次班主任會議,以及學校隨時也會安排一些工作。
為什么每天忙碌卻收獲不大?分析原因:1、是因為做事沒有計劃,所以常常有匆忙上陣的感覺,所以要有計劃地去做事,另外也希望學校盡量少安排突然而至的工作,打亂我原來的計劃。2、對于班干部要學會培養、放手,任何事不能都包辦的太多,這樣會感覺分身乏術。3、少做無用功、浪費時間,提高讀書的效率。
開學一個月的周記 篇3
生活是一支交響曲,它由跳動的音符組成一篇篇人生的樂章,初三的生活更是一首充滿著笑和淚、酸和甜、苦與樂的交響曲,它譜寫出一曲人生之歌。
十五歲,一個多思的年華!十五歲,一個多夢的年華!在父母眼里,我們還小不懂事;在大人眼里,我們還年幼無知;在老師眼里,我們放蕩不羈。但是,我們確實長大了,我們已經是初三的學生,我們已步入了青春的門檻。
初三是“天堂。”在這里,我們跟著老師走進知識的殿堂,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至今,目光中仍燃燒著太陽的顏色。溫室中的日子,我們不再留戀,生活中有狂風驟雨,有碧海晴天,有迷惘苦澀,也有輕歌曼舞。我們堅信,不經歷風霜,怎能見彩虹?三年同窗好友,這份情意豈能不濃?曾記得,我們懷著同樣的執著昂著頭笑傲風雨,負起對生命的承諾。我們一起學習,互相幫助。為了共同的目標,為了人生而努力奮斗不息。
初三又是“地獄,”它能使人嘗到人生的苦與樂,它能使人笑、使人哭。每天,我們都將面臨著大量的習題、作業,像嶙峋怪狀的石頭,壓在地球的中央,好沉,好沉……每一個學生的桌子上都堆起了由書砌成的城墻,后面坐著一個帶著七分沉思、二分倦意、一分快樂的學生。我們還得時刻面臨著老師的突擊——測驗。每每這時,就會響起“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后,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績一出,分數就成了我們的熱門焦點。考得好的就笑,考砸了的就淚如串珠。唉,分數,學生的命根也。
初三像咖啡,初三像烈酒,初三又像甘甜的果汁,初三更像怪味豆……初三生活,如歌的青春。我們相信,只有在困難中磨練自己,才能擁有一方亮麗的晴天。